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又下起了大雪,帐篷的顶部被积雪压得微微塌下来。
向渔早上醒来的时候,看着帐篷顶部发了一会儿呆,才穿好衣服掀开帐篷走出去,外面的雪已经停了,世界又是明亮雪白一片。
呼出的气在空中凝成一团白雾,被刚刚升起的太阳光照着,每一颗小水珠都在反射着光。
这是她上一世、这一世难得没有带着忧虑醒来的早晨,向渔眯起眼,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大大伸了个懒腰,看清太阳旁边的行星后,愣住了。
月亮和太阳同时出现在了东边的天空中。
圆月在白天看起来没有夜晚明亮,周身晕着一层透明的光圈挂在浅蓝的天空中。
和旁边的太阳一对比,月亮已经比它整整大了两圈。
向渔放下手臂,站直了身,安静的看了十几分钟,月亮爬升的速度比太阳还快一些。
直到视线中出现大片白光、太阳和月亮都出现重影后,向渔才收回视线,闭上眼,抬手重重摁了摁眼眶。
巨浪从杂志上描述的一个月横卷地球一次,缩短到五天一次。今天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二天,五天一次的巨浪她已经经历了两轮。
原本还能从巨浪的频率来推测月轨的变化,而现在全球冰封,巨浪冻在了她的小岛前方,不再行进,无法再通过巨浪席卷的频率来判断月轨有没有进一步下降。
向渔蹲在地上画了三个圈,日地月,月亮绕着地球,地球绕着太阳,但现实里越来越混乱的月相和月出月落,让她想不明白月亮的相对位置和高度。
昨天下午去摩天楼的食堂里找大铁锅时,因为还是很在意当时平板里没看完的几个视频,她也顺便去了100层以上,但100层以上的气象台、武器库、指挥台里的东西都被搬得干干净净,整个上半段楼层完全空荡荡,这栋楼应该是在出事后,第一时间疏散了楼里的居民、抢救了这些相对重要的物资。
只有挂在空中的巨大的升降机里还剩下几辆崭新的履带车,估计是处于运输过程中大楼突然出事断电,升降机卡在了两层楼中间的位置,没来得及带走。
下面每一层标了消费区的楼层,向渔也都进去看了,有卖充电宝的区域,但里面的锂电池都在那股寒流里永久损坏了,无法给整栋楼里唯一能使用的一台平板充电。
向渔靠着身后的雪堆坐下来,抬手遮住刺眼的光线看向太阳月亮,月亮的位置已经完全高出太阳了。
她伸手抓了一把干雪,一边捏一边用异能改变雪的湿度,笼着雪团的一圈浅到看不清的水蓝色异能光,像被什么吸引似的,一丝一缕朝着同一个方向飘走。
向渔还是F阶的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升到E阶后,偶尔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她以为是普通的异能外溢,但以她的异能等阶,还远达不到外溢的程度。
她观察过S阶树种的异能外溢,它的异能外溢是无差别的,像泉水一样像从火山口湖倾泻下来,流向四面八方。
自从前天升到D阶后,每一次使用异能,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仿佛随着异能的增强,这种引力也越来越强烈。
被吸引的异能光有时飘向北面,有时飘向东面,自从全球冰封后,异能光一直稳定的飘向西北面,这个方向的路径上,有大洋洲、太平洋、欧亚大陆、北冰洋。
向渔面朝着这个方向站定,伸手往空中扔了一团水蓝色的异能光,因为没有具体作用的对象,光的轨迹看得很清晰。
风往身后吹,水蓝色的异能光径直往前飘去。
像黑洞可以吞噬光一样,能吸引异能光的一定也是实力等阶远在她之上的晶核或是异能者,只是不知道是灯塔上的那颗SSS 晶核,还是它的另一半晶核,还是别的什么。
距离太远,以她的异能还追踪不到引力的源头。
这种情况上一世她从没遇到过,哪怕两个异能等阶悬殊的水系异能者并排站在一起,也不会发生彼此之间异能光相互吸引的事情,也没听其他人说起过类似的事。
*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它的光线越来越强,挂在中天的圆月轮廓越来越淡。
向渔站起来,拍掉身上的雪渣,转身走进了摩天楼,这栋楼现在已经成了她的大仓库。
她从电梯井里坐着冰台回到楼的上部,费了很大的力将升降机从115层和116层之间弄出来。
上一世外出寻找物资,很多时候靠她的异能干不掉像潮水一样扑过来的丧尸,找到各种交通工具甩脱身后的尸潮已经成了她的一门生存必修课,所以不管什么样的车她都能很快上手。
将升降机的位置卡在116层后,向渔爬上升降机里一层叠一层的履带车上,将车外的冰层、内部的物件、防冻液缓慢解冻后,点着发动机将6辆车一辆接一辆开出来。
向渔跳上了其中一辆车,爬上爬下检查了一通,这不是武器车,车的前座是封闭的两人座车厢,车身后有一个大小可观的敞篷车厢,近似一辆履带式运输车。
