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三祭灶过后,定国公府就浸在了浓浓的年味里。青禾带着仆妇们扫尘擦窗,廊下挂起了新做的宫灯,红绸子从正厅一直垂到月亮门,连空气里都飘着糖瓜和松枝的甜香。白云桃坐在窗前,看着乳母抱着宋云阳在廊下晒太阳,小家伙穿着件红色的虎头袄,小脸红扑扑的,正抓着乳母手里的拨浪鼓咯咯笑。
“姑娘,这是刚蒸好的枣花馍,您尝尝?”厨房的张妈端着个托盘进来,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面食,有鲤鱼形状的,有元宝模样的,最惹眼的是几个胖娃娃造型的馍馍,憨态可掬。
白云桃拿起一个枣花馍,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甜糯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张妈手艺越发好了,”她笑着说,“今年的年馍做得真精致。”
“这都是托姑娘的福。”张妈笑得眼角堆起皱纹,“要我说啊,还是咱们府里热闹,不像前两年,冷冷清清的。”
可不是么。刚嫁过来时,府里人少,又逢宋彦博在北疆戍边,她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院子,连过年都觉得冷清。如今添了安安、瑶瑶,又有了云阳,宋彦博也常伴左右,这年味儿才真正浓了起来。
宋云安从学宫回来时,手里捧着个纸包,里面是他用月钱给妹妹和弟弟买的小玩意儿——给云瑶的是个会点头的布老虎,给云阳的是个银制的长命锁,虽不贵重,却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
“哥哥!”宋云瑶穿着粉色的袄子,像只小蝴蝶似的扑过去,抢过布老虎就抱在怀里,“谢谢哥哥!”
宋云安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又走到白云桃面前,把银锁递过去:“娘,这个给弟弟。”
白云桃接过银锁,触手温润,上面刻着“岁岁平安”四个字。“安安有心了。”她把银锁给云阳戴上,小家伙似乎知道是哥哥送的,抓着锁链不肯放。
宋彦博回来时,带回了宫里赏赐的年礼——两匹云锦,一匣子南海珍珠,还有些糕点果品。“陛下今日在朝上说,今年北疆安稳,百姓丰足,让各家都好好过年,不必拘礼。”他脱下朝服,坐在白云桃身边,“看来这个年,能安生过了。”
白云桃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前阵子东宫与文安王斗得厉害,漕运受阻,连带着京中物价都涨了些,人人自危。如今陛下这话,算是给这场纷争按下了暂停键,至少能让大家安心过个年。
除夕这天,定国公府张灯结彩,一派喜气。老夫人坐在正厅的主位上,穿着件紫红色的织金寿字袄,精神矍铄,柳氏坐在一旁。宋彦博带着宋云安给老夫人磕头,白云桃抱着云阳,牵着宋云瑶,也跟着行礼。
“好孩子,快起来。”老夫人笑着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安安要好好读书,瑶瑶要乖乖听话,云阳要快点长大。”
“谢谢曾祖母!”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惹得众人都笑了。
柳氏也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毕竟都是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出手也很是大方。
孩子们也甜甜道:“谢谢祖母。”
年夜饭异常丰盛,摆满了整整一桌子。有宋云安爱吃的翡翠烧卖,宋云瑶喜欢的糖醋鱼,还有白云桃特意让厨房做的滋补汤,给云阳准备的小米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暖意融融。
宋云安说起学宫的趣事,说七皇子赵奕偷偷把太傅的墨换成了糖水,结果写出来的字一擦就掉,被先生罚抄了十遍《论语》。“他还说,等过了年,要带只兔子来学宫,说是他母妃宫里养的,雪白的,可好看了。”
白云桃笑着叮嘱:“可别跟着胡闹,先生知道了又要罚你们。”
“我不会的。”宋云安认真道,“我会劝他的。”
宋彦博喝了些酒,话也多了起来。他说起自己小时候过年,跟着父亲去军营,将士们围着篝火烤肉,他和几个小兵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冻得手通红也不肯回家。“那时候总想着快点长大,能像父亲一样上战场,现在才知道,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老夫人叹了口气:“是啊,平安是福。想当年你父亲……”她没再说下去,只是给宋彦博夹了块肉,“多吃点,过了年,又要辛苦你了。”
白云桃看着他们,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她想要的家,有老有小,有说有笑,没有朝堂的纷争,没有皇子的算计,只有最简单的幸福。
