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谭欣坐在书桌前,翻开了日记本。回想这短暂却印象深刻的三天军训,他提笔写下:
“8月31日,多云。军训结束了。有点意外的是,被同学们取了个外号‘蛙哥’(无奈)。教官姓杨,很严格,但人不错。明天就是9月1日,正式开学了。期待新的生活。”
笔迹比起前两日,似乎少了几分刻意模仿的僵硬,多了一丝自然的流动感。
合上日记,爷爷端着切好的西瓜走进来,随口问道:“亚亚,明天就正式上课了吧?教室在哪儿清楚不?爷爷送你到教学楼底下?”
谭欣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先去公告栏查看教室位置”的计划,便自信地摇摇头:“不用了爷爷,我都初中生了,自己找得到。学校有公告栏,一看就知道了。”
爷爷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行,我亚亚是长大了。”
九月一日清晨,阳光透过薄云洒下来。
八中校门口一改前两日军训时的严格管控,变得熙熙攘攘。人流明显分成了两拨:一拨是许多由家长陪同、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甚至草席、脸盆的初二、初三及高中部的住校生,家长们脸上带着忙碌和叮嘱的神情,孩子们则跟着走向宿舍区的方向;另一拨则是神色轻松、三五成群、谈笑风生的走读生,他们熟门熟路地穿过人群,径直走向各自的教学楼。
谭欣独自一人走在喧闹的校园小道上,身旁是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家长的嘱咐声和同学们的谈笑声。他看着那些被父母簇拥着安置行李的住校生,再看看那些已然融入校园、步履轻快的走读生,一种奇妙的疏离感和参与感同时涌上心头。
谭欣目标明确,径直走向记忆中图书馆前方的那排水泥抹面的公告栏。
然而,当他挤到近前,却愣住了。公告栏玻璃橱窗内,早已更换了内容:高中部的课表安排、几个社团手绘的招新海报、或是“欢迎老同学返校”的红纸标语……唯独不见初一新生的分班名单和教室分布图。
“呃……”谭欣猛地一拍额头,这才彻底反应过来,“我真晕!分班报到是8月28号,我魂穿过来是29号早上啊!” 拒绝爷爷时的那点小自信瞬间烟消云散。他现在成了一个连自己教室在哪儿都不知道的“新生”!
一阵小小的慌乱后,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急,别急……好好想想……”他努力挖掘着尘封的记忆碎片,“初一教学楼……报到那天是妈妈带我来的……好像是……图书馆旁边那栋叫‘励志楼’的?还是更远那栋‘明德楼’?” 记忆像是蒙上了厚厚的雾气,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凭着那点飘忽的“感觉”摸索前行。
“万幸没让爷爷跟着……”谭欣心里升起一股后知后觉的庆幸,“不然这会儿爷孙俩一起对着公告栏发愣,那才叫一个尴尬。”
他先顺着岔路拐向励志楼,但见来往的学生个子明显偏高,神情也更显成熟。“看来不是这儿,像是高年级的地盘。”他心下判断,脚步不停,转而穿过一条绿荫小巷,来到了明德楼前。“是这栋吗?看着也挺像……要不还是去前面的笃行楼确认一下?” 记忆已模糊成一团浆糊,思绪还没理清,双脚却已惯性地将他带到了笃行楼下。
此处的氛围似乎对上了几分模糊的印象。谭欣不再犹豫,闪身进入教学楼,立刻切换至“侦察兵”模式:身体微微侧倾,目光快速扫过一间间教室的门牌,步伐节奏保持自然,仿佛只是个路过的普通学生。
“初一……”,他一边搜寻,心里一边默默念叨,“成章二十七班……你到底藏在哪个角落啊……”
谭欣正小心翼翼地溜过一间教室的后门,准备爬上楼梯去二楼继续他的“寻班大业”,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又带着点戏谑的声音:
“哟!蛙哥!你搁这儿鬼鬼祟祟地干嘛呢?”
谭欣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正是王平。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小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探究的光芒。
“王平,是你啊。”谭欣松了口气,随即试图转移话题,掩饰自己的尴尬,“你今天来得也挺早嘛!”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刻意的感叹,想把王平的注意力引开。
王平果然被带偏了一瞬,他下意识地又推了推眼镜,嘴角勾起一个有点“那啥”的笑容,压低声音说:“那必须早啊!前几天大家都灰头土脸的,看不真切。今天可是‘原形毕露’的大日子,不得早点来,好好侦查一下,咱们班……乃至咱们年级,到底隐藏了多少‘有生力量’?” 他边说边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走过的女同学。
“……”谭欣直接被这番言论干沉默了,内心仿佛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上辈子,我初中班里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吗?这才初一啊大哥,要不要这么早熟?” 他开始严重怀疑自己的记忆是否出现了偏差。
“这年头的小孩都这么狂野了吗?苍天啊,难道不是我这个重生者才是思想更复杂的那个吗?怎么感觉他比我还‘超前’?” 谭欣的内心疯狂吐槽,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
“所以!蛙哥你在这楼梯口……”王平凑近几步,胳膊肘暧昧地碰了碰谭欣,脸上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贱笑,声音压得更低了,“我明白了!高啊,实在是高!还是蛙哥你有战略眼光!在这交通要道进行‘火力侦察’,视野开阔,还不容易暴露目标!不愧是蛙哥!”
