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赵秀雯率先开始种红薯。
一是红薯的栽种简单,不用怎么费功夫。二是红薯种植的时间长,先把红薯种下,到时候或许可以和土豆一起收成。
当真正把红薯种进地里的那一刻,赵秀雯才意识到昨天自己修整出来的地的方式是错误的。
种红薯最好是选择单垄地。
单垄地就不是平整的地面了。
平整地面一般是双或者多陇地,用来种菜是最合适。
单垄地的形状,中间稍高隆起来,两边是斜面,有点像谷堆一样。要把泥土尽可能地堆高,这样才方便红薯发芽和结果。而一般平整的地面,泥土会比较浅,红薯能长出来的根茎长度有限。如果往四周延伸,又容易和旁边的红薯茎打架。
还有,红薯的结果是着附在根茎上,也就是说根茎的长度会直接影响了红薯的结果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是选择单垄地,尽可能地把泥给堆高,让红薯根茎尽情地发展,这样能结的红薯数量就越多。而且个头也会更大些。
这个错误的耕种方法,是路过的周秀怡帮赵秀雯修正的。
在周秀怡还没路过之前,赵秀雯就在平整的地面上一行挖两个坑,把红薯放进来,然后再用土埋上。每一行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整齐的红薯茎,错落有致地被埋在土坑里。
“你在种红薯?”
闻声抬头的赵秀雯一看,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周秀怡站在了旁边。
周秀怡怎么在这里?她不用去上工?
心里闪过疑问的赵秀雯,没有搭理她。
经过前面几次的不愉快,赵秀雯并不想和周秀怡有过多的接触。
她严重怀疑周秀怡这个人是不是什么双面人?
还是说有爱表演的性格?
每回遇见,一开始表现熟络攀谈,说着说着就阴阳怪气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以笑脸靠近过来为了找茬。
见赵秀雯不理会自己,周秀怡暗暗翻了个白眼,但说话的语气却是好心:“你这样是在种菜吗?种的方法错误,连地陇起来的方式也是错的。”
错的?
听到这儿的赵秀雯,手里的动作不觉停了下来。
也开始有点明白周秀怡为什么停在这里了?
大概是为了看她笑话的。
见赵秀雯停了下来,周秀怡大步走过来,直接上手抢过了她手里的锄头。
“喂喂喂,你干吗呢?”被人打个措手不及的赵秀雯,下意识想要抢回锄头。
当她的手刚触碰到锄头时,就听到旁边传来有些着急的声音,
“雯雯,秀怡这是在帮你呢。”
赵秀雯抬头,说话的是邻居桂姨。
她最近也在弄自己屋后面的一块地。
这一块地就在赵秀雯脚踩的地的上一行。
前两天赵秀雯来这割草的时候,桂姨也在。
也就是能证明她在这里干了一天活的证人。
“雯雯,你用这样的地来种番薯是错的,就让秀怡教教你。”桂姨一脸慈爱看着周秀怡,“秀怡可是刚学会走路就下地,我这种种了几十年地的人可能都比不上她呢。”
面对赞美,周秀怡习惯性地露出了她那交际常用的浅笑,“桂姨,你太夸张了。我怎么能比得上您呢!你吃盐都多过我吃米,我只是略懂皮毛而已。”
桂姨含笑的眼眸里越发露出赞赏:“你懂的可不是皮毛,村里没几个年轻女孩比得上你。”
周秀怡和桂姨蓦然进行了一番商业互吹。
“雯雯,你就让秀怡给你示范一下。”被周秀怡的奉承逗得眉开眼笑的桂姨,又对赵秀雯重复了一句。
赵秀雯没有拒绝,点点头。
周秀怡让赵秀雯站远些,站垄地的一侧,把锄头摔在垄地的另一侧往前拉,把泥推到面前来。
重复几次后,松软的泥土就被堆起了小小的土丘。
然后换边,用同样的方式把另一侧的泥给捋起来。这样原本长方体的垄地,就变成了三角体。但又不完全是三角的形状。两边并不是等高的,一侧是厚一点高一点,另一侧矮一点,看着像是高厚的一侧把另一侧给压矮了下去。
这样的单向垄地既能保证高度,又能保证宽面,可以让红薯的根茎尽情地向四周和往下延伸。
周秀怡就随意弄了一小段,并没有大方到帮赵秀雯把错误的垄地方式全部修正过来。
“把地这样弄好了以后,就在最高处挖个坑,不要挖太深,把红薯茎放进去,再用泥压实就行。埋在泥里的长度大概是整体长的三分之一就行。”
周秀怡也大方地试种了一株给赵秀雯看,然后让她自己动手:“你试一个给我看看。”
赵秀雯倒也不扭捏,根据刚才的教学,顺着她所陇起的垄地,先把一侧的泥土给堆起来,再修整成一个三角的形状,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弓背的土丘。然后在土丘之上,用锄头挖了个不深不浅的坑,把一根红薯茎放在进去......
“错了!”
