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永遇乐

第六章永遇乐

这日,回明宅时刚过午后,明惜月刚换掉满是尘土的骑装就收到魏家下的帖子,请韩少爷去家中吃茶。

明惜月看着手头厚重的请帖犯了难,虽说她一向不拘小节,并不执着于东京人 “三道帖”的传统,在历城时经常刚收个随手写的条子便去找同窗们赴约了。

只是她一时拿不准,若此次前去赴约,兄长知道后会不会不高兴?

最后是崔姐姐帮她拿了主意,说魏家是金城名门、与崔家也算世交,吃茶而已想来无碍,便做主同意明惜月带小萍前去赴会。

去后,小萍见魏宅十分气派,不输许多京城官员的宅院。

明惜月进门后也对着魏公子一通称赞,说得魏成一时不好意思起来:

“韩兄弟说笑了,兰州不比中原,地方虽大但实谈不上精致。”

于是小萍便觉着这魏公子倒是个实在人,看着与自家小姐年龄相仿,怪不得两人很谈得来。

茶席之上,明惜月见魏成竟准备了类似“三炮台”的茶饮,很是惊喜。

她曾经很喜欢喝八宝茶,今世又实在厌烦了点茶,外加上骑了半日的马、口渴得很,便连喝了好几泡。

随后,魏成又与她主动提起了关陇一代的趣事。

明惜月借机询问他可曾去过敦煌,对方回说魏老爷早年游历时似曾去过,还说那边风景别致,别说中原了连与金城这边相比也迥然不同。

她又问“若是从兰州去往敦煌,是否可行?”

魏成回:“听说此行一路皆是荒漠、路程艰险,韩兄弟还是不去为妙。”

明惜月仍旧不信邪,又追问了许多西北的传闻,魏成都一一做了解答,还感慨道:“韩兄弟对西北的了解颇深啊,在下佩服……”

小萍见眼前两位少爷谈笑间你来我往,又想起从前在汴京时小姐仅靖王爷一个朋友,而如今去了历城却结识了许多同窗,一向不与人交际的明惜月竟然也开朗了起来,还真是难得。

“韩兄弟,之前听你在书院请假说想来西北游历,愚兄一时还不敢相信,没想到竟真在兰州遇上了。”

魏成主动帮客人续了茶水,又道:“之前听韩兄说起过这‘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之喜,如今看来果真令人愉快至极啊。”

明惜月笑笑,心说人生四大喜、这才到哪儿啊,于是回说:“那小弟也祝愿魏兄早日金榜题名了,皆时一定‘苟富贵,勿相忘’啊,哈哈……”

“多谢韩兄了……”

小萍眼见两位公子互相吹捧了一番,随后便听见魏公子问起:“对了韩兄弟,之前在学堂时曾听夫子提及过,说韩兄弟如此聪慧、若将来能科举致仕,定能如小明大人般一次中举、为国尽忠。只是可惜,韩兄弟似乎并无此等打算?”

见魏成问得诚恳,明惜月便回复说:“魏兄知道我的,一来小弟出身商贾、实无科举致仕的机会;这二来嘛,比起入朝为官从政,小弟还是愿意寄情于这山水之间。”

听罢,魏成不住点头,似是十分佩服韩兄弟如此年纪竟淡泊名利至此,复又感慨道:“实不相瞒,愚兄原和师长一般,惋惜韩兄因为出身导致才华埋没。”

“又想到贤弟所说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甚至想劝韩兄不妨择一名门为婿,如此便可顺利考取功名……”

说着竟意思起来,他又道:“如今看来,倒是在下迂腐了,惭愧惭愧……”

小萍没太听明白魏公子的意思,却见自家小姐头上冒出了不少冷汗,更加不明所以。

直到回去后明惜月向她解释后才明白,敢情这位魏公子是想给她家小姐介绍娘子啊……

那还真算是旷古奇闻了。

天色渐晚,明惜月向魏家主人辞行,魏成也热情地送客出门。

夕阳西下,她竟意外在魏家大门外看到了负手而立的明长弦。

原来今日这小明大人早早地退了衙,回家后却得知自家妹子去了城西魏家做客,一时不甚放心,

于是很快换了身便服,步行去了城西接人。

直待在魏家大门不远处瞥见等候了许久的常和,方才想起自家小妹早请了护卫,原不用他担心。

于是这一主一仆便共同伫立在这金城大街之上,等着接明惜月回家。

“常护卫,不知我那表弟的骑术今日练得如何了?”