楼里没有找到满的油箱桶,向渔在楼上楼下几层找回了几个空的油桶和一根透明软管,打开油箱门后,将软管插进去,在管子一端用力吸了一口气,等到黑色的汽油顺着管身缓慢流出来后,向渔立即将油桶放到管子下面接住。
五辆车一共接满了三桶油。
向渔将三桶油放到没被抽走汽油的车车厢后放好,不敢借助冰台将车直接从116层的高空往下送,将车重新开到升降机上,操纵空气中的水分一上一下拉动升降机的链条,通过还算完好的升降机井道里缓缓将车运下去。
运到二十多层时,楼身的损毁程度相比上层严重很多,井道里也堆满了碎石,升降机又卡住了。
向渔往下看了一下高度,四五十米高,还行,伸手在摩天楼的玻璃外墙上轰出巨大一个洞,又在楼外凝出一块二十厘米厚、二十平方的冰台。
冰台穿过墙上的洞缓缓朝着升降机平移过来,等完全对接后,向渔从车上爬下来,拉开升降机的防护栏,回到车上,小小踩了一脚油门。
履带“咯噔咯噔”响起来,向前压上剔透的冰台,随着向渔一脚刹车又在冰台正中间稳稳停住。
冰台载着车,向渔在车上控制着冰台下落的速度,三十米、二十米、十米、五米……
最后的着陆速度还是有点偏快,“轰”一声,冰台重重砸在了冰层上,几米厚的冰层上瞬间出现了几道裂纹。
向渔将车从冰台上开下来,在空旷的大冰层上试开了一圈。
履带“咯噔咯噔”压过冰层上的厚雪,留下身后两条宽宽的纹路,偶尔碰到企鹅堆好的雪地堡垒,向渔也不避开,直接就压了过去。
车稳稳的爬上,又稳稳的爬下,在车厢里几乎感受不到颠簸,性能很好,几乎像是为这种路面状况而生的雪地车。
为了不浪费汽油,向渔很快就停下了,返回楼里的居住区,从各个衣柜里找了很多表面防水的大衣出来,一层叠一层,缝成了一个便携可折叠的帐篷、一大块防雨遮雪的盖布扔到车厢上。
在车厢上重新凝了一个小冰柜后,向渔从岛上的大冰柜里拎出一大袋炸鱼、虾米干,很多鱼虾蟹,一起扔进了小冰柜。
这种天气其实用不着冰箱了,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天然冰箱,小冰柜只是简单当成放食物的橱柜。
锅碗、木柴带走一些放到后车厢,几套衣服、两床被子扔到副驾驶上,太阳能手机、GPS定位器、日记本扔到车窗下的中控台上,一箱罐头、一袋米放到副驾驶的地上,还有植物园里的水果蔬菜,向渔也摘走了两箱,几个已经成熟的面包果,也一并摘下扔上车厢……
收拾得差不多了后,向渔站在车旁,仔细清点了一遍后车厢的物资,衣服、食物、睡觉的地方、交通工具、燃料都有了。
向渔抬头遮住刺眼的白光,看了一眼天上,太阳还没升到最高,月亮已经开始落下了。
中午的时候向渔随便吃了一点,下午的时候,向渔给植物园和帐篷除了积雪,为了防止以后几天下雪压弯树枝,又给植物搭了棚。
巡了一圈岛,加固了小岛周边的水系结界、拉过天空的十根冰柱、小岛底下断裂处的楔形海冰……
胡乱吃过晚饭后,收起灶台上的各种调料瓶,洗干净各种锅盆碗筷放好。
今天向渔睡得格外早,躺在帐篷里闭着眼睛一遍一遍过车上的物资和小岛上忘记照顾到的角落,每次想到还有什么漏了,就又披上外套起来去处理。
*
在小岛上又睡过了一个暖和的夜晚,夜间没下雪,醒来的早上又是一个晴天。
向渔掀开帐篷,看了看东面还没完全跃出冰层的太阳,又看了看头顶正中光线很浅的月亮。
出去找月球陨落、异能光引力,还有另外半颗SSS 晶核的线索,对她来说都是早晚的问题,只不过越发不稳定的月相和月出月落,促使她早一点出去罢了。
早一天出门找到线索,早一天回小岛。
而且今天天气也不错,适合出远门。
向渔简单洗漱一番,早餐吃得饱饱的,叫了一声鲸鱼,就爬上了车,朝着巨浪筑成的冰墙开过去。
之前在冰墙上开的门太小,为了让车开过去,向渔又费力在小门旁开了更大的门。
雪地车缓缓开过第一扇门,开向第二扇门的时候,向渔回头看了看她的小岛,雪烟囱一样耸起的火山口,郁郁葱葱的果蔬园,已经醒来满世界乱跑的大小企鹅,冰面上长长的滑梯、停止转动的旋转木马……
向渔猛的踩了一脚刹车,从车上跳下来,回到第一堵巨浪墙后面,把大小两扇冰门全部推回去,严丝合缝的堵上了两个洞,不贴近了看,几乎看不出这里开过两扇门。
按照视频里看的“未来三十天全球气候模拟”,未来一个月里,冰层都不会化、温度也不会显著上升。
向渔站在巨浪的墙角根下往左右两边看了看,看不到边,就算是用异能去测,也测不出巨浪有多长。
只要冰不化,冰封的巨浪就是小岛坚实的城墙堡垒。
冰上风灌过门的声音还是很大,向渔开着车,像穿过隧道一样通过一道道冰门,又跳下来将门一扇扇推回去堵上。
把最后一扇冰门移过去堵上后,冰原上疯狂灌过来的风小了一些,向渔抓了抓吹得乱七八糟的头发,伸手在空中凝出一团浅蓝色的异能光。
冰墙下的风贴着墙根往右吹,异能光飘向左前方。
找准方向后,向渔爬上车,透过车玻璃看了一眼冰层下鲸鱼的蓝色身影,打了个方向盘,踩了一脚油门将车开了出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远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