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脸面如此重要

哲宗前一天就接到了林薇请求觐见的帖子。

他略感诧异,林薇虽行事跳脱,但分寸感极强,若非有事,不会轻易递帖子求见。

他估摸着或许与边军培训或是她那些新奇物事有关,便特意在下午留出了一段空闲时间。

此时,他正在行宫的书斋内,批阅着由门下省初步审阅后递上来的、不算十分紧急的章奏。

这些文书多关乎地方民生、官员考核等常规事务,虽也重要,但尚可从容处置。

一名内侍轻步进来,向侍立在一旁的大押班低声禀报后,大押班上前轻声奏道:“官家,永嘉郡主到了。”

哲宗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政务确实耗神,见见林薇,也算是放松心情了,“让她进来吧。”

林薇进殿,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哲宗带她一直很和善,抬手虚扶:“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林薇在下首坐了,仔细瞧了瞧哲宗的面色,欣喜道:“官家看起来愈发康健英武了!想来再调养些时日,等边军事务筹备妥当,说不定还能效仿太祖太宗,御驾亲征,扬我大宋国威呢!”

这话可以算是说到了哲宗心里。自他亲政以来,西夏屡屡犯边,他早存了雪耻拓土之心。

近来坚持林薇所提的健身之法,作息规律,他自觉精力体魄都胜过往昔,闻言不由心情更佳,笑道:“确有几分成效,也多亏了你当初提醒。”

闲聊了几句,哲宗也确认了她今天应该不是有特别紧急的事况,便放下心来,将话锋切入正题,“你今日来,可是有何要事?若事关重大,几位相公都在值房,可唤他们一同商议。”

林薇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是小事,嗯……两件小事。”

哲宗被她语气逗乐,“哦?可是难得从你口中听到‘小事’二字。”

林薇:……

无奈道,“陛下,我总不能天天来朝堂上扔‘惊雷’吧?”

她咳了咳,正色道,“真是两件小事。第一件,是听闻皇后娘娘和娘子孕期行动不便,便寻了些小玩意儿,献给娘娘和娘子消遣解闷。”

哲宗知道汴京近日流行的新鲜玩意多半与她有关,也生了兴致:“呈上来朕瞧瞧。”

林薇先让内侍呈上两个精致的木匣,里面正是那江南园林的立体拼图。

她解释了玩法,说道:“此物可消磨时光,动脑动手,却无需费力,正合娘娘和娘子静养时把玩。”

哲宗点头:“简王前日入宫请安,还向朕炫耀过此物,说得趣味横生。她们如今确需静养,这个正好。”他对此物颇为满意。

接着,林薇又拿出一个锦缎香囊和三个大小不一的木匣。

哲宗示意大押班打开木匣,最大的一个匣子里是一面带框架底座、可立于桌面的镜台,另两个则是手持的带柄镜。

当哲宗拿起那面手持镜时,清晰无比的影像让他微微一怔,讶然道:“这是…镜子?莫非是西域传来的极品琉璃所制?”

此时的琉璃其实脱色并不干净,颜色浑浊根本不如玉石和水晶,但因为稀少反二成了珍玩。

林薇解释道:“回陛下,此乃水晶打磨而成。需选用上等无色水晶,由巧匠反复研磨抛光,直至极薄极平,方能如此清晰。目前成品率极低,这几面是近期所得最佳者,特献与陛下和娘娘、娘子。”

哲宗又好奇地拿起那个香囊,倒出来一个仅巴掌大小的圆形扁平木盒,做工倒是精巧。

打开盒盖,里面可以抽出一面极小的圆镜。

林薇道:“昔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以古为镜,以人为镜。陛下日理万机,更需时常观照自身,保重龙体,洞察秋毫。这个小镜子可随身携带,时时自省,亦能整理仪容,以示天家威仪。”

哲宗把玩着那面小圆镜,镜中自己的面容须眉毕现,确是前所未见的清晰。

他对林薇这番关于“镜鉴”的说法倒也认同,颔首道:“你有心了。”随即,他想到此物的价值,问道,“此镜制法可能推广?”

