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 27 章

进入塔楼,走廊左侧有一个小隔间,隔间的窗口下方挂着一面刺绣丝绒三角旗帜,旗帜的底色是暗红色,上面用黄色丝线绣着羽毛笔和纸卷的图案。

通常城市里一些比较高级的场所,比如市政大厅或者商人行会的大厅都有这样的窗口,刺绣图案的意思来访登记。

不同之处在于,图书塔的来访窗口里并没有办事员,乔羽低头往窗口里看了看,石头砌成的窗台内部是一个小房间,两把烛台摆在窗口两侧,十几根蜡烛燃烧着,中间有一把椅子和一张长木桌,桌上有一本厚厚的书摊开着,书旁边还有一只插在笔架上的羽毛笔。那羽毛笔从毛梗到毛色都是纯黑的,让乔羽不由得想起在外面道路上的那只乌鸦。

“有人吗?”

乔羽问了一句,回应他的只有轻轻的风声。

烛火摇动,桌上的书页随风轻轻翻起。

“唰啦。”

“唰啦。”

前面的书页上写着一行一行的文字,其中有姓名、日期。

真的是访客记录?

乔羽仔细分辨,发现这些文字的字迹都不一样,看起来是来访者自己做的记录。乔羽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墨水瓶子,墨水瓶子透过烛光,灰蓝色的瓶身有一层黑色的液体平面,里面还有不少墨水。

于是乔羽拿起羽毛笔,在书本的最新位置登记上了他的名字和来历。

“乔,盾克大学……”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母,身后吹来一阵风,走廊深处传来了一声金属咔嚓声,有锁被打开了。

乔羽看向走廊,走廊通往大厅的方向有一段比较黑暗,隐约之间好像有一座金属栅栏门,栅栏门的后方才是一座座书架。

就在乔羽登记的时候,有什么东西打开里面的栅栏门。

乔羽没有急着往走廊深处走,他再次把身子探进登记处的窗口,开始向前翻那本登记册。

刚才就在微风吹动手册的时候,乔羽觉得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塔尔·德鲁夫,萨森克斯学会……”

往前翻了一页乔羽果然找到了塔尔学士的名字。

另外还有几个让乔羽意外的名字。

“莫娜,盾克大学学会……”

“邓肯·艾斯瑞德,萨森克斯学会……”

“戴尔蒙德·德布雷奇,莫洛克森学会……”

第一个莫娜学士,就是蒙奈学监说过的很久没来学院的那位老师。

然后是第二位邓肯学士,这是小伯爵原来的老师,出海失踪的那位。

还有最让乔羽意外的戴尔蒙德,乔羽名义上的老师,森林小屋的主人,他学士袍上“D”刺绣的人。

乔羽意识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都行踪不明了。

乔羽再看最后自己签下的名字,和这些失踪者的名字放在一起,让人不安。

要不把名字划掉吧?

乔羽拿起羽毛笔去蘸墨水,却发现桌上的墨水瓶子已经空了。明明刚才还有一半。

这是不让他修改吗。

不过作为一个学士,乔羽是随身带墨水的。

他从皮带上取下墨水袋子,将其中的玻璃瓶拿出,在登记处的烛光前照了照,墨水在瓶子里摇晃,像一片深色海面。

乔羽蘸起自己的墨水,将手册上他的名字涂掉了。

这样做的人不止他一个,在他前面也有一些涂黑的名字。

做好这些,乔羽放下手册,开始向走廊深处探索。

他逐渐走近铁栅栏门,栅栏后方书架罗列,灯光将影子投射在他脚下。

又一阵微风从走廊深处吹来,火盆和烛台的光晃动,铁栅栏门的门轴发出吱呀呀的响声,栅栏门缓缓被吹开,大厅向乔羽敞开。

走进大厅,乔羽能感到身边的气流持续着,从方向去判断,大厅的上层应该有通风口。

乔羽继续向前,他来到正面第一座书架。按照一般图书馆的结构这里会是一个索引书架或者目录书架,在这里翻书可以帮他确定要查的书目。

和后世的书架不同,这古老的书架上全部都是铁链子,古书像犯人一样被铁链拴在书架上,下方还有长长的抄经台,方便人取阅抄录。

乔羽从书架上摘下一本书,铁链哗啦啦作响,书的木头外壳左上角被打了一个孔洞,带动书架上的铁链。

乔羽捧着书,有一种自己也被铁链束缚在书架上的错觉。

他把书册放上抄经台,顺手再把书架上的一盏白色油灯取了下来,放在台面的油灯凹槽上。

翻开书册,书页上的字迹非常整齐,各种书本信息排列得满满当当。

乔羽翻了两页,发现所有数目都做了抄本标记,他才明白自己拿的是一本抄本目录,里面每一条记录都详细列出了抄写者、装饰者、捐赠者以及抄写日期,有一些书籍还额外写出了书籍简介。

