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昏黄的灯光透过粮油店的木窗,在密密麻麻的米面袋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葵像往常一样正清点米面,张掌柜的声音便从后方大厅传来,木门被推开,发出笨重的“吱呀”声。
“哎呀呀,林葵,今日我接到荣府的下人来信,向咱门订购这个数的方便面饼。”
张掌柜比了比两个手指,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皱纹挤到一块儿:“要两百份嘞,要求三天后交付。自从有了你研制的方便面饼,店里的生意比往年更热闹了,你真是我的招财树啊!”
林葵查看面粉的手一顿,喜上眉梢,这可是个大订单。
“对了,老宅有事,我要去青知县一趟,大概五六天后回来。我已经和周管家说了,期间店就交给你俩打理。你办事我放心!”
林葵点点头,坚定道:“我会和周管家守好粮油店。张掌柜您放心去忙吧。”
方便面的制作与管理,张掌柜全权交给她负责。她站在柜台后,看着伙计将一包包方便面装入竹篮。油纸包上印着她亲手设计的梅花印:“沸水面,三文一包,热水一冲,香软可口。”
阿福笑道:“第四批货又卖完了,每天都供不应求啊,东街的王婆婆和我说,她儿媳妇坐月子,最喜欢的就是你的方便面了。”
林葵不自然地咳了一声:“日后见到王婆婆,还是提醒她要多给儿媳吃鸡蛋,也对身体更好。”
她转身到后院,墙上挂着一张《制面规程》
“一选粮,二净粉,三控油,四封存。凡我福海粮油店出品,必经三检,方能售卖。”
这是她立下的规矩,她深知一个商品的好口碑得来不易,但崩塌往往只在一瞬间。
看着大伙们忙碌却幸福的神色,她觉得很自豪。
自从有了方便面,大家虽比平时要忙碌,但工钱也水涨船高,并且超过一定份额后,多劳多得,伙计们做工的热情比她预料的还高。
然而,这样美好宁静的日子却没有持续多久,她便听到周边有人在传福海粮油店卖有毒的方便面。
派人去打听,原来最初是从城西那边传过来的。有人以福海粮油店的名义低价卖方便面饼给难民和附近的百姓,结果不少人吃了后便腹痛难耐。
趁着事态还未完全扩大,她让人在城西那边悄悄收了不少仿劣方便面饼,打算收集证据反击,把谣言制止在萌芽状态。
面饼发黑颜色不均,还伴有刺鼻的异味,一看就是用了不新鲜的麦子而制。
被恶意诬陷,林葵首先想到的就是同行——兴隆粮油行。这个店的王掌柜还曾想开更高的价钱让林葵过去做事,但被拒绝了,这事她也没有和任何人提过。
她马上找到周管家,想看看能否打听到兴隆粮油行最近半个月的进麦子情况。
周管家在此地几十年,对进货的各路商家都很熟悉,也清楚对家的进货渠道,立马拍胸脯说没问题。
第二天下午,周管家面色凝重对她说:“林葵,我问了各路进货的商家,都说兴隆粮油行近期没有进过麦子。”
紧接着,周管家话锋一转,声音小了许多:“但有一位商家说,他曾在三天前的晚上偶遇兴隆粮油行的手下赶着马车,问他是进什么货回店,这人也不直说。马车走后那商家发现地上有留下几颗发黑的麦粒。”
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时间也对得上。林葵平复心绪,与周管家商议如何扳倒兴隆粮油行并自证清白,突然一群训练有素的衙役冲了进来,将他们团团包围住。
林葵和周管家都被这变故吓了一大跳,她攥紧了衣袖,努力平复心绪,望着为首身着貂皮大氅、眉如墨画的男子,心里却直打鼓。
“县令大人,有失远迎,您这是……?”周管家陪着笑脸,仔细上前询问。
十几个衙役在众人惊愕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中,声势浩大地闯进后院进行搜查。
顾知砚的目光直接略过周管家,瞥向林葵,举手投足间是上位者的威严,抬抬下巴:“你就是研制方便面的那个林葵。”
原来他就是不久前上任县令大人—顾知砚,听说他虽年纪不大,但治理手腕刚硬狠辣,没多长时间就把县城里好几个的贪官都送进大牢,让人又爱又怕。
林葵暗道不好,看样子是冲她来的。可是,她穿到这个朝代两月有余,也没干啥违法乱纪之事,怎么会有官员找上她,难道是因为劣质方便面的事吗?
来不及细想,她恭敬道:“回大人的话,小人的确是林葵。”
虽然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但尾音的颤抖依旧透露出她的几分紧张。
顾知砚未立刻回答,目光巡视四周,突然像是发现什么似的,上前一步伸出手指,轻轻捻起柜台上余留的一小撮面饼碎屑,放在鼻尖一嗅。他眉头一颦,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上下打量林葵,又落在她身后架台上摆放的几包油纸包裹的面饼上。
林葵看着顾知砚手中的面饼碎屑,挺直了腰板,清了清嗓子:“县令大人,您是想买方便面吗?今日份量已全部售空,若是大人想要,小人可破例为大人预留明早的份额。我们这个方便面,用的是最好的小麦,手工擀制而成。现做现卖耐保存,只需滚水一冲,静待片刻就能吃,味道香得很呐。”
顾知砚嘴角微微勾起,鼻间发出一声哼笑,没有正面回答:“你最近风头很盛啊,听说,这面饼是用独家秘方制作?连城东开了几十年的兴盛面馆陈老师傅都对此面赞不绝口,说这面的里子比他们的手擀面还要硬实?”