林薇忙答:“正在摸索中呢,水晶打磨限制太多了,我准备寻匠人研制更易成的法子,做出‘平替’之品,惠及更多人。”

哲宗眼中精光一闪,吩咐道:“既如此,你可持朕这枚玉钤去将作监,朕会吩咐下去,让那里的作头配合你,听你安排。”他深知连自己都为之惊艳之物,在臣民中会引发何等追捧。

有内侍连忙捧出了一枚小巧的玉钤。

林薇接过道谢,心中给哲宗的商业头脑点了个赞,看出了镜子的价值马上想到把这个买卖搞成国营的。

她趁热打铁道,“这几面镜子,是仅有的几件精品,还是臣女从承制的叆叇铺子掌柜那儿‘抢’来的,答应替他向陛下求个墨宝,写个招幌……”

哲宗心情正好,笑道:“此物确佳,当得朕一字。” 便命内侍铺纸研墨,挥笔写下“明察秋毫”四个字,赏给那铺子。

林薇小心叠好收讫。

“这献礼算第一件事。那第二件呢?”哲宗问,他看出研制平替镜子是临时起意,并非林薇原计划。

林薇脸色一正,收起笑意,嘴角微瘪,带着几分委屈道:“第二件,是告状!”

哲宗被她这理直气壮又孩子气的模样逗得开怀,“告状?朕还是头一回听人把告状说得如此……坦荡。”

即便是简王幼时调皮,也从未如此直白的和姐姐、娘娘告状。

“陛下别笑,”林薇一本正经,“臣妾是认真的!前几日臣妾有点小事寻简王殿下帮忙,殿下说臣妾是‘自家人’。那既是自家人,受了委屈,找陛下做主,可以的吧?”

看着林薇因近来调养得当而微微丰润,泛着健康红晕的脸颊,哲宗这才恍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屡出奇谋的郡主,切实是个小姑娘。

他收敛笑意,温言道:“好,你说,朕替你出头。”

林薇便将吕家提亲被拒、吕夫人因觉受辱而散布流言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末了总结道:“他们都劝臣妾‘清者自清’。臣妾以为,清者自然当清,但那些肆意泼污的‘浊者’,更应受到惩处才是!”

哲宗听罢,面色沉了下来。

林薇“太祖太宗遗泽”的身份是他亲口承认并昭告天下的,如今竟有人因提亲不成便如此恶意中伤,这确实触犯了他的权威。

他看出林薇此举虽有故做委屈之意,但更多的还是坦荡,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直率,这确实让他更生出真切的维护之心。

林薇一早就想好了,告状就要直接告,她现在在陛下这边信誉极好,她才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和陛下玩心眼呢,而且明知道肯定玩不过,何必?

有话直说,装装傻白甜,反而能实现目的。

“你想朕如何为你出气?将吕少卿贬职外放?”哲宗问道。

林薇:……

“额,那倒也不必如此严重吧。陛下能否下道旨意,申饬吕少卿治家不严、纵容内眷非议勋贵?”

她最在乎的不就是脸面和家族名声吗?那就在她最在意的地方打痛她。

哲宗闻言一怔,又是无奈一笑:“你啊…若朕下这样的明旨申饬其妻,明日汴京城就能传出吕夫人羞愤投缳的消息。”

她果然是孩子气,一点不懂。这些命妇,将家族声誉看得比性命还重,若是由宫里下这样的旨意,只怕流言也要逼死她。

林薇愕然:“……这么严重?”

她确实没料到后果会如此极端。脸面,这般重要?那为什么赵佶那些人那么能活?

哲宗不再多解释,替她做了决定,“此事朕知晓了。吕某人不堪鸿胪寺少卿之任,调任鸿胪寺丞,小惩大诫,他自会明白缘由,其家眷亦会警醒。”

林薇心情复杂,既觉解气,又对这时代森严的等级和脸面重于性命的观念感到脊背生寒。

她木然地行礼:“臣女…谢陛下做主。”

从行宫出来,林薇望着宫墙外的天空,长长舒了口气。

麻烦解决了,但她心中并无多少快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