年夜饭后,宋彦博带着宋云安去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宋云瑶吓得捂住耳朵,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往外看,小脸上满是好奇。白云桃抱着云阳站在廊下,看着父子俩的身影在火光中晃动,嘴角的笑意温柔而满足。
【系统提示:阖家团圆,触发“家庭和睦”事件,好孕值 100。当前好孕值:180 100=280。】
意识里的提示音让白云桃微微一怔,随即笑了。原来幸福真的能兑换好孕值,这或许是系统给她的最好礼物。
大年初一,按照规矩要去宫里拜年。白云桃一早起来,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宋云安穿着宝蓝色的锦袍,宋云瑶是粉色的袄裙,云阳则是件红色的小披风,三个孩子站在一起,像画里走出来的金童玉女。
宫里更是热闹,各宫的嫔妃和皇子都齐聚在太和殿,给景元帝和太后拜年。白云桃抱着云阳,宋彦博牵着宋云安和宋云瑶,跟着众人行礼。
景元帝看着宋安,笑着说:“听说你把七皇子管得服服帖帖的?连太傅都夸你懂事。”
宋云安躬身道:“是七皇子殿下自己懂事,臣不敢居功。”
景元帝哈哈大笑:“好一个‘不敢居功’,果然是宋彦博的儿子。”他赏赐了宋云安一支玉笔,又给宋云瑶和宋云阳各赏了个荷包,“好好带弟弟妹妹,将来做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谢陛下恩典。”宋云安恭敬地接过赏赐。
淑妃也过来打招呼,笑着对白云桃说:“妹妹好福气,三个孩子个个都这么俊。奕儿常说,在学宫多亏了安安照拂。”
“淑妃娘娘过奖了,孩子们互相照应是应该的。”白云桃客气地回应。
皇后也在不远处,看着他们这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目光落在宋云安身上时,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白云桃知道,她还在惦记着拉拢定国公府,只是碍于今日是新年,没好意思开口。
拜年结束后,走出皇宫,宋云瑶困得打哈欠,靠在宋彦博怀里睡着了。宋云安却精神很好,仰着头问:“爹,陛下是不是很喜欢我?”
“是。”宋彦博笑着说,“陛下喜欢你,是因为你懂事,有分寸。但你要记住,皇家的喜欢,就像握在手里的沙,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只有保持本心,才能走得长远。”
宋云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
回到府里,小柳氏带着孩子来了。她的儿子已经半岁了,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表嫂,给你拜年了。”小柳氏抱着孩子,脸上满是幸福,“这是我儿子,大名叫安凌云,小名叫安儿,跟你家安安同名,沾沾喜气。”
“这名字好。”白云桃笑着逗孩子,“瞧这模样,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
两个女人坐在暖阁里,说着家常话。小柳氏说,安远侯自从有了儿子,对她温和了许多,侯夫人也不再刁难,日子过得舒心多了。“这都多亏了表嫂当初的指点,我都记在心里。”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白云桃递给她一块梅花酥,“尝尝,我让厨房新做的。”
看着小柳氏满足的样子,白云桃心里也替她高兴。或许这就是生活,有风雨,也有暖阳,只要熬过去,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元宵节这天,京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宋彦博带着一家人去逛灯会,宋云安提着个兔子灯,宋云瑶拿着个荷花灯,蹦蹦跳跳地跑在前头。白云桃抱着云阳,和宋彦博并肩走着,看着孩子们的背影,脸上满是笑意。
“你看,那盏灯上的字是安安写的。”宋彦博指着不远处一盏走马灯,上面写着“阖家安康”四个字,笔力虽稚嫩,却很工整。
白云桃点点头,心里暖暖的。这四个字,是她对这个家最大的期盼。
忽然,宋云安跑回来,拉着白云桃的手:“娘,你看,七皇子也在那儿!”
白云桃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赵奕正提着盏龙灯,身边跟着几个内侍。他看到宋安,眼睛一亮,跑了过来:“宋云安!我们一起猜灯谜吧!”
“好啊!”宋安高兴地答应。
两个孩子手拉手跑向灯谜区,宋云瑶也跟在后面,像只小尾巴。宋彦博和白云桃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身影,相视一笑。
“其实这样也挺好。”白云桃轻声说,“至少在灯会上,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孩子。”
“会一直好下去的。”宋彦博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