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青坐在台阶上抱着本书册认真地看着,边看还边抹眼泪,柳锦如有些好奇,这情形只在自己小时候被老师责骂后经常出现,以为鹤青也被老师骂了,忙走上前去看看,她竟然也没察觉,柳锦如靠近才发现,那是民间的话本。
“这是?话本?”
鹤青听到她的声音,转悲为喜,立马拉着她坐下。
“都忘了跟你说这好东西了,这可是最新一节,写得可感人了”
鹤青把话本递给柳锦如,柳锦如拿着仔细研究了一下,话本里的故事跌宕起伏,上到王府贵族,下到民间百姓,各种各样的故事,大多为男女情感牵绊,写得感慰人心。
“你从哪弄到的这些,你每周只去旁别的村里上学,哪来的时间买这些”
“这可都是我老师写的”
柳锦如大吃一惊,鹤青看她看着竹屋内的人,立马纠正道:“诶诶诶,不是这个老师,是我学堂的老师啦!”
“学堂的老师?”
“是啊,她写得那些话本可出名了,我师傅可是她多年的读者了”
柳锦如把话本仔细拿在手上翻阅,故事情绪跌宕起伏,人物也生动有趣,上面的九洲文化,特色风貌写得极为有趣。
“这么看来你这老师要么是游遍九洲,观览河山,要么是读书万卷,下笔如梭”柳锦如不禁称叹。
旧时江南民俗极雅,有诸如花神节,曲水宴,晚蝶会,百草日……这些各种各样的节日一齐构成了江南绝美的民间风化。
“笔者在描写花神节时,真像亲临其中,‘海棠飘絮,长街红香’……想来真是极美的,许多我们北地的文人诗客,还是务实许多的,大都喜欢诸如上元日啊,年节啊这类百姓家家热闹的大节,对于江南这种风俗雅韵,一般是不多做记录的,甚至觉得南人伤风败俗,尽做些小家子气的节日”
“听你一说,好像真是这样诶,老师她每次写这些节日,都仿佛身临其境,和书中人物感受一样!”鹤青感慨着,“真想去江南洲看一看,是不是真的小桥流水,烟柳人家”
鹤青说着,两只手交叠着,似乎在构想什么极其美好的情景,说着说着,眼睛好像变成了两颗星星,特别闪亮“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遇到属于我的贺霆……”
“贺霆是谁?”柳锦如不理解,从脑子中反复提取了前朝今代的名家文人,没见过这个名字。
“是老师笔下江南洲的第一才子,他博学多智,身世显赫,最重要的,是貌比潘安,出门在外,各地男女争相为他送花赠礼……”
“鹤青,鱼稻呢!”
尖利的女声从头上响起,打断了鹤青对于书中倾慕君子的美好畅想。
两人正聊着话本,不知天地为何物,意识到来人,柳锦如见鹤青匆忙起身,似乎有些紧张。
“老…老师”
“又偷看我写的话本!说了多少次了,先给你师傅看,让她评说一下,写些书评给我”苏慧有些气恼,但也习惯了鹤青这孩子的鲁莽好奇了。自己每次写完,都会先给鱼稻这个粗人看,她看得懂呢,就代表自己笔法没有问题,分发给九洲百姓,许多识字数目跟她差不多的也能看得懂了。
她如果看不懂,那说明自己笔法有些生硬,不够白话,是不适应自己话本在九洲传播的。
“好在你现在长大了,不像小时候,有次好奇,竟然偷吃了我三章的内容呢!”
