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希望

赶到裴琼家时 ,看见裴琼正架着小炉子做饭,连长才放下心来:“做饭呢!方连君呢?”

“屋里睡觉。”裴琼看了一眼抱着方琳的连长闷声闷气的答。

“这时候了睡觉!”连长黑着脸不客气的迈进屋里找人。

“不好好过日子,两口子挣点钱容易?再敢赌博我叫派出所把你拘留起来!”连长在里面的咆哮裴琼在屋外听得清清楚楚。

“你怎么去找连长了?”裴琼抱着把方琳抱在怀里。

“我怕。”方琳也说不出怕什么,那把镰刀也许一直都在那里,但谁知到呢?她毕竟只是个5岁的孩子。

再大些的时候,方琳就骑着自行车上学了。六公里的上学路,从一年级起就每天和小朋友们骑车来回。

每天裴琼早早的起床,炒了鸡蛋饭,等着孩子起床。偏方琳是个急性子的孩子,一起床就哭哭啼啼的要走,饭都顾不上吃,就怕迟到。裴琼逼着让吃了饭才放人走,方琳就哭哭啼啼的摇晃的骑着小自行车上学。

最开始时,方连君偷偷跟着,跟了一个多月,看孩子自己上学放心了,才不跟了。

方甜也慢慢大了,偏性格弱还是个慢性子。起晚了就不想上学。裴琼每早晨哄了又哄她才起来,方琳早一溜烟跑了。

虽裴琼没读过什么书,但极看重孩子的学习,担心方甜不去学校,每天央着方琳带着妹妹一起、或偷偷给方甜5毛钱哄着上学。

每每两人骑一练车时,方琳总不大情愿,毕竟之大了一岁多,几乎等大的孩子,让她载着去上学确实时间困难的事。而这怎么能难住她?你猜怎么着?

两孩子一前一后,两只脚叠放在一个脚踏上,一起用劲。这六公里路,或是前面掌车把的蹬一会儿、或是后面的蹬一会儿、或是两人一起蹬,倒也玩出趣味来。

索性两个孩子都让人省心,没有在学习上让她操太多的心,每天裴琼最幸福的时刻——下午她坐在院子里,栅栏外高高的白杨树遮住阳光,干爽的风吹动着树叶沙沙啦啦的响。她坐在荫凉下剥豆子时,还未见人就能听见稚嫩的声音由远及近的喊妈妈,然后两个小不点顶着晒得绯红的小脸蛋放下自行车就依偎到妈妈身边来。

她常常想,自己因为年少时家里没钱她没读书,现在一定不能让孩子有一样的遗憾,就边剥豆子,边温柔的看着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好好上学,看妈妈没上学,现在当农民,多辛苦呀!”

“嗯,那妈妈,我们上完小学上完中学是不是就可以挣钱养你了?”

“不是,你们还要上高中、上大学、上大专。总之有学你们就要上,你们一定要比我过的好。”裴菲没有上过学,只能把自己认为的告诉孩子们,即使有些是不对的,但这是她的所有了。

这时候方琳看着陷入憧憬的妈妈,似懂非懂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离家九年后,裴琼第一次回老家,还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需要购买半票了,但裴琼囊中羞涩。

一路上两个小朋友像打游击似的:进车站时泥鳅一般乘检票员不注意挤进人流溜进去、在火车上有查票时躲在坐席或者桌板底下、孩子毕竟还是贪玩的,查票人员一走,两个孩子探头探脑的钻出来,整个车厢里转着玩,若碰见还有查票的就躲进卫生间。一路躲藏着心惊胆战的回了四川。

这抹让裴琼魂牵梦绕的绿色在蜿蜒的山路尽头渐渐呈现在她眼前,她眼角有些湿润,她已为人父母了,在竹林那头也有她的父母。

木屋唯一的改变——漏风的地方变多了。山里没有多余的纸,角角落落的缝隙被用仅有的巴掌大的纸糊起来。裴琼在二楼和孩子们一起睡着,她听见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的缝隙里吹进来。呜呜的夹杂着哨音,让人听了有些害怕。

她听着声音回想自己离开后的生活,曾经的场景像一堆散落的照片,一股脑的涌入。她细细的缕,能让自己开心的,是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和一个勤劳的丈夫。

她俯身借着月光端详两个肉肉软软的孩子,忍不住嘴角漾出笑来。她亲了亲两个孩子的脸颊,忍不住的又亲了亲,孩子睡梦中转了一下脑袋,她才作罢。

因正值冬天,祖孙一家人围着火坑烤红薯。方琳看见脸上已有很多皱纹的外婆,不太灵活的钻近旁边地上的小洞里,“咚咚咚”的扔出些红薯来,两个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从未吃过这样的美食。

