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洋哥 喂鸭子

陶兴洋手上提着的大海鳗很是吸引村里人的注意,不少大娘大婶过来打听是从哪里捉到的。

还有人对他身边的小夫郎表示出了莫大的热情,一直拉着李余问东问西。

这下子连李余都招架不住,他刚嫁过来不久,认识几个家附近的邻居和亲近的亲戚,只得用求助的眼光看着陶兴洋。

陶兴洋被他的小眼神看得心里一动,忍不住上前一步一把搂住他的肩膀。

“各位婶子,感谢前两天给我们家帮忙。这是我夫郎,叫李鱼,你们以后叫他小鱼就行。鳗鱼是涨潮的时候碰到的,我们就先回去了,我娘再找不到我该着急了。”

说罢陶兴洋朝大家点点头,拉着小夫郎赶紧开溜!

两人回到家,果然挨了他娘王秀水一顿唠叨,尤其是对陶兴洋。

“娘,娘,娘~”陶兴洋对着他娘使劲儿卖乖,等他娘脸色缓和后开始装可怜:“我在床上躺了这几天,骨头都僵住了,本来只想在村里走一走的,可是这腿不听使唤,不知不觉就到了海边。”

又向她展示这趟的收获:“你看,小鱼运气真好,第一次赶海就发现了这么多好东西,这海鳗得有好几斤呢,还有螃蟹,这些都是小鱼挖的…”

李余本来准备着低头听训,听到陶兴洋这样说便赶紧把手里的大青蟹和月亮贝放到木盆里,和海鳗放在一起,然后抬头小心地看向他娘。

王秀水看到这么大一条海鳗后,也不由一喜,自从出事,家里没有人去打渔,吃的鱼都是乡亲们来看望时送的,现在已经剩的不多了。

这条大鳗鱼有好几斤重,够他们吃两天。

但她还是板着脸,不许陶兴洋最近再去海边上。

看着陶兴洋还是有些发白的脸,她叹了口气,再开口时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哀求:“娘知道你早晚还是要去打渔,但是最近海上不太平,等过了这个季,秋后再做打算,行不行?”

陶兴洋知道她还在后怕,毕竟他爹刚死于海难,于是不再插科打诨,试图蒙混过关,而是重重点了点头,答应他娘最近不出海,但他请求能让他去海边赶海或者钓鱼。

这段时间又办丧事,又要给他治病冲喜,把家里的银钱都花光了,生活艰难,总不能让他一个大男人在家吃闲饭吧?

“我记得咱家还有一根鱼竿的。”

王秀水拗不过他便答应了。

把这个有些沉重话题揭过,李余主动拿着他们的渔获去收拾,王秀水赶紧去帮忙。

陶兴洋也紧跟着王秀水到厨房:“娘,我今天见到石头了。”

“哦,他还在和阿伟一块儿打渔啊?”海鳗身上有一层滑溜溜的粘液,王秀水先用热水把盆里的鳗鱼烫一遍,再把被砸烂的海鳗头斩断,身子剁成一节一节。

噢,原来今天那个憨厚的小伙子叫阿伟,这名字真是好。

陶兴洋继续跟他娘交代:“嗯,阿伟说他打到了海黄瓜,要给我,我没要,让他到家里吃饭。”

“奥,那我一会儿多做点饭。”王秀水对可能和他一块儿打渔的小伙伴明显不太热情。

陶兴洋摸了摸鼻子,在厨房转悠了了半天,发现家里的调料真的很少啊!孤零零的几个小罐子里装了盐巴、醋和一点点油,还有几个小框里装了些咸鱼干。

陶兴洋叹了口气,他本来打算大展身手,给小夫郎做一顿香喷喷的鳗鱼饭,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现在看来是他天真了,连米都没有,他现在可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惜,什么调料都没有,只能清蒸了。

“娘,用盐在鳗鱼块上抹一层,腌一会子,蒸出来会更好吃。”陶兴洋忍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开口。

她娘这会儿拿出一个姜块切片放在笼屉上,看样子已经准备直接把鳗鱼块上锅蒸了。

“海里就有盐,不用额外放。”王秀水嘴里唠叨着,到底还是听儿子的,从盐罐子里倒出一小撮盐,细细抹在鳗鱼块上。

“娘,螃蟹还有这些也一块儿蒸上吧。”李余端个木盆来,里面是他刚刚洗刷干净的海鲜。

“单把螃蟹放进来吧,其它先不放,得泡水里吐吐沙子,明儿个再说。”

家里要来人吃饭,王秀水打算再烧一个菜,于是嘱咐儿子媳妇看火,自己到屋后菜地去了。

等她走后,灶房只剩他俩,陶兴洋盯着小夫郎瞧,屋里静悄悄,小夫郎一眼也没看他,只顾低头烧火,让他忍不住想起今天在沙滩上小夫郎挖到蛤蜊时生动的笑脸。

还有什么法子能让小鱼高兴呢?陶兴洋苦恼。

灶房里的说话声一下子没有了,也让李余感到有些不适应。

自从他被家里的后娘卖到陶家冲喜,心里便一直很忐忑,幸而来到陶家以后,娘待他很是和气,可他偷偷听村里人议论,说万一陶兴洋醒不过来,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到时候村里人大约还会说是他克夫,自己一个外来人,怎么活的下去?

