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林朵朵和耿志诚杠上了。

单方面的。

表现为极其不服气她耿爷爷四人高考小组组长地位,若非条件不允许,很可能拉帮结伙最终取而代之。

张淑琴劝她:“他都老家伙了,你跟他较啥劲啊?”

“哼,我就看不惯他!”

知道外孙女争强好胜,张淑琴不管了,反正也打不起来,她还练功呢。

是的,因为考表演系,她除了文化课,专业课也得学。

“朵朵,那个郑老师的课,给我找出来呗?”

“哼哼,这会想到我了,让耿爷爷给你找老师去啊~”

外孙女很记仇。

张淑琴讨好:“他当然不如你,全纸上谈兵。”

耿志诚为了她的专业课,连夜查阅书籍,还开着轮椅出门请教专业老师,也没学出个所以然,回来面对柳海琳的询问,硬生生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

声功形表。

柳海琳吐槽:“这还用你讲,外行都知道吧!”

没办法,现在还不兴表演辅导班,许多后世的传奇大咖讲起艺考经历,都是经典的“我当时没啥想法,直接就去考试了,”充满了随机和戏剧性,柳海琳找好友春梅合计半天,最终达成一致——让孩子自己鼓捣吧,说不定能鼓捣出名堂呢!

“淑琴你就随便演,有天赋不需要技巧!”

不得不说是学霸的自信,坚信自学成才。

就连耿峥嵘都躲房里研究半天,还买了本专业书精读,最终因为专业壁垒放弃。

不过大佬终归是大佬,人家能从书中萃取出精华:“淑琴,我看你可以模仿戏曲表演,还有准备几个即兴桥段,考试无非是考验你的表现力,和整体素质。”

于是张淑琴就靠“领悟力”自己琢磨去了。

林朵朵:这不还得我鼎力相助~

耿志诚助攻不成,消沉一会也就好了,打算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奉献到无限的文化课辅导上。

这就是林朵朵和他不对付的源头:都制订了复习计划,到底听谁的啊?

“你听我的,”耿志诚拿出几本老教材:“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很不错,我对比过了,比现在课本强,咱们复习就用这个。”

林朵朵探头瞅瞅,酸道:“呦,耿爷爷不错嘛,我还想给你找这本书来着。”

她可是利用搜索引擎,结合众多学习经验,才了解这套书乃是高考复习黄金教材,恢复高考后一书难求,专门跑网上下载准备给张淑琴看呢,没想到耿爷爷着实有两把刷子,莫非这就是以前高中学历的含金量?

刘江接过,冲大家献宝:“这是有个人问我要不要,我就顺手拿了几本,没想到志诚哥翻过后说很有用,还好有五本呢,不然怎么分呢。”

“群先姐,我办事稳吧?”

令群先摸摸她撒娇的脸:“你做的最好了。”

刘江笑嘻嘻的,把书还给耿志诚,自己留下两本:“那我走啦,还有一个月,我们各自加油吧。”

“加油!”

四个漂亮的青年男女相视而笑,此时此刻,共同努力吧!

徐盛舟累得满头大汗,走回单位宿舍已经是傍晚了。

但他一点不休息,回宿舍就开始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的老旧收音机。

吴展融端着饭盒回来,把徐盛舟的一份放书桌上。

“买到了?”

“买到了,六分钱一节,我买了三节!”

法语徐饭都顾不上吃,就鼓捣他的收音机。

装上电池,按下播放键,一段纯正Le Rouge et le Noir【1】经典朗读流泻而出。

徐盛舟激动:“可以,可以,老板说一节可以用半年!”

“Je viens de l'enfer, je vais au paradis, la terre est un passage obligé!”【2】

他摇头晃脑,撅起嘴念法文,头发茂盛的不像话。

吴展融咽下一口饭,侧身笑道:“怪不得老师傅们总瞧你不顺眼,看你这陶醉样子我都想揍你。”

“你不懂,我这叫激动,想当年我和靓杰两个人为了学法文,跑遍了全城的书店,她爸爸的藏书也偷来看,还约好了日常用法语交流。”

徐盛舟想起美好回忆笑起来,眼镜片闪闪发光:“感谢最近的外语热,广播也播放法语了!”

“你和靓杰还联系吗?”

“嘿你还挺关心风花雪月,”法语徐扶扶眼镜:“人家早当妈了,孩子今年两岁,听说因为高考夫妻俩准备回S省,孩子交给外公外婆带。”

吴展融文艺细胞发作:“那你还爱她吗?”

瞧这牵肠挂肚的,近况知道如此详细。

徐盛舟摩挲杂草乱发:“都过去了......我也不怪她,那么遥远的地方,她一个姑娘心里孤寂需要找个人作伴......我不也找你作伴了吗。”

“诶诶诶,话说清楚,咱俩是朋友,可不叫作伴!”

“德行!”徐盛舟指着室友笑:“还从事艺术呢,完全没有超脱的精神!”

