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舒年最近过得不是很好。
经过万般的排查与诊治,沈芳怡说他被确诊为一种叫慢性血吸虫病。这种是寄生虫感染,主要传播途径为水源、食物、接触、粪便等。
他并非第一个出现这种症状之人,只是他是皇帝,所以在发现时,才更能让人察觉而已。
稀奇的是,这种病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些皇室和高官贵族,他们都有共同点——曾受先帝赏赐于鲥鱼食之。
鲥鱼,宫廷宴会或祭祀常见,产自彭州宁家。
切确来说,应该是前皇商之一的宁家,便是被顾彧卿救走宁书安的宁家。
食用鲥鱼的所有人,皆感染血吸虫病。得知问题所在,追溯源头,果不其然,正是宁书安一人所为。
纪舒年不知道顾彧卿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助纣为虐,想要谋反也好;是想要通过其他法子,想要救他也罢,在他决定救走宁书安,站在对立面后,他们只会是敌人,生死不休的敌人!
好在,如今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已然找到,现在唯一要面对的便是西北与玢西两地的动乱。
西北动乱,说白了便是罪官之流逃窜于西北作乱,背后站着因朝廷政策而触犯利益联合起来的各地豪绅。
豪绅之害,动之国本!有句俗话说得好,铁打的豪绅,流水的朝代。
这些豪绅士族门阀根深叶茂,家族代代相传,几乎垄断朝廷各大高官职位,这也造就官官相护,豪绅永远是上等人,贫民永远是贫民,贫富差距之大,历代皇帝都要为之掣肘,也是心之大患所在。
玢西则是前朝余孽的老巢,他们自称玢西娘娘神教,为教化世间百姓而来,救民于水火之中,利用神教拉拢人心,颠倒黑白,给朝廷抹黑。
玢西神教隐藏极深,前阵子,下面人探查到,受玢西神教教唆,其下教徒或隐藏花楼,或以各种办法进入高官后院,光是被查出的玢西教徒,京城便多至几十户人家,其中上至皇室宗亲,下至文武百官,其害至深!
对于豪绅之害,并非短期能够解决,这是当下社会结构所造就,想要变革需要大量推动一系列相关政策,诸如土地改革、发展工业、设学府而教化民生、奴隶制等。
这些前提下,必须己身有强大到能够镇压一切的军事与金钱能力,否则一切皆为空谈。
然,纪舒年才刚登基不久,有因突患恶疾为玢西神教用之愚民。虽说他手中有一定的兵马,可朝廷官员与豪强士族门阀牵扯极深,原先不过是动了一些豪强利益,便被驱之造反,倘若推动变法,怕是明日百官便会逼宫!
不变法,大纪依旧如前世那般腐朽,直至覆灭;变法,改朝换代,朝廷还是那些门阀。
故,陷入死循环。
正愁着,沈芳怡突然寻到纪舒年。
沈芳怡的师父为太医院院史,而太医院一般专为皇室宗亲,乃至王公大臣作诊治。涉及自己的性命这种事,不会有哪个人不上心。太医院官品虽小,却往往皆是当权者之人,如今被提拔的院史也是如此。
说起来沈芳怡会来寻纪舒年,还是因为她有医德。对于自己的病人,病才痊愈没几日,又开了安神药物。一般人,开了也就开了,可纪舒年是何人啊?他可是皇帝啊!更别说她的小命绑在纪舒年这条船上。
为了自己的小命,哦不,因为她有医德,所以打听了一下,凭借着她那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打听到纪舒年为何而烦忧。
古话说得好,对症下药,有些病不一定为身体病变,心病也是一种病。
开什么玩笑,睡觉都得用到安神药才能安眠,这心理压力得有多大?很多病都是从心病体现至身体化,她这是防范于未然!
于是,才有如今她面圣之事。
沈芳怡因血吸虫病有功,同时救驾有功,特赐为正六品医官。
并非纪舒年小气,只是女子为官会触动父权利益,必然难之又难,加上沈芳怡所学医术并非当世正统医道所出,亦未通过选拔。
每个行业皆会抱团,对于一个半路出家,且还是女子出身的沈芳怡,纪舒年能赐其正六品医官,还是因为其救驾有功,以及救了涉事的王公贵族,才能让他们捏着鼻子没有再反对。
人嘛,谁还没有生病的一天?万一哪天有求于人呢?但再多的,可就不能够了。
如今的沈芳怡,有官品在身,面圣也少了些非议,但还是要避讳一二,所以此时除了纪舒年之外,还有寿康太后在场。
“陛下,微臣有要事相议!”
