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

“灭门?”陶千照拧紧眉,向方靖霖确认。

原著写的温若嫣家里出了变故,她来投奔京里亲眷,这档子变故竟然是温府被灭门。

“是,一场大火烧光了温家的府邸,只有阿嫣因为那夜宿在了寺庙里,逃过一劫。”

陶千照下意识道:“怎么可能是大火烧的,府里那么多下人,难道就没一人发现起了火,没有巡夜的人吗,动静那么大,没有周边街坊帮忙吗?”

梅娘被灭门一词惊了一跳,闻言附和:“有理,大火这说法也太不靠谱了些。”

方靖霖攥紧袖口,“阿嫣是从扬州逃出来的,事情如此蹊跷,我也曾派人去扬州查探,可半年多里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没有消息传回来,或许是因为派出去的人都死了。

温若嫣是温府的漏网之鱼,所有那夜书斋巷子里才会有人前来刺杀温若嫣,刺客是死士,那两人必然是对温府下手的人派出的。

这样看来,凶手早就知道温若嫣如今在京城,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么久未曾得手,估计只是因为她身在镇远侯府不好动作,方靖霖派去扬州查探的人都没了消息,想必那些人也已经盯紧了侯府,不想让灭门真相泄露分毫。

温若嫣在京城也很危险,只要她迈出镇远侯府的大门,随时都有可能像那夜一样,出现刺客对她下手。

“她今日也去了学堂?”陶千照问。

方靖霖顿首:“对,阿嫣在那间书斋里做工,她说要挣银子还侯府恩情,”他苦涩一笑,自哀道,“可我哪里用她偿还,她住在侯府,我已然——”

陶千照匆匆打断他的话,紧紧盯着方靖霖,嘱咐他:“方公子,我曾经在书斋门前被两名死士认作温姑娘刺杀,有人要对她下手,这次没得逞那就还会有下一次,从今日起,你还是尽量派人保护她,或者亲自接送她得好,不然保不齐会出意外。”

“死士?刺杀?”方靖霖面色惊愕,这话听得后怕,待脑中缓过劲来,他攥拳砸在桌上,“一定是对温府下手的人做的,他们这是想灭口!”

陶千照说得对,一次没得手就还会有下一次,而这个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方靖霖心里已经开始害怕,他急急起身,向陶千照拢袖搭了一礼,“多谢姑娘将此事相告,”他又向梅娘颔首,“今日叨扰了,若有机会,晚辈下次再来。”

他已经不打算再问什么挽回温若嫣的话了,满心满眼只剩下她的安危问题。

方靖霖起身便走,匆忙踏出铺子,吩咐马车上的小厮立刻带他去儒昌书斋。

陶千照和梅娘跟在他后面送了他一程,待他的马车离开,梅娘不免咂舌:“真是命运弄人,出了灭门这种事,那姑娘实在可怜。”

感叹完,她的目光又重新落在陶千照身上,不免好奇:“你被刺客认错成那位阿嫣姑娘,那你是怎么活命逃下来的?”

“掌柜,我同你说过的,是那位大人正好出现救了我。”

梅娘仔细回忆片刻,想了起来,她冲陶千照眨眼:“原来是你的那个心上人啊,”她语调拖得长长的,促狭笑着打探,“那你们两个如今怎么样了?”

陶千照想到依旧为0的好感度,叹了口气:“也许是毫无进展吧。”

从梅娘那里回去后,陶千照在府里百无聊赖等了三日。

期间等到了系统上一次任务成功的提示,据它所说,温若嫣昨日给方靖霖亲手做了一份礼物送了去。

方靖霖自从那天从陶千照那里得知,有人要对温若嫣下杀手,近几日将人看得像眼珠子一样宝贵,从前还不愿意逼迫她,希望能一点点捂热她的心,如今却只盼着她人能够平安无虞,哪怕是厚着脸皮日日缠上去被屡屡拒绝,他也没有再退让。

陶千照很满意这二人如今的发展情况。

第四天,裘止派人来陶府,让人带她前去昭玄司,带她核验身份,签订文书。

去了昭玄司后,带她走完流程的人是于隐,据他所说,裘止近日事务颇繁忙,因此没顾得上亲自跑这一趟,让于隐来代劳。

从昭玄司的大门出来,陶千照跟在于隐身后,怀里捧着刚拿到手的腰牌和试任文书。

于隐看着她怀里抱着的这些东西,告诉她:“其实今日应该把官服一道领上,只不过他们库里没有尺寸合适的成衣,裘止已经让人重新去裁制了,估计再过一些时日就会到你的手里。”

陶千照扫了一眼大门左右穿着玄黑制式衣裳的两人,转回头,感叹:“昭玄司的官服瞧着真气派。”

于隐顺着她视线也看了一眼,他不免点头,认同道:“这身制式,是昭玄司初立时,蔡尚书的夫人着手设计的,”他看着陶千照瘦小身形,没忍住调侃,“估计蔡夫人设计时,也没想过这身衣裳还会穿在女子身上。”