李余有时偷偷在心里给老天爷磕头,祈祷老天可怜自己,让他过几天好日子。没想到,好日子这么快就来了。

今日他们去赶海,是他亲娘死了之后最高兴的一天,他见到了海,那么大那么美,沙滩上还有好多好东西,还有陪着他说笑的男人。

他可从来没见过这么温柔的男人,惹得自己生气还会哄人,他还说他喜欢自己。

这李余第一次听见喜欢两个字,他想,自己也应该是喜欢陶兴洋的。

李余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了半天气,终于抬头直视男人,第一次主动对陶兴洋开口:“阿洋哥,你能教我织网吗?”

陶兴洋全身的注意力都在小夫郎身上,一听这话立马反射性回道:“好啊!”

海边的男人们出海打渔,赶海、织网则是妇女们的活计,他以前帮奶奶织过网,记得当时一张网好像是卖一块多。

只是没想到小鱼刚来几天就适应的这么快,他冲小夫郎鼓励地笑了笑:“你怎么想起来织网的?”

“是隔壁的吉婶子告诉我的,编一张网可以卖三文钱,她说让我平时多练练…”

三文!这么便宜?陶兴洋忙开始打听这里的渔网是什么做的,孔的粗细是多少?

李余把从吉婶子那里听到的看到的通通告诉陶兴洋,原来,这里的渔网用的材料是麻条,后山上天然有生长,把麻捻成绳晒干,用桐油浸泡后晒干变得有韧劲儿还防水,接下来才能用来编网。

“吉婶子说她一天能编三张网,这样一天能赚九文钱,够买一斤白米了!”李余说着有些兴奋起来。

陶兴洋听完他说的这一大通织网流程,目瞪口呆,这么费时费力做成的一张渔网,居然只值三文钱!

看着小夫郎喜滋滋的样子,陶兴洋不想打击他,吉婶子为了炫耀,话里肯定是有夸大成分,估计她得提前准备好材料,什么也不干一天光织网才能织三张。

如果把砍麻、刷油、编网都算上,平均下来一天顶天能编两张网的话,一天六文钱,一个月总共一百八十文。

而据他娘说,他病得这几天,只请大夫、喝药足花了一两银子,这得织多少张网才能攒下来啊!

唉,钱钱钱!无论什么时候,搞钱要紧啊!他的小伙伴阿伟,还有那个叫石头的,怎么还不来!

这么辛苦的活计,他是不打算让小鱼长久去干的,陶兴洋这么想着,还是跟小鱼商量:“娘肯定知道山上哪里的麻多,不过她最近不喜欢海事,咱们明天去吉婶子家,让她带咱们去砍麻!”

“嗯!其实我也不太着急,过两天你身子好了再去也行。”我不过是想找个话头跟你说说话,李余心想。

有了这个开头,两人之间的气氛松快多了,王秀水摘菜回来,便看见灶房里小两口不知说了些什么,彼此相视一笑。

她怕自己碍事,索性把两人赶出灶房,让他们到别处谈天去:“我从地里拔了几抱草你去切切,还有这筐鱼杂,诺,今天还没喂鸭子,你们俩赶紧去喂了。”

陶兴洋摸摸鼻子,颠颠儿地跟在李余身后走了。

“嘎——嘎——嘎——”

没见鸭影,先闻鸭声,这些鸭子估计饿狠了,一见到有人来就先嘎嘎叫嚷起来。

咚咚咚,陶兴洋看小夫郎吓得后退了一步,上前使劲儿敲了敲栅栏:“叫什么叫,再叫杀了吃肉!”

吓唬了一通鸭子,陶兴洋抢先坐在铡草刀前剁草,李余只好在旁边打下手,把杂草捋成一捆一捆的让他好切,顺便把切好的草段拌到盆里。

“别叫了别叫了,饭马上就来!”

陶兴洋本来一边剁草一边偷看小夫郎认真干活的样子,结果这群鸭子跟好几天没饭吃一样一直嘎嘎叫个不停,聒噪死了。

陶兴洋只能让小夫郎先去喂着鸭子,省得它们老叫。

李余把半盆鸭食倒进石臼里,鸭子们瞬间冲了过来,抢着张开大嘴使劲儿往里吞。

“咱们家一共养了几只鸭子啊?”陶兴洋现在特别喜欢说咱们家,嘿嘿,他现在也是成了亲的人了。

“本来有九个,前两天娘托人去集上卖了两只。”李余站在篱笆边一个个数数,等他数完鸭子们把饭吃光了,又抬起头盯着他,一个个黑豆眼睛还挺可爱的。

李余兴致勃勃地盯着鸭子吃饭,陶兴洋坐在旁边看他,倒也不顾不上嫌这里味道难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