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林向中去的快,回来的也快,直接就告诉林晚嫣,县衙这次只要一万斤白面。

也是听了林向中的仔细打探,林晚嫣才知道,上次丰清镇来了一位贵人,临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从他们家收走的粮食。据说,是前往燕山的。

燕山?那岂不是送的军粮?早知如此,她还能卖的更便宜来着。

跟林晚嫣一般感受的,还有林向北:“许是军中又少粮了。”

林向北之前就是在燕山服的兵役。说实话,很苦。燕山常年都有战事,偏生皇城那边动辄克扣拖延军饷和粮食,乃至将士们时常都要饿肚子,着实可恶又可恨。

“我记得赤焰军就在燕山吧?”原主对战事不甚了解,林晚嫣在原书中也找不到太多相关描述,只知道赤焰军是开元朝最威猛显赫的军队,将士们各个骁勇善战,铁血义胆。

“对,赤焰军就在燕山。”说到赤焰军,林向北的眼中尽是崇拜和向往。

他还在燕山的时候,做梦都想有朝一日能被选入赤焰军。无奈横生变故,他自然是再无希望了。

“赤焰军不是应该最受朝中重视,怎还会缺粮食?”以赤焰军奋勇杀敌的赫赫功劳,林晚嫣实在想不出为何会被怠慢。

总不至于是功高震主吧?真要是如此,她也就只能呵呵了。

关键原书中没有提及这些,有关男主皇权争斗的情节讲的也都是皇城中的纷乱。寥寥数语说起燕山,也就只有一两句赤焰军屡次大捷,杀敌数万里。

换而言之,直到原书结尾,赤焰军都还是存在的。那么,也就不应该存在被克扣粮草的待遇才对。

“这我就不清楚了。左右不过是朝中有人中饱私囊,利益熏心。”林向北不过是一介小喽啰,自然是不可能知晓军中大的机密。

林晚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过多言语。

多大能耐干多大的事儿。以她的身份背景,哪怕有心,也改变不了赤焰军这么大的轨迹。但凡她能有点用处,将老林家这一大家子炮灰的命运给改变了,那就已然是苍天开眼了。

至于赤焰军,若是以后有机会,她愿意助一臂之力,绝不推脱!

“不对啊!不是说皇城来的贵人已经走了,怎么县衙还要买一万斤的白面?”国家大事,林老太太不懂,也不参与。她更多的关注点是,县衙又买他们家的细面了!

“是知县大人授意买的。说是县衙每日也要吃,买些回去供厨房用。”林向中打听的很仔细,此刻自然能够立马回答上来。

“原来如此。”林老太太了然,也不过多纠结,随意摆摆手,“老五明日再去问问咱们先前卖过大米的那几家酒楼,需不需要白面?还有猫眼儿胡同那边,也走上一遭。若是需要,咱们这边都能预留,随时准备送过去。”

林向中很是爽快的应了一声“好”。

现下家里一贯都是林二叔和林三叔留在仓库,林向中则更热衷往镇上跑。所以不管什么交代,他都不嫌麻烦,也乐此不疲。

眼看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林晚嫣就没什么可忙的了,转而去了族学私塾那边。

如今的林家村,私塾已然步入正轨,送去读书识字的孩子足足有二十几个。当然也有一些人家是有能力送却不愿意送,依旧觉得读书太花费银钱,不值当。

族长亲自登门去劝过,直说族里的私塾要不了太多银钱,错过了实在可惜。

然而那些族人也回了,又不能一辈子都留在族里的私塾读书识字。等去了镇上、或者府城,不都得花更多的银钱?到时候可该怎么办?

族长便说,先读两年试试看,若是个读书的料,咬紧牙关往上拼一拼,指不定又是下一个林向东。若不是读书的料,即便放弃也不后悔。

但这又是把话题扯回来了。前者,需要更多的银钱,供不起。后者,白费了这两年的银钱,人家照样不愿意。

没办法,族长最终只能摇着头离开了。

也罢,二十几个孩子也不少了。而且孩子人数没那么多,夫子指不定还能越发的用心,也不失为好事一桩。

人也,命也,强求不来。

正因为对这二十几个孩子抱以极大的期望,族里一众长辈再三衡量商讨之后,决定找林晚嫣帮忙去私塾监工。

一是想要督促新来的夫子不要偷懒,故意藏着掖着不肯好生教孩子们。二就是寄望林晚嫣能帮忙多照顾着点这些孩子,时不时也能出手指点指点他们。

毕竟林晚嫣是林氏族人里面现下能找到的唯一一个可靠又帮得上忙的自己人了。至少在林向东回来之前,林晚嫣是林氏族人眼里唯一的救命稻草。

为了说服林晚嫣答应,族里这次也是卯足了劲儿的下了血本,承诺一年给林晚嫣一两银子作为酬劳,并且不会强制要求林晚嫣时时刻刻守在私塾那边盯着。每日只消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其他时间随林晚嫣自行安排即可。

