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叶而知秋

23

沈蕙回到宿舍的时候,舍友们都没睡,大家都窝在宿舍里吹空调。

赵芮戴着洗脸的发箍在床上P合照,常禄在procreate上画着什么。徐知意坐在下铺,腿搭在凳子上,拿着牙线刷着手机。

“蕙蕙,你今天出去了一整天,不知道有没有偶遇名人!我在论坛上听说那个大网红夜间干饭侠来我们学校旁边了诶!他很有意思,经常可以采访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

“你说那个粉头发的男生吗?我回来的路上好像看到了。”

“诶?真的吗?他本人长得怎么样,美颜开得大吗?”徐知意震惊道。

“这倒是没太注意,但我觉得他本人看着也挺清秀的。”

“哈哈哈哈哈!”常禄也突然笑了起来,“好像我一个认识的学长在咖啡店里被采访到了,但我不太喜欢他,我感觉他有点装装的,还很喜欢对着空气开屏。”

“你看这条评论——‘他那种男的是看起来高级,实际没情趣’,太懂我了。”她笑得前仰后合,“我姐刚分的那个,简直就是。”她转头看沈蕙,她转向沈蕙:“你喜欢哪种?有趣的?还是那种……沉默型?”

沈蕙没抬头:“我喜欢‘有结构感的’。”

“啥?”

“我说我喜欢生活逻辑协调的人——会做饭、知道自己要什么、说话清楚,不靠小聪明的那种,但是也不能是一潭死水。”

徐知意盯着她:“你这个说法听起来很专业……但也很挑。”

沈蕙翻过一页书,淡淡说:“因为我不想过几年或者几个月就崩了。而且我发现,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够挑了,和这个人真正相处的时候才发现还远远不够,条件、常识和固定的生活方式,这些统统不是忍耐的理由——只是有了这些还不够,必须真的有感情,而不是在表演‘爱情’,模拟人生。”

“沈蕙,”徐知意从床上探下头,“你有没有意识到,你说的话听起来像个离过三次婚、三次都不成功的倒霉蛋?”

“我只是习惯了做前期分析。而且,你也没说错,你完全可以把我的心态理解成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沈蕙说完,抬头笑了一下,“你们知道你们自己的生活‘长什么样’吗?”

常禄放下鼠标,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我的生活可能是一个交通灯,一会儿亮红灯,一会儿亮绿灯,两个都不是的时候就黄了。”

“我的生活像一个微博评论区。”赵芮说,“经常分裂,一会充满同情心,一会充满暴躁的乱码,唯一的区别是讲话比较文明。”

几个舍友闻言都笑了起来。

“你呢?”徐知意看向沈蕙。

她想了想,说:“我的生活……像一块河边的石头,上面长了点青苔。但只有我知道它的表里温度并不同。”

大家笑了。谁也没拆穿这句话背后藏着什么。

但此时此刻,沈蕙真的觉得她不是一个人。

她走出前世的灰暗,再次走进亮堂又喧闹的大学宿舍,不是为了寻找共鸣,而是来确认——自己的人生,的确还有温度。

“叮咚!”手机响了一下。

赵芮喊了起来——“阿诚宿舍大晚上又去吃烧烤了。为什么要深夜放毒啊?我都看饿了!”

“他有点像宠物定位系统。”徐知意吐槽。

“我其实……有点喜欢这样,”赵芮一边回消息一边笑,“被人惦记的时候,人真的会变轻一点。”

沈蕙没说话。

她当然知道那种感觉。只是她的“被惦记”早在先前的生命里经历过一整个循环,像用完的胶卷,翻出来的底片早已发白。

她现在隐隐意识到,某一种固定的恋爱模式其实是文化默认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那个,给自己的关系套上滤镜。虽然个体是有多样性的,但所有人的交往方式都很单一——见面认识、加联系方式、发消息拉近关系、约会、正式交往、同居、结婚,或许再加上孩子,像是一种脚本模板。然后幸运者成为朋友圈赢家,不幸者沉默到老。

所有人都在说“论迹不论心”“要看对方对你好不好”。但是,“好”就够了吗?情绪和内心就不重要吗?

