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 143 章

自从董老先生来到这里以后,李清江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的。

因为他每天都要为三个病人精心地熬上早中晚三次药汤!

一次熬三碗,三次可就是九大碗!

而且熬的过程中还得守着灶台看火候,因为有的需要用两碗半水熬成一碗汤药,有的需要用三碗水熬成半碗汤药,结果不一样,对火候的掌控程度当然也就各有差异,等喝完汤药之后还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重新调整药方……

总结一句话就是,中医治病的过程很是繁琐,很是辛苦,很重细节,很考验耐心。

好在有梁文开愿意帮李清江做些琐碎杂活,着实帮他减轻了不少负担,且梁文开对中医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孟弃,几天接触下来,李清江都想再把梁文开收做徒弟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在董老先生和李清江的合力诊治下,任随一最先康复,也就三五天的功夫吧,他就不咳不烧了,而且面色红润气息平稳,已然是个健康人。

第二个康复起来的是孟弃,一周以后活蹦乱跳地下了床,不仅肚子不疼腰不酸了,就连精神头都比之前好了很多。

现在就剩王博远迟迟不见好转。

虽然失眠的症状减轻了些,但幻听的症状还在,甚至比之前更严重,有时候大白天的和孟弃他们说着话,都会猛不丁地朝身后看一眼,让孟弃很是忧心。

对此,董老先生却是一派淡然之色,不急不躁的,除了时不时调整王博远的药方外,他还经常拉着王博远去附近遛弯,有时候什么话都不说,就一直走走停停,有时候会说一些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不管王博远听不听得进心里去,他这一路上都会絮絮叨叨。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人能从王博远的嘴里撬出来,到底是谁在他的耳边呼喊他的名字。

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找不到心药,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私下里,孟弃专门来找过董老先生,想详细问问王博远的病情,董老先生气定神闲地笑着安慰孟弃,“他的脉象已渐平稳,耐心些,再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自己慢慢打开心扉,重新接纳眼前的一切,爷爷向你保证,他会没事的。”

得了董老先生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孟弃更心安,转眼装作没事人一样,笑呵呵地跑去找王博远搞创作。

他可没忘了自己撒下的豪言壮语,要把王博远托举成当红炸子鸡!实力派唱将!娱乐圈三栖Top!而且还要借此机会让王博远从现在开始就忙碌起来,再也没时间七想八想,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曲亮的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胜在心活嘴贫,也跟过来凑热闹,一会儿说一句两句押韵的俏皮话,倒也能歪打正着,激发激发孟弃的创作灵感。

赵哲原话不多,但嗓子好,还会弹吉他,关键时刻也能给孟弃提供一些曲调思路。

况辉一见有热闹可以凑,当然不会错过,早就拉着董佳铭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了,哄闹着让孟弃再唱一遍《苦楝》。

自从孟弃离开后,《苦楝》早就红遍了大街小巷,他们这些经常在网络上挂着的网虫们,当然早就听过网络爆火版《苦楝》,现在他们还想听听孟弃现场版的,好对比对比到底哪里不一样,想知道为什么当初孟弃在他们跟前唱的时候,他们几个人,愣是没一个人发现这首歌有爆火的潜质?!

要不然火起来的能是那位出租车司机?!

孟弃笑着把王博远往人群中间推,起哄道,“这次让他唱,以后这首歌就是他的了,传说中的冉明已经成为过去式,娱乐圈歌神王博远即将横空出世!”

况辉人来疯,带着头狂喊“王博远,王博远,王博远”,边喊边鼓掌,颇像歌星演唱会现场疯狂喊“安可”、“encore”的那群人,引得孟弃他们也跟着一起喊,一个个喊得脸红脖子粗的。

一时之间向阳花小学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却有两处不同。

一处是以董老先生为中心的安静悠闲派,成员分别是董老先生、李清江、梁文开和古老爷子。

一处是以任随一为代表的严肃内敛派,不过他只代表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哥哥任随伍,兄弟俩被孟弃和王博远排挤在热闹之外,正一左一右倚在门框上当门神,遥遥望着孟弃那边的热闹发呆,眼里堆满了垂涎之色。

看了半天后,任随伍双眼望着前方,突然感慨道,“他们可真开心啊。”

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在说给旁边的任随一听。反正人家不明着指出来说话的对象,也不往旁边看一眼,就这么七扭八拐着。这种情况下,就算任随一不回应,他也不会尴尬。

任随一没让他哥冷场,低低地“嗯”了一声做回应,声音里沁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很显然,被孟弃他们的快乐因子感染到了。

任随伍耳朵灵,又非常了解自己的亲弟弟,哪怕任随一不出声回答,仅凭周遭气流的变化,他都能察觉到他弟弟的心思。

他往任随一的方向瞧了一眼,嘴角噙笑,带着蛊惑的语气问,“弟弟啊,想不想加入他们?”

