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人和人的差别大的很

简王府邸坐落在汴京内城幽静之处,其规制与林薇记忆中那座带来噩梦的端王府相仿,皆是朱门高墙,庭院深深。

简王和端王差不多是同时间出阁建府,按照北宋制度,亲王出阁建府,其府邸的规模、形制皆有定例,简王作为皇帝的同胞兄弟,在赏赐、用度上肯定是所倾斜的,但表面上的建筑规格,却不会逾越半分。

走在王府中,林薇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压下心底泛起的不适。

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但再次面对这相似的朱门高墙,那些被囚禁、一次次濒死的恐惧记忆,仍让她的指尖微微发凉,不由自主轻颤。

她本以为自己已经不在意了,可是这些创伤,显然不是这短短数月就能完全抹平的。

林薇暗自叹气,强迫自己将思绪拉回当下,集中在即将到来的会面上。

引路的王府属官态度恭谨,文偃在一旁低声介绍,这位简王殿下比端王小一岁,算来不过与林薇年岁相仿。

又是个少年?林薇脑子里忽然冒出个不合时宜的念头:这情形,倒有点像……少年少女携手解决麻烦的日漫风?

她笑自己心思是真的乱飞了,赶紧甩甩头,把这荒谬的想法驱散。

简王赵似早已等候多时。

他对这位永嘉郡主好奇已久,奈何他年纪尚轻,还未有上朝听政的资格,虽早有人将《开国策》献入府中,但他也不好因这“游戏之作”贸然拜访,且林薇还暂住在范公府上,他更是不好轻易上门了。

宫中内侍偶尔传来的关于林薇的“太祖太宗遗泽”之说以及后世奇闻,都让他心痒不已,可他身为官家胞弟,素来谨言慎行,不愿举止轻浮。

昨日接到文偃的拜帖,他兴奋不已,还是王府长史再三劝谏,言说客人不会太早登门的,他才勉强按捺住急切心情。

林薇跟着文偃行礼后,便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

“不必多礼,看座。”赵似的声音还带着些许少年音,但语气颇为沉稳。

林薇谢过坐下,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打扰殿下清静了。初次拜访,带了几样小玩意儿,算不得贵重,但有些巧思,请殿下赏玩。”

她示意白芷将一个雕花木匣呈上。

赵似果然很感兴趣,他知道汴京城内近来的流行玩意儿背后多有这位郡主的影子,便示意内侍打开匣子看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绸布包,倒是不重,感觉是很多小件,拆开后,是一堆打磨精致的小木块、小木片。

“这是何物?”他拿起一块,疑惑道。

这正是路巧手等人绞尽脑汁才攻克的北宋版乐高了。

在缺乏3D建模和电脑辅助制图的情况下,制作立体拼图的难度极大。

如果是做成乐高那种颗粒拼插,肯定是不太符合中式审美的,宋朝人绝对不会欣赏那种像素画风。

匠人们琢磨了很久也没想出怎么做好。最后还是一位家中从事建筑行业的木匠联想到制作宫殿烫样的技艺,众人方才找到方向。

林薇前几天在家拼了一套,觉得实在是漂亮极了。

林薇解释道:“此物可依图拼搭,里面附有详细的组装图纸,完成后便是一座微缩园景,送给殿下您的这套件,是一座精巧的江南园林模型,权当消遣。”

赵似试拼了几块,觉得颇有乐趣,道谢后收起。

接着,他又从匣中取出一套四支的钢笔,笔身纂刻梅兰竹菊图案,并以细金箔点缀,雅致非常,正是“墨香斋”即将推出的“四君子”高端系列。

赵似把玩着,赞道:“早闻此笔盛名,果然精巧。谢官人经营有方,生意火爆的很,想要制笔,竟还弄出了预约定制之法。”

是的,谢东家实在是有两把,哦,不止,大概是5、6、7、8把刷子的,他的钢笔和杜工部诗笺上架后,直接卖断货,店里基本只剩下基础款的竹管、木管笔了,所以他直接开了高端定制系列。

有点东西。

最后,匣子里还有一物,简王拿起一看,是一面以银壳包裹的小镜。

入手微沉,照向自己时,赵似不禁轻咦一声:“这…似乎并非寻常银镜?”

宋代的铜镜打磨工艺非常精细,能工巧匠利用金刚石、解玉砂等工具进行抛光,可使镜面光洁照人。但要想达到玻璃镜那般毫发毕现、无色差的水平,仍受限于材料,鸿沟难以逾越,并不是技术能弥补的。

这面小镜的镜片,是承制望远镜镜片的叆叇铺用水晶精心磨制而成,虽因材料和技术所限,在平整度方面还是有些瑕疵,但成像清晰度已远超当下最好的铜镜。没办法,毕竟是领先了好几个世纪的产品。

林薇解释道:“殿下明鉴,此乃水晶镜。目前只能做得这般大小,且良品不多。殿下若不嫌弃,可随身携带,整理仪容也方便些。”

宋人无论男女,皆是重视仪容姿态的,所以她特意让工匠在银质镜匣底部加了个小环,编了绸绳,便于悬挂在腰间玉佩之旁,既实用又不**份。

赵似果然十分喜爱,当即就佩在了身上。

寒暄过后,转入正题。文偃昨日已在拜帖中简略说明来意。

赵似敛容道:“此事昨日子逸已提过,思谦行事确实荒唐!其父兄离京,他便如此滋扰正经商户,坏我宗室名声。”

