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他听到那句话的表情我至今都记得。

像一只等待主人等了很久的小狗,下半张脸还是丧气的,湿漉漉的眼睛甚至也还没反应过来。在茫茫然有点不知所措的瞬间,他表情完全不像是收到了惊喜,反而像是惊吓。

我后来还拿这件事儿逗他,说他对我不乐意,听到我表白的时候不仅犹豫了很久,还一点儿都不激动。一开始他还紧张得巴不得剖腹自证,两个人相处时间越久,他就越知道我是故意逗他,我一提这件事就把我往床上带,由自证变成正我,很长一段时间,吓得我都不敢再提。

如今听他把告白和分手联系在一起,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

那个我觉得他茫然无措的可爱瞬间,最后却沦落到和我们分开的狼狈时刻类比归一。

其实在一起没多久,我们就约定好,绝对不把分手当作威胁对方的筹码,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只要不是山穷水尽,谁都不要提这两个字。

杜兴咏挤掉他所有工作机会的时候、我们输了官司不得不借钱赔款的时候、甚至在他最开始决定要踏入娱乐圈的时候,我都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我相信他说的,他不会丢掉所有对于戏剧的坚持,他会好好演戏,在娱乐和专业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可就像那句俗话一样,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似乎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抓人眼球的娱乐注定无法留出额外的时间,给演员以足够多的沉淀和支撑。

冯羽参加的第一个综艺是一个演技类的节目,他在里面表现中上,话题却总是不断。他很聪明,知道说什么会吸引聚光灯,知道和对手的争执、不快,都会被记录而后放大成为人人注目的热点。

节目播到第七期的时候,我已经快有两个月没能和他坐下来好好聊聊了。

我每次看到他几乎都是深夜,带着酒气和疲惫,有时候甚至来不及洗澡就昏昏睡去。醒来时屋里早就不见他踪影。他演的每一个片段我都看了很久,进度条反复拉回开头,我试图找到他原有的灵动和自然,可我看得越久,我心里就越低落。

在试图和他聊天的电话里,我问过他,那些片段都不是他的水平,怎么会这样。

他在嘈杂的背景中放低了声音,说拍摄时间紧张,拍摄间隙短,对手演员不熟悉。明明十分正当的理由,他声音听起来,却像是在做什么偷鸡摸狗、见不得人的事。给我说了原因之后,有导演叫他,他很快挂了电话。

我那时候骗自己说,万事开头难,他想加入这个圈子,势必要做出点儿牺牲。

可那个节目结束之后,冯羽又马不停蹄地接了第二个综艺,一个和演戏完全没有关系的经营类真人秀。坐落于东南亚的一间小餐馆,接待来往的客人,和同事演绎和睦相处、推心置腹,另加上一些时不时的小矛盾,不得不说,那确实是一个很好看的节目。

冯羽不是会推卸责任的人,抗米提油都抢着干,加上他本来就会做饭,节目才播到前两期,网上就已经有了很多对他的夸赞。我看过他的微博,前后不过十几天,粉丝数量就翻了好几倍。

作为见证过他最为低谷时的人,我应该要为他开心才对。

他从那些质疑和骂名声中走了出来,他有了新的事业、喜欢他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是吗?

陈欣怡来我家喝酒,她说冯羽这波运气好,势头起来得很快,照这样发展下去,我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开好车住豪宅。

和我没关系,我回她,那些是他的,不是我的。

大概从这句话出口,事情就注定要去到不可挽回的方向。

随着冯羽第二个综艺结束,他似乎变得更加忙碌。一些节目请他去当嘉宾,点评别人的恋爱生活,还有一些生活类节目知道他做饭不错,邀请他过去展示展示厨艺。而那段时间,我甚至都是在视频网站首页看到了他的宣传海报,才知道他又参加了什么节目。

等到他工作都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才有了一起坐下来的时间。

这可能也是他恨我的其中一个原因吧,在他以为终于从忙碌中脱身,能够缓一阵子好好展望未来的时候,我脱离了他所有的美好规划。

那天是立夏,我起床的时候他正在煮蛋,翻滚的水汽给他的脸蒙上了一层雾,我试图看清他脸上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表情,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看不清。我机械地剥掉蛋壳,滑嫩的蛋白里面是还没完全凝固的蛋黄。他知道我爱这么吃,特意计算火候、时间,在一起之后,我从他手里拿到的每一个水煮蛋,蛋黄永远都是像豆沙一样软绵,一眼看过去,总是鲜亮的橙色。

“蒋青,怎么哭了?”他有些诧异,伸手来给我抹眼泪,“哪里不舒服吗?”

