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开组会与作业发布

第二个关于开封府与大名府地势对比的问题,被更熟悉京畿及河北路地形的王霆抢到。

他同样条理清晰地分析了两地皆属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坦荡,高度相近的特点,顺利赢得了又一份火柴奖励,名字后也被助教在白板积分表上添上了一个鲜红的“正”字。

看着王厚、王霆二人手中那神奇的点火小盒,以及积分榜上率先出现的标记,堂下众将纷纷扼腕。

这问题在他们看来确实不算太难,谁答不出来?只是慢了半拍而已!

再看王霆回到座位后,还忍不住掏出那盒火柴摩挲把玩,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得意劲儿,着实有些欠揍。

连他叔父王恩都看不过眼,重重咳嗽了一声,以示提醒。

经此激励,更多人摩拳擦掌,目光灼灼地盯着林薇,只等她再次提问,便要抢答,争取那诱人的奖励和宝贵的加分。

然而,“林夫子”可不会让他们轻易猜到套路。机会之所以珍贵,就在于稀少。若人手一份,谁还会如此积极?

她狡黠一笑,不再给新的抢答机会,转而接续之前的案例,深入讲解起来。

她引导众人学着比对地图上颜色的深浅过渡,理解其代表的“地势高低”差异,并探寻相同或类似地形,譬如平原、高原、盆地、山地的分布规律。

“诸位请看,自西向东,这图上的颜色由深褐、浅黄渐次转为浅绿,这并非随意涂抹,而是暗合自然之力塑造的格局。”

“整体而言,我华夏大地呈现出西高东低之大势,犹如巨龙俯首,饮于东海。故而万千江河,多源自西部高原山峦,奔流不息,终归东溟。”

她用“格物致知”的理念,将这些宏观的地理规律娓娓道来,引导众人从地图符号背后,读出山河大势、自然至理。

而后又进一步引导众人观察南北之间的地势差异,比如同是平原地形,江南水网纵横的平原与华北广袤干爽的平原又有何不同。

学员们听得入神,种师道、折可适等宿将不时微微颔首,显然联想到了过往行军中的诸多见闻,此刻方觉豁然开朗。

姚雄、折彦质等年轻将领更是笔耕不辍,不仅记录要点,还试着借用林薇的方法,用自己理解的符号在笔记上标注重点,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课间休息时,几个性子活泼的年轻将领立刻围到林薇身边请教。

有人问及地图上某些特殊符号的精确含义,有人对颜色代表的海拔区间提出更细致的划分疑问,更有人忍不住直接问起火柴:“郡主,那点火之物究竟是何神物?不知能否…匀给末将一些?”

林薇笑着卖关子:“此物嘛,暂时还需保密。不过,它确实会作为课堂奖励出现。想要?那就凭本事来争取吧。”

她顿了顿,抛出更大的诱饵,“待会儿的小组作业,完成得最好的那一组,组员每人奖励一盒!”

此言一出,众人眼中瞬间燃起斗志,也顾不上再多问,立刻呼朋引伴,寻找自己的组员开始低声商议策略。

休息结束后,林薇继续引导大家利用地图,探讨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如何选择行军路线、规避天然险阻、利用地理优势。随后,她正式布置了小组作业:

“假设此刻诸位驻守延州,需紧急驰援前线麟州。请小组众人通力合作,设计出一条自延州至麟州的最佳行军路线。”

“此路线方案,需综合考虑主力部队及后勤辎重的跟进效率,并预判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地形障碍,提出应对之策。”

她示意助教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大张质地坚韧的白纸:“请将最终确定的路线方案、关键节点、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绘制、书写于此纸上。限时半个时辰。完成后,各组需派代表上台发布方案,由全体共同评议,最优者胜出。”

听到由“全体评议”,几位老成的主将如种师道、姚兕等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林薇立刻洞察了他们的心思,马上笑着打上“补丁”:“诸位将军莫要想着彼此打个商量,互相谦让,来个皆大欢喜的平局哦~别忘了,我作为授课‘夫子’,手里可是握着不小的加分权呢!若是方案雷同或者明显‘放水’,我可是不认的哦~”

她唇角微勾,笑得像只看透了一切的小狐狸,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别想搞“人情局”,必须凭真本事一较高下。

这下,所有小组都彻底认真起来。

种家军小组内,种朴积极性最高,他常年随父兄在西北作战,对横山一带颇为熟悉,立刻提出几个关键隘口和潜在风险点。

种师道老成持重,在一旁补充水源地和可能遭遇夏军小股部队骚扰的区域。文官则负责将讨论结果梳理、绘制,条理清晰。

姚家军小组,姚古性子急,直接扬声问林薇:“郡主,能否凑近些观看地图?有些细节需确认!”

林薇早有准备,笑道:“可以。不过为公平起见,各组需排队依次上前细观,每组许一刻钟时间。现在开始排队吧。”

顿时,教室前方又是一阵小小的骚动,各组为了争取靠前的位置,少不了一番“友好”的争抢。

林薇才不参与这种“混乱”,她直接宣布:“大家安心讨论,若有疑问,可至隔壁厢房寻我。不过,每个小组仅有一次提问机会,请珍惜。”

说完,她便施施然离开了教室,将空间留给了这些摩拳擦掌的将领们。辛夷早已在隔壁为她备好了温茶和几样精致的点心,她正好偷得浮生半日闲。

教室内热火朝天,但如林薇所料,并无人前去提问。

在座的都是执掌一方军务的人物,分析地形、规划路线本是看家本领,加之有如此精准的地图辅助,这道题目对他们而言,更多是思路与细节的较量,远未到需要求助“夫子”的地步。

林薇悠闲地品着茶,吃着点心,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还得找机会和苏颂相公商量一下,是不是能把机械时钟先搞出来。

这对于统一时间、协调行动太重要了。以苏公制作水运仪象台时展现的精妙擒纵器技术,制造简易的机械钟在技术上并非难事,只是之前缺乏这方面的概念引导。

若能成功,无论是对于军队调度、日常办公,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复杂的联合行动,都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她一边想着可行性,一边估算着时间,感觉差不多了,便起身返回教室。

只见各组大多已完成方案,多是随组的文官在做最后的笔墨润色和检查。她心中暗赞自己分组时文武搭配的安排简直太明智了。

“时辰已到,看来诸位都已完成。”林薇走到讲台前,目光扫过一张张或自信满满或凝神准备的面孔,“那么,就请按小组编号顺序,依次上台发布你们的方案吧。每组发布后,其他组可简要评议。”

种家军小组派出了种朴,他讲解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了利用已知商道规避险峻山区、并预设了多个备用渡河点的方案,显得颇为周全。

姚家军小组由姚雄上场,他声音洪亮,充满自信,提出的路线更为直接大胆,强调速度,但也考虑了沿途设立中转补给点的可能性。

王厚代表的河湟组,方案极其细致,连不同季节河流水量对渡河的影响都纳入考量,体现了他在复杂地域作战的丰富经验。

折彦质作为折家军小组的代表,虽然年轻,但讲解时充满干劲,他提出的路线充分利用了折家军熟悉的丘陵地貌进行隐蔽机动,战术意图明确。

而王霆所在的禁军小组方案则更侧重于道路的平整度和后勤车队通过的便利性。

台下,种师道、姚兕、折可适、王恩等老将们端坐着,听着后辈们条理分明地阐述方案,看着他们在地图前指点江山,眼中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慰与赞赏。

即便抛开那幅神异地图的价值不谈,单是能让这些军中未来的栋梁如此投入地钻研地形、锤炼谋略,这次集训,便已值回票价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