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晴空之下,数座巍峨宫殿拔地而起。这里是大燕的皇城,坐落于洛都北部的腹心之地。圣人每日处理政事的勤政殿,就位于这皇城的中心。
此刻,圣人与吏部尚书在勤政殿便殿中相对而坐,谈论的内容却与国计民生无关。
圣人捏着下巴上小小一撮胡须,悠然道:“卢爱卿,昨日生辰宴上的事,朕都听人说了。”
卢桢赶忙伏地请罪道:“臣那逆子冒犯惠昌公主,实在是罪该万死。臣已经用家法好好惩戒了逆子。”
老谋深算的卢桢怎么可能让还是愣头青似的独子亲自面圣请罪,只怕那逆子恨不得直接让圣人下赐婚圣旨吧。
身为一家之主,卢桢想的是如何保住独子的仕途。可是,纵使卢至善是天纵奇才,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区区九品校书郎,圣人怎么可能为他坏了大燕的祖训。
为今之计,只有在圣人面前慢慢拖延,等待转圜之机。
“爱卿请起,”圣人嘴上这么说,实际丝毫没有让卢桢起来的意思,“卢校书不过是与朕的爱女私相授受,又不是犯下什么罄竹难书的重罪,爱卿这话说的,朕日后该如何让刑部、大理寺判决那些奸杀抢掠之人?难不成不论轻重,全都千刀万剐?”他面上露了几分笑意,眼里仍是含着寒光。
“臣的逆子背着臣做下此等恶事,违背了与姜舍人长女的婚事。臣恼怒万分,这才口不择言……”卢桢瑟瑟伏在地上,还未说完,就听得圣人怒道:“四娘与卢校书之事,朕不知情,你也不知情。那到底是谁替这对小儿女瞒住的?”
卢桢的手心上满是汗渍,身体颤颤。这一坐一跪的君臣都十分清楚,平贵妃在后宫虽然势大,但手还远远伸不到卢家去。
便殿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卢桢枯瘦的手微微颤抖,他咬咬牙,终究是坚持了先前的说辞:“臣,当真不知情啊!若不是姜大娘子在宴上指出,臣还一直被瞒在鼓里。”
圣人敲了敲案几,说道:“卢爱卿官居三品,竟然还不如姜家小娘子辩明事理。想来是年纪大了,人也糊涂了。” 他望着匍匐于地,华发已生的卢桢,恍惚片刻,才抬了抬手,说道:“爱卿请起。”
“谢陛下。”卢桢颤颤起身,恢复了跪坐的模样。他低头,假意整理着身上有些褶皱的朝服,并不敢去面对圣人那如雄鹰般灼人的目光,平复心绪后方抬首假笑道:“臣仪容不整,让陛下见笑了。”
圣人一眼就瞧见卢桢不自觉地将左手往后藏了藏。他眯了眯眼:君臣相伴多年,卢桢这样的小动作,他熟悉得很。
“卢爱卿明明还是像裴后薨逝那年一般,雄姿英发,为何脑子偏偏就糊涂了?”
卢桢的心微微一颤,圣人此刻提起裴后之死……他当年,也曾在裴家的事上编织过谎言。君臣多年以来培养的默契告诉他,圣人早已洞悉真相。如今不揭穿,或许还是念着这些年的情分,记着他这么多年的功劳苦劳。
好在,圣人没再往下说,只是捏着胡须问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好半天,卢桢终于回过神来,乖顺答道:“臣知道的不多,都是臣那逆子自己说的。大约是一两年前吧,在清凤台上……”
“好,很好。”圣人的脑海中已经可以想象那幅画面:年轻的娘子郎君在外出时偶然相遇,互通诗信,渐生情愫。可惜郎君定下亲事,两人本该有缘无分。
有缘无分,有缘无分!就算有缘有分又能如何,情爱终究会在漫漫岁月里消磨殆尽。
他瞥了一眼殿外艳阳高照的景色,突然砸下一句惊雷:“朕欲为四娘和卢校书赐婚。”
“臣……”卢桢觑了眼圣人肃穆的面色,君臣相伴多年,他知晓圣人决心已定,背脊再度弯了下来:“臣,必然遵旨。多谢陛下恩典。”
“你退下吧。”一天刚刚开始,圣人的声音中已有浓浓的倦意。
静静侍立在一旁的姜世德握着笔管,正认真记着什么。圣人唤他过来:“姜舍人,你方才可从中瞧出了些什么?”
