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童子军

既然明知道以后几年都指望不上官方拨款,卓立仁为什么还不肯接受这些掌柜的‘捐款’呢?其实是没必要,这些人的心意是好的,问题是都加一起也没多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卓立仁回来这些天,已经抽空做了一个计划,在未来的五年里,他准备自己提供资金,跟美国导师戴维教授进行合作研究,主要是想通过这种合作,得到一些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就是把戴维教授现在的学生高薪聘请过来,由他们挑头,再搭配一些中国助手,成立几个课题组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项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研究的进度比较快,还可以顺带着培养一部分中国学生。

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前,一般都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这些人在美国的实习条件当然会比来中国好的多,可是也得天天顶着大太阳,在地里摸爬滚打一身泥,搞农业的就这样,想干干净净的根本没门。

这样说起来,他们的毕业实习在美国与在中国差别真的不大,只要想办法在生活条件和薪水上让他们心里舒服点,想来没什么问题,何况他们在美国实习,除了生活补贴还没有薪水可拿。

这么干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出研究成果,要靠他自己一个人鼓捣,这么大个东北得有多少种庄稼?玉米、高粱、小米、小麦、水稻、黄豆…就算是把其中的一半研究明白,还不得到猴年马月去?

当然了,有好处自然就有坏处——费钱,按照他的这个计划,每年至少也得花费几万大洋,按照农业研究的一般规律来看,至少要持续四到五年,才能有一个初步的结果。

家里的这几位老掌柜一年的份例,都加一起也不够卓立仁一年的费用,这些钱在他还真不算什么,特别是随着一战的愈演愈烈,他在美国和欧洲的那些工厂,在未来的几年能给他赚到的钱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既然如此,就没必要让家里的这些老人从自己腰包里往外掏钱,关键是将来的人情不好还。

送走了这些来拜年的客人,卓立仁正想着去陪父母聊聊天,顺便问问,明天去巴彦看望姥姥姥爷,是坐马车去还是开汽车去,确定下来好吩咐人准备,转脸却看见陈强站在客厅门口,正对自己悄悄招手。

他有点纳闷的过去问他,怎么还不赶紧回家过年,陈强小声说,按照往年的规矩,今天老爷太太应该去看望家里买回来的那些孤儿,刚才趁着人多乱哄哄的时候,他已经去问过老爷,老爷说从今年开始,只要大少爷在家,就由大少爷出面去看望那些孩子。

卓立仁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跟父母打了个招呼,穿好大衣,跟着陈强带着何大勇,坐上马车直奔木材厂而来。

卓立仁离开那年,哈尔滨闹了一场瘟疫,后来他父亲出面,陆陆续续收留了四百多个孤儿,本来按照母亲的意思,应该尽量多收留一些,瘟疫过后,仅傅家甸一个区就有三千多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他们的家人几乎都死于这场瘟疫。

卓经武出身于官宦之家,他虽然没做过官,他比谁都清楚那些下层官员的龌龊与卑鄙,他们自己不做好事,还不让别人做好事,好人都让你做了,不就更显得他不是东西了吗?

在得知滨江道台衙门设置的养济院收留了五百个孤儿之后,卓经武让陈强他们只收留了四百个孤儿,坚决不肯与官府衙门比肩看齐。

尽管当初只收留了四百个孤儿,后面这几年,在他母亲的安排下,陈强他们陆陆续续的又收留了三百多个,只是零零碎碎的没有当初那么显眼。

陈强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他知道自己出面太扎眼,弄不好还会被那些衙门里的官差还有警察当成是人贩子,或者直接就是栽赃陷害也不好说。

他告诉那些被收留的孩子,让他们别扎堆,出去玩的时候,在大街上找他们认识或者熟悉的孩子,只要愿意来就偷偷带他们回来,陈强又在木材厂的旁边,搭了十几个长排的木头房子,每个房子里边都是一长溜火炕,能睡四五十个孩子。

木材厂附近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卓经武买下了,这些孩子就住在这些仿照俄罗斯人住的那种被称为‘木刻楞’的木头房子里边,一尺多粗的原木做墙,木头缝里都用东北特有的乌拉草和泥填满,保温性非常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

别看东北的冬天那么冷,木材厂最不缺的就是烧柴,一到了冬天,晚上吃完了晚饭,这些本来无家可归的孩子吃饱了,就在烧得热乎乎的屋里连打带闹的撒欢淘气。

卓经武定的规矩:这些孤儿不论男女,六岁以上无一例外,全部开始上学,十岁以下的男女混住,一律半军事化管理,每栋宿舍里都有两个木材厂职工的女眷照顾。

十岁以上的男女分住,全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解决。卓经武当然不懂如何进行军事化管理,可他认识的俄国人多啊,他那些俄国朋友里边有一位叫伊万诺夫的,曾经在俄国沙皇专门为那些贵族设立的童子军里做过教官。

