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绿的茶水在黑陶罗汉杯里散着淡淡的茶雾,双手捧杯,清纯柔和之气迎面袭来,醒目提神。
穿着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抿了一口茶,闭着眼咂了咂嘴,赞叹道:“好茶,好茶啊。”
说完后,他睁开了眼睛,苍老的脸上唯独这双眼睛亮得出奇,一眼看去,既通透如稚童,又从容似耄耋,“施主可尝出了世事福祸相倚,正如这茶苦有回甘?”
茶桌另一侧的少女端起了茶杯,学着他的模样,浅抿一口,闭着眼睛回味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道:“不苦也不甜,是不是茶叶放少了?”
老和尚哈哈大笑了两声,笑完给自己又倒了一杯,赞叹道:“施主大慧,一眼就看透事情的本质,了不得,了不得咧!”
被夸赞的顾妙冉汗颜道:“……过奖了。”她只是精通琴棋书画数,但独独没学会品茶罢了。
在颍川姚府时,她的几位表姐妹表兄弟都能对一杯茶滔滔不绝地说上半晌,唯有她以前喝惯了多糖饮料,来到这个时代后也改不了嗜甜的口味,对着苦涩的茶汤,实在不明白好在哪里。
至于眼前这杯茶,许是真的少放了茶叶,味道轻浅,倒让她愿意多尝几杯。
与她对坐的老和尚兴致极好,一边不时为她添茶,一边细细地介绍着院里的一草一木。从草籽树苗的来处,说到四季该如何照料,又说过不了多久墙角的那棵樱树就要开花了。
“佛曰樱花禅,不过正心而已。顺时而开,顺时而落,正如缘起则生,缘息则灭。生缘无自相,虽有又常无。有有则非有,无无则非无?……”
顾妙冉盯着墙角深棕的树看了半晌,终于瞧出了树枝间小小的绿色芽点。至于什么缘起缘灭的,她自认是个俗人,俗人又怎能从一颗树上看出佛理呢。
她原本只是漫无目的地在寺里游逛,外加看看其他人为皇太女准备的“好戏”。不知怎么,一时不察走错了路,跨进了这位老和尚的院子里。而对方一见有客,就直呼“有缘,有缘”,极力邀她坐下饮茶。
这么坐了一会儿,茶虽没品出好坏,心境却是舒缓了不少,不知不觉间,还把那位皇太女抛之脑后了。
只是她出来有些时候了,在收拾厢房的绣月等人,也不知会不会急着寻她。未免让侍女们担心,她将茶喝完便想要告辞了。
“老和尚呃……”顾妙冉叫出口后,才觉得这么称呼好像不够礼貌,磕绊了一下,转而问道:“师父怎么称呼?”
“老衲法号无相,不过近来倒想被叫几声老和尚。”老和尚笑呵呵地说。
顾妙冉“扑哧”笑出了声。
她听得出这位无相僧人不是在阴阳怪气,而是真的不介意。刚好,她也不喜欢“大师”“高僧”之类听起来像江湖骗子的称呼,于是毫不客气地叫道,“老和尚,我喝完了茶,该走啦。”
无相并不多留她,只是道,“老衲还有几个有趣的故事,施主可明日再来饮茶?”
顾妙冉不礼佛也不念经,在大相国寺里无事可做,自然答应了,还说道:“今天喝了你的茶,明天不如尝尝我的手艺?”
