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

八月初六,镇远侯府老夫人张氏寿辰。

虽老夫人早有明言不事铺张,只家人小聚,但府中依旧处处透着喜庆与郑重。早在前几日,下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洒扫庭除,更换帘幔,悬挂寿字灯笼。

寿宴这日,天光未亮,府中已是井然有序,慈安堂内,更是早早焚起了清雅的松柏香。

谢明淑在前一日便回府住下,亲自坐镇指挥。此刻她身着杏子黄缠枝芙蓉纹杭绸褙子,发间只簪一支赤金点翠如意簪,干练而不失雍容,正低声与管事嬷嬷核对寿宴流程。

"三婶,"见林月柔带着丫鬟过来,谢明淑迎上前柔声道,"席面已按您定的单子备好了,各府送的寿礼也都登记造册。慈安堂这边的陈设,我瞧着将那对青玉蟠桃盆景摆上更显庄重,已让丫鬟换上了。"

林月柔握住她的手,满眼感激:"多亏有你。这些布置讲究,我总怕哪里不合规矩。"

"三婶说哪里话。"谢明淑含笑,"您心思纯善,这些琐事原就不该劳您费神。"她目光扫过廊下捧着果盘鱼贯而过的丫鬟,又低声嘱咐了管事几句。

沈知微今日穿上了姨母特意为她准备的新衣,发间簪了老夫人赏的那对白玉嵌碧玺掩鬓。她对着镜中看了看,确保装扮得体却不扎眼,方才带着吴妈妈和春棋,捧着精心抄写装帧好的《金刚经》,往慈安堂去。

待她踏入慈安堂时,正见谢明淑亲自为老夫人整理抹额。

老夫人今日穿着赭红色五福捧寿缂丝通袖袍,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众女眷皆已到了,按序坐在下首,俱是盛装打扮,珠环翠绕。

"微丫头这身打扮好。"老夫人见她进来,含笑招手,"淑儿,你瞧这掩鬓可还相称?"

谢明淑仔细端详,笑道:"祖母好眼光。微妹妹气质清华,这白玉碧玺正衬她。"她转向沈知微,目光温和,"妹妹今日气色也好。"

沈知微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奉上亲手抄写的《金刚经》:“恭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夫人含笑让她起身,接过那卷装帧素雅却透着用心的经书,翻开一看,字迹工整清秀,笔力内敛,不由点头赞道:“好字,更难得的是这份静心。这礼,老婆子我很喜欢。”

谢明淑在旁轻声道:"微妹妹这笔字,颇有卫夫人遗风,难得的是这份静心。"

老夫人满眼喜色,示意刘妈妈将经书好生收起来,又对沈知微温言道,“好孩子,去坐下吧。”

谢明玉见老夫人对沈知微的寿礼如此称赞,唇角虽噙着笑,捏着团扇的指尖却微微收紧。她献上的那座双面绣万寿纹炕屏,老夫人也只是笑着夸了句“巧手”。

这时,门外传来管事略显激动的高声通传:“边关侯爷、夫人,并二少爷遣人送寿礼到——!”

众人精神皆是一振。只见几名风尘仆仆却举止干练的亲兵抬着几个沉甸甸的箱笼进来,当先一人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卑职等奉侯爷、夫人、二少爷之命,特来为老夫人贺寿!恭祝老夫人松柏长青,康乐延年!”

箱子打开,全是些边关特产及实用之物:上好的紫貂皮、罕见的雪莲、打磨光滑的狼髀石、还有谢焕亲手打磨的一套弓箭,虽略显粗糙,却透着少年的赤诚与英气。另有一封厚厚的家书。

老夫人拿着家书,指尖微微颤抖,眼中泛起泪光,连声道:“好,好!他们平安就好!快,看赏!让兄弟们下去好生歇息用饭!”

这边刚安顿好,又有管事来报:“扬州二爷府上遣人送寿礼到!”

二爷谢昭在京外扬州为官,虽不能亲至,礼数却极为周到。送来的皆是江南精致的绸缎、瓷器、文玩,并一些扬州的时新玩意儿,给府中小姐少爷把玩。二夫人秦氏还特意为老夫人绣了一双极其繁复精美的软底寿鞋。随礼附上的信中提到,子谢瑜正在备考秋闱,女谢明瑶亦在家中为祖母祈福,未能亲至深感遗憾。

老夫人一一看了,叹了口气:“昭儿一家在扬州也不易,难为他们想着。”语气中带着对二儿子的牵挂。

正当众人观赏边关和扬州送来的寿礼时,谢珉笑着上前,对着老夫人深深一揖:“祖母,孙儿也有一礼,望祖母笑纳。”

说着,他示意小厮抬上一架蒙着红绸的物件。红绸揭开,竟是一架精巧的“水利浑天仪”模型,以水为动力,模拟日月星辰运行,虽不及司天监的宏大,却设计巧妙,运转流畅,可见制作者花了极大心思。

“祖母,”谢珉朗声道,“孙儿听闻祖母年轻时曾观星辨位,以定行军。此物虽陋,愿搏祖母一笑,亦愿我大周江山,如同这星轨运行,井然有序,国泰民安!”

