一行人又聊到各自身世,到最后,崔琰才知道阿蛮原非和月娘一路,而是中途加入车队。
无怪乎他总觉得阿蛮甚是怪异。这感觉不好形容。
崔琰自小随祖父走南闯北,四处游历,也算见多识广了。
阿蛮虽是蜀地的长相,但在邸店,初见她穿着奇怪,服饰似胡非胡。说话的口音,声调也不似中土大地,跟周边蛮夷之地口音亦不大像。
这小娘子周身处处透露着古怪。
是以他总是不着痕迹瞄向阿蛮,想找出她的怪异之处。
姜维察觉出他的心不在焉,悄悄打趣道,“崔兄莫不是看上宛娘子了?”
崔琰嘘声,“回头再跟你解释。”
吃过干粮,大伙儿便又开始上路。他们得天黑之前赶到子午驿站,不然就得夜宿郊外。
阿蛮迟迟不肯动身,看着马车发怵。她的腿到现在都还痛着呢。
崔琰见她苦着个脸,知道她不愿再坐马车。
“宛娘子不若骑我的马,我刚好和张叔一同策马扬鞭。”崔琰道。
阿蛮欣然答应,只要不坐在马车上,都行!她恨不得爬着去长安了。
见她要骑马,月娘着小桃从车上取下帏帽给阿蛮戴上。
她很疼惜阿蛮,这一路已然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总想着照顾她。
阿蛮以前在马场骑过马,是以当她手脚并用爬上马背时,也能策着马儿往前走。
淮哥儿见阿蛮骑马,也嚷着要骑马。
柳三便把他捞上自己的马背。淮哥儿兴奋得嗷嗷直叫。
一行人说说闹闹出发了。
只是不多时,阿蛮由于骑术不精,她和马儿掉在队伍的最后面。
崔琰无奈,只能下车,跑到马儿跟前调侃道:“宛娘子的速度,怕是快见不着大部队的影子了吧。”
阿蛮有些缅然,“我还是回马车吧。不然拖慢了进度,我们天黑都到不了驿站。”
崔琰笑道,“无妨,如若宛娘子不介意,我带着你同骑。”
阿蛮知道男女同乘于礼不合。但她一个现代人怕什么,况且。对方还是个帅哥。
“没准啥时候一睁眼,就在家里了。”阿蛮想到,她带着这种随时离开的心态,就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
“不介意,你上来吧。”阿蛮往前挪了挪位置道。
崔琰翻身上马,注意不触碰阿蛮的肌肤。
“还挺正人君子。”阿蛮心想。
不过,近距离的接触,还是让阿蛮心跳加速,双颊发烫。
幸好帏帽挡住了,不然才丢死人了。
柳三见二人同乘而来,面露古怪。虽然他平时闯荡江湖,男女同乘不在少数,不过大多都是江湖人士,不拘一格。
但这崔家七郎乃世家大族,怎么不知道礼数?而这宛娘子也不似寻常村姑,咋也跟着胡闹?这传出去她名声该将如何?
但转念一想,他与那二人不甚相熟,也就不想多管闲事了。
倒是月娘,听到动静,拉开帘布,看到阿蛮和崔琰,有些讶然。
她知阿蛮心思单纯,但这崔家七郎却是人情礼数周到,阿蛮莫不要被崔家郎君哄骗了去。
这崔七,看着家世不错,人也长得周正,却是这等登徒之子。
不行,得瞅个机会,把阿蛮拘在自己身边。
是以子午驿站邸店停留后,月娘就拉着阿蛮聊天,把她拘在马车里。
阿蛮因为昨日骑马颠得屁股疼,也就乖乖呆在马车里了。
一路上,再没遇到什么变故,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申时左右到达了长安。
马车从城南明德门进城。
此时城内的贩夫走卒正急急忙忙往城外赶路。
大家要趁城门关闭之前赶紧出城。
晚了就得住在坊内,长安城房价高,连带着客栈价格也贵。就是那最差的容身单间,也要花费小商贩辛苦半天的营收。
是以人们宁愿出城在郊外过夜,也不愿意宿在城内。
一时间城门口汇集了大量的人。
阿蛮没有过所,虽然上次在金牛客栈侥幸逃过,但这次进城,排查只会更细,怕是不好糊弄过去。
柳三便让阿蛮藏在货物箱里侧,逃过城门口的身份查验。
阿蛮身量小,蜷缩在箱子里,再盖上些被子衣物,倒也看不出来。
哒哒的马蹄声,吱吱的车辙声很是催眠,不多时,阿蛮伴着这些声音在黑暗中睡着了。
进城倒是顺畅,守城的小兵检查过所后,就放行了。一行人进城后找了个角落停好车。
柳三打开货箱,见阿蛮还在熟睡。
“宛娘子,醒醒,到长安了。”柳三轻轻摇了摇货箱。
阿蛮这才惊醒。
许是累极,阿蛮这一觉睡得极好。她爬出货箱的时候还没恢复意识。
崔琰见她那迷糊样,哈哈大笑,“看来这一路走来,宛娘子还是最喜坐货箱里。”
淮哥儿拍拍手,天真道,“阿娘,我也要睡货箱。”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阿蛮揉了揉太阳穴,这才想起,自己来到了唐朝,准备进长安,因为没有过所,才躲进货箱睡了一觉。
这会儿怕是在城里了。
她一下子有些失望,一路上她无数次幻想,醒来后就能恢复正常回到家里了。
阿蛮呆呆地喃喃,“到长安了吗?”