周秀怡猛地的一声严厉粗喊,把赵秀雯给吓了一跳。
这人想干吗呢?
该不会是借着帮忙的方式来发泄对她的不满吧?
在赵秀雯还没回过神来,周秀怡弯腰拿起了一根红薯茎,
“每一根红薯茎都不是直的,而是弯的。要让红薯茎的弯曲弧度和土丘的倾斜弧度保持一致,也是让红薯茎贴着泥土完全躺下去,而不是像你这样让它翘起来。”
赵秀雯按照周秀怡的意思改正,让露出来的红薯茎约占总长度的三分之二。
回完泥后,赵秀雯下意识用锄头背压了一下,周秀怡见到马上又语气责备:“不要用锄头背,把泥给压实了它长不出来。”
赵秀雯用锄头松了松土。
在周秀怡并不友好的帮忙态度之下,赵秀雯成功地学会了真正的种红薯方法。
旁边的桂姨对周秀怡又是一顿称赞:“看吧,秀怡是不是很厉害?”
赵秀雯笑了笑:“是挺厉害的,秀怡,谢谢你啊。”
周秀怡似乎是在趁机发泄私怨,但她还是要,起码口头上,感谢人家。
桂姨:“是吧,你以后可以多向她学习学习。”
周秀怡似一脸的不好意思:“哪里,桂姨,你太抬举我了。我这是熟能生巧。”
旁边的两人又开始一番互捧,不想插话的赵秀雯埋头苦干。
可能是看到赵秀雯这干活的姿势有模有样,桂姨的注意力就到了她的身上,
“雯雯,前几天看到你来割草,这两天又停下来,我还以为你闹着玩呢!没想到都种上红薯了,这速度可比我还快。”
现在是开种了,但从开荒到种下红薯她出力的功夫还没到一半。没好意思承认夸奖的赵秀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桂姨,你别打趣我了。这地,功劳都是润军的,我靠一个人糊弄,到下个月估计连地都还没翻上呢!”
“趁秀怡在,那你可得好好跟她学学,不管干什么活她都经常老到得很。”
“嗯嗯。”赵秀雯佯装虚心受教。
桂姨又说:“润军真是好福气啊!把你给娶回家了。你人长得好看,家庭条件又好,现在还愿意下地为他分担养家压力。小两口子不错,很会相互扶持。”
赵秀雯也是奔富村出了名的小姑娘。
不过不同于周秀怡因为能干而人人夸奖,赵秀雯是因为从来没怎么下地干活而被人戏称千金大小姐。赵秀雯和周秀怡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周秀怡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正面教材,赵秀雯是用来教训孩子的反面教材。
但结婚后的赵秀雯,肉眼可见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前不爱搭理人,现在是看到谁都会简单问声好。
人对于美好的事物,美丽的人儿,都极其容易产生好感,哪怕前面有一定的不好体验感在。
赵秀雯长得好看,性格现在也逐渐变得讨喜,所以作为她的邻居桂姨,对她的好感度日渐见长。
对于桂姨的称赞,赵秀雯谦虚地说:“桂姨,嫁给他是我的福气才是。”
桂姨露出刚才和夸奖周秀怡时一样的笑容:“都有福气!你们的面相看起来就该是夫妻。”
一下子被赵秀雯抢走了注意力的周秀怡,注意力停留在她的身上。
此刻的她,嘴角微微勾起,笑意盈盈,因为微微仰起头而露出修长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纤细的雪颈上挂着细细的汗珠......不可否认的,赵秀雯长得的确好看,用村里的人来说,一看就是该生活在城里的女孩,她身上没有太多泥土的气息。
而刘润军,自从他父亲去世后,本就不爱说话的性格变得更加冷清,不爱笑,习惯性轻抿着薄唇,像个冷酷的王子。而长年累月在地里干活,并没有让他变成一个黢黑粗糙的男人。一直是那副清俊深刻的五官,只一眼就会让人上瘾,情不自禁会把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村里有不少女孩,在春心萌动的年纪都喜欢他,但因为他和赵秀雯的婚约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她对于刘润军的喜欢,不是肤浅的表面容貌,而是她看穿了他的内心,他的性格,冷清而实际上又热血固执。
所以,刘润军和赵秀雯哪里像了!
一点都不像。
气质完全不一样,好吗?
周秀怡并不知道,所谓的登对,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的相似,一种是反差的互补。
她过于理智地从表面出发追求相似性。
而旁观者,是从两人性格和气质上的和谐而感受到了般配,所以认为赵秀雯和刘润军是登对的。
原本是想当着其他人面给闹个笑话,从而抬高自己贬低赵秀雯名声的,结果没想到,自己竟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真的是白费她功夫。
没错,周秀怡就是发现赵秀雯种红薯的方式错误后,又看到桂姨往这边走,故而装着好心帮她调整,打算以这样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能力和老好人性格,然后把赵秀雯连种红薯都不会给传扬出去......
再也不想看到赵秀雯那也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幸福嘴脸,周秀怡带着不好明于表面上的怒火走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