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家人终于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开宴时,好吧,其实就是沈老爷子、沈里和闻时颂坐下来吃饭,沈小姑沈却金和她对象正跪在大堂西南角的牌位前反省。
那是沈里祖母的牌位,沈老爷子自老妻去世之后,就非常喜欢和老太太的牌位聊天。为了方便,他还给祠堂、卧房、书房,老太太生前天天都去的小佛堂,乃至是前院大厅都各放了一个上好的红木牌位,方便他随时随地和老妻说话。
今天和老妻说雍畿的天气真好啊,明天告状儿孙不孝,我快要被你儿子和你女儿气死了,后天感慨,还是你眼光好,咱家老大媳妇可太厉害了。
沈却金曾严词抗议过她爹的操作:“你要是觉得牌位就是我娘,那你一口气整这么多我娘,你尊重她吗?”
沈老爷子却反驳的振振有词:“我什么时候说牌位是你娘了?牌位只是我和你娘取得联系的一个媒介,懂?就像书信,像你看的那些个糟心话本子里的传音符。”
也就是沈老爷子不知道电话为何物,局限了他的想象力,不然他能直接类比牌位就是电话,沟通阴阳,连线地府。
就,一如他自己编祖宗的神奇操作,给人一种既迷信又信的很科学的神奇之感。
在子女的教育上,沈老爷子也是差不多的态度。
你可以是拉子,但你不能乱搞女女关系,更不能因为没处理好前任和现任的矛盾,丢了沈家在外面的脸。
对此沈里只能说,这游戏是真开放啊。
其实沈老爷子一开始只是让自己女儿反省的,但她对象却非要陪她一起,看来两人并没有因为前妻的出现而产生什么矛盾。沈老爷子说了好几次“县主大人这可使不得”也没用,对方陪得十分坚决,沈老爷子也就只能假装没看见这俩孽障了。
是的,沈小姑的对象还是个县主来着。
阳邑县主。
她太祖母是公主,祖母是郡主,母亲是县主,轮到她降等袭爵时,本已经袭不到什么了,但架不住她老子娘争气,夫妻俩当年随沈老爷子参与过北疆大捷,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回来之后就帮还在襁褓里的女儿请封了县主之位。
某种意义上,阳邑县主与沈却金也算是世家之好。只不过沈老爷子在回京后就谢绝了与所有旧部的往来,两家一直没什么走动,重新建立起联系还是最近一年。
沈小娘子今天穿了身在雍畿十分流行的翻领胡服,梳了一个高高的马尾,背影笔直,气势倔强,全身上下包括每一根头发丝都好像在诉说着不服。
好吧,也不用像,她就是。
她对她娘牌位的反省如下:“我错了,我就不应该为了和赵女王那个傻逼置气而搭理她,我应该直接打她!”
她娉娉婷婷的对象则小声安慰:“没事,我演贱人很有一套的,她这次保准已经气的够呛了。”
沈里:“……”所以不是感情矛盾,而是你俩一致对外?也是一种蛮新颖的约会方式呢。
沈老爷子直接原地爆炸,要不是沈里下意识拦腰抱住了祖父,家里好悬又要再起一场战争。
沈里灵机一动劝祖父冷静的方式也很新颖,他小声在他耳边说:“太子殿下还在旁边看着呢。”
俊美高大的太子殿下适时回眸,端的是目下无尘,清贵非凡。
一辈子没给迷信低过头的沈老爷子,最终还是给封建低了头。他收敛怒火,重新坐下,开始专注给沈里的碗里夹起了菜。
“多吃点,都是你喜欢的,厨房的彭娘子听说你今天要回来,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开始准备了,你看这四时鱼汤靓不靓?水炼犊的牛肉软不软烂?过门香你从小就喜欢。”
沈里早就知道太子妃的口味与自己相似,但他没想到能相似到这个程度,基本就是老爷子夹一筷子,他觉得好吃,老爷子夹另外一筷子,他觉得更好吃了。
尤其是过门香,那简直惊为天人,毕竟满盘子都是各种炸肉,酥脆而不油腻,他不可能不爱。
这完全就是安排到了他的心坎里。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还是除了沈小姑和阳邑县主,只不过这一回她俩是饿的。
本来阳邑县主是没那么饿的,有情饮水饱,她本已打定主意要陪着她的爱情一跪到底,但是吧……沈里吃饭是真的香。
她以前也听沈却金和沈老爷子夸过,我们家里里打小就胃口好,吃饭可香了。
她还以为是这位传说中的太子妃除了好看以外,委实没什么优点可夸,只能硬着头皮夸吃饭香。如今现场看了一场吃播才明白,是真的香,没夸张。她很难形容那种感觉,反正看着看着就有点想吞咽口水了。
明明沈家那一桌子菜在富贵人家很常见,她早就吃腻了,可今天就是觉得越看越饿,直至饥肠辘辘。
“咕噜”一声。
阳邑县主看向了沈却金的小腹。
沈却金也没藏着掖着,依旧是那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笔直腰板,嘴里却中气十足的表示:“爹,我错了。”
至少、至少让我对象先吃口饭吧。
一般这种时候就该轮到沈里劝和了。但沈里此时根本不知道他家还有这个传统啊,他一脸懵逼的坐在花凳上,只下意识地想着,我是不是该说点啥?可是该说什么呢?