无相答应得很干脆,点头称道:“善哉,善哉。”
顾妙冉到大相国寺小住,可没想着要委屈了自己。她带来的行李,林林总总装了三辆马车,大到檀木的围屏斗柜,小到金玉的盘杯器皿,无一不金贵奢侈。
突然想制果茶,也只需回去吩咐一声,就有丫鬟找出她惯用的一套琉璃杯,连着离府时就备上的几样瓜果茶叶,并蜂蜜糖霜等,也一样样摆了出来。
但隔天早上,顾妙冉又嫌朱阳茶的茶味太浓,会盖过果香,于是特地让人回顾府取了罐顾玉山珍藏的玉露茶。也不管她爹会不会心疼,闻了闻茶叶觉得不错,便慢悠悠地煮起了茶水。
等一壶果茶熬好,已经过了晌午。
采云在府里看过顾妙冉煮茶,绣月更是在颍川就喝过好几回了,因而两人对顾妙冉这似煲汤般煮茶的做法,都已见怪不怪。她们一左一右地侍立在两边,一个剥着橘皮,一个剃着橘络,不时看看火候。没人想着多问一句,为何顾妙冉会心血来潮煮上这一壶茶。
等炉火熄了,顾妙冉装好杯子,又将茶壶放进食盒中,亲自提着出门。两个丫鬟才醒过神追了上去,问道:“小姐您这是去哪呀?”
“我与人约了饮茶,就在寺里,你们不用跟来。”顾妙冉期待着老和尚喝到茶汤的反应,头也不回地走了。
采云绣月对视了一眼,心想,最近大相国寺来了不少贵客,她们小姐许是找哪位好友去了。左右大相国寺是佛门净地,倒是不用太担心。就前后回了小院。
顾妙冉到了昨日误进的院子前,见院门大开,以为是无相早已在等着自己了,便伸手在门上轻叩了两下,朝内喊道:“老和尚,是我到了。”
话音未落,里边就传来应声,“施主,快请进来。”
顾妙冉应邀入内,抬眸就瞧见前廊的茶桌前坐着三个人。其中不停朝她招手的自然就是无相,而坐在无相左侧的,也是一个和尚,胡子灰白,看着比他年老许多。另一人则是位年轻女子,眉目清绝,气质端庄,不知是什么来历。
“小施主,可见无无则非无啊。”无相说完一句不知所云的话后,仿若很高兴,热情地请顾妙冉一同坐下。
顾妙冉犹豫着上前,将食盒搁在案侧,对着两个初次碰面的生人屈了屈膝,“叨扰了。”
无相摆了摆手,抢在另外两人开口前,说道:“是老衲与施主有约在先,施主不必多礼,快坐,快坐!”说完,还帮着打开了食盒,眼睛发亮地盯着白光琉璃壶中的茶,说道:“有果,有花,有叶,老衲还不知茶能这般煮咧。”
无相只顾着赞叹果茶的新奇,无明却放不下俗礼,起身道:“施主有礼了。贫僧法号无明,这位是……”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与年轻女子交汇了瞬息,片刻后,由年轻女子接过了话,“我姓陶,姑娘唤我陶七就好。”
此人表面有礼,实则疏离,连名字都是随口杜撰。
顾妙冉见状,也不想自报姓名,只摆出了一副挑不出错的明媚笑容,“无明大师,陶姑娘,既然刚好遇上了,不如一起尝尝我的茶?”
