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个小家伙畏畏缩缩的跟在钱思齐的后面,跟到院子,跟到了房间,钱思齐一阵好笑,倒是没有想到他们三个竟然在钱富贵的眼皮子底下跟着自己出来了。
“你们三个怎么出来了,”
钱思华和弟弟妹妹对视了一眼,也不说话,钱思华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大哥虽然是在为他自己争取,但是其实也关系到自己和妹妹弟弟的工钱。
大哥都拿不到钱,自己三个本来就不受重视,就更拿不到了,钱思齐将三个罐子里面的铜钱倒出来的画面实在震撼,拥有过钱财的他们自然不想回到之前那样,只能在每一次买东西的时候,偷偷的攒一点点钱。
这道理不仅钱思华知道,钱金环自然也知道,她一个不受重视的女孩子,努力的在家里生存,争取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是那么傻,
至于钱思年,暂时还没有想到这些,只是单纯的跟着哥哥姐姐罢了。
三个人只是会站在门口抠手指,钱思齐也不追问,
“我和祖母爹爹的事情,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之后我会慢慢的和他们说,倒是你们,下到乡下之后,一定不要吝啬钱,好好的和你舅舅他们商量,去买东西的时候,要他们陪着一起,如果商量的是工钱,也要按时结钱,不要耍赖。”
钱思齐一贯都不相信什么所谓的无私付出的感情,更不相信亘古不变的感情,或许有,但是少见,至少,钱思齐上辈子那么多年,没有遇到过,
回忆起来这些年,李家在钱家占到便宜的时候很少,钱富贵虽然和李大丫生了三个孩子,但是却和李大丫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纯粹的李大丫能生。
孙秀琴无视李大丫,李家,杨麦穗则是将李大丫娘几个当丫鬟使唤,李大丫也不是那种会巴拉婆家,照顾娘家的人,
反倒是会想办法占一下娘家的劳力,钱思华兄妹三个跟着李大丫时间久了,同样理直气壮的占便宜。
为了点钱财,李家将李大丫送到钱家做小妾,自然会有一些隐形的好处,至少他们城里面有一门亲戚,在一些时候,是有用处的。
但是这些隐形的好处,要有见识的人才能看出,李家人不一定所有人都能领悟到,他们更多的只是关心自己能看到的好处,利益,
李大丫被杨麦穗叫去种地,李大丫歪缠自家哥哥弟弟帮忙,还连午饭都不管,只管自己娘几个,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李家的人必然有意见,就算李家几个兄弟没有意见,他们妻子也肯定会有的。
钱思齐曾经是穷人,最恨的就是比自己富裕的人欺负自己,占自己的便宜。
将心比心,李家的人再傻,再对李大丫几个有感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被消磨,感情也好,利益也罢,都要你来我往,相互付出,才是长久之道。
见三个小的跟着自己出来,心地算不得善良的钱思齐难得耐心一次,给三个小的说些道理。
钱思华悄悄的抬头,只见一向不喜欢和自己兄妹说话的大哥此刻眼睛直直的盯着自己,脸色不变,声音不缓不急,知道大哥是在教导自己三人做事情,钱思华赶紧点头答应,
“大哥,我们记得的,不会忘的。”
“注意安全,自己去找爹爹,他既然答应了你们,就一定会说话算数的。”
看着三人朝着堂屋走进去,钱思齐不紧不慢的拿出一本《孟子》来打开看,她早已经过了沉不住气的年纪,也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和钱家人的关系就如同宫斗文里面常常出现的金句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注1)
身上没有钱财,钱思齐没有半点安全感,这段时间,表面上不动声色,还积极的给钱家出主意,但钱思齐的内心非常焦灼,忐忑不安。
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钱思齐心理建设了好久,才慢慢的适应,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但是原主藏着这么大的一个秘密,一旦暴露,是在这个世界毫无根基的钱思齐无法承受的,
索性,曾经的那些经历,让钱思齐能够冷静下来,慢慢的思考自己的情况,慢慢的和原主的祖母父母做斗争。