月娘温柔得看着她,回道,“到了。等会儿宛娘还是随我一同归家吧。你初入长安,也没个相熟的人照应。”
阿蛮点点头,感激不尽。
她原本打算到了长安先找到大雁塔,借住慈恩寺,再作打算。
但经过金牛驿刺杀一事,她发现没有过所,在长安那是寸步难行。万一遇到查证被抓,然后被押入大牢,笞刑伺候…她不敢往下想。
月娘肯收留她,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真真是遇到好人了。
崔琰见太阳快要西落,与柳三等人互留地址后,便与姜维同众人辞行。
柳三一行人继续护送月娘到城西的怀远坊。
崔琰投奔城中亲戚,要往城东走。
姜维初来长安,计划在慈恩寺潜心待考。
大家在朱雀大街分开。
马车行驶在街道上。阿蛮和赵哥儿一同凑着个脑袋,好奇地望着窗外的一切。
跨越千年的风,吹在她脸上,很是舒服。她感觉这里是那么的陌生,又是那么的亲切。
临近宵禁时分,人们手拎货物或独行,或并行。或牵驴,或骑马。均神色匆匆,慌着回家。
各条街道上的金吾卫陆续集合,准备巡逻。
马车穿过一个又一个坊市,终于到了怀远坊,过东侧坊门而入,不多时就到了齐录事赁的宅子前。
齐录事此刻已等候多时。
一瞅见柳三的马车,便大跨步上前,行礼。
“辛苦柳三弟了。”他感激道。
柳三翻下马,拍了拍他的肩,”不来这些虚礼。嫂子全须全尾给你接过来了。快去团聚吧。”说完,同福伯一起往宅子里搬运货物。
齐录事笑着疾步来到马车前,拉开车帘,向里探去,看见日思夜想的月娘,正满含笑意地望着他。
他不由心下一软,柔声道:”阿月,到家了。”
他夫妻二人足有三年未见。
齐大郎天宝七载入京赶考,后高中留京,担任太府录事一职。三年不曾归蜀,夫妻二人家书万封以寄相思。
长安房贵,齐录事省吃俭用,待存够了积蓄,他便立即租下这座宅院,立马将月娘母子二人接了过来,一家人团聚。
月娘开心地点点头,提裙下车。
齐录事赶紧伸手扶着她,随后阿蛮带着淮哥儿也下了车。
月娘先是牵着淮哥儿,把他推给齐录事。
淮哥儿年少,不常见到父亲,是以对齐录事不太熟悉。初时有些害怕,躲在月娘身后。但又想起阿娘的教导,探出小脑袋,怯怯地喊了一声,“阿爷!”
齐录事大笑着俯身抱起他。“臭小子,长这么大了。”
月娘附声笑道,“小孩个子长得快。”
接着月娘拉着阿蛮,介绍道:“我在金牛道偶遇了这小娘子。可怜见的,家里遭灾,又与父母走散了,现下孤身一人。我便擅作主张把她带回家。”
齐录事笑着说:“夫人善极。回头我托人打听打听,没准马上就能有消息。”
这一家子的好人啊!
阿蛮心虚地道了谢,便随月娘先行回到院里。
这宅子是座简小精悍的一进宅院。
进门就是影壁,影壁旁边便是前院,仅三间侧座房。李嬷嬷福伯住一间,小桃住一间,空一间储物。
内大门进去便是天井,正对着正房,正房右侧乃齐氏夫妇的起居室,左侧为书房。
右厢房一间,淮哥儿住里面。
左厢房一间,阿蛮暂住。
房子不大,但足够一家人居住活动了。
齐录事待货物搬运结束,结了尾款给柳三,并邀他住下。
“无妨,就几个街道的距离,还未敲鼓,能赶回去。大家伙出来这么久了,现下恨不得立刻归家。我家那臭小子定在等着我了。”柳三谢道。
齐录事笑着点头再次谢过,见他们走远了才进院落锁。
不多时,暮鼓响起,全城开始宵禁。
也不知道柳三他们到了没。
而柳三等人离开赵宅后,死命往行社赶去。好在空驶的马车速度快了很多,终于在鼓声响起坊门关闭之前进了怀德坊。
大伙到了行社,安顿好马匹车辆后,便各自归家了。
大家都住在怀德坊内,宵禁倒是没什么影响。
四哥儿听到动静,立刻跑到前院来,看到柳三兴奋地冲上前去,“阿兄!你终于回来啦!”
柳三高兴地抱起四哥儿,“哎哟,变沉了!我走后有没有听夫子的话,有没有好好温习功课?”
四哥儿赶紧邀功,“有的有的,阿兄!走,快进屋,阿娘怕你回来肚子饿,锅里还给你温着饭呢!”
柳三抱着四哥儿入了后院。
[狗头]单机in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初入长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