“那就却之不恭了。”自称是陶七的女子笑了笑,移开了手边的陶杯,显然也对琉璃壶里的茶有些兴趣。
顾妙冉从食盒下层取出几只兰叶纹琉璃杯,提壶,浅黄茶水倒入,淡雅的茶香中含着果香弥漫,刹那间,又仿佛有繁花初绽,清新细腻,韵味独道。
无相最先端起杯子,如昨日一般,抿了一口后闭目品茶,随后啧啧称奇,“酸甜轻盈,又不失清香茶味,甘润生津,好啊,好!施主真是好手艺。”
年轻女子也接过了茶,低头浅尝后,问道:“橘柚,雪梨,百合,橙花,以绿茶煎煮,还加了……蜜糖?”说完,又觉得不太对,入口的茶水并无蜂蜜的甜腻,反而甜得清凉,甜得爽口,于是她抬起头,等着顾妙冉赐教。
而顾妙冉在她报出配方的几样时,就露出了惊喜的笑,等她发现糖味的特别后,更是连眉梢眼角都透着掩藏不住的欣悦。
“陶姑娘真厉害!”这会儿的顾妙冉已不在乎女子的姓名了,她笑吟吟地看着对方,一双桃花眼眸光潋滟,明显是一副遇到了“好苗子”的表情。
顾妙冉的性子,说好听些是乐于分享,实际上就是好为人师。在顾府里,她教识字数术,为人开蒙,自然说不得她一句不好。但过去在姚家,她占着自己新奇的点子多,偏爱教厨娘做菜,不仅将姚家的几个厨娘调|教成了她的亲传弟子,还让府里上下都不得不依了她的口味。
如今她才回京不久,因入宫的事烦心,便无心去教导顾府的厨子。而她难得下厨做了一道点心后,没得一句夸赞不说,与她亲近的章姨娘还不愿意学,更让她生出了几分“怀才不遇”。
此刻对着很有天赋的陶七,她连茶都顾不上喝了,只殷勤地介绍着茶中所加的是她独制的薄荷糖霜,也就是中药里口味辛凉的银丹草。
女子认真地听着,还对她以中药酿糖的做法大加叹赏,说道:“若有茶赛,姑娘的茶可为魁首。”
顾妙冉眉眼弯弯,嘴上谦虚道:“哪里哪里,陶姑娘过奖了。”
而另一边的无相眯着眼睛,对无明劝道,“师兄啊,茶是看不出味道的,否则生这条舌头做甚呢?”
方丈无明对着面前的琉璃杯一口未动,被无相说破后,才无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不说味道好坏,只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该耽于口腹之欲。”
无相对此充耳不闻,一杯喝完了,又请顾妙冉给他添茶。
等顾妙冉分享完了她的“制茶经验”后,无相便接着讲起了他昨日就想说的故事。照旧夹杂着许多顾妙冉听不懂的佛家道理,听得她频频走神,目光还总是落在“陶七”身上。
她盯着陶七好看的眉眼,越看越喜欢。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她还没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呢。
“陶七。”顾妙冉默念了一遍对方的名字,想交朋友的心蠢蠢欲动:说不定人家真的姓陶,单名一个“七”呢。生得这般模样和气质,又斯文有礼,不像是会骗人的。
而且,她越看还越觉得此人有些眼熟,也许就是老话里常说的有眼缘吧。
女子顶着顾妙冉越发灼热的目光,泰然自若地坐着。听着无相所讲的典故,偶尔也说几句她的看法,瞧得出对佛学也颇有研究。
顾妙冉见状,也按耐着矜持了几分,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故事。好容易等无相的长篇大论结束,她生怕他再起了头,忙道:“老和尚,看在我煮了半天茶的份上,说些真真有趣的事吧?”
无相只当没听出顾妙冉话里明指佛经典故无趣的意思,笑道:“施主想听什么,就当这儿是茶摊,把老衲当说书人,由施主点戏就是。”这话说得丝毫不像是个出家和尚,引得无明又摇头念了声佛号。
顾妙冉思忖了片刻,眼眸忽地一亮,“说说皇太女吧,你知道她为何来大相国寺吗?”
皇太女频频拜访大相国寺一事,京中几乎无人不知,普罗山上上下下也不少人是为她而来。因此顾妙冉并不觉得此事要避开人说,就算茶桌旁还有其他人,她也问得理直气壮。
倒是无明掐着佛珠的手指一顿,下意识地看了眼身侧的人。
而无相还真把自己当说书人了,听了她的话,当即伸手在桌上一拍,摆足了架势,“此事呀,说来话长,且听老衲细细道来。”
顾妙冉一听他真的知道,立刻面露期待。
一旁的“陶七”也不动声色地放下了杯盏,好似等着听他要说些什么。
“哈哈哈。”无相的视线扫了一圈,像老顽童般,一脸的不着调,“罢了罢了,还是长话短说吧。皇太女是被几个道士惹恼了,不愿去道观,便只能到庙里拜佛来了……”
注?引自《大智论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饮茶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