“您怎么还提这个事儿啊!”鹤青脸有些红,想来是顾及着柳锦如在一旁的缘故,“要不是你们自己为了瞒我,把书稿子放在馅饼里面,我肯定不会吃啊……”
“那也是你馋,馋丫头!”苏慧无奈着摇头,这才转头和一旁的柳锦如打招呼,“是你啊,嗯,确实长得很像”
柳锦如正诧异着,方才本想先行礼,又怕打断两人的对话,如今突然被提起,忙着抱拳行礼。
“我叫苏慧,是她的老师,我见过你娘的,不用拘谨”
“苏学士好”面前女子谈吐大方,还提着一条鱼,像是来串门的。
好像是柳锦如喊的称呼太过抬高,面前的两人齐齐笑了起来,“你不用这样客气的,叫我苏慧就行了,或者跟鹤青一起,叫我苏师也好”
柳锦如有些懵,还是点了点头。
“我看鹤青这几日字写得也好,诗背得也快,她说是遇到一位博学老师,耐心逐一教她,看来就是你吧。”
柳锦如还没来得及推说,鱼无刀洪亮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你们三干嘛呢,苏慧,我刚去你家里也没找到你,原来您老出山来了”鱼无刀的声音从后面响起,她提着鸡鸭,想来是去村外买了些肉来。
“你别推辞了,反正总不至于是这个乡野粗人。”苏慧看了看鱼无刀,撇了撇嘴。
见到鱼无刀,柳锦如又是礼貌恭敬地行礼。
“我这徒弟啊,是这样的,死板客套。”鱼无刀佯装不是很耐烦地接受柳锦如的礼,其实内心非常开心。
苏慧白了她一眼。
“快快快,都过来帮我干活,一个也别落下”鱼无刀今天本想给两个孩子改善下伙食,现在多了个苏慧,以她的脾性,肯定是要在此留宿蹭饭的,又得一顿忙活。
天气转冷,四人集聚在温暖的厨房内,鹤青抱了好几捆干柴,开始生火,炉灶散着让人舒心的暖雾。
“冬天来了”苏慧抬头看着,“你们信不信,今天可能会下雪呢”
“嗯,昨晚乌云遮日,夜色赤暗,窗外的树枝都凝了水露,都快十一月了,想来也是要降第一场雪了。”柳锦如抬头望天。
“你还会看天象?”苏慧本想卖个关子,炫耀下自己的学识,倒来了个跟自己一样聪明的。
“百姓朝耕晚休,很多甚至能闻土辨雨,听风识势呢,都是些生活常识”柳锦如真诚地回答。
苏慧面对这种博学多识又谦卑自逊的人实在是佩服,人怎么能一肚子学问还不卖弄自夸?佩服佩服!
乌云浓厚,已是黄昏了,落日温暖地撒在泥土地上,山林里家家炊烟袅袅。
“鹤青那丫头,让她去后院给我拿个冬瓜,现在还没回来。”鱼无刀把焯水后的整只鸡放入瓦罐,加了些生姜葱花,温火慢炖,屋里飘来馋人的肉香。
苏慧把鱼拿出来,正想开始大干一场,被一旁洗菜的柳锦如拦了下来,“您是来做客的,我来便好了。”
“你还会做这些?”鱼无刀挺惊讶的,原本以为她只是个深闺小姐,这些天来,和鹤青一起帮自家园子挑粪浇水,砍柴烧火,都做的很熟稔,虽然不算手脚利落,但样样都会一些,做的也挺快。
“会做一些,只是不熟悉”柳锦如刮鳞去脏,一系列流程很熟稔,“叔母说吃鱼的孩子聪明,就经常买鱼回来给后厨,我的卧房就在后厨旁,他们也爱使唤我做事。”
柳锦如将鱼身平行地划了几刀,抹上盐,将方才切好的姜丝葱花洒在上面,放在锅上清蒸。
“哎哟累死我了。”鹤青抱着两个大冬瓜,脸上沾着黄土,活像个小花猫。
鹤青白净的脸上沾了好些黄土,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一阵的哈哈。
鹤青将冬瓜放在案上,长呼了一口气,“你们不许笑,哎哟,方才那个大黄狗不停地上蹿下跳,把我一脚绊倒了,摔在了地上……”
“要下雪了,这些家畜是这样的”柳锦如用帕子擦干净手,又去屋内拿了条干净的帕子给鹤青擦脸。
“你啊,比锦如大了一岁,还像个孩子。”鱼无刀用菜刀砍着瓜皮,咔嚓一声那瓜便裂开了,她利落地将瓜籽和瓤撒进盆里供鸡鸭作食。
柳锦如笑了笑,“我力气可没她大,一人抱两个大冬瓜”又调笑着鹤青。
鹤青嘿嘿地傻笑着,脸上的黄泥被擦干了,正想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休息,又被师傅喊着去煮饭。
晚饭做好了,屋外天气太冷,冬日的寒意吹的人脸疼,四人还是选择挪进屋子里吃饭。
屋内饭菜热香,四人围着方桌,窗外悄悄地飘起了冬雪,绒绒的飘雪细碎地飞着,呼呼地敲打着木窗。
苏慧刚想吟诗一首,柳锦如突然开口无意间“抢”了她的词。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柳锦如想起前朝的诗句,非常开心“师傅可有温酒?”