“你们无需担忧,本王昨日已派人知会了发运司及排岸司,那几条货船今日应可放行,断不能因他一人胡闹,误了百姓营生。”他笑着看向林薇,“永嘉你是皇兄亲封,便是我赵家自己人。此事本王定会管束,待其父兄回京,必令其兄长押他到你郡主府上赔罪。”

林薇心中微惊,没想到赵似行动如此迅捷妥当,不等他们上门,昨天就派人查证并安排解决了。

而且他不仅提前解决了问题,还考虑到了她现在住在范府,连赔罪的人选和地点都如此周到,既维护了宗室体面,也免了她尴尬。

她不禁再次感慨,同样是宗室少年,眼前这位与那赵佶,简直是云泥之别,但最后还是赵佶。

历史的走向,有时真令人扼腕。

她诚心道谢。赵似摆摆手,笑道:“永嘉你不必客气。不日你将主持的地理培训班,本王已恳求皇兄允准前往旁听。虽不涉机密,但身为赵氏子孙,多了解周边山川形势,亦是本分。届时,郡主你便是本王的夫子了,何必如此见外。”

林薇也笑了:“若如此,殿下到时课业若有不逮,我可是要严格要求的。”

气氛轻松融洽。

从简王府出来,文偃便嚷道:“薇妹妹好不仗义!那水晶手镜,连我都是头回见!”

林薇白了他一眼:“这才研制出来,良品率低得很,我昨日想起要拜访简王,才临时去铺子里紧着要了几个。喏,给你备了一个。”说着从袖中又取出一个递给他。

文偃笑嘻嘻接过,对着照了照:“这玩意儿确实清楚!就是小了些。”

林薇不理他,能做出来就不错了,还嫌弃!这个是真水晶做的镜子好吧。

除非哪天玻璃烧制能有突破,否则想做大也难。林薇心里将玻璃烧制还是提上了日程,想着等陈家事了,正好可以找他们探讨一下。

事情既已解决,林薇便对文偃说:“文三哥,劳你派个小厮去陈家递个话,告诉他们麻烦已经解决了,货船今日即可放行。”

文偃摇着扇子笑道:“何必多此一举?简王殿下昨日既已吩咐下去,漕司衙门的人自然会知会陈家,他们此刻怕是早已得到消息了。”

林薇却摇摇头,正色道:“消息他们或许能得到,但缘由却未必清楚。得让他们知道,此事是简王殿下亲自过问才得以解决。”

他们边向马车走去,她边说道,“陈家该有的礼数不能少,至少得郑重地往简王府递个谢帖,殿下见与不见是一回事,他们感不感恩、表不表态是另一回事。”

文偃闻言,收起折扇,略带惊奇地看了林薇一眼,打趣道:“外头总有人说永嘉郡主行事没甚规矩,我瞧着,你这不是规矩都清楚得很嘛!”

林薇莞尔一笑,带着几分狡黠:“他们说的规矩,是框定闺阁女儿言行举止的条条框框,我自然是不懂的,也没打算懂。可你几时把我当寻常闺秀看待了?”

至于这人情往来的规矩,说白了,不过是职场生态罢了,利益关联,分寸进退,大差不差,这套规矩,她职场摸爬滚打多年,早已熟稔于心。

文偃略一思索,拊掌笑道:“倒也是!若真拿那套《女则》《女训》来量你,你怕是浑身上下没一处合乎标准,叛逆得紧。不过……”

他话锋一转,兴致勃勃,“若真那样,无趣得很,还有什么意思?走,别管这些了,去看看《麒麟阁·凌烟阁》和《三界玄枢》的卡牌雕版弄得如何了!”

两人便一同去查看了由原《开国策》团队负责的新游戏进度。有经验的团队了,成果自然不俗,画工精细,版刻清晰,比《开国策》那时候更上一层楼了。

林薇仔细看过,挑不出什么刺来,只最后提醒了一句:“这些卡牌上的神兵利器和法宝灵物,画得如此精美,日后不妨考虑请巧手匠人,依图制作些精巧的实物模型或配饰,一定会有痴迷的玩家愿意收藏。”

君不见手办和周边市场有多么火爆。

策划的工匠们眼睛又是一亮,这主意果然极妙,低声讨论着可行性。

正说着,文偃的贴身小厮匆匆赶来,禀报道:“三爷,夫人让您回府一趟。”

那小厮说完,又小心翼翼地看了林薇一眼,补充道:“夫人还说,知道郡主正与三爷在一处,若是方便,恳请郡主也移步过府一叙,说是备了些新茶点心,请郡主尝尝鲜。”

林薇闻言,略带疑惑地看向文偃,俏皮地挑了挑眉毛,用眼神询问:什么情况?

这里时间线也是有问题的,端王和简王,都是绍圣5年左右出阁的,但是那时候,额,怕哲宗已经不好救了啊,时间不多,而且很多大佬也都不太好了,所以便提了提时间,模糊了一下他俩年龄,稍微给他们加个2、3岁,影响不大啦~剧情上是为了救一救哲宗,还是哲宗比较重要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人和人的差别大的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