沈蕙有点累,她想要稳定,想要包容,还要理解。

——真正的理解比爱更珍贵,基于思考的理解更是稀世珍宝,无法靠改变他人获得,他人的世界观也不能靠努力来“习得”。

内心的暗流被隔绝在语言之外。这种理解是真正的运气,只能说可遇不可求。

然而,现在是怎么做都不会出错的18岁。

沉默了一会儿,赵芮突然小声说:“其实阿诚昨天跟我表白了,但我一直没回消息。他人不错,可我没谈过恋爱,还没想清楚。”

“诶?!”宿舍的空气突然沸腾了起来。

“那你喜欢他吗?”沈蕙直白地问。

“对啊,一定要想清楚,如果不喜欢千万不能答应啊!”

“我觉得你们俩能成,”徐知意突然转换话题,“不过我还是想持续观望蕙蕙的感情动态。”

“我不太喜欢特别‘恋爱’的恋爱,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

“我……还不明白。话说,周末是计算所的Open Day,你要去吗?”

“去。你呢?”

“你去我就去。”徐知意有点犹豫,“只是我还没想好读研要不要换专业,我听说这个专业也撑不了几年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十年八年还是能撑的,放心吧。”

“我还怕身体撑不住,而且……我其实对做研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

“去JICR看看吧,万一有新的启发呢。多看看准没错。”

————

JICR的全称是Jingshi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Research——景市计算研究所,坐落在景市老城区西南方向的一片老工业园改造区,前身是经济改.革后建立起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外表普普通通,深灰色的外立面,附近也只有一个看起来像样点的商场。周边几座看似普通的写字楼里,设着几个国际知名科技企业在国内的分部。纵使如此,虽然现在也算在市中心,但附近总有种看起来灰土土的氛围感——这就是这个区域在沈蕙前世里的刻板印象。

前世里,她也来这附近跟朋友聚餐过多次,也曾羡慕过他人的光明前途,也曾在心里暗自嗤笑过在这里干活的人,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春花秋月。然而,重来一次,她变得平和了很多,也终于不再不经思考地将自己或他人预设为某种系统的受害者。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她也不再自问生活何解。

这天上午,天空有些阴,沈蕙和徐知意一起从学校乘坐校车抵达。一片银杏叶落在她的脚边,知秋。车停在基地西门,学生们陆续下车,像是临时入场的观察者,在一片锈色金属与极简招牌之间步履轻快地穿行。

研究所只对特定合作高校开放日参访,今天只有来自几个大学的少数本科生。

沈蕙站在楼前,看着挂着“JICR开放日”的灰蓝色指示牌,一阵没来由的熟悉感涌上来。

她前世没来过这里,却清楚地记得这里曾出现在几篇顶会论文致谢中——PQC方向、零知识证明、形式化验证,作者单位正是“JICR”。

他们被引导进入一栋名为“西3楼”的实验室群,墙面上挂着部分研究成果展板,沈蕙不动声色地盯着其中一张图看了好久——那是一张交互式身份验证流程图,用递归证明压缩电路复杂度,配套使用的是一款她前世在新市看到的国产Prover芯片。

“这里有点像剧里那种‘未来研究所’。”徐知意小声说。

“但更真实。”沈蕙淡淡回了一句。

在接下来的自由参观中,她有些沉默。

几个展区里展示了不同研究方向:边缘端抗量子签名、针对未来加密算法的编译器优化、以及形式化验证在交通系统中的场景模拟。她没说话,但眼睛一直在转。

每个方向都有她前世在新闻上看到过的影子,只是那时它们都像是遥远世界的“某某科技进展”,没有一个具体的坐标系。

现在,这些技术被具体化在一幢外表普普通通的实验楼里,一间间白板看起来有点旧、能跑代码、能加夜班修bug的实验室里,显得安静而温热。

沈蕙和薛均都是早睡早起人。熬夜工作之类的事是绝对不会干的。

我最好的朋友今年有段时间住院了一个月,还带的电脑。[爆哭]我的妈呀。宝宝萌一定要注意身体。

现在秋天换季了冷得不行,一定要做好保暖,我今天把羊毛袜都穿上了。熬陈皮水ing[可怜]

我要有事一段时间,存了一点存稿设置了自动发表[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一叶而知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