老夫人年轻时确实精通天文地理,用以辅助行军,此事知者不多。此刻见孙儿如此用心,不仅投其所好,更暗合她当年抱负,不由心中大慰,眼眶微湿,连说了三个“好”字:“珉哥儿有心了!这礼,祖母极喜欢!”

林月柔见儿子如此出息,得婆母这般赞赏,脸上也与有荣焉。

谢明淑眼中亦闪过惊喜,亲自为他拭去额角薄汗:"三弟这份心思,祖母定然欢喜。"

就在这家庭和乐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规整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特有的尖细嗓音:“圣旨到——!”

满堂皆惊,连忙起身。只见一名身着绯色内侍官袍、面容白净的中年太监,手捧明黄卷轴,在一队宫廷侍卫的簇拥下,缓步而入。其身后还跟着数名手捧锦盒的小太监。

“老夫人张氏接旨——”内侍展开圣旨,声音清晰。

以老夫人为首,满堂女眷及刚赶到的谢昀、谢珩、谢珉等男丁皆跪伏于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远侯府太夫人张氏,贞静贤淑,昔年随父兄戍边,智勇双全,有功于社稷。今逢华诞,特赐东海珊瑚树一尊,和田玉如意一柄,缂丝松鹤延年图一幅,宫造寿字金锞一百,以示嘉奖。钦此——”

“臣妇(臣)叩谢皇上恩典,万岁万岁万万岁!”老夫人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恭敬接旨。

内侍宣旨完毕,脸上立刻堆起笑容,亲自扶起老夫人:“太夫人快快请起。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也各有赏赐。”说着,示意小太监将赏赐一一呈上。太后的是一串沉香木佛珠并几匣子上等血燕,皇后的则是一套赤金镶宝头面并几匹内造的云锦。

“劳烦公公。”老夫人神色从容,示意刘妈妈送上早已备好的丰厚封赏。

内侍掂了掂那沉甸甸的荷包,笑容更真诚了几分,又说了许多吉利话,方才带着人告辞离去。

老夫人寿辰虽未大宴宾客,但这来自宫中的殊荣,已无声地彰显了镇远侯府的圣眷与地位。

寿宴设在慈安堂正厅及旁边的花厅。男女分席,中间以十二扇紫檀木雕花琉璃屏风隔开。菜品虽不追求奢靡,却样样精致,用料讲究。

谢明淑操持着寿宴的各项细节,穿梭于两席之间,既要照应老夫人和各位女眷,又要兼顾屏风另一边的叔伯兄子侄。林月柔只需在一旁陪着说话,心下对这位能干的长侄女感激不已。

宴至中途,众人依次向老夫人敬酒祝寿。轮到小辈时,谢明萱捧着自己画的虽稚嫩却充满童趣的松鹤延年图,奶声奶气地祝祖母“像松树一样挺拔,像仙鹤一样长寿”,逗得老夫人开怀大笑,亲自将她搂在怀里。

当沈知微起身时,谢珩正举杯欲饮。透过屏风缝隙,他看见她仰首饮酒时脖颈拉出的娇弱弧度,以及饮罢唇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谢明淑恰在此时走到屏风边,见状微微一笑,打趣道:"祖母您瞧,微妹妹饮了酒,这脸颊染霞的模样,倒比平日更添几分鲜活。"

老夫人笑着点头,谢珩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寿宴持续到申时才散。宾客尽欢,老夫人虽有些疲惫,精神却极好。

沈知微随着众人告退,夕阳的余晖给侯府的亭台楼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她微微驻足,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忽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不远处响起:“沈姑娘。”

沈知微身形微顿,缓缓转身。只见谢珩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正站在几步开外的廊下,暮色为他挺拔的身姿勾勒出一道修长的剪影。

“世子爷。”她敛衽行礼,心中警铃微作。

谢珩的目光在她发间那对白玉掩鬓上停留一瞬,语气听不出喜怒:“今日祖母很高兴。”

“老夫人福泽深厚,理当如此。”沈知微垂眸应答。

“嗯。”谢珩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他沉默片刻,忽然道:“江宁卫千户曹猛,升迁确实颇有蹊跷。”

沈知微心中巨震,猛地抬头看向他,眼中是无法掩饰的惊诧。

触及她慌乱的目光,谢珩唇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但那弧度太快,快得让她无法确定。他不再多言,只深深看了她一眼,便转身,玄紫色的衣摆大摆,径直朝着外书房的方向而去,很快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

沈知微独自站在原地,晚风吹拂着她的裙摆,带来一丝凉意。

棋局,似乎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