钱思齐庆幸,原主非常刻苦,尤其是在有了性别意识之后,更是将读书当做避风的港湾,最后的救赎,拼尽全力读书,基础打得非常牢固,
这些知识,钱思齐全部都记得,并且融会贯通,毕竟曾经的她,是靠读书才走出大山,在大城市立身。
两世的记忆叠加,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精深了,原主曾经不懂的那些,钱思齐如今都能解说一二,
现代给她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开拓了她的眼界,让她知道,大山外面还有广阔的天空,原主缺少的就是这种见识,则是时代的局限。
如今,二合一,造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钱思齐感觉自己思维清晰,对这些知识了若指掌,拿起书来,很快就能融会贯通。
钱思齐兴致勃勃的看起书来,而堂屋里面,钱富贵对三个儿女再次提出的借车请求,满口答应,并且认真的将刚刚没有收的20文钱收了。
杨麦穗絮絮叨叨的吐槽,对钱富贵带着几个小下去,耽误时间,非常不满意。
钱富贵为了安她的心,仔细的讲解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娘,这点东西不多,也赚不到多少钱,我之所以陪着去,主要是想让他们练一练。”
“咱们家齐哥儿是要读书的,华哥儿他们等齐哥儿考上了之后,也不可能再和我一样做什么中人了,倒是经商是可以的,他们拿这来练练手也算是一件好事。”
“说来惭愧,要不是岳父大人提起来,我都想不起来,就让两个兄弟这么晃荡,咱们这第六坊本来就是些贫民和三教九流的住的地方,思华他们天天跟着这些人混,倒是沾染了不少恶习。”
钱富贵提到岳父孙永清,满是感激和崇敬,毕竟要不是他提醒,自己都没有想到,儿子已经这么大了,需要学些东西了。
杨麦穗对这个亲家,也是很尊重的,一方面,源自于钱守财在世的时候的态度,他太过重视孙家这个亲家。
第二就是孙永清这个秀才带来的威势了,不说远的,就是之前孙永清处理事情,轻松简单。
而且钱思齐这个钱家的大孙子,一直都是由孙永清教导,一看就和第六坊的其他人不一样,用杨麦穗的的说法来说,是带着第一坊文桂坊的文人气。
对儿子教导孙子,杨麦穗一向都是不说什么的,只是瘪瘪嘴,想说的话都忍住了。
“齐哥儿说得有道理,咱们家买一头驴,这样推豆腐也省事儿,娘你也轻松点。”
说到这个,杨麦穗就有话说了:“买驴不要钱啊!咱们家,买了一个房子,花了一大笔钱,这几天在打墙,修整蒋家,不对现在是咱家新房子,每天这钱哗啦啦的流出,这钱要省着点用。”
“齐哥儿年纪还小,这主意瞎出,”
钱富贵低声道:“齐哥儿书读得多,只怕是真的知道些秘方,现在咱们家这豆腐脑每天都能赚不少钱,要是齐哥儿在出点其他的主意,弄出其他的来,这钱,更不会少。”
杨麦穗咬牙问道:“难不成咱们真的要给齐哥儿这秘方费用,他是我大孙子,那有和当爹娘老子要钱财的。”
钱富贵叹气,摊了摊双手,“娘,不仅要给买小毛驴方便之后推豆腐,也要给齐哥儿这出主意的钱财,不然这事情不好办,咱们家也不能只靠豆腐脑。”
里间,正在织布的孙秀琴其实一直在听着婆婆和丈夫说话,一边听,一边心里埋怨,家里明明有钱财,却不愿意给齐哥儿点,让齐哥儿自己想办法买挣钱。
孙秀琴干脆的放下织布机,站起身来,在屋子里面摸索了好一会儿,找出一个荷包来,将荷包放到怀里,穿过院子,走到钱思齐的房间。
钱思齐正在看书看得认真,孙秀琴将原本就很低的声音,压得更低,悄悄的将荷包放在桌子上,就打算离开。
钱思齐刚刚结束了一场默读背诵,就发现了鬼鬼祟祟的孙秀琴。
“娘,你来是有什么事情吗?你坐嘛。”
孙秀琴被忽然出现的声音,吓一跳,根据她的经验,看进书的人,基本不会主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娘没有什么事情,就是看看你,对了,这是娘攒下的钱,你拿去用去,你一天天的长大了,要花钱地方多着呢,”
钱思齐赶紧推辞,美好的生活要自己创造,自己能想办法挣钱,要长辈的,实属没有必要了。
孙秀琴再三劝说,钱思齐只能的笑着说道:“娘,你放心,我应该很快就能有钱了,”
“这事情,不好说,你先拿着我的这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于其他的,你不想说就不要说,留着以后,也能赚点零花钱。”
对婆婆和丈夫,孙秀琴不抱希望,倒是钱思齐信心满满。
(注1)来源网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