苏慧一直以学者自称,如今见了柳锦如这样的人,倒还觉得自己有些太过自耀了,想来真正博学之人,所学知识不过是兴之所至时的点缀,并不是高人一等的依凭。
鱼无刀一脸笑容,从不知什么地方掏出一壶温酒,“嘿嘿,早备好了,本来不想让你们喝,今天高兴,围炉饮酒,真是畅快!”
鱼无刀一人倒了一杯酒,酒酣饭饱,真是人间好味。
柳锦如不知从出生以来,多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这样山林的日子确实穷苦了些,但是人活得有个人样,和喜爱自己的老师,相谈甚欢的好友一起生活,日子怎么可能不快乐呢?
飘柳院日日山珍海味,却整日勾心斗角,没有丝毫喘息,叔父雷霆心肠,又对她极为厌恶,她从小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自己那几个姐姐都不想跟她玩,自己在院内毫无地位,对外虽称为才女,对内却是个打杂的,在飘柳院人眼里,她再聪明也只是个下等人生的下等人。
柳锦如原以为这一生就这样忍忍过去,待到年满十八,可以进朝面圣,求取功名,可她刚到十八岁,叔父为了巴结当朝新秀吴家,将自己许婚给吴家少爷,朝廷内的人都知道吴家少爷是个蠢货疯人,违法犯罪的事没少干过,只是吴家每次都能重金找到替罪羊,为他摆平,这才让他难逃刑狱。
她被像祭祀的牛羊贡品一样,被套上完全不符合她身型的红色嫁衣,五花大绑去献给了吴家,扔进了那恶臭的吴家少爷卧房,他们称之为洞房。
柳锦如觉得这是他们对自己的侮辱,对自己此生所读之书,对自己所敬仰的文士先辈的一种折辱,一个思想正常的人,被捆成牲畜一般扔走,怎么不屈辱可笑!
柳锦如自从漂泊江湖以来,似乎不再对最初的理想有所期求了,在飘柳院内,日日山珍海味,她走不出去,也看不见民生疾苦,理想抱负皆出自历朝书籍,总觉得自己似乎与寻常百姓不同,注定要走入朝堂,搅弄世间风云。
如今实打实地走入寻常百姓家,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两只脚两条胳膊一个头,都是活生生的人罢了。如今她似乎更看重自己的一日三食,健康快乐。
柳锦如将自己的十几年人生讲给面前的众人听,各个听完无不是感慨万分。
“我先前还觉得近日写的人物角色身世不够悲惨跌宕,如今看了你,发现自己写的悲剧倒是收敛了”苏慧感慨着。
“你那悲剧哪能跟她比?”鱼无刀抹着眼泪,“要我说,就是嫁人,毁了她的前半生”鱼无刀照常把这些都归结到“嫁人”和“婚姻”两个字。
“锦如,你别回去那个地方了,他们都不把你当人看,你就留在这,和我还有师傅过一辈子,我们原先就是和鹤白一起,多你一个都不算多……”鹤青眼睛有些红红的,手搭上了柳锦如的手,非常恳切地说着。
鱼无刀听着鹤青说着和自己年轻时对柳锦如她妈说的一样的话,看着柳锦如复杂的神情,不禁一笑,“她不会留在这里,她志不在此,终要离开的”
鱼无刀这些年反复回想,终于想开了年轻时盘旋在自己心里那么多年的迷雾。
“人各有志,莫要强求他人”鱼无刀朝鹤青说着,也看了看柳锦如,她不想鹤青的话成为柳锦如的负担,正如当年自己的话对于顾红叶一样。
如果,她想,如果自己不那么强烈地要求顾红叶陪着她,顾红叶哪怕走的时候也会来和她商量一下,道个别吧,不至于因为觉得违背誓言而愧见自己,所以就连最后也没来看自己一眼吧。
「1」出自《问刘十九》——唐 白居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学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