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了好一会儿,大家重新落座,然后拿起筷子,齐齐向桌上的美食发起“进攻”。
如今的凤城人,谁还不知道“珍珍火锅”和“珍珍卤味”的大名呢?
作为苏丽珍的同班同学,但凡家境过得去的,这几年都多多少少来光顾过。
实在有那手头拮据的,在校期间也三不五时地收到来自他们敬爱班长的热情“投喂”。
所以大家对苏丽珍家的好手艺还真是一点不陌生。
不过不提火锅和卤味,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班长家的其他菜品也能这么好吃。
真是吃一口就惊为天人!
一时间,大家甚至都顾不上说笑,一个个抡圆了筷子纷纷埋头苦吃起来。
今天为了预备苏丽珍这顿同学宴,饭店特意闭店半天。苏厚德更是亲自下厨,煎炒烹炸,使出了一身本事。这席面别说这群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大孩子们,就是个挑嘴的老饕也得竖起大拇指。
后厨里,苏卫华和李翠英瞅着孩子们吃菜的速度有些快,忙又端着菜盆出来给大伙儿添菜。
“来、来,孩子们,喜欢哪个就多吃点!不够了,阿姨就去做,咱这东西都是现成的,上午你们还带了那么多菜过来。所以大家千万别客气,咱今天管够吃。”
这次苏丽珍请客,除了现在班级的同学,还有一部分高二分班前原班级的人。
比如谢芳芳和卢向阳,分班后学理,就离开了原先的二班。
所以两部分人加一起,数量就多了,将近六十人。
这么多人,任谁也不好意思单让苏丽珍一人请客,后来大伙儿一商量,干脆有钱的就出一份钱。
家里不宽裕的,如果家在农村,就从自家菜园子里带点儿蔬菜过来;要是城里没有土地的,就当天早点过来,帮着苏家人多干点活。
主打一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苏丽珍见大家一再坚持不让她独自出钱,也不忍拂了这番心意,于是就让她爸妈收了一部分菜钱。席面上的特色卤味、饮料汽水和各种主食都不算在内。
大家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里也清楚就他们凑的那点钱和菜,哪里能吃得上这么好的席面,想来应该还是班长在补贴他们。
所以一见苏爸爸和苏妈妈这么热情地态度,大伙儿心里暖洋洋的,就是有些不太好意思。
苏丽珍正挨桌给大伙儿添饮料,见状笑道:“我爸妈说的是。而且真说起来,咱们这顿同学宴等到今天才吃上,也是因为我的不是。当初明明说好高考一结束,咱就热热闹闹吃一顿,结果让大家为了等我,硬是给拖到了今天。”
整个83年的上半年,苏丽珍都过得格外忙碌又充实。
一边是全身心投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另一边,经过她和苏振东这两年的不断努力,如今“珍珍”特色卤味熟食已经成为凤城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知名度甚至辐射到周边城市。
所以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时机差不多,便在83年开春后向市政府申请拿下了40亩地的土地使用权,准备建厂开公司。
这40亩地在凤城郊区,地段位置整体上都不错,价格为每亩200元,使用期限40年,费用一次□□齐。
这笔钱虽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如今的苏家来说也不算什么。
而且按照苏丽珍的想法,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她是想要一口气拿下至少百亩以上的,无奈市里一直不肯松口。
即便是眼下他们能顺顺当当拿下的这40亩地,也是多亏了谢芳芳的父亲,如今的谢市长关照,要不然还不知道要来回扯皮多久。
拿下地皮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盖厂房,订制设备,和市政各部门沟通协作,以最短的时间解决路面、通电、自来水等等基础设施问题。
等将这些安排妥当,一切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后,时间已经来到四月底,距离高考不足百天。苏丽珍便把手头上剩余的工作全部交给苏振东,自己专心投入到复习当中,准备全力以赴迎接高考。
六月底,高考结束。学校的老师们亲自给苏丽珍的试卷估分,确定她报考第一志愿首都京大基本没有问题。
七月下旬,高考成绩出炉,苏丽珍考出了凤城市文科第一、全省第二的好成绩。
七月底,首都京大招生办给苏丽珍的母校市一高打来电话,确定了苏丽珍被京大经济管理系录取。录取通知书大约在八月上旬能寄到凤城。
然而苏丽珍那时已经不在凤城了。
几乎是七月初估分一结束,她从老师那里确定了自己这次高考发挥的不错后,就马不停蹄启程,与苏振东一起南下去了海市。
因为在苏丽珍备考、应考期间,工厂那边进度飞快,厂房盖好了,生产线也安装到位,市内几家百货商店的销售渠道也已经谈妥,随时可以铺货。
如今只差了一步包装环节。