林晚嫣打听过新夫子的待遇,每年是四两银子,包吃包住,顺带还有年礼和节礼。

说实话,这个待遇算不上多么的好。可旁的夫子如林晚嫣的外公那般,收学生教学,是要自己准备私塾和桌椅的。

若是家境不好、学问又足够,当然可以去县学亦或者其他书院。那里的地位更高,环境也会更好。

然而很明显,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如愿以偿。林家村请来的这位新夫子,便是差了那么些许的。

不过只是教导林家村这么一群才刚识字的孩子们,新夫子肯定能够胜任,不在话下。

所以一开始林晚嫣的任务并不重,只需要确保新夫子在用心教,孩子们也都没有偷懒不听课,就行了。

至于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林晚嫣向来不喜欢杞人忧天,也不作无谓的设想。

如此这般,日子渐渐过着,秋收顺利结束,老林家又喜得五十五两的银子。

到底是从秋收一开始就收到结束,不像夏收那会儿他们起初就只靠着林氏族人的收成寄望盈利,只有后续才收了部分其他村人的稻子。

只看夏收盈利和秋收盈利,这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足可见官家的招牌是何其的响亮,也实打实的好用。

最起码如今老林家的粮食,都不需要特意张罗和吆喝,就有不少新客人慕名而来了。更不必提,还有不少的回头客。

这就导致了老林家的秋收比夏收还要更加的忙碌,赚的也更加的多。

家里有了银子,林老太太大手一挥,开建新屋子。还是老计划,一房两间新屋子,五房一共十间。

如此一来,林氏族人们又都跟着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手头宽裕的林老太太不再吝啬,开始管饭了。

老林家收粮食的价钱和卖出去的价钱都是透明的,林氏族人稍稍算一算就知道,老林家肯定赚到银钱了。

不过老林家买碾米机和磨面机是大头,建仓库也花了银钱。这些全都算下来,所赚的银钱就不是那么多了。

加之林老太太张罗着建新屋子,林氏族人不用猜就知道,林老太太手里的银钱很快就又要霍霍没了。

众人倒也生不出嫉妒的心情,就一边帮忙,一边悄悄嘀咕林老太太手太松,早先也没见林老太太如此的不会过日子。

果然是人老了,不中用了,靠不住了,也听不见劝了……

林老太太才不管外面怎么说她,反正该花还是花,该建照样建。反正也没人敢真的说到她的面前来,除非谁想找骂!

这么一忙碌,就到了十一月份,天气转凉,需要添置厚衣。

瞅着一日有空,林老太太决定带着林晚嫣去镇上多买些布料回来。

赶牛车的依然是林向中。这都成为他的专属活计了,家里也没人跟他抢。

本该是很高兴的日子,然而老林家的牛车还没走出林家村,就被拦在了村口。

随后,毫无任何预兆的,林向中被退亲了!

‘这就是突然攀了高枝的赵雪菊?长得也不怎么好看么!听说是被地主余家的傻儿子看中了,娶回去当了正房少夫人?’陡然想起赵雪菊这么一号人物,林晚嫣连忙开始扒拉原书里的情节。

主要是这段时日她过得太安逸了。

周杏子进门,林志奇如林晚嫣所想的那般,被照顾的很是周到稳妥,完全忘了亲娘,自然就不会去找梅巧巧了。

顺理成章的,林志奇的命运被改变,早已经避开死劫。

而周杏子母女三人如今在老林家也越来越适应,脸色开始红润,笑容亦是多了起来。

林晚嫣敢笃定,这三人决计不会如书里那般,被冻死在今年冬日里。

接连四人的既定命运出现转机,老林家的日子更是蒸蒸日上,再不复书里说的处处遭人奚落和排挤。

那么想当然的,后面的轨迹也应该发生改变才对。

可出乎意料的,赵雪菊还是来退亲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