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连方及亲眷回到东京连家老宅。连方在连家排行老三,上有一兄一姊,下有一弟。连家老太爷已去世多年,如今一家上下由连老太太坐镇。
连老太太的故事很是神奇。老太太是当今密宗皇帝亲姑姑——开明公主的养女,封号清平郡主。为什么是养女呢?安朝佛学兴盛,开明公主对佛法十分痴迷,且极为聪慧刻苦、悟性极高,少时便精通梵文。出家后更是注解了多部经文,并经常在京城的寺庙讲经,信徒众多。盛名之下,二十九岁那年开明公主正式继任了安朝国师。
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对此我要解释一下。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宗教的狂热就像现代人对于商业的狂热,他们是很严肃地对待“存在”这个问题的。安朝国力强盛且文化包容,对个人的信仰选择也很尊重。开明公主终生未婚,并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她钟爱的宗教事业。连老太太便是这开明公主唯一的养女。按常理说,和青灯古佛作伴成长的清平郡主应是开明公主一身衣钵的最好继承人。但清平郡主对佛祖的教诲毫无兴趣,她对世俗事务十分着迷,从小就喜欢种地,关心农时和自然。跟着开明公主四处讲经时,也对当地的风土人文特别感兴趣,写下了许多观察资料。好在开明公主就像她的封号一样,十分开明。对于清平郡主务实的爱好表示理解,毕竟人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佛祖也无法改变。再后来,清平郡主遇上了工部的官员连老爷子,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一拍即合,结为夫妻。连老爷子在工部做到尚书,夫妻二人也因为治水和粮食增产有功而颇受安朝百姓尊敬,多次得到皇帝封赏。这么看来,这一家的祖先好像都有些天才。只是,天才的遗传到连方这一代就渐渐少了些,儿孙们都走上了普通官宦世家的致仕之路。
连方去钱塘赴任时,沁苛尚小,沁钰还未出生,只有沁荃在老宅生活过数年,对祖母和伯叔父那边有几分印象,路上给弟弟妹妹大概讲了下族谱。沁钰兴致缺缺,没怎么听到脑子里。自从启程前的意外发生后,沁钰身上便多了几分悲天悯人的情怀,快乐也不似以前来的那么容易了。只是沁钰不哭不闹,异常听话,倒让连父连母挑不出什么毛病,也就由她去了。
快到连宅,朱氏叫醒睡着了的沁钰,又嘱咐了一些礼数,让沁钰一会见了奶奶机灵些。毕竟第一次见,留下个好印象以后也能多讨些喜欢。沁钰点点头答应了,虽然她并不知道该怎么讨这位奶奶喜欢。
见了面,沁钰倒是出了一口气,连老太太并没有表现出想象中戏剧化的过分热情。连方的大哥和三弟及亲眷也在厅堂迎接,在母子几人短暂地拭泪表达了一些思念之情后,便开始询问些工作生活琐事。
“宅子前几月就收拾出来了,还是你以前那间,布置都没怎么变,还是按你以前喜欢的样子。”
“多谢母亲。”
连老太太慈爱地点点头,视线转到沁钰身上。
“这就是钰儿吧?快过来让奶奶看看。”
沁钰下意识地向父母投去求助的目光,连父鼓励地点点头。沁钰便朝连老太太走去。
连老太太爱怜地摸摸沁钰的脸:“钰儿钰儿,说起来,你这名字还是我起的呢,没想到不过数年你都这么大了。那时候,你爹刚被贬谪不久你就出生了,从江浙寄来书信求你的名字。本来咱们连家这一辈的孩子名字里都带一个草字,是你爷爷的期望,想让连家的孩子都有芳草般高洁的品德。但到你的时候,我做主起了一个钰字,是希望你能如钰般,坚强、勇敢。”
说罢,连老太太吩咐近旁侍女拿来一个盒子,当着众人打开。看清盒子里是什么,厅内几个女眷也不免暗自咋舌,老太太竟是要把传家的宝贝给她?
盒中是一串金镶玉莲纹佛珠,连老太太取出佛珠戴在沁钰手腕处。
“这珠子是我的母亲,你的太奶奶传给我的。今天我把它给你,希望保佑你度过一切凶厄。”
沁钰还在思考她名字的含义,一时没有反应。朱氏倒是喜不自胜地出声提醒道:“快谢谢奶奶。”
沁钰回过神:“谢谢奶奶。”
连老太太满意地笑了,示意沁钰可以坐回父母身边了。又对连方道:“旅途劳顿,你们一家先去安置一下。晚上家宴燕儿跟夫家说过了,也要回来看你们的,到时再叙。”
此话一出,厅内几个女眷不由一阵窸窣。连老太语中燕儿即是连方的二姐连燕,早年嫁与四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成了太子妃。同时也是嫡皇长孙的生母。
连老太听着这厅内掩耳盗铃的议论声,无奈地笑笑说:“经儿也来!”
这时大家都笑了,大伯母出来打圆场:“经儿上学堂以后,越发地不来看外祖母了,着实该让孩子们念叨念叨。”
连老太打趣:“我看你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怪我这个外孙生的过于丰神俊朗,谁见了都要多看两眼。”
“哈哈哈哈”堂下又是一阵欢笑声,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哥”,沁钰扯扯沁荃衣角“经儿是谁啊?”
“来前跟你说的族谱都白费了?”
“对不起嘛,你再说一次。”
沁荃无奈:“二姑姑的儿子,嫡皇长孙,金载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