我勉强咽下嘴里的鸡蛋,下意识看他。

他是我最亲密的人,我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他、认出他、全心全意地爱他。可为什么在被泪水扭曲了的世界里,他给我的感觉变得如此陌生。

正如他所说,最后给我们的关系盖棺定论的人是我。

那两个无比沉重的字,在我捏着冯羽为我特意准备的鸡蛋的时候,在我们本该要进入一个蓬勃的夏天的时候,悄然到来。

“冯羽,我们分手吧。”我说。

他是以何种表情听到了这句话,又是怀抱着什么样的情绪做出了回答,我一概都记不清楚了。那段时间的记忆像是一部用手持DV拍摄的影片,灰暗的镜头抖动到只剩下虚影,地转天旋的每一帧,分不开灰色的天空和水泥的地面,压抑而又绝望。

回忆到这里,浓厚的阴云已然压倒了我,至少现在,我没有这样的勇气,把后面那些狂风暴雨再重复一遍。

下了车,我随冯羽去超市买菜。

我并不觉得外**家里做的差多少,但他跟我妈一个性子,但凡自己能有时间做菜,就绝对不会点外卖,甚至还都十分默契地数落我。前些日子他工作忙,没时间折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我把家里变成了外卖盒子集散地。今儿刚好时间够,停完车他就十分强硬地命令我跟上了。

我家周边很多小市场,毕竟是老小区,多得是拖家带口的大家子。五年没见冯羽,没想到他对这块还是很熟,我尚还摸不着北的时候,他已经和人大姐聊起来了。他俩在前面聊得欢,我在后面悄悄辨认各种蔬菜的名字,等我在心里为自己欢呼认完了摊儿上的所有菜的时候,他一把将称好的菜塞到我手里。

我一抬眼看他,就见他淡淡地看我一眼,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说:“总要做点儿事儿吧。”

被他这么瞥了一眼,我顿时有点蔫儿。

也对,我和他现在的关系,说来说去,顶多也只能算个室友。虽然不是我上赶着求他做菜,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总不能什么活儿都让他干了,我干当甩手掌柜。于是只能憋闷着跟在他屁股后面当拎东西的小跟班,看他仔仔细细掂量蔬菜是否新鲜,听他用娴熟地话术和老板砍价。

走到最后一个小摊,冯羽正蹲着挑芋头的时候,老板娘似乎认出了他。我提心吊胆地听她‘诶’了几声,生怕她下一句就要说出冯羽的身份,进而引发市场里的小小轰动。

冯羽大概也意识到不妙,可还没等他站起来,大姐的记忆就已回笼了。

她说:“你俩月前是不是来我这儿买过芋头啊?”

我和冯羽都一愣,原来不是认出来了。

冯羽按了按自己完好无损的口罩,摇摇头,没出声。

大姐不信邪,摸出手机开始翻记录,大概得过了有两三分钟,她才指着收款记录里的一条念,“支付宝尾号59,名字一个字羽,是你不,小伙子。”

他手机号我早就烂熟于心,大姐一说完,我下意识就点了点头,替他答:“是他。”

“哎哟喂,终于找到你了!”大姐听我这么一说,开心得直拍大腿,“你俩月前来我这儿买芋头,我说二十,结果你给了我二百。我回去之后才发现这事儿,又联系不上你,整的我这俩月吧,也不敢挪窝,一直在这地儿摆着,生怕我走了这钱就还不了了。”

“这下好了!”她乐呵呵地看着冯羽,“小伙子,把你手机开开,我把多的钱转给你。”

那一刻冯羽似乎有点僵硬,我一开始还有点不明所以,多给出去的钱收了回来,再怎么都应该高兴才对。直到快走回家的时候,我才终于琢磨出了点儿苗头。

之前和赵军喝酒的时候,他好像提过冯羽家的住址,具体没说得特别细,只说是在东边儿。虽然听起来范围大,但细数也就朝阳和通州,像他们这种明星,一般不会往通州去,太偏太远,奔哪儿都不方便,最大可能就是和陈欣怡一样,都住朝阳。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

两个月前,这个在我生命中已经消失了近五年的人,为什么要横跨几十公里,来我家附近的小市场里买芋头?

看他对周围这片熟悉的样子,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过往的生活让他印象深刻,以至于偶尔回来,依旧能如鱼得水。

可这真的合理吗?五年时间里,即便是小区建筑从未改变,但那些被重新划分过的区域,修补过的铁门和围墙。如果他从没回来过,怎么做得到像现在这样步履矫健,穿梭于小路之中也从不出错。

但他为什么要回来呢。

祝大家520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