陶千照笑了笑,同他开玩笑:“那我日后可以穿着这衣裳去给她瞧瞧。”

两个人随便闲聊了几句,陶千照回了陶府,把领来的腰牌和文书收整起来。

刚歇下来,府里的下人敲开她的门,说正厅有人来找。

不是辛嘉仪,不是沈堂枫,是宫里来的人。

陶千照急匆匆移步正厅。

正厅里正站着一个小太监,待陶千照出现,他立时走近弯腰,恭敬地行礼。

“陶姑娘,奴才是奉皇后娘娘的口谕来给您传信的,娘娘说,自从她生辰过后,已经半月多没见着您,娘娘对您甚是思念,让奴才来问问姑娘明日可有空闲,娘娘欲邀您入宫一叙。”

原来是叶皇后派来的人。

也难怪,原身和这位姨母关系亲厚,若换作从前,原身十天半个月就会进宫一次,但自从她穿来,还没与这位皇后姨母见过面。

陶千照答应下来,“明日我无事,可以入宫去见姨母。”

小太监的脸上堆起笑:“那就好。”说罢,他又指使下人递来一个小匣子。

下人把盖子揭开,送至陶千照面前。

匣子里面装着些模样稀奇的琉璃石头,荧光辉映,折射着外头的日光,流光溢彩,像神话里补天的五彩石。

小太监笑着介绍:“这是旁人献给娘娘的,据说是西域那地界的东西,娘娘惦记着姑娘,专程让奴才给您送来。”

陶千照谨慎接过:“娘娘有心了,还请公公回去替我多谢她。”

“能替姑娘传话是奴才的幸事,姑娘言重了。”

小太监安排了明日派人来陶府门前接她的时间,最后又同她客套一番,末了弯腰离去。

皇后邀她进宫的事,陶千照待陶云涣回府后同他说清,陶云涣只嘱咐叫她入宫不要和上次一样惹出乱子多管闲事,其他的倒是没有多言。

也对,原身去见皇后,放在过去本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只不过陶千照有些说不来的紧张,或许是面对皇宫的,或许是面对这位皇后,她有些捏不准该以何种态度去相处。

翌日巳时二刻,宫里来人出现在陶府门前。

陶千照起身去正厅迎接,来的是一位女掌仪,瞧着颇面熟,原身记忆里似乎有过对这位女官的印象。

掌仪言语得体,姿态优雅,她微微俯身向陶千照问安,笑吟吟道:“娘娘派奴婢来接姑娘进宫,若姑娘收拾妥当了,咱们便出发吧。”

陶千照点头,答应下来。

掌仪引着她出府,二人一并坐上马车。

倒不愧是皇室用的规制,马车十分宽敞,比之陶千照平日里乘的那辆,可谓算得上天壤之别。

启程后,车厢里也不觉得有多颠簸,座上铺着厚厚的绫罗软垫,面前小几上还摆着几盘糕点,掌仪将糕点推到陶千照手边,同她说:“这些都是娘娘一早吩咐尚食局备下的,担心姑娘一路烦闷,饿了肚子。”

糕点样式做工精细非凡,陶千照拾起一块尝罢,颔首轻笑着答她的话。

待马车行到内宫门前,陶千照随着这位掌仪下车,顺着宫道移步坤宁宫。

东暖阁内,叶皇后坐在窗前,小案上堆了几本经书,一旁的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的小楷。

一旁立着一人,正是汝安嬷嬷,她眉心皱起,语气担忧:“抄了这般多,娘娘要不去歇息一阵吧,过不了多久就要入冬,您身子受不住的。”

汝安说罢,叶筠搁下手里的墨笔,轻笑了笑:“哪有你说的那么脆弱,不过是抄些经文,权当打发时间罢了。”

叶氏当年的一双女儿,长女取名叶筠,小女取名叶竹,一人嫁入皇宫帝王家,一人嫁了初出茅庐的科举探花郎。

可惜叶竹早亡,做了皇后的叶筠早些年小产过一次,从此熬坏了身子,她们一对姐妹,都是各有各的不幸。

叶筠唇色有些泛白,她今日还未上脂粉,整个人素净贤淑,像花苑里的一株月白木槿花。

窗子半开着,送进来的凉风翻动起桌上经文,几缕日光柔柔地落在叶筠发髻上,步摇折出天光,温润的玉石泛起微光。

汝安知道说不通她,叹了一口气,只好前去关窗,省得让风吹得叶筠着了凉,这一探身,便透过窗子看到了被掌仪女官带回来的陶千照。

她关了窗,告诉叶筠:“娘娘,陶姑娘快到了,就在外头呢。”

叶筠的注意力终于从那堆经文上挪开,清柔面容染上一层喜色,她克制住这份欢欣,轻声吩咐:“快将人带进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