在人人平等的新社会生活下的沈芳怡,对封.建君主制是十分看不上,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是小命要紧。
加上如今她是朝廷命官,她有一颗想要改变当下女性地位的野心,所以必须学会官场那一套,不能叫那些臭老爷们看笑话,笑她连礼制不知为何物。
沈芳怡潜心学习了一些称谓与礼制,可到底经过教育普及的熏陶,学了些皮毛,但对王权的敬畏之心,却是浮于表面,顶多是当成商务公函的格式与要求来对待。
对于人才,纪舒年有一定的包容心,更别提这些天接触下来,他早就知晓沈芳怡是位怎样的人。
说她胆子大吧,她却很会审时度势;说她胆子小吧,一上来就说他比母猪都不如,还不畏强权,提议将染疾的王公贵族单独隔离。
此时听闻沈芳怡所言,明白她这是要谈及政事了,而自古有后宫不能干政的礼制……
看来沈芳怡学的还不算少,只是寿康太后和他的关系倒也不必因此避讳。
“爱卿不是常说女子能顶半边天吗?朕不是那般迂腐之辈,母后并非外人,且但说无妨。”
事实上,后宫不能干政,一是因为父权社会;二是父权社会下,女子未能接受文化教育;三则防止外戚势大;四是为了避免牝鸡司晨。
沈芳怡对此嗤之以鼻,这些不过是男人为了避免女子瓜分他们利益的手段罢了!
如果可以,她才不会特地说这个,这还不是为了不让提携她的寿康太后,将来与纪舒年反目么?
她这都是为了谁?
沈芳怡在心中腹诽,表面上还是赞同:“陛下所言在理。”
她话锋一转:“陛下也知晓微臣乃一届医官,素日最喜研究书籍。常言道:医药不分家,而医学与化学紧密相连。”
硝xx油还能制作炸药,这也是她在学医后才知道的事情。
说到专业上的事,沈芳怡双眼放光,完全忘记之前的古代用语,做好了铺垫,她也没有再卖关子。
“微臣在杂记中偶然察觉,用硝石、木炭和硫磺等材料混合物,可产生出爆.炸性反应。这种产物,小到能制作烟火,大到能将城门炸开,便是连开山亦可!”说到这,沈芳怡顿了顿,给他们理解的时间。
她打听过了,如今处于冷兵器时代,虽说战场无赢家,火.药会带来伤亡,但热武器时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说私心也好,说大义也罢,没有人比华夏子民更明白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
再者……
这个时代虽然是架空,不属于她所在时空的任何朝代,但非常神似,神似到每每想起恨不能扒皮喝血!就比方说在某个海岛住着一群倭人!
即便他们不是那个时代的罪人,可这些倭人也并非什么好人!他们仗着水性好,时常对海域渔民烧杀抢掠,性情残暴,可以说成功地让沈芳怡平等地仇恨上了。
她既已穿越到这个世界,断不可能再让其有发展起来的机会!
多亏于下班时看的基建小说,才让沈芳怡对某海岛地质有些了解。
“陛下,听闻大纪东部有座海岛小国,其名为仓,地产矿物资源尤为丰富,却是民生尚未开化,当地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何其艰苦?”
沈芳怡痛心疾首:“咱们身为东方大国,自然有帮助周围附属小国的义务啊!”
纪舒年:“……”
除了寿康太后之外,沈芳怡还是第一位让他另眼相待的女子。
若其所言为真,武器有了,金钱也有了,那么国富民强的日子,还会远吗?
看到纪舒年惊叹的神情,沈芳怡并没有飘飘然,而是打了个预防针。
她拿出自己整理好的笔记:“诚然,以上只是微臣从前人书籍寻察,具体还需实践方可所得。不过这东西危害极大,须得做好防御工作,万不能马虎!”
“对于研发人选,微臣也有一些小小的建议,都写在文中,陛下可当参考。”
嗯,什么炼丹炸炉的方士,都给她去为国家做贡献吧!
从陈有福手里接过文书,翻看之下,嗯,毛笔字比以前好多了,这个字也挺像个字。
事关火药,沈芳怡写的很是详细,但她到底非专业,这个时候只能祈祷小说作者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多少参考科学依据,而不是写出那种24小时失联才能报警的误人之事。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24小时是寻人的关键时期,在发现走失或失联后,第一时间一定要报警!
为了不误导,沈芳怡还专门强调,该内容仅供参考!实践过程请务必做好防护!
即便如此,其所提供的思路与超前的知识,已然超越这个时代,看得纪舒年是心下震撼,连连道好。
“此等利民之策,如若能成,朕重重有赏!”
沈芳怡又不是那种视金钱为粪土之人,理所当然接受。她不仅接受,还道:“若是能成,微臣还想同您提个小小的建议,希望您能接受。”
方才说了,对于有才之人,纪舒年包容心比较强,并未觉得对方贪婪,提要求也是应当的。
“爱卿请说。”
“想必陛下已然知晓微臣所谋,微臣只希望他日,陛下能给天下女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诸如设立女子学府,让女子也进入朝堂!”
她看着纪舒年,神情坚定:“陛下,女子也是一大劳动力!与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磋磨一生,不若让她们为吾大纪做实事!”
“并且,科举不光仅仅只可学甚诗词书画与君子六艺,还可社法学、算学、冶炼、农事、地质等。身为朝廷命官,如若连鸡蛋几钱,农事作物皆不知晓,又如何治理一方?陛下您莫要觉得这些无用,要知晓,地质可考察矿产资源,地质面貌,农事可培育良种,可使民生更进一步……”
这天,沈芳怡说了很多,纪舒年也就此打开了新世界。
哼,什么父权母权,在他这个皇权面前,全都给他干活去吧!
注:本文不可考据,请勿代入现实!另,求收藏_(:з」∠)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24野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