常和见小明大人对韩少爷十分之关心,便如实回道:“韩少爷的马如今已算骑得不错了,想来独自骑行也不成问题。”

明长弦点了点头,又主动与常护卫聊了些军中旧闻。

不久后,二人便见明惜月和那魏公子一同从大门走了出来。

见到兄长后,明惜月一时有些哭笑不得,摇着头心里埋怨起:搞得好像自己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似的,尽然要哥哥亲自来接……

“看来,兄长还是不放心她接触外男啊。”

明惜月无奈地想,又见日薄西山,一时竟想起了前世曾读过的词句: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回忆起旧年在汴京时,兄长似乎也总这般,不放心她外出呢。

明惜月便想,不如彻底当自己是小孩子,好让明长弦放心。

于是她向魏成辞了行,蹦蹦跳跳地向自家兄长跑去。

小萍见此,不禁感慨明家大少爷终归是不放心幼妹,而明家小姐还果真是……好命啊。

随及也不多言语,也跟着常和与少爷小姐同回了明宅。

在兰州一待数月,明少夫人的肚子眼看着也离临盆不远了。

一日,明长弦临时接到军报,要去兰州西北方向的军营视察。

明惜月本来顾念着嫂嫂即将临盆不愿兄长前去,但转念一想,自己何不跟着一块去?

这样既可以督促兄长早日归家,也可以顺便看看大漠的景致。

奈何兄长一如既往地不允她同行,她便跑去求了嫂嫂。

明少夫人一向疼惜这个惜月妹妹,便帮着劝道:“相公,云娘像她这般年纪时也是一人骑马穿行大漠荒原,如今几年过去、陇右一带驻军比当年多了数倍,想来路程应该是安全的,相公不必过分忧心。”

明惜月听后不住地点头,似见着希望,便乘胜追击、拍胸脯承诺:“兄长放心,小妹此行一定老实听话、绝不捣乱,临近军营就去住驿站,绝不会妨碍兄长公务……”

许是无法同时拒绝爱妻和幼妹,明长弦的头疼卷土重来。

随及,他又想起前日常护卫说小妹如今已能独自骑马的事,便严肃认真地问明惜月:“你真要跟我一起去军营?”

见她不住地点头,又可怜巴巴地说“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大漠……”

于是在妻子幼妹的殷殷期盼下,明家少爷无法只能最终默许,安慰自己权当多带个跟班了。

只是小明大人这位跟班也还附带了另一个跟帮——护卫常和。

临行前,小萍帮忙收拾了行囊,因此行只能骑马,明惜月便让小萍留下照顾自家嫂嫂。

还说她有兄长和常和陪同,决不会出什么差错。

小萍却实在有些不放心,毕竟这么多年她从未和自家小姐分开过。

明惜月只得好生安慰她:“快的话几天就回来了,小萍你这几天不用伺候人就当放个大假,可以好好在兰州休息逛逛玩玩!”

可小萍岂是闲的下来的?

待明少爷小姐走后,她只觉心里空落落,好不习惯。

于是小萍便每日陪着少夫人聊天、做针线,听崔云娘讲述自己嫁人前的故事。

有一天,小萍正帮少夫人准备新生儿的百家衣,崔氏夫人突然问她今年多大、可打算一直跟着明小姐,还问她是否想过嫁人。

小萍心说怎么少夫人和自家小姐性子这么相像,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

小萍叶未多想,便回少夫人说她一早便打定主意跟定明小姐了。

崔氏夫人听后笑了,还说女子总要嫁人的,到时候明小姐也一定会放她走。

还说不然等明小姐成了婚,也一定会为小萍安排婚事。

小萍随口答应着,心里却想着自家小姐这辈子怕是难嫁出去了……

又过了几日,见自家小姐仍未归来,小萍有些担心便去询问少夫人,却得到回复:“相公出差公干时间不定,有时半个多月未归也是常事……小萍你也无需太担心。”

小萍诧异不已,便问道:“那……大少爷不在的日子里,少夫人就这样一直在家里等着大少爷吗?”

崔氏夫人似并未介意小萍的无礼,只温柔地笑笑,回答道:“不然也没地方可去,我以前偶尔会回娘家看看、小住几日;但既嫁了人,长留母家恐会引人非议。”

又无限慈爱地抚摸了隆起的小腹,笑说“如今又坏了身孕,总出门去,只怕相公也会担忧吧……”

见此,小萍突然想起来前日少夫人曾说过的话。

崔云娘告诉过小萍,说她偶尔也会怀念起未嫁时自己潇洒自由的状态,表示“那时只需挥一挥鞭子,便可策马向落日尽头冲去,任风吹在脸上别提多畅快……”

于是终于,小萍才突然有些理解,自家小姐为何总说自己绝不嫁人了。

哪怕她曾经向往、羡慕过的能嫁给大少爷的幸运女子,此刻正站在她面前,竟也让她生出几分遗憾之感。

遗憾于这般潇洒自由的女子竟然嫁了人。

“这还真是奇怪呢”,小萍无奈地想着。

几日后,小明大人顺利办完公事一行人平安回了兰州。

明惜月也说见识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也算不虚此行了。

最重要的是小姐回来了,小萍觉着一切都能恢复原样,真好。

只是她很久之后才偶然得知,明惜月这次短暂出行,竟然遇上了许久未见的靖王爷。

欲知详情,请听下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