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这一日老林家的午饭很是丰盛,族里的长辈尽数到齐,看过周杏子和大花、小花,也都没有厌恶和排斥。表情固然有些严肃,但都表达了对母女三人的认可和接纳。

周杏子很是心满意足,只觉得这是从不敢奢望的舒心日子,常年凄苦的神色不自觉的舒展开来。

不过是短短一个时辰,她从内到外的情绪都变得不一样了。

大花和小花也很高兴,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落下。

她们就觉得,新的家比之前的家好太多了,新的亲人也都特别的好,她们特别特别的喜欢!

家里多了人,但日子该过还是要过。

周杏子是个闲不住的。虽然林老太太说了头三天不用她干活,但她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从次日开始就神采奕奕的忙活个不停,家里家外都是她的身影。

就连林二婶和林三婶,都被她抢去了不少活计。

“哎不是,四弟妹你这样勤快,显得我和三弟妹好会偷懒似的。”林二婶当然不爱干活。恰恰相反,她巴不得整天坐在家里等吃等喝的有人伺候。

可这不是没那个享福的命嘛!

再说了,家里还有林老太太这尊大佛在。若是被林老太太看见她偷懒,可别招来一顿骂就不值当了。

“四弟妹,你不用什么都抢着干,真的。”林三婶也觉得周杏子太厉害了。不过她更多的是同情,想着周杏子之前的日子肯定过得特别苦,才不敢让自己闲下来。

“没事儿,我都能干。”周杏子摇摇头,语气松快,不带丁点的勉强。

“四婶,咱们家的活计都是有分工的。该是谁干,就得谁干。要是有人偷懒不干,奶会不高兴的。”林晚嫣恰好路过,闻言停了下来。

她不是非要插手长辈之间的事情,更别提还是妯娌之间的事情。不过有些话她觉得应该说,也是为了避免以后生出更多不必要的事端。

“对对对,就是晚嫣说的这样。咱们都得干活,可不兴偷懒的。”林三婶立马点头,附和道。

林二婶则是耸耸肩,一副“知道了吧”的表情,又把周杏子手里的活接了回去。

不是她不想推给周杏子干。这不是家里的眼睛太多了么!老太太不在,还有晚嫣这丫头在呢!

要知道晚嫣这丫头如今可是老太太的心头尖儿,可比家里几个孙子都还要受宠。万一晚嫣丫头说给了老太太知晓,岂不就糟糕了?

没办法,谁让晚嫣丫头懂事又厉害,关键是能够帮着家里赚回来银钱呢!换了自家两个小子,除了吃还是吃,一丁点的用处都没有。

真是同人不同命,比不得,比不得啊……

周杏子能听得出来,大家都没有恶意。不过习惯了双脚不沾地的忙碌,乍一让她闲下来,她就有些慌张,心里空落落的,特别不安稳。

“四婶,要不你帮四叔和志奇做两件新衣裳?你和两个妹妹也顺便做两件。布料在奶屋里,我去给你拿。”见周杏子是真的不习惯闲着,林晚嫣提议道。

“我和大花小花不用做,给你四叔和志奇做就好。”有事情安排给她,周杏子连忙接话。但要说给她和两个女儿做新衣裳,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她虽然做过不少新衣裳,却从未穿过新衣裳。小的时候,身上的衣裳都是上面的姐姐们穿小了给她的。等嫁了人,连填饱肚子都是奢侈,更别提新衣裳。

两个女儿跟着她,也是受了无尽的苦头,从来都是穿的她拿旧衣服改的小衣裳……

“要做的。四婶你放心,银钱的事情稍晚让奶找四叔算。”想着周杏子是担心银钱,林晚嫣回道。

“不是,你四叔他……”周杏子想说,林向北手里的银钱都给她了,已经没有了。话到嘴边,又害怕说多了招来林家人的不喜,觉得她才进门就强行扣下了林向北的私房钱。

林晚嫣就好像没有听到周杏子的欲言又止,径自去林老太太的屋子里拿出两块布料。一块灰色,适合给林向北和林志奇做衣裳,一块藏青色,勉强能给周杏子母女三人做。

“四婶,这个藏青色不是很好看,你和两个妹妹先将就着穿。等下次我去镇上买些青色、绿色、或者粉色的花样,你们再做新的。”林晚嫣瞅来瞅去,都觉得手里的颜色不怎么亮眼。

主要是大花和小花才三岁的小姑娘,肯定穿浅色亮眼的衣裳才好看。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了。这个颜色就很好,耐穿,不怕脏。”一听林晚嫣说还要给她们买布料,周杏子慌的连连点头,也顾不上拒绝了,紧紧抱着手中的两块布料撒腿就跑。

