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社会现象分析】对完满关系的深入思考

01

谁穷谁有理,谁弱谁有理的来源

中国的人际关系社会,本质是互害型社会。

这要追溯到集体主义的源头。

因为我们的文化认为占据资源多的人是有罪的,它使得其他人的资源变少,所以谁占据的资源多,谁就“有罪”。

体现在竞争上就是:我害怕竞争会被别人恨死,我不竞争。但是同理你怎么可以去竞争,还比我混的好,我恨死你了。

阉割自己竞争也阉割别人竞争。

这个逻辑发展到后面就变成:

我主动阉割自己竞争的**,我不竞争,我压缩自己,我不占资源为大家做贡献,我是善良美好的(圣人形象也大致如此,只有一个共性是“阉割自己一切**”)。而你竞争,你占资源,你是有罪的,所以你是要被唾弃的。

这个逻辑的体现就是“谁穷谁有理,谁弱谁有理”的来源,一个经典的中国现象。

感觉同时也是“枪打出头鸟”的来源。

在我们的文化里,只有“为了集体利益作出我个人利益的牺牲”这一种方式才能出彩,被歌颂。

如某某某为了救某某某跳河结果淹死了,见义勇为,三好市民……

而个人主义其实是自己占据资源,是需求有罪的体现,所以是和集体主义极端对立的。

所以如果是体现你自己获益的出风头方式,反而会被嫉恨批评,因此才“枪打出头鸟”。

集体主义是要求所有人做圣人,但是也就同时意味着,这其中会滋生更不堪的东西也不足为奇。

有点意思。

02

什么叫容人之量

你不必赞同我所有的话。

我也不必赞同你所有的话。

虽然我们有分歧,但是我们允许它客观存在且在彼此之间来回流转。

流转的宽裕度越高,我们的自我愈强大,气量也越大。

03

和自己相处的智慧

最近看了一本书,感觉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入了一些。

我们一直说要追求自我,而自我分两种,一种是真自我,一种是假自我。

以他人感受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叫做假自我。

以自己感受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叫做真自我。

而中国的听话教育,盛产假自我。

其本质原因是:孝顺这一传统美德的本质是“成为父母期望你成为的人”而非“你自己希望自己成为的人”。

而听话教育下长大的人,由于非常在意父母的感受,同样也会非常在乎别人的目光。

哪怕国人普遍有全能自恋,他们的自恋也多半属于虚体自恋,也就是以外界物质条件为媒介建立起来的自恋。

只有我现在比别人表现的好了,我条件比别人好了,我漂亮/我怎么怎么样了,我才觉得我很棒。

这也是中国人标志性的心里特点,用我们更熟悉的话,叫做“面子心理”。

中国人总会把面子看的重于一切,其本质在于我们的假自我是以他人感受为核心建立的。

而这种自我通常脆弱而破碎。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我深感认同:

嫉妒是不好的,□□是不好的,怎么怎么样是不好的……

我们的文化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在以绝对的道德文化对人进行要求,从舆论的极端二元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我们的文化是反人性的。

我们的道德楷模圣人其本质上是一个阉割一切**无欲无求只为了他人存在的形象。

这还能称为“人”吗?

就算你压抑否认,人性的舒展本身就会告诉你,那些可怕糟糕的情绪都是切实存在的。

而我们一直在和它们对立而非达成和解。

有时候明明没做什么却觉得很累,这是因为压抑这些也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能量。

书中提到说:为什么不去拥抱这些情绪呢?

文化是人定的,而情绪又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的文化里认为攻击力是不对的,可是攻击力是生命最原始的特征之一。

扼杀攻击力就是扼杀活力。

就好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你压抑的狠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只会愈发庞大。

学会和自己相处的第一点,我认为就是接受这些情绪都是自己的,拥抱它们。

因为被“看见”,被“接纳”,魔才能变成神。

04

关于完满关系的三个阶段给我的深入思考

心理学上,一个人要达到一段完满的关系,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1 1=1”,即我与你是一体的,你和我的意志要是一体的,我和你时刻粘腻在一起,我们彼此不分离。

第二个阶段叫做:“1 1=0”,即“我的一切不幸都是你所招致”。这个逻辑可能部分人不能理解,其实很多人会发现如果你问“你的理想型对象是什么?”很多人多半在回答“我将来想成为的人”,其逻辑完整表述是:

你是我想成为的人,但是我又害怕成为你,所以一切的不幸都是你所招致。

在这个阶段,双方会见到彼此最丑陋不堪的模样,即真实自我。

第三个阶段叫做:“1 1=2”,即我们达成和解,同时我会尊重你是不同我意志的个体,我不会把你当做我个人的附属,你可以不按照我的意愿行动,但是我的心会永远与你在一起,我们之间不是控制与受控制的关系。

这三个阶段被称为“一段完满关系的三个阶段”。

首次看到这个理论,是在《巨婴国》中。

当时看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非常震惊:

因为它与第一阶段是截然相反的存在。

可以说,第一阶段的统一意味着我和你几乎要合为一体,我们亲密无间,我们彼此不分离。

可是在第二阶段,却表现出视你为仇人一般的凶狠,我们无比痛恨彼此,我们想要杀死彼此。

似乎只有这种程度的狠绝后,我们才能抵达第三个阶段。

我对第三阶段没有很深的概念,只知道绝大多数人很难来到这一阶段,那是个未知的领域,但是我却能模糊地感知到那个领域确实存在。

第二阶段让我想到他提到母婴阶段中建立信任的那个时期。

婴儿在同母亲建立关系的时候,客体心理学家将婴儿对母亲□□的使用称为“客体使用”,而这一使用由于仍然出于“我”与“非我”的关系期间内(即婴儿对世界的认识从“我是宇宙,宇宙就是我”转化为意识到母亲等抚养者的存在,但是由于此时他没有“人类”或者“母亲”的概念,会把母亲识别为“非我”这样的存在,并且此时在婴儿的概念里,由于“我就是宇宙”因此“非我”就是我,但是“非我”服从于婴儿的意志,即“我是宇宙,同时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但是你服从于我,我的意志占支配地位”),婴儿对“非我”的驱使可以用“无情”来形容。

其实第一次看这个理论,我是有点惊讶的。

婴儿刚诞生的时候,他的感觉处于混沌未分化的时候,婴儿此刻的心理是“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只要我心一动,这个世界就必须按照我的意志去转动”。

这个状态叫做“我即神”。

但是婴儿的神感是假的,是由于他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母亲提供满足,而对于婴儿来说,被照顾的好需求被满足,就能维持神感。

但是下一个阶段开始,他进入“我”与“非我”的关系。

他开始认识到母亲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母亲究竟是谁。

这个时候婴儿的心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一个物体,他不是我,也就是“非我”,他一直在给我提供需求和帮助,但是因为我就是宇宙就是神,所以我就是他,他就是我,他的意志也服从于我,我仍然占支配地位。”

而随着婴儿继续长大,他才会继续认识到更多,对世界的认识从“我”与“非我”的关系变“我”与“你”的关系。

即你和我都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你的意志不以我的意志而转移。

而在这之前,在“我”与“非我”关系期间内的时候,婴儿由于神感,所以他支配一切,包括母亲的□□,而婴儿的这种支配是掠夺且无情的。

比如说,书中提到的一种概念叫做“原始嫉妒”。

原始嫉妒,来源于婴儿对母亲□□内所有营养的纂取,又被称为“独占心理”。

它的含义表现在“巨婴”心理上就是:凡是别人比我好的,无论是哪个方面,好了多少我都要嫉妒。

常见例子如:我可以交很多朋友也可以祝福他们过的好——但是他们不可以过得比我更好。

但是我这里主要不是讨论“巨婴”一词,所以这个概念引出是为了说明婴儿对母亲的□□,也就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客体”,对这个客体的使用是榨干全部养分,即“无情使用”。

而上面提到的完满关系的第二阶段,我觉得与这个“客体使用”无比相似。

而更相似的在之后。

第三阶段的完满关系:我们达成和解,同时我会尊重你是不同我意志的个体,我不会把你当做我个人的附属,你可以不按照我的意愿行动,但是我的心会永远与你在一起,我们之间不是控制与受控制的关系。

而婴儿在“客体使用”这一阶段过后,也就是“我”与“非我”的关系变成“我”与“你”的关系的时候,他会开始意识到母亲的存在。

而母亲是包容了他“客体使用”的存在。

也可以这样理解:婴儿的客体使用,是在试探这个抚养者究竟是善是恶。

我前面提到先前婴儿认为“我即神”,但是他发现他的需求之所以被满足其实是因为母亲,而在确认这个抚养者是在帮助他,是善意之后,婴儿会做一件,我曾经说过,我认为是“奇迹一样的事情”。

婴儿会把“我即神”中的“神”的映像投射给母亲。

即“母亲是神。”

此后发现爸爸比妈妈更强,把“神”再投射给爸爸,老师,社会……随着长大,“神”的映像越来越淡薄分散,最终完成成长。

而“婴儿投射神的映像给母亲”这一举动的含义意味着:我把我的生命交托与你。

这就是最早的“信任”关系建立,它发生在母婴之间。

而一段完满关系的第三阶段要经历第二阶段,似乎和母婴建立信任关系的阶段无比切合。

我忽然有这样一种想法:每个人都在寻找能经受住这样“客体使用”的存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放心的把“自己的全部都寄托与你”。

因为一段我们渴求的完满关系里,我们需要的和我们付出的代价往往同婴儿是一致的——

即一旦失败,粉身碎骨。

而一旦能找到这样的存在,我们的心灵就有了归宿。

而爱情的本质,是在世界上寻找血亲之外的一个能抗过“你的试炼”且你能抗住“他的试炼”的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