加工食品的包装保存问题始终是个难点。比如他们的卤味,第一、四季度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保质期可以达到5—7天,二、三极度却只有2—3天,尤其是闷热的三伏天,稍微不注意可能一天就变质了。
即使是添加防腐剂,在确保不影响食物本身的安全和口味的前提下,至多也就是延长个5—12天,冬天顶多能达到20天。
但是如果采用抽真空包装技术,这个保存期限就可以再次延长。
苏振东之前跑遍了凤城市各大生产包装设备的厂家,都无法提供这种真空包装设备。
后来是苏丽珍循着记忆翻看从前的报纸,找到了有关1975年我国的第一台真空包装机在海市诞生的新闻。
然后顺着这个方向托人打听,确定如今海市已经有好几家企业能够生产真空包装机。
而最早研制出国内首台真空包装机的企业近两年更是在该技术领域取得不小进步,已经研发出了功能更好、效率更高的二代产品。
所以苏丽珍和大家商量了一番后,决定亲自去一趟海市看看。
大伙儿自然不能让她一个人走,所以前段时间一直在车间里参与调试设备、有了一定操作经验的苏振东也跟着一起去了。
两人从七月初出发,到达海市后,在谢芳芳小姑姑帮助下,顺利和海市的企业签订合同,一口气订购了十台最新技术的真空包装机。
此外,难得来一趟海市,谢芳芳的小姑姑还牵线,安排他们去海市几家大型食品厂参观学习。
听说苏丽珍还参与经营了一家建筑建设公司,谢小姑姑就亲自带着她去看了海市这两年新建和在建的几个大工程,又拜访了一些资深的业内人士。
苏丽珍从中受到了不小的启发。
海市真的是一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几乎是一天一个面貌的飞速发展更是让苏丽珍震撼、着迷。
在她盘桓于此的二十天时间里,她有时会误以为自己仍身处米国,但身边熟悉的同胞面孔和语言总会让她快速回神。
同时,这里的一切也令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脚下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叫她心中的梦想更加炽热。
直到七月底,与给予了她巨大帮助的谢小姑姑依依惜别,坐上返程的火车,苏丽珍才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海市之行。
现在的火车很慢,到达凤城市时已是八月初了。
彼时,她刚从家人口中得知了首都京大确定录取她的消息,顾不上庆祝,又一头扎进了食品厂。
从海市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趁着还没正式投产前,有些地方还可以调整一下。
这么一忙又是三天,然后就在一次回家取东西的时候被谢芳芳和卢向阳直接堵到了家门口。
早前班上的同学们为了高考挑灯夜战的时候,曾共同约定等考试一结束,所有人要一起吃一顿大餐。可巧苏丽珍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可转头就去了海市,这一拖就拖到了今天。
偏偏卢向阳跟别人不一样,他考的军校,8月10号就要开学,然后入校进行封闭式训练,这顿饭要是再耽搁下去,恐怕他就赶不上了。
被提醒的苏丽珍这才直拍脑门,暗骂自己把这茬给忘了。
好一番道歉后,她和谢芳芳、卢向阳赶紧分头行动,开始四处联系大伙儿。所幸大夏天里日头热,就算是家住农村的同学也不怎么忙,苏丽珍他们一来找,大家也都表示随时能来。
于是大家就把吃饭的日子定在了两天后,也就是今天。
这会儿,苏丽珍给大家挨个补上了饮料,然后自己也主动提了一杯,向所有人郑重道歉,表示都因为她的缘故,才把这顿饭耽误到今天,害大家久等了。
用卢向阳的话说,如果不计较她杯子里装的是汽水的话,苏丽珍这样实在很有报纸上干部们接待贵宾的架势,把大家逗得哈哈直笑。
苏丽珍大大方方任大伙儿打趣,还说在她心里,大伙儿每一个都是重量级的贵宾。
笑闹过后,许多人却也不免心生感慨。
从前在学校里的时候,班长学习用功,成绩好,待人也和善,无论谁遇到困难,她总会尽力帮一帮。
大家提起她,更多的是被她的人品、性格所折服。想到她,第一感觉就是亲切又值得信赖。
但是离开学校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因为落榜不得不结束美好的校园生活,主动或者被动地走入社会,努力去争取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们的差距。
要说没有丝毫的嫉妒,那是假的。巨大的失落感甚至还会让他们萌生出不公平的想法。
“我也一样很努力,为什么会考不上呢?”
“我其实也不比她/他差的,最后一次摸底考,我成绩还在她/他前面……”
诸如此类的想法总会时不时地在心底冒头,难免让人烦躁。
可在知道了班长的事后,得知她不但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还一直在忙着筹备开办工厂。甚至高考刚结束,在大家都认为应该吃吃玩玩好好放松的时候,班长就不辞辛苦跑去海市采购一种他们听都没听过的设备……
那一刻,他们内心是十分震惊的!