林晚嫣忍不住就笑出声来。随后一扭头,撞见林老太太漆黑一片的脸色。

“奶,你屋里的布料都不好看了。”恃宠而骄,说的就是此刻的林晚嫣了。

“你当谁家的布料都是花的绿的,随便买回来穿穿就丢?庄户农家又要下地又要干活的,肯定是什么颜色耐穿就紧着买。这么点道理,需要教你?”没好气的冷哼一声,林老太太的语气实在不怎么温和,“就你这丫头大方,直接拿奶屋里的布料去送人。真是不当家不知道盐多贵,活生生败家的主儿!”

“奶,不是送人。是先拿给四婶,晚点再找四叔结算银钱。”林晚嫣可不承认自己败家。

她给林向北银钱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但林老太太当天可是偷听了的,比谁都心下有数。

乃至林晚嫣在对待周杏子母女的事情上,就比较大方,不会扣扣嗖嗖的斤斤计较。

“算你还有点聪明劲儿,知道要银钱。”林老太太的脸色果不其然就好看了起来。

她倒也不是舍不得这两块布料,只不过一大家子都在一个屋檐下住着,给了四房布料,却不给其他几房,难免惹来矛盾。

“我是当着二婶和三婶的面说的,要找四叔算银钱。”林晚嫣就凑近了林老太太,小小声的嘀咕道。

林老太太刚刚也看见了林二婶和林三婶的身影。确定林晚嫣这里没有出岔子,她自然不会揪着不放,反而满意的点了点头:“成,以后就这么来!”

林晚嫣说着就拍了拍身上的小布包:“那我去给族里送《三字经》了。”

本来该是前两天抄写完送过去的,但是后面又发生了外村人来家里卖粮食的事儿,就给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天早上才抄好。

笔墨纸砚倒是之前已经找机会跟族长说好,也交代了林向中帮忙买回来,稳妥的送到族长那边了。

送书可是正事,林老太太非但不会拦着,还催促道:“赶紧去吧!族长今个儿碰到我还在说,私塾的夫子明天就要到了。”

林晚嫣点点头,出门去了。

族长这边虽然有些急,但也不是特别的急。毕竟夫子还没来,时间就有充裕。见到林晚嫣将《三字经》送来,族长珍惜万分,一个劲的念着“好”。

从族长家里出来,彻底完成任务的林晚嫣无事一身轻,接下来就着重外村人来卖粮食的事儿了。

官家收粮是大事,老林家的名声越传越远,来林家村卖粮的外村人也越来越多。

如此这般,接下来的小半月里,林晚嫣又收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粮食,并未急着往外卖,而是先给衙门带去了话。

当日下午,又是衙门师爷亲自到来,依旧是带着二十辆牛车,极其痛快的结算完银钱,拖着所有的粮食扬长而去。

深夜时分,一列送粮食的队伍悄悄离开丰清镇。领头骑马的少年,正是才刚十五岁的何哲彦。

他的目的地,是战事连连告急的燕山。这一去,没有归日。

林家村这边,今年夏收的稻子基本可以画上句号,林晚嫣也带着林向北仔细核算了家里的进账。

不算多,也不算少,三十四两银子。这还是托了官家的福,又吸引了诸多外村人来卖粮食才换回的结果。否则,对半砍都没什么可稀奇的。

林老太太是个知足的。搁在往年,他们一大家子辛辛苦苦一整年,也挣不来几两银子。现如今三十四两银子,去掉买碾米机的二十五两,足足九两银子的进账,怎么就不让人高兴?

而且明年就不用减碾米机的银钱了,实实在在的三十几两银钱拿到手,以前的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林二叔他们也都很高兴。虽说这段时日确实很辛苦,但银钱回来了,就都值得。而且他们家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了,每日饭桌上的肉菜都变多了,他们也都特别的有干劲儿。

夏收过后没多久,便是秋收。

有了之前水稻打底,这会儿不单单是林家村,周遭十里八乡的百姓们都更愿意将自家麦子卖到老林家这里来。

林晚嫣也不含糊,收小麦的第一日就让五叔林向中去县衙传了话,询问是否需要继续收白面。

上次是因着之前得了县衙师爷的叮嘱,不管多少大米一律全要。林晚嫣才会特意将之后又收的其他乡亲的大米尽数留给县衙。

这次则有所不同,事先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县衙的消息。想着若是县衙不需要,他们直接着手卖给其他人就好。一早就说清楚,倒也不耽误事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