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来了。”
曹操轻敲几声房门,语气恭谨。刘洋迎声起身,推门邀其行至屋内。
“曹公,快快请坐。”
她声音还有些浑沌,一夜未歇下她自是疲惫不堪,刚趁着午食之时方才小憩了片刻。
两人踱步移至案几前,因屋内唯有一张案几,曹操推脱不过,只得与刘洋二人面对面,相继凭几而坐。
此时案几前只有昨日精细琢磨后,还来来得及收拾的厚叠摊平的书信废稿,以及几根杂乱堆放毛笔,一碗墨砚。
“不知陛下此次邀臣前来,所为何事?”
曹操正视前方,很有眼色地并未去偷觑那纸上写了什么。
“曹公往昔不是说过,欲借朕名发檄文,号令天下诸侯齐诛董卓吗?今日你我二人便将此事细细商议一番。”
曹操眉上肌肉略微提起,谈及正事,他两眼骤时精光乍现,终是来了几分兴致。
“陛下,檄文草稿臣已拟定就绪,敢请陛下暂借玉玺一用,待臣盖印后即刻奉还。”
曹操视线一移,眼含恳切地与刘洋互视。
刘洋却未先应下,她只是抬首定睛,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乱世枭雄。
按照推测,曹操如今应三十有五,正值壮年,他现下跪坐于她对面,胡髯长直,乌发梳得一丝不苟,眉眼鼻口似与常人无异。
身量虽是有些矮,不甚符合当下审美,但若是有人欲借此嘲笑于他,只要和他那双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含门道的目光对视一眼后,便再不会对其有丝毫轻视。
刘洋心下啧叹,曹操既是能在这英豪能人如滔滔江水,层出不穷的乱世割出一片天地,其心思能力可见一斑。
自己若是一个不留神,或是露出丝毫怯意亦是无能软弱,只怕曹操便会倾刻间摇身一变,从剿讨反贼的忠臣,转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猛虎恶狼。
不过……
现下他“扶汉”之心,应是真心实意占了大半的。
故而,她更是斟酌着开口:“曹公,我知公讨贼忠汉之心,但,公昔者刺杀董卓,虽是败退,但已令其对公饱含戒心,恨之入骨。若是再令公发文讨逆,只怕董卓气极之下,难保不会对公旧乡之眷属做出什么。”
曹操面不改色。
刘洋又是补充:“天下欲讨逆者众,若此诏非我亲手所写,虽有玺印加持,但玉玺丢失一事早传得沸沸扬扬,在我手之事更是知者甚少,难保会令世人误以为这传国玉玺为外人所得,只怕至那时,闭门观望者之数定不会少。”
曹操目光稍有迟疑。
他心下想着,自己写檄书一事,虽能得个好名声,为日后建功立业加上几分筹码。
但陛下所言也不无道理。
他而今还未归故里,集钱银,募集义兵,此乃无钱无人。
袁绍袁本初虽与自己自幼熟识,且他名扬天下,追随者众,可他在冀州,自己却是在南阳,一南一北,路途相距甚远,恐难以为自己作保,此为无名无势。
天下英雄熙熙攘攘,虽欲讨逆者不在少数,可以他自己如今状况,只怕虽有玉玺加持,情况也甚有可能会变成陛下所推测那般。
心下徘徊,也只几个瞬息过后,曹操出声道:“那依陛下看,此事该当如何?”
刘洋掷地有声。
“这檄文,由我亲自来写!”
曹操想到而今要事是诛讨逆贼,董卓一死他才更能一展宏图,获权得利,由是,他终点头。
“……陛下英明。”
“只是,檄文传送于四方州际,陛下又怎能证明身份?”
刘洋朗声一笑,将目光落至一侧竹箧中。
而那里面所装着的赫然是——
龙袍……
*
天子亲书檄书,再由书吏依此摘抄数份,每张复稿上都亦用传国玉玺加盖了授印。
正当所有抄录好的檄文欲交由专人,送往各州时,刘洋却是叫停了他们。
“且慢,带上此物。”
使者们闻声回头,却见那金尊玉贵的陛下,此时却双手并拢捧起,掌心上还有一叠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明黄色衣物碎片。
这是何物……
众使者面面相觑,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其中一名使者定睛一看,下一瞬便瞪大双眼,满是不可置信——
只见落放在最上方的那个,赫然有着只张起的龙爪,上面鳞片栩栩如生,似下一刻便要挣脱束缚,直冲云霄。
只是裁剪的手艺应是不太精湛,裁时的细节也未妥善测量,这一小块衣袍的边缘也有磨边波澜,上面所绣刻的图案更是不甚完整。
使者一顿,尔后化抖着牙关使劲揉搓了下双眼,欲透过这块衣袍向下方被遮挡住的地方望去。
带金乌之朗日,带蟾蜍之明月……
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
这,竟是龙袍?!!