如果说之前落榜的差距让他们在失落的同时,也忍不住滋生出一点阴暗情绪。可跟班长之间犹如天堑一样的巨大差距,反而让他们生不出任何不好的想法了。
比你有能力的人还比你更努力,哪怕是已经取得了极优秀的成绩也丝毫不能让她放慢向前奔跑的脚步。
试问,身边有个这样出色的榜样,他们还有啥资格动不动沉湎在自己那点负面情绪里呢?
有这时间还不如检讨一下过去的自己,是真的做到了全力以赴吗?
或者好好冷静一下,对未来作出一个合理的规划。
高考结束了,可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一次落榜,不代表今后他们会次次“落榜”!
许多人默默调整心绪,开始给自己打气,同时心里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向他们的班长学习。
不知道是谁,率先起了头,拿着饮料杯走到苏丽珍面前。
“班长,我敬你一杯,谢谢你!”
“班长,我也敬你!”
“还有我!这话我早就想说了,班长,你一直都是我的榜样……今后就算不在学校里了,我也会一直把你当作我学习的目标!”
谢芳芳瞅着那边热闹,正准备过去凑热闹,却被卢向阳等人一把拽住。
卢向阳小声道:“就让他们和珍珍多待一会儿,咱们别过去打扰。”
谢芳芳起先还有些不解,直到看见围着苏丽珍的那一撮人里,有好几个眼圈都泛了红。她忽然就想起来,这些同学都是高考失利,与大学失之交臂的人。
不少人都看出了这些同学的失意,大家也都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更是装作没有看到里面两个人在偷偷擦眼角。
落榜的同学围着苏丽珍说了好一会儿话,既是对过去美好校园生活的留恋不舍,也是从他们心中的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好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苏丽珍也努力地回应着大家的每一句话。
她握着两个红了眼眶的女同学的手,像过去的三年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帮助和鼓励到他们。
就算她能做的十分有限,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给这些信赖自己的人一些安慰和支撑。起码让他们有多一点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未来。
大家拉着苏丽珍说了一会儿话,正好这时苏卫华和李翠英端着饺子、炒饭等主食出来,见他们这些人只顾着凑在一起说话,饭都顾不上吃了,赶忙招呼大伙儿先吃东西。
所有人又重新落座后,其他人顾忌着落榜同学的心情,说话便有些小心翼翼。
落榜的人看到大家小心翼翼地样子,反而有些过意不去。
其实他们现在已经想开了,与其纠结过去,还不如放眼未来。
今后他们会以班长为自己的榜样,不管在哪里都会好好努力。
想明白了之后,他们的心态变得平和,也开始主动跟其他人说笑互动。
大家边吃边聊,时而回顾一下过去三年发生在同学之间的趣事,时而彼此分享一下桌上自己喜欢的菜肴。
气氛很快又恢复到了之前的轻松愉快。
直到一桌人吃得、聊得都尽了兴,有些男生坐不住,开始端着饮料杯和饭碗往别的桌上窜,找这个“敬酒”,找那个说心里话,忙得不可开交。
到后来,连带女生们也开始互相“窜桌”。
苏丽珍一直没怎么动,她身边来来去去始终有人。
起初是女孩子们,后来男生里赵猛和张光明打头,两个人一起给苏丽珍敬了一杯饮料。
两人感谢她和卢向阳这三年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高一那年,如果不是苏丽珍细心,及时发现了他俩的困境,搞不好那时他们哥儿俩一时冲动就走错路了。
苏丽珍也真心为他们高兴。
赵猛凭借出色的歌唱天赋在省内举办的青少年歌唱比赛里名列前茅,还考上了凤城的音乐学院,未来可期。
张光明也考上了本地的师专,将来毕业后教书育人,前景也很不错。
截止到目前,他们俩的人生轨迹已经与上辈子完全不同。
苏丽珍从没想过要做谁的“救世主”,但不可否认,当看到有人因为她的影响,改变了上一世糟糕的结局,从而走上一条更接近光明、美好的人生之路时,她也会从中感受到一点自己重生的意义。
有赵猛和张光明起头,很多男生也过来给苏丽珍“敬酒”。
气氛到这会儿,又多少带了点伤感。
毕业即代表分离,大家马上要各赴前程,谁也不知道等在前方的是机会更多、还是困难更多。
可人生就是如此,相聚时欢欣,分别时悲伤。起码此时此刻,大家相聚一堂的快乐会被每个人铭记,今后在历经人生百味后,偶尔拿出来放在心头回味一番,也是一种别样的温暖。
这就够了。
最后卢向阳提议,让赵猛起头,大家一起唱了一首时下很受欢迎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这次同学聚会也在那句嘹亮的“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中结束。
当同学们陆续离开后,苏丽珍站在门口,看着已经空旷的大厅怔怔出神。
她上辈子没活到二十年后;
重生后,也一直没去想过。
可现在,她心底忽然就萌生出一股渴望,她也想看看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
此生,在赎罪之外,她能不能也对未来的自己怀有一点期待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