他为此还被派去法国专门培训了半年,成为在世界童子军总会注册备案的一等教官,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后来被别人取代,失去了这个待遇优厚的工作,他不得不携家带口的来到远东的哈尔滨投奔他的表兄,在中东铁路局找到一份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工作虽然很轻松,收入却只能勉强让他养家糊口。

当卓经武在一次聚会里不经意间说起来,自己正在为收养的几百个孤儿如何教养的问题发愁时,这位伊万诺夫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卓经武介绍起世界童子军组织。

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按照特定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的青少年社会性运动,这个组织的宗旨和目的就是通过向青少年提供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培养出有文化有价值的健全的公民。

在伊万诺夫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童子军,然后再按照童子军的方式对这些孩子在文化、体能以及性格自律等等所有这些方面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

在当时,很多欧洲老牌贵族对童子军的这种体制与训练方式十分推崇,认为童子军可以从小就对儿童的身体心理生活方式全方位的进行提高,可以挽救那些贵族子弟普遍存在的道德堕落和身体衰弱。

童子军这种活动或者叫组织很早就传入了中国,1912年2月25日,严家麟在武昌文华书院创建了中国第一支童子军,后来民国政府把每年的2月25日定为中国童子军节。

1915年,400多名童子军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远东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检阅还有运动场上的各种服务工作,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5年12月,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在上海成立,很快就在广州、南京、汉口、北京、天津等地成立分会并且遍及全国。

1924年,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选拔了6名童子军,参加了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次国际童子军大会,取得了总分第五名——算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为此国民党在1926年3月5日第二届中央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提案,次年中国童子军司令部成立并且由何应钦兼任司令。

1930年,第一次全国童子军总检阅在南京举行,□□亲自检阅训话,1932年成立中国童子军总会,□□亲任会长,到了1936年全国童子军登记人数已经超过20万。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情况,因为中国童子军训练了大批具备一定军事素质的青少年,因而成为日本人十分忌惮的一个组织,1937年日军占据北平之后,马上宣布取缔的第一批中国政府组织里就有童子军,童子军在抗日斗争中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卓经武哪明白这些啊,他在俄国人的聚会上说这些,纯粹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融入俄国上层圈子里,没想到歪打正着,冒出来个伊万诺夫。

既然话赶话的说到这了,卓经武干脆顺水推舟,邀请伊万诺夫来帮助自己搞这个童子军营,在他想来,大部分的俄国人都不会放弃在中东铁路上的体面差事,来为一个中国人工作。

可他不知道的是,很多人都对这个童子军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热衷,有人说是为了这些青少年长大之后的人脉关系,还有很多别的说法。

而这个伊万诺夫就是一门心思的想靠着一己之力,再弄出来一个最好的童子军团,之前他被别人从圣彼得堡的童子军挤出来,就是因为他24岁就带着那个以沙皇的名义举办的童子军,在欧洲童子军大会上一举夺魁。

名噪一时的同时,也遭到了别人的嫉妒与排挤,这也让他一直觉得遗憾和不甘,伊万诺夫是一个心地单纯的人,执拗且执着,即便是知道这些单薄瘦弱的中国孩子不太可能会让他有机会再造辉煌,可是只要有一点可能,他就绝不放弃。

伊万诺夫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为卓经武工作来搞这个童子军,措手不及的卓经武也没了退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等他跟伊万诺夫两个人坐到一起,具体商量这个童子军营的花费,这才彻底傻了眼。

伊万诺夫是按照他在圣彼得堡的标准给卓经武算的,这个童子军一开始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接纳进来,就按200人来算,头一年的支出就超过了十万卢布,约合九万大洋,吓得卓经武直缩脖子,连忙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伊万诺夫告诉他,世界童子军总会对童子军的营房、场地、餐食、服装、甚至包括鞋袜的颜色都有要求,仅服装一项,一个人一年就需要十几套,服装还要分成常服、训练服、礼服,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衣服,还要搭配不同的帽子皮鞋,一句话就叫干什么要穿什么衣服,坚决不能混。

卓经武说什么也不干,坚决要求降低标准,伊万诺夫同样一步不退,说要么不干,干就得干好,两个人一直斗到后半夜,别人都走光了,他们俩还没结果。

最后卓经武想出来一个折衷的办法——平时这些孩子们的营养必须保证,服装就不要那么讲究了,过得去就行,真到了要去外边装门面的时候,再根据需要准备,伊万诺夫还是不答应,卓经武黑着脸就一句话:行就干不行拉倒,伊万诺夫见实在说不通,也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了,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