姜世德有几分茫然,他原本正在桌上誊写先前草草记下的圣人言论。老友说的那些,他昨日就已知晓,为何圣人会有此问?
他抬头,视线恰好与圣人的目光相触。他察觉这幽幽目光里似乎暗含深意,于是应答道:“臣不知,还请陛下指点一二。”
圣人开口,提的是桩旧事:“你与卢爱卿若不是同榜出身,想来也不会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
姜世德颔首答道:“正是如此。”
“你与他相识多年,难道还看不出,他方才说了谎?”圣人面上笑意浓浓,说出的话却是字字诛心:“四娘和卢校书私会之事,朕确实不知情。姜舍人觉得,在此事上,有本事瞒住朕的,除了卢爱卿,还能有谁呢?”
姜世德昨日还真相信了卢桢的鬼话,经过圣人提点,回过头再看,其中的确有诸多不对劲的地方。被多年挚友蒙骗,他如何能不气恼:“陛下英明,是臣从前识人不清。”
圣人一扫先前怒色,一派分外好说话的样子。他和颜悦色道:“朕知道,你是正经读书人,又与卢爱卿同侪之谊深厚,这怨不得你。”
姜世德行礼拜谢道:“臣多谢陛下提点。”
“行了,你在一旁侍候吧。”圣人埋头批起奏章来,间或召几个重要官员问事。姜世德侍立于一侧,兢兢业业地记录圣人的言论。
到了放衙之时,姜世德照例行礼辞别。圣人忽然发问:“姜舍人家中还有无知书达礼、温顺可人的小娘子?”
说到知书达礼、温顺可人,姜世德只想到自己的长女。他的弟兄膝下虽也有女儿,但远远不如自家长女出色。但是,圣人这时问起,又是何意?
圣人看穿姜世德的想法,解释道:“昨日贵妃与朕说起,朕那令人头疼不已的嫡子,也到了该择妃的年纪……”
此话一出,姜世德神色微变,拱手应答:“臣回家问问夫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适龄小娘子。”说罢速速走出了殿中。
独留圣人握着紫毫,在殿内微微苦笑:他的子女,就这么不招这些大臣待见吗?
这日晚间,姜家众人在正堂用过饭,准备四下散去时,就听得姜世德砸下一个大消息:“圣人有意为楚王择妃了。”
姜家众人面色一变。半晌后,姜世德的弟弟,在太学里任五经博士的姜二郎疑道:“那也与我们姜家无关吧。毕竟……”
他话没说完,但诸人都知晓他话语里的未尽之意:姜家为儒学世家,姜家诸子学问虽高,但官运平平,多用心治学去了。圣人要为膝下唯一一位嫡子择妃,怎么可能瞧上姜家这等小门小户。
“若真是如此便好了。”姜世德的唇边泛起一丝苦笑来:“今日圣人正是让我看看家中有哪些知书达礼、温顺可人的适龄娘子。”
姜二郎大惊失色,他在太学任教,自然对楚王的纨绔事迹清楚得很。何况,那楚王虽是嫡子,但据说在圣人面前颇不得宠。这……圣人哪里是要为楚王择妃,这简直是要把洛都好人家的娘子直接往火坑里推啊!
姜二郎的发妻秦夫人开口道:“兄长,若说知书达礼,我家二娘可不如你家大娘。”以往在私下,秦夫人常常因为女儿处处不如长房长女,抱怨不已。现在看来,自家女儿那平庸的才能,反而还救了她一命哩!