任随一的眼轮匝肌肉眼可见地起了变化,正当任随伍想要激动一把时,却很快又垂落回原位置,然后任随一轻轻地摇了摇头,怅然道,“我们一过去,他们就不会开心了。”

任随伍遗憾地“啧”了一声,说出和任随一不同的想法,“也不见得吧,以前孟弃多粘你,我记得就连课间十分钟,他都要爬上爬下好几层楼,就为了跑去找你玩那几分钟,周六周天更是不得了,直接就长在咱们家了,我觉得你现在过去,说不定正合他意呢。”

你也说是以前了,任随一瞧向他哥,凉凉地说,“……要去你去,我不去。”

任随伍咬了咬后槽牙,像是被任随一气到了,但很快又挑了挑眉,笑着说,“我去就我去,你别去啊,就在这儿站着。”

为了抛下自己的亲弟弟,悄无声息地混入到那边的热闹里去,竟然绕这么一个大圈子,哼,任随一在任随伍背后无声吐槽,“您可真长出息了。”

成功甩脱任随一的任随伍挨着况辉站好,学着况辉他们的样子用力鼓掌,嘴里跟着喊“王博远来一个,王博远来一个,王博远来一个……”融入得非常丝滑,并没有谁因为他的到来不开心。

气氛已然被哄到这个份儿上了,王博远也不再扭捏,笑着向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要开始唱了。

赵哲原紧忙插了一句,“哎,等等,我有吉他,可以给你伴奏。”

曲亮抬脚就往他和赵哲原的房间跑,边跑边喊,“等着啊,我去给你们拿。”

“可是我没有曲谱,”赵哲原说着看向王博远,问他,“你会写乐谱吗?可以简单给我写一段。”

王博远摇头,“不懂。”

况辉指着孟弃说,“不用那么麻烦,孟弃懂啊,而且他不仅会唱这首歌,还会弹吉他呢,你让孟弃给他伴奏,省得再提前熟悉谱子了。”

孟·五音不全·弃直接呆若木鸡了。

只有书神和王博远知道,他可是连吉他的边儿都没摸过的。

都到这时候了,还要再面临露馅的风险吗?孟弃麻了!

况辉见孟弃这表情,立马反应过来孟弃也“失忆”过,忘了不少以前的事情,正巧这时候曲亮抱着吉他回来了,他在曲亮把吉他往赵哲原手里递的时候,半路截过来,先用一个简单的滑奏动作试了试音,然后又朝王博远抬了抬下巴,“你唱,我给你伴奏。”

孟弃和王博远同时松了口气。王博远递给孟弃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后在众人的期盼中,开口唱起来:

……

“记忆里的香气,带来你的消息,

“记忆里的紫色,像你一步一步靠近我,

“记忆里的你啊,你,柔软的发丝,滚烫的体温,似幻觉,我不愿意醒,

“苦楝,我啊,

“苦恋,你,

“在昨天相遇,

“在今天别离,

“在明天忧伤,

“在未来忘记。”

清亮的嗓音再搭配上吉他独有的金属质感音质,少年人特有的活力一整个扑面而来了,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被优美的音乐迷醉后的醺醺然。

“稳了,稳了,新一代歌神稳了!”最先清醒过来的曲亮冲着王博远激情澎湃地做出给手动作。

况辉趁机用吉他炫了几个高音,然后一脸嘚瑟地问曲亮,“我呢?”

曲亮想了想,笑着说,“给歌神提包吧。”

此话一出,瞬间逗笑了所有人。

任随伍攀着况辉的肩膀,用另一只手在吉他上随意扫了两下,伴随着悦耳的音律飘向远方,他同时夸王博远和况辉,“你俩干脆搞个组合得了,金牌歌手和金牌吉他手一起出道,拿奖拿到手软。”

孟弃兴冲冲地说,“伍哥这个提议不错,组合名都是现成的,就叫‘远况’组合,《溪山琴况》有云:二十四况之一谓之‘远’,本意指古琴清微淡远、余音绵长,颇有空灵深邃的意境在,很有逼格,同时这两个字还是从他俩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组合成的,又相当有意义!”

任随伍把大手掌扣在孟弃头顶上揉了两把,笑着夸他,“大学没白上啊,这组合名取得妙,寓意很好,”孟弃嘿嘿一笑,刚想说声谢谢,任随伍却又添了句尾巴,“就是吧不够响亮,读着也别扭,咱得再想想加个什么字进去……”

远处的任随一向众人提议道,“可以改成‘大远小况’组合,寓意有,也够俏皮,更容易让人记住。”

不愧是男主角啊,就加了两个其貌不扬的小字,不仅更像组合名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的,孟弃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道。

况辉却说,“还是改成‘小远大况’吧,他小我大。”

被除了董佳铭以外的所有人投了反对票,毕竟“大远”听着更大气,更有志向。

先不管况辉以后会不会选择和王博远一起出道,但此时此刻,他俩的组合名字是有了,就叫大远小况。

前两天把《苦楝》整首歌补全了[奶茶]之前唱了前半段,这里唱了后半段,发现不一样了吗?

补全的《苦楝》在专栏里[玫瑰]想回忆前半段的可以去专栏看(好像也没太有回忆的必要[托腮]

首本50万字诞生,新的里程碑get[玫瑰]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3章 第 14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