“这精神我可不想有。”

吴展融惊吓的扒饭,他是个根植于深厚土地的乡土民俗艺术爱好者,和那些标新立异的新锐派截然不同!

想想又发愁,自己的作品集能不能入老师们的眼呢?

高考的兴奋退去了,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美术学院的教授们见多识广,他一个没有杰出作品,没有系统学习过的穷学生,能入得了人家的眼吗?

心头沉甸甸的,吴展融问徐盛舟:“你文化课复习好了吗?”

徐盛舟啪嗒按下暂停键:“还真没有!”

他无头苍蝇似得,戴着眼镜在屋里乱转:“我光顾着买电池,咋忘了文化课的事!教材还没买呢,展融,你有吗?”

“我倒是去了,可惜太难抢,人家说都卖没了。”

“诶,都怪我沉迷于卖鸡胗皮换钱的兴奋,”徐盛舟摇头晃脑又吐出一串法语自嘲:“La valeur n'attend pas le nombre des années!”【3】

吴展融哭笑不得。

他室友之前跟门口大爷学攒鸡胗皮,千辛万苦攒了一小袋,还真卖了点钱,然后今天立刻走10公里跑到嘉惠路上买便宜电池,一节六分钱,省多少钱不知道,反正剩下的买零嘴。

“学□□得补补脑么!”

可怜他们两个呆子,等回过神来,教材买不着了。

徐盛舟颓然的坐椅子上:“怎么办,又不能去偷去抢。”

“谁有啊,咱俩借来抄写一本?”

“有倒是有,但人家只给好朋友抄,咱俩人缘不太好吧。”

“诶。”

两个人一起叹气,早知道就学会开朗,广交朋友好了。

“实在不行,”法语徐站起来,豁出去了:“我去问问靓杰,她说不定有课本。”

“能行嘛......”

别再被人家丈夫打了。

徐盛舟满脸破釜沉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相信靓杰的丈夫一定是个明事理的人,同是考生他会了解我们的苦衷的!”

“不,我觉得他不了解。”

这时有个工友站在宿舍门口:“吴展融,有人给你送东西!”

吴展融奇怪:“谁给我送东西?”

“那我哪里知道。”工友伸手递过去,急着走:“是个挺好看的年轻姑娘,指名道姓让我交给吴展融。”

吴展融接过那个小布包,嘀咕着放空着的椅子上。

徐盛舟打量系得紧紧的布结,问他:“不会是你妹妹吧。”

“有可能,我妈让她给我捎干粮。”

“哦。”徐盛舟兴趣缺缺。

想着拿点咸菜出来配饭吃也好,吴展融弯腰解开包裹。

“这是!”

一摞书静静躺在那里。

徐盛舟蹭地跳起来,拿起最上面那本细看:“数理化自学丛书!”

“这书好啊,我买电池时候就听别人说,无论如何要搞到一本!”

“哦还有语文,还有外语,太好了,展融,也借我看吧!”

“当然,咱俩一起看。”

徐盛舟兴奋的脸都红了,眼镜都盖不住,实在抑制不住感情,捧着吴展融的脸就来了一口:“谢谢,谢谢我的好室友!”

他好室友挣脱出来后退八丈远:“别,一般感谢就行了!”

说了不是新锐派!

徐盛舟不以为意,抱着收音机独自快乐去了。

吴展融心有余悸收拾辅导书,决定今晚挑灯夜读,刚抱起来,里面掉出一张纸片。

他拾起来,是张信纸,用娟秀的钢笔字写着:

“小美术,没借到课本吧,有困难找班长,3班永远是温暖的集体!”

吴展融笑了:“真不愧是班长……”

珍惜的摩挲纸面,他发现大班长还有留言:吴展融同志,你的作品温暖又鼓舞人心,选取的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题材,祝你成功考取美术学院,成为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 刘江

泪水模糊了双眼,吴展融用衣袖擦眼睛,越擦越多。

但心里是敞亮的。

徐盛舟一边从收音机里扣出电池,小心撕下张笔记本纸包起来,一边奇怪的问:“展融,你杵在那里干什么,不是你妈妈送来的书?”

吴展融努力擦掉眼泪,转过身:“不是。”

“哦,那谁这么大方,这可是全套的辅导书!”

吴展融但笑不语。

是个和黄馨花一样,坚强的好姑娘。

夜晚降临,华灯初上。

在这春雷响彻的希望的土地上,耿志诚伏案抄写着知识点和易错题,为朋友们节约宝贵时间。

张淑琴在脑海中学习一课又一课,努力揣摩演技。

令群先抛却儿女情长,决定做一个豁达的人,积极主动拥抱命运。

含泪离开孩子的靓杰,借住单身宿舍,正给电台灯罩上纸罩,避免彻夜读书影响室友。

望海村里,路陈啃着干硬馒头,一边听广播里张建业讲话,一边做数学题,希望离开母亲和弟弟,独自出门闯荡......

【1】《红与黑》法国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

【2】出自《红与黑》

【3】法国谚语:搁手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