可惜这些记录都是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的,所以对于想找特定类目的乔羽来说并不方便。

乔羽没继续翻,又从书架上取下几本,想看看是不是都这个结构。

哗啦哗啦,又一锁链声,乔羽从另外两个格子取了书。

这两本不再是抄本目录,而是藏书清单了,其中一本清单还是按照类目来分类编纂的。

于是乔羽就按着这本书的格子往前找,寻找书架上日期最靠前的同类目录书。很快他就找到了最早期的游记历史神话的书本集合。

书目非常多,连翻好几十页都看不到头。

乔羽不可能把这些书都翻一遍,他决定先挑拣那些标题上跟“异世界”或者“斯太克人神话”有关的书籍。

就按这个思路,乔羽左手翻阅目录书,右手提笔,将一本又一本相关的书籍信息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等凑够了十本,乔羽就去对应的书架上寻找这些书。

按照目录树和书架侧面标记的指引,他很快找到了这些书籍。大概翻阅了一下,乔羽找到了不少有趣的信息。

比如斯太克人的早期风俗,狂欢节是由大灾后的集体婚礼演变而来,而节后的斋戒不吃肉则是为了避开动物繁衍期,用来保证社群掌握的禽畜数量以及来年的幼崽收获量。

可惜,有趣是有趣,却没有用。十本书都没有提到异世界,对大灾迁徙过程的描写也很简略。

返回目录书架,乔羽又抄了十本书目。

找书、翻书,收获了了,同样是只写灾后建设,略写灾难和迁徙。

第三次查书乔羽不再按顺序翻,而是在目录书架跳过了几十年。

他怀疑前面那二十本之所以内容相似,是因为它们处在差不多的时代,类似的时期总爱研究类似的主题。

凑够了十本书,乔羽再次直奔书架。

翻翻翻,哗啦哗啦哗啦,这次乔羽翻了三本就没再看了。

他跳过了几十年,书籍作者对创世神话的描述的确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极其否认神话中水灾的存在,认为斯太克人的迁徙是神的奖励,并不是什么迫于灾难的转移,他们否定了灾难,转而称之为斯克太人的胜利进步。

好吧,变是变了,但仍旧没有乔羽想要的信息。

乔羽再次查找,继续跳过几十年,不过这次他换了方向,改往前跳。他要查更早的书籍。

怎么找比第一期图书更早期的书籍呢?

重新回到目录书架,乔羽把目光转向了抄本目录。

第一次翻看目录书的时候,乔羽记得有一些抄写记录的日期好像比第一批馆藏书籍的日期要早。

乔羽在抄本目录一顿翻找,终于在书架靠中间的位置,找到了最古老的一批抄本记录。

这本目录书里的记录后边全都标注了“古书”标签。

由于记录数量不多,乔羽索性全都抄到了笔记本上。

“斯太克尼亚的毁灭与新生”

“泰克达尔赞美诗”

“泰克达尔法典”

“……”

其中“泰克达尔”和“斯太克人”一词非常相近,只是书写时首字母上的注音号不太一样,乔羽并没有在其他的书本中见过这样的书写习惯,他推测这是古籍中斯太克人的书写方式。抄本只是原封不动的挪了过来。

果然,当乔羽找到书名对应的手抄本,抄本里通篇的古文写法证明了他的猜想。

不只是斯太克尼亚,斯太克,泰克达尔这些词,古籍中所有的句子语法和词语都和乔羽学过的斯太克人的语言不同。

乔羽读起来费劲,但也不是完全读不懂。

他耐着性子看完几本古书抄本,很有收获。

其中神奇的一本是《泰克达尔赞美诗》,这是一本诗歌集,抄写者标注了书籍的别名为《我婆婆之歌》,抄写者自称是原作者的孙女,她声明诗集原作者是真正的末日灾难亲历者。

按抄写者的说法,她家的祖婆婆见过洪水、坐过大船,还参加过众神的大船竞赛,并且在新世界早期的营地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乔羽认真阅读了这本赞美诗。

这虽然是一本诗歌集,但是里面关于船上生活的细节远比其他历史书抄本更丰富。

比如这位婆婆说,船上有一种叫做维拉的东西,只要对着维拉讲话,就可以把声音传递给其他人。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多拉拉的鞋子,穿上去就可以在大船的运动场上飞来飞去。

这些听起来就像某种神术,或者说,科技。

赞美诗的一半篇幅都在描绘船上的奇妙生活,口吻像一个老人在回忆幸福童年。

老人提到的神奇物品,它们的名字都没有继承到斯太克人的现代语言中,维拉和多拉拉只有古文词汇。

乔羽推测是这些物品在斯太克人迁徙后已经无法生产,一场灾难让这个族群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在最后作者和婆婆的问答对话中,记录了许多关于旧世界的问题,但可惜婆婆的回答很模糊,她说自己生下来就在船上,关于旧世界也只在传说故事里听闻过,她第一次踏出地面就已经是新世界了。