谭欣看着王平那副“我已洞悉一切”的猥琐表情,额头上仿佛出现了三道黑线。以他成熟的灵魂,瞬间就解读出了王平那没直说的潜台词。他赶紧开启否认三连,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啊!”
“懂!懂!我都懂!”王平脸上的贱笑更加荡漾,一副“你骗不了我”的样子,连连摆手,“放心,蛙哥,兄弟我嘴严得很!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说,不可说……” 那表情,那语气,简直是“贱”气四溢。
谭欣看着他那副样子,是又好气又好笑,深知在这种话题上纠缠下去,自己绝对是越描越黑,妥妥的“黄泥掉□□——不是屎也是屎”。他脑瓜一转,立刻使出一招“斗转星移”,巧妙地将目标转移:
“说正经的,你今天看到刘炜没?”他故作随意地问道。
“我刚到这儿就看见你了,没见着刘炜。”王平果然被带偏,下意识回答,随即又好奇地推了推眼镜,“咦?你们俩不是通常都一起的吗?”显然,前两天谭欣和刘炜同进同出的景象,给王平留下了“这两人是铁杆”的印象。
“没有,”谭欣含糊地否认,同时身子不着痕迹地往旁边一侧,自然而然地让出了通往楼梯的道路,语气带着一种“干正事”的引导,“咱俩到教室去看看?说不定他已经到了。”
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王平那点简单的心思哪能看穿谭欣这“老狐狸”的算计,结合谭欣刚才“鬼祟”的举动和他自己“侦查”的念头,立刻解读出了别样的意味——这是要召集同伙,共图“大业”啊!
“高啊!”王平眼镜后的眼睛一亮,瞬间觉得自己领悟了精髓,干劲十足地迈上台阶,“还是蛙哥你想得周到!找刘炜,必须找!走走走,去教室!”
看着王平精准地按照自己预设的剧本,主动承担起了“向导”的角色,谭欣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里闪过一丝小小的得意:“小样儿,跟我斗?还不是轻松被我拿捏了。”
他轻松地跟上王平的脚步,踏上了台阶。
一口气上到三楼,王平在前头像条灵活的泥鳅,眨眼间一个转身就消失在谭欣的视线里。谭欣快走几步,跟到那间教室门口,探头往里一瞧——教室里已经稀稀拉拉坐了近一半的同学,王平正杵在过道中间,伸着脖子四处张望,显然是在寻找刘炜的身影。
谭欣抬头看了眼门牌——“二十七班”。
“没错,就是这儿了。”他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下意识地默念了一句刻入骨子里的职业习惯:“感谢我王平宝宝!” 念头刚闪过,他自己就先尬住了,“啧,这脑回路……穿越了都改不掉是吧?”
他赶紧把这诡异的感谢词甩出脑海,带着一种“我可是正经学生,才不参与你们那些不靠谱的‘侦察行动’”的小小傲娇,抬脚走进了教室。他故意无视了王平投来的、带着“队友你怎么不配合行动?”意味的失望目光,将“工具人用完后暂放一边”的理念贯彻得十分自然。
谭欣带着这点小小的得意,沿着过道往里走。熟悉的课桌椅布局、黑板报的雏形、空气中新书本的味道……这些熟悉的元素叠加在一起,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尘封二十多年的记忆闸门。
一个被他忽略的、至关重要的细节猛地浮现出来:八中的新生座位,根本不是随意坐的!而是在报到日那天,由老师提前安排好,每张课桌上都压好了写有对应同学名字的纸条!
“天坑啊!” 谭欣心里哀嚎一声,仿佛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刚才那点因为成功找到教室而生出的得意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轮的抓瞎。他千算万算,算到了找教室,却把这最关键的一茬给忘了!
现在怎么办?难道要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几十张课桌间挨个弯腰去辨认那张可能早已被收走或覆盖的名字纸条?那场面想想就够傻的。
他呆立当场,眉头紧锁,苦思着该如何破局才能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想得太过投入,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正一动不动地站在了整个教室最显眼、最不容侵犯的位置——讲台正前方,那块专属于老师的“领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