使者摇摇欲坠,其他人也趁此时机察觉出了这是什么东西。
可心里想法愈是明悟,他们便愈是冷汗直流,不敢相信。
虽说一个帝王的身份更多是依靠玉玺等物作为凭证,但龙袍也不可谓不重,这是皇帝的外在特征,可如今,陛下却是把它给弄成此般模样……
除去几位送信使者外,曹操与孙策二人现下也陪侍在刘洋左右。
前者那不可看透的双眼此刻终是如被巨石扰乱的暗流般,泛起了层层波澜。
他只知陛下说自有方法,却未料到这方法竟是如此。
孙策反应则更为激烈。
他今日受阿父所托,前来为陛下寻使者送信于各州,本以为只是一平常之事,却未料到陛下竟是行此惊天撼地之举!
故而,他一个大步上前,抖着手似欲拿起一片碎衣,可又有所顾忌,就这般不上不下,欲落不落的。
“陛下,何至于此啊!”
孙策声音有些急切,看刘洋时亦是带上几分痛心疾首。
“无碍。”
刘洋却是洒脱一笑,她拢起的手朝前探了两下,示意惶惶不知所措的使者们上前取物。
众人虽仍是有些胆战心惊,但皇命不可违,是故他们终是上前,小心翼翼,井然有序地各取了一片。
待拿至手中后,使者们连喘气的动作都不肯落得太重,碎衣不大,只占据了他们二分之一掌心,其重量更是轻飘若无,只是观众人模样,他们掌上之物竟宛若有千片之重,压得他们卑躬屈膝,俯颈低腰。
刘洋坦诚道:“如今我溃逃洛阳,龙袍也只不过一身外之物罢了,孙小将军不必如此。”
“陛下,这岂是普通的外物,普天之下仅此一件啊!”
孙策还是有些心痛。
惨了惨了,他心下嚎啕大哭,若是让阿父知道陛下撕碎龙袍自己却未能加以阻拦,只怕他到时定会被阿父打得皮开肉绽。
念及此,孙策抽空飞瞪了曹操一眼。
哼,都怪此人,陛下与他谈事过后便行了此举,想必定是受他撺掇!
“孙小将军,莫要再瞪曹公了,此事皆为我一人所为。”
刘洋上前两步,轻拍两下孙策肩膀。
“国将不国,帝将不帝,臣将不臣,董卓之势遮天蔽日,我兄长少帝遭其迫害,我更是为活命匆忙出逃,只为日后寻得一时机,率军重回洛阳,夺回帝权。”
她背手转身,侧首抬颈以望上天,表情复杂无比。
“今日我有上万精兵,又有玉玺傍身,更是有奉先,文和,文台以及伯符你的助力,只待檄文一发,天下讨董之势一成,董卓之死不远矣!”
刘洋豁然转身,双目燃起熊熊烈火,似下一瞬便欲将所有怀不臣之心之人吞噬的一干二尽,还天下一朗朗乾坤。
“龙袍加于我身,才配叫龙袍!是朕赋予它身份,而不是它赐予朕!”
“董贼不除,大汉顽蛀不清,我空有龙袍又有何用?”
“将此物分割数份,传派于各路诸侯,好让普天之下有志之士,让日月星辰瞧瞧,朕的决心!”
“……”
气氛瞬时一静,孙策双目骤亮,被说得热血澎湃,曹操亦是眯眼一错不错地盯着刘洋,似是此时此刻才见识到这位清河王,这位大汉新帝是个什么样的帝王。
使者们更是激动的热汗直流,他们皆跪伏于地,行了数礼,信誓旦旦地表着忠心。
“我等,定不辱命!”
*
使者们翻身上马,扬鞭奔出城门。
青州
“……大哥,此物该不会是自龙袍之上取得吧?”
一黑脸汉子张开大嘴,东南西北绕向不同方位,不住地打量着这案几之上明黄之物。
被他唤为大哥之人,此刻正与一面若重枣,髯长二尺的高壮汉子站于一处,细细地盯着手中檄文。
看得过于投入,以致他二人皆未听到张飞所言。
张飞见无人理睬,跨步上前脑袋一歪,恰是挡于檄文之上。
“大哥,你说句话啊!”
双眼瞪得滚圆。
刘备一怔,好脾气地拍下他的宽背:“正是。”
尔后他又与身侧关羽对视一眼,交换着眼中神色。
“陛下竟是割袍明志,我等又岂能推脱。”
“陛下既有卧薪尝胆之宏量,想必定不会介怀你我兄弟三人地位微末,我等建功立业之志,终当得遂……”
*
冀州
袁绍蹙眉扫视着手上檄文,心下却是荡起惊涛骇浪。
他只从董卓传来的告示中,知晓陛下逃出了洛阳,却不曾想到陛下竟于短短数月,集结了上万兵卒,如今更是欲成立讨董联盟,将董卓诛杀殆尽!
袁绍又瞥向一侧皇袍碎衣,终是做了决定。
……
檄文传向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
豺狼当道,民不聊生。
大夜弥天之下,暗流早已波涛汹涌。
求评论宝宝们[哈哈大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檄文发向各州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