虽然缺失了旧世界的生活细节,但是这里却有一条很有价值的内容。

婆婆说大船迁徙并不是单程航行,新世界也不是斯太克人的终点,当返航的时刻来临,族人还要回到神的大船,乘船返回旧世界。

这是乔羽第一次找到“去往另一个世界”的直接内容,其他所有提到创世神话的书籍,根本就没有返航这一说。

而婆婆的说法,证明大船是一种能在不同世界间航行的工具。

这让乔羽想到了一种离开异世界的方法。

他可以去弄一艘神灵的大船,船上一定有关于跨世界旅行的线索。

可惜这个思路实现的可能性太低。

乔羽只是记录下来,没有继续往这个方向搜索。

他觉得在创世神话方面的挖掘已经够多了。

既然效果不佳,他就应该换个线索方向。

比如从神术发展入手,查找关于时间空间的神术研究。

乔羽又一次回到目录书架,这一次他要查的清单就多了,因为斯太克人自从有历史开始,对神术的研究就经久不衰,除了真正想做出成绩的人,为了各种名誉水文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从目录来看,几乎每过一百年左右,这类水文章的现象就会爆发一次。

整页书名都大同小异,全是时代热门词排列组合。

乔羽看一眼就头大。

就在他几乎要睡着的时候,图书馆的深处突然发出声音。

咣当一下,随后是铁链哗啦、哗啦的摇晃声,听起来像是有什么东西撞到了书架。

乔羽探头观察了一下,走廊没人。

他抽出长剑,向声音的方向靠近。

当乔羽走到第六条横向走廊,他转过头,目光随着灯光延伸到走廊深处,在最靠墙的位置,有一台书架上的铁链在轻轻摇晃。

刚才发出声音的就是那台书架。

乔羽眯眼观察,发现错乱的锁链中间有一条锁链是完全垂下来的,一本书挂着铁链,悬在半空中摇晃。

“诺姆,马纳,皮埃。”

“阿拉,马纳,迪欧夫沃。”

乔羽释放了护体石肤和驱除邪灵,他用发光的双眼观察书架方向,提着剑小心靠近。

等他走到书架前,锁链已经完全平静下来。

无事发生,无人出现。

乔羽拿起挂在半空的那本书,将它放在抄经台阅读。

“关于增加时空之门神术成功率的研究……”

时空之门?

继续往下读,这本书全篇都围绕这个神术。

它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时空之门,接着讲述时空之门的演变历史,然后是作者所处时代面临的时空之门成功率低的现状。

根据书中记载,这是一种可以将人和物进行远距离传送的神术。

由于它经历过两次失传和修复,在作者那个时代已经非常不稳定。

为此,各路学士提出过诸多假设,其中材料灭绝假说和神力衰弱假说最为主流。

这本书的作者是材料灭绝假说的支持者,后续内容均以此假说为前提进行讨论。

他们认为许多远古神术在进入新世界后,效率都发生了改变,其根本原因是新世界的环境和旧世界的环境不同,就导致了旧世界的许多神术材料无法在新世界延续,类似的改变不止在神术,就连斯太克人的饮食习惯也在这种影响下发生了多次变迁。

所以这部分学士认为,神术的施展也可以像饮食菜谱一样,只要根据新世界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样可以恢复神术的效果。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对各种调整方法的研究。

全书记载了作者尝试过的十五种改良方法,记录了其中的辛苦和努力,并致谢了家人和同事以及学徒。

乔羽跳过这些内容,去看各种改良方法的最终效果。

在十五种方法之中,十四种都几乎没有效果,但是其中最后一种竟然大大提高了神术的成功率。

文章里还记录了使用草原野兔进行的**实验,在单批次测试中,改良后的时空之门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作者详细记载了最成功的一批测试,他们在城堡和农田之间分二十次转移了一百六十八只野兔,每次转移的数量为五到十只不等,二十次转移全部成功,转移后野兔的身体机能和行为方式都没有明显改变。

作者宣称时空之门神术已经被他完全修复。

乔羽往前翻,查看具体改良方法和测试操作流程。

时空之门的施展过程和常用神术不太一样,它属于仪式神术,除了普通神术的信仰、姿态和口诀三部分外,还增加了一个仪式布置部分。

乔羽把施展过程和改良方法都抄录到了笔记本上。

改良方法主要在仪式布置环节,这位作者将原来的双元素仪式改变成了四元素仪式,他在起点和终点这两个元素之外额外增加了起点时间和终点时间。

作者认为仪式的不稳定,正是缺乏了时间设计导致的。

在具体测试案例中,作者如下设置了仪式四元素:一捧土用来标记农田起点,一块墙砖用来标记城堡终点,一张石子点阵图标记起点时间,一张石子点阵图标记终点时间。

而关于时间设置方法,作者也列了出来。

他先是测量了从农田到城堡的距离,接着用一个速度和这个距离进行计算,得出时间差,最后在起点时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差,算出终点时间。