沈里想的有点慢,闻时颂已经见缝插针的开了口。
沈老爷子看起来还挺喜欢闻时颂的,在桌子上除了给沈里夹菜,就是给闻时颂夹。基本是闻时颂一口,沈里亿口的频率。
本来沈里还担心闻时颂这个臭脸性格会不给面子,没想到闻时颂表现超好,好到根本不像客人,比他还游刃有余。说话好听,态度和善,脸上始终保持着笑模样,和沈老爷子仿佛有回忆不完的过去,从他们兄弟二人小时候一同跟着沈老爷子学骑术,一路说到了那年十五来找沈里逛灯会,结果却差点走丢,还是搬出了沈老爷子的战神威名才震退了宵小。
把沈老爷子哄得根本合不拢嘴,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他也就不着痕迹地开始替沈小姑和她对象敲边鼓求情了,他表示,阳邑县主毕竟也是宗室。
他在这个时候好像才终于想起来,这位县主也算他的亲戚来着。
虽然是一表三千里,马上能出五服的那种。
沈小姑立刻对闻时颂投来了“全家我最欣赏你的”眼神,就差扯着嗓子喊一句小时候没白疼你了。
闻时颂不紧不慢地继续和老爷子说:“……小姑的事情我之前就了解过了,但我得说句公道话,至少在这件事上,先撩者贱,小姑也不想见到赵家那位。县主与对方当街争执,也不是为了争风吃醋,而是见不得她又来招惹小姑,迟来的深情比草贱。”
沈里:到底谁才是这个家的外人啊?为什么你对我小姑的八卦这么清楚?
闻时颂不仅知道这个,他还知道沈老爷子平时瞒着管家和女儿偷偷喝酒的私房钱藏在哪儿呢。没办法,他觉醒的血脉力量就是这个,打开角色介绍便什么都出来了。虽然他也没想到,他这个能力最有用的地方,竟是帮沈里调解家庭矛盾。
沈老爷子终于放过了女儿,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吃了顿饭。
吃完饭,闻时颂就让洪梁送上了礼物,就是之前在街上用沈里的钱买的那些,当然,还有闻时颂早就命人备好的。
要心意有心意,要价值有价值。
沈里在旁边看的眼睛都不由睁的老大了,他在心里想着,不管你是谁,都给我从这神经病身上下去!
然后,闻时颂就毫不客气的表示他还有些朝事要处理,就不多留了。
沈里终于放下了心,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工作狂。
沈老爷子对孙儿那自然是舍不得的,又没办法耽误孙媳的正事,思来想去才努力商量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他把沈里的书房让了出来。
“他那个院子是自己选的,在家里的东北角,有点偏,但地方宽敞阳光好,最重要的是没什么人打扰。”
闻时颂挑眉,总觉得这个选址方式有些耳熟。
但真正打动他的,还是沈老爷子紧接着的下一句:“里里成婚之后,他的院子我就让人封存起来了,除了日常的扫洒,什么都没变过。”
“那就打扰您了。”
“不打扰,不打扰,阿望,快,带太子殿下去里里的书房。”沈老爷子忙不迭地指挥老管家望叔给太子带路,仿佛生怕对方反悔。
在没了旁人打扰后,爷孙“仨”(还有老太太的牌位)一起度过了一个絮絮叨叨又十分快乐的下午。
下午完了就是晚饭时间了,根本不给闻时颂开口辞行的机会,饭餐就已经上了桌。依旧是满满当当的一大桌,要花样有花样,要味道有味道,沈里看了根本走不动道。闻时颂专注忙了一下午朝事,也是忙的头晕脑胀,莫名其妙就被留下又一起吃了顿饭。
小姑沈却金也陪坐一旁,她对象已经告辞了。在她俩成婚以前,保守派的沈老爷子是绝不可能留县主过夜的,也不会给她这个机会,一过下午,就恭恭敬敬的让人请离了。
在饭桌上推杯换盏的时候,时间总会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等他们再反应过来时,关坊的暮鼓已经响过了。里坊都是这样白天开,晚上关,有专门的坊正负责,铁面无私,执法颇严,哪怕是官员无故犯禁也要挨打,因为不阻止别人,挨打的就是坊正自己了。
沈老爷子的演技不算好,非常浮夸的“啊呀”一声:“怎么时间就这么过了?不然咱们在家里将就一晚?”想留孙子在家多住一日的目的根本连藏都藏不住。
那沈里肯定是乐意的啊。
闻时颂只斜了他一眼,自觉颇为正人君子的用眼神提醒,你确定?
沈里把头都快点散黄了,拜托,这可是住我自己家欸,我能有什么不确定的?
然后,他们就一起面对了沈里从小睡到大的小院,一个房间,一张床,还有沈小姑 “阳邑不能和我一起睡,为什么他可以,这不公平”的碎碎念。
沈.突然想起来他和闻时颂好像是合法夫夫.合法夫夫要睡一张床.止也:“!!!”救命,不然我们还是回东宫吧。
瞎扯淡小剧场:
闻时颂:说的好像谁想和你住一起似的。
未来的闻时颂:他不稀罕,我稀罕。
*关于女王这个名字:古人真的有这么叫的。好比曹丕的皇后,就叫郭女王,名字由来也是字面意思,郭女王她爹觉得自己的女儿是女中之王,所以起名郭女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入主东宫第二十二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