林葵心里咯噔一下,城东的兴盛面馆是县城最有名的老面馆,陈老师傅更是出了名的脾气倔,从不轻易夸人。她那天只是偶然瞧见他的徒弟前来买油,顺手送了包面饼,没想到竟传到陈老师傅的耳朵里。
她谦虚地笑笑:“陈老师傅过分抬爱了,我这个方便面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油炸面,没什么秘法的,但我在和面的时候往里面加了点盐水,这样面就吃起来更筋道,口感更好。”
顾知砚挑了挑眉,显然不信:“哦?只是加点普通的盐水就能让面更筋道吗?那为何别家的油炸面一泡就烂,你的面却依然保持嚼劲?”
他的问题一针见血,林葵心生警惕。这个男人对面食也有充分了解,不好糊弄,但她不想将制作方法全说了出来。若是人人都会制作了,那她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于是,她思索片刻,决定先说一半实话:“也许,是因为我在油炸面的时候,对火候的掌握更好。先用小火慢炸,让面里面的水分逐渐蒸发,再大火定型,这样面饼里面的气孔多,吸水也快,却没有破坏里面的面筋结构,所以泡起来口感还是筋道的。”
这是她结合现代食品科学知识,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古代的面一般是水煮,炸面本就极少,为节省油火候过大,导致面筋结构被高温破坏,泡水后自然会软烂。而她则反其道而行,用慢炸复炸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面筋的韧性。
顾知砚听完沉默片刻,他的手指敲了敲柜台,发出“笃笃”声响。那声音不重,却像是敲在林葵的心上,让她莫名紧张。
“林葵,”他缓缓开口,漆黑的眼珠如猎豹般盯着她,“有人状告你研制的方便面有毒,吃了腹痛难耐。你这面饼,已经惹上了麻烦。”
果然如此,还是躲不掉这一劫,林葵已有心理准备。
顾知砚一个眼色,身旁的侍卫会意从袖中取出一块帕子,打开来看,里面包裹着一小块碎裂的面饼。那颜色比林葵做的要深些,泛着不自然的暗黄色,上面还沾有点点黑色杂质。
周管家伸长了脖子,看向那块面饼,语气急了:“县令大人,这面饼我们从城西那边收了不少,不是我们店卖出去的方便面。有人要陷害我们啊!”
“口说无凭,如何证明这不是你们店做的面饼?”顾知砚像是要把她看穿,浑身散发冰冷的气息。
周管家也焦急地看向她,一时不知从何处说起。他们目前掌握的线索有限,不够明确地指定罪魁祸首。
林葵深呼吸了几口气,迎上男人审视的目光:“这不是我的面饼,我的面饼用的是调混的面粉和菜籽油,炸出来是金黄色的,有葱油香味,每天店内供不应求,没有授权让他人在外售卖。并且,我的面饼油纸上每个都印有福海油印,这上面却什么都没有。”
她指着面饼碎屑上模糊的痕迹,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她知道,若是坐实这个黑板凳,福海粮油店算是完了。
好不容易找到的立柱之地,也将化为泡沫,更严重来看还有可能下狱。
顾知砚静静地看着她,带有几分探究追问道:“这点证据太单薄,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林葵握紧拳头,暗示自己冷静,不要自乱阵脚。她上一世在现代就是干方便面质检的,最擅长鉴别食品真伪,闭着眼睛都可以吃出不同品牌的方便面饼。
既然对方用劣质面饼陷害她,那她就用专业方法,自证清白。
“这其实也不难,”她转身从柜台下方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她自制的简易检测工具——一小瓶碘酒、几根细长的竹签、还有从厨房收集到的石灰,平常用来检测店内米油面等质量,没想到今日也能派上用场。
“首先,这个面饼从外表和气味上就与我的不相同。”她用竹签挑起块碎面饼,用拿出自己今日留样的面饼,两者的确大相径庭。
“我的面饼是用冬小麦粉做的,颜色均匀。而这块面饼,颜色暗黄,是因为用了已发霉的面粉,还掺和了豆粉和玉米粉,所以颜色不均匀。至于气味上刺鼻,应该是掺了石碱的缘故,并且反复使用劣质的油。”
“石碱?”顾知砚的眉头皱起来,“面食通常都会用到石碱。”
石碱是古代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增加面食的筋道感,但古代石碱不纯,还有大量杂质,过量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林葵曾在现代实验室里,检测过不少违规添加石碱的食品。
林葵微微一笑:“石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遇水会释放出碱性物质,让面筋道但也会破坏面的营养,过量添加食用后会导致胃痛恶心。可是,我的方便面饼从来都不用石碱。”
她一边说,一边将劣质碎面和自己样面分别放入一个小碗,加入清水浸泡。片刻后,她用竹签分别蘸了一点水,滴在灰白色的石灰上面。劣质面的水让石灰粉末瞬间变成了淡黄色,而自己那块则无变色。
“大人请看,”她将两个碗往男人跟前推了推,眼里是自信的光,“我只靠和面技巧和炸面火候让方便面保持筋道,我的面饼不会让石灰变色。”
顾知砚接过碗仔细打量,又看了看石灰粉末的颜色。
最后,他将碗放下,抬起头看了看林葵,眼里多了几分欣赏。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瘦不拉几的柔弱女子竟有如此胆魄和过硬本事。
“好,当真不错,”他拍拍手称赞,又话锋一转,“即使你证明了这劣质面饼不是你的,但你怎么解释有人用你的名义去卖面饼,这背后,是否有什么你不知道的隐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