这位学士认为时间和速度是这个神术成功的关键。

“……时空之门并不是单纯跨越空间的法术,他还跨越了时间,我们不是将一个东西送到远处,而是将一个东西送到未来……”

作者通过大量试验,最终确定了成功率最高的速度值。

这是一个固定值,只要测量距离后,用这个速度去计算时间差,就能让神术百分百成功。

乔羽将那个速度值翻译成阿拉伯数字,写在笔记本上。

然后他就迷糊了。

作为上过物理课的人,乔羽对这个数值非常眼熟。

尤其是它和速度一词关联起来的时候,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光速。

数值很接近,不到三,但也很相似。

乔羽怀疑这就是异世界宇宙的光速。

文章作者将这个数值命名为时空临界速度,他认为凡是偏离这个数值的时间设置方式,都会导致时空之门失败。

关于失败的具体原理,文章作者也做出了假说。

“……如果我们没有使用正确的速度,我们的时间就会出现偏差,由此神术的目的地也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并不是说偏城堡的前面或者后面,而是偏差到另外一座城堡,它就像是我们城堡的影子和城堡重叠在一起,它非常相似却又绝不是同一座城堡……”

“我认为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城堡。”

乔羽看着这个假说,久久无法动弹。

偏差的时空之门,把兔子送到偏差的世界。

这不就是穿越吗。

乔羽的脑子飞速运转,他大胆假设,他的穿越可能也是错误的时空之门导致的。某个学士设置错了时间,结果把地球上的他弄过来了。

如果是这样,那乔羽再使用这个偏差,不就可以把自己送回地球了吗。

完全能行啊。

乔羽激动,挺起身子。

“咚!”

乔羽的膝盖顶在抄经台的下方,由于力气太大,连带整个书架都跟着晃荡,书籍从台面滑落,吊在书架前,铁链哗啦哗啦摇晃。

这一串声音有点耳熟。

乔羽过来时听到的那声怪响就和它差不多。

看着悬在半空轻轻摇晃的书本,乔羽有种怪异的感觉。

他隐约觉得大厅的微风之中有什么轻轻的脚步声,再向走廊靠近。

他拔出长剑,回到书架之间的过道。

过道里烛光轻轻摇晃,并没有什么异常。

顺着来时的方向看,乔羽发现大厅栅栏门的情况好像有些变化,原本那边是不反光的,现在他却能看到一些金属光泽。

门被关上了,不知什么时候关上的。

乔羽好奇走了过去,他用拐杖推了推栅栏门,发现锁扣已经锁死。

这倒没什么难的,因为目录书架的侧面就挂着图书馆的钥匙串,乔羽将钥匙串取下找到标记厅门的钥匙,很轻易就将铁栅栏门打开了。

咔嚓咔嚓锁扣声响,门开以后一切正常。

也许他不该在这里待太久。

乔羽摸了摸腰间的拐杖,他突然很想出去透透气。

在这个想法之后,乔羽的记忆就有些模糊。

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身子已经骑在了马背上,重新走在那条回庄园的小路。

眼前还是夕阳、深蓝天空,一位好心的农妇好心呼喊他,提醒他睡在马背上会掉下来。

乔羽努力回忆自己是怎么离开图书塔的,但他只能想起一些走廊的片段,连那些片段是进去的时候还是出来的时候他都分不清,就像他无法回忆起昨天早餐是先吃的面包还是先吃的奶酪一样。

乔羽使劲拍了拍脸颊,让自己恢复清醒。

他向路上那位农妇道了谢,并且买了一些灯芯草和苹果酒。

他多付了六便士当做谢礼。

现在的时间仍是傍晚,夜空还未熄灭夕阳,乘着落日余晖,乔羽回到了庄园。

他回到卧房,整理笔记本上抄下的资料。

有了时空之门的线索,乔羽觉得他可以做一些实验了。

比如模仿那文章的作者传送一些兔子,他也可以在田园和城堡之间做测试,甚至还可以试一试把兔子送到另外的世界。

用地球宇宙的光速进行计算的话,是不是就能把兔子送到地球了呢。

可惜要计算时间,光有速度还不够,他还得知道距离。

两个宇宙之间的距离,要怎么测量呢?

还是说只要使用这个世界的距离,就能对应到地球上?

那对应地球的位置万一是大西洋或者北冰洋怎么办?万一在半空中呢?

一整个晚上,关于时空之门的种种问题盘旋在乔羽的脑海。

他在各种古怪想法中进入了梦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