姜世德只觉得秦夫人目光短浅,愚昧至极:“弟媳,这不是选大娘二娘的事。我们姜家的任何一位小娘子送到楚王身边,就意味着姜家所有人都和楚王脱不了干系!说句大逆不道的,”他目光冷冷扫向在场众人,“来日某位王爷要是动了不臣之心,沦为败寇,他的姻亲一个都跑不了!”
陈夫人颓然而坐,以帕掩面,险些要嘤嘤哭出声来:“我英娘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姜世德见夫人这副样子,愈发头疼起来。他拍了拍案几,劝道:“夫人莫要心急。圣人只是动了这个心思,又不是直接赐婚。二郎啊,你家二娘今年刚刚及笄吧?事到如今,唯有一计,早日为小娘子们相看,定下亲事。”
他在心中不住地叹气:就在昨日清晨,他还在为长女与卢五郎的婚事沾沾自喜。转眼间,长女退亲,他又得为家中小娘子们的亲事发愁了。世事无常,世事无常啊!
姜琼英坐在下首,依旧是乖顺无比的模样。姜二娘嗤笑道:“阿姐果然是名动洛都的才女,听到这么大的消息还如此淡然。”
“二娘不也是吗?”姜琼英展颜一笑,轻声道:“我见你面露喜色,想来是很想去做楚王妃的。那楚王虽纨绔了些,皮相倒是一等一的好。就算是和潘安、卫玠这样的美男子相比,也毫不逊色呢。”
姜二娘书读的不多,不知道那潘安、卫玠是何等风流人物。但听见过楚王的堂姐这么一说,竟然略微心动起来。
她就是一个博士的女儿,往后最多嫁去普通的官宦人家,做梦也没想过自己能和高高在上的王侯有什么关联。这楚王纨绔,好歹是王子皇孙,还有出众的外表。
姜琼英瞥了眼春心萌动的姜二娘,暗中思忖到:前世这时,圣人根本就不曾为楚王择妃。甚至到她身死那日,已是太子的徐之顺仍未娶妻,东宫之中更是连良娣之类的侍妾都没有。今日这一遭,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有此疑惑的不止姜府盛德堂中的姜琼英,还有皇城长寿宫里的徐之顺。
他在宫里闹腾一天,到了饭点已是饿极。季太后听到孙儿肚子咕咕直叫,连忙吩咐下人先呈几道点心上来。
长寿宫小厨房制作出来的点心不仅可口,个个都精致非常。徐之顺看也不看,拈起就吃。那拂菻犬元宝不知跟主子到哪里撒野去了,也饿得很,在桌旁转来转去,尾巴摇的欢快,时不时地哼哼几声,就差直接扑到桌上来了。
季太后见孙儿狼吞虎咽的模样,温言道:“霁奴呀,慢些吃,不着急。”她眯着眼,上下打量着徐之顺今日的装扮:一身玄色胡服,下摆上残留了浅浅的泥土印记,紧系在窄腰上的蹀躞带上挂了些琐物。这模样一看就知道,他定又没去先生那读书。
当年雪君为孙儿取名时,尚是秦王妃。那“顺”字,本是取顺遂无忧之意。因为她的孙儿出生在一个雪后初晴的冬日,所以又有“霁奴”这个小字。“顺”也好,“霁”也罢,都是好词,偏偏孙儿这几年就是跟这些好字背着来的。
也是十七八岁的人了,季太后在心中叹息:若是没有早先那件事,霁奴就不会性情大变。兴许,他现在已经稳稳地坐在太子之位上了。
她不由得想起圣人午间的那个提议,愈发觉得可行起来,于是开口说道:“霁奴呀,你也到了该择妃的年纪了……”她还未说完,就听到孙儿一阵猛咳,显然是噎到了。原本待在一旁乖巧讨食的元宝被主人怪异的声音吓了一跳,整只狗都窝在桌下缩了起来。
徐之顺艰难顺气,挤出一个分外勉强的笑来:“皇祖母……何出此言?”
小剧场:
徐之顺:你如此卖力地向姜二娘推荐我,有何居心?
姜琼英:当然是因为不想嫁给你啦!
另,姜父就是个过于相信朋友的铁憨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不待见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