大姐裴梅嫁人后随丈夫定居福建了,二姐裴慧在和丈夫在各地打工挣钱,四弟离父母最近,在镇上做木工。听说姐姐回来,也带上儿子赶着回来团聚。

一家人相顾,话并不多,小半生的沧桑感叹随着烤红薯的香气蔓延在这屋里,然后从房屋缝隙里飘走。

去方连君老家时,要路过一条跨两座山的江。从前没有桥,需要撑船渡过去。而现在国家修了一条钢架结构的长桥,走到桥上时,裴琼看着两山之间的夕阳,生出无尽的感叹来。

深绿色的两山,一条幽绿的江转着弯迎面而来。夕阳的光打在江面上,闪出金色的粼粼波光。微风吹来,江面的水轻轻的起皱,一切都静谧的让人心安。

过桥下山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山路很滑,裴琼左右手牵着两个孩子,心惊肉跳半滑半溜的往下走。天渐渐的黑了,裴菲心里怕了起来。

正走着前面跳动出火把:“三妹,是不是你?”

虽已离开这地方近十年,这声音她依然很快分辨了出来,是连君的一直未结婚的大哥。

说起这大哥,也是个老实而孝顺的人。因为小时候发烧,导致智力上稍有缺陷,显得傻傻的孩子气,但为人在村里十分可靠。一直未婚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实在穷,另一方面因为智力。

“大哥?是我。”

看到大哥时,裴琼才放下心来。大哥背起方甜,一手打着火把,很灵活的往下走,一边还提醒着裴琼哪里有大石头需注意。到家时,夜已深了。

大哥拿出中午就备下的白米饭和简单的菜热招待她们,连君爸爸已经睡下了,并不曾起床过问。

裴琼以为老爷子还在生气,没说什么吃了饭带着孩子仍回到矮房子里睡了。对于大哥,她钦佩而感谢。家里这样的情况,想必是把所有的大米拿出来招待他们了,对于老父亲,他虽智力有些缺陷却孝顺而勤劳。

连君父亲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的战士,屁股上中了一弹,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没有取出,后来长进身体。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老爷子不大能做重活,一直是大哥一人在有限的地里劳作养活两个人。

第二天一大早连芳便带着两个孩子从前村看望远道而来的裴琼,两人相见一笑释然,客气中带着些久违亲人的热络。老爷子没变,依然不喜欢裴琼以及她的孩子——连芳的孩子临走时老爷子当着裴琼的面给了两块钱,裴琼后来走时,老爷子甚至没有出门送送。

这两块钱让裴琼记了一辈子。

回新疆的路上,两个孩子照例游击队似的躲着检票员,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路过兰州时已是晚上,两个小朋友已有些困了,没甚注意,被检票员抓个正着。

“你过来!”方琳被大个子的男检票员提着后脖颈的衣服拽到量身高的地方。

“你自己看看,已经超了身高,为什么不买票?补票去。”

“大哥,我一个人拖着两个孩子,真的没钱了。”裴琼一副可怜而乞求的神情。

方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羞愧,她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妈妈的脸。也许她在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躲过,更多的是因为贫穷带来的羞耻感。

“另一个孩子也过来。”说着大手拉过方甜。

方甜吓得缩着脖子,突然被抓住的恐惧让她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站直。”说着粗暴的把方甜往上提了提。

“哎呀,行了,孩子都吓哭了。”旁边一个女检票员看着有些不忍。

方甜超1.2米多一点,两位工作人员看了看裴琼,默契的没有开口。

补完票,裴琼带着两个孩子再一次上了火车。两个孩子犯了错死似的偷偷看着裴琼,裴琼看着两个孩子,心里一阵悲哀。

快要进新疆界时,火车上有人托着餐车卖饭。方琳看着餐车小心翼翼的咽口水。同坐的人买了一盒,方甜一直盯着饭盒:“妈妈,我也想吃饭。”

这一路上为了省钱,他们一直吃泡面,五天午夜的泡面,吃的人闻到泡面的味道就像吐。裴琼看着两个孩子,勉强的笑着:“妈妈没钱了。”

方琳轻轻的抱抱妹妹:“妹妹,妈妈没钱了,我们不吃了。”方甜也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餐车再一次来的时候,两个小孩不经眼神随着车走。

“便宜啦,半价5元一份了。”

“我要一盒。”裴琼站起来,从裤子里掏了很久拿出钱买了一份。这一餐是两个孩子吃的最开心的一顿。裴琼笑看着两个孩子吃饭,才长久的露出一丝满足的笑。

回到家时,家里被打扫的一层不染。这是第一个一家人聚在一起过的年。

大年初六时,一家人去别人家吃席,饭间,有人快嘴快舌的告诉裴琼,她回老家期间,方连君打牌输了一万多。听完这句话,裴琼找到正打牌玩的方连君,抓着他的头发狠狠的拽到地上。

方连君没防备,伴着众人一声惊呼,一个跟头摔到凳子底下。他睁眼看清是裴琼,先是一怔,起身劈头盖脸的就动起手来。旁边的人吆喝着拉开方连君。

裴琼的鼻子里流出血来,她看向方连君,陌生而懊悔。略站了一会,她转身回家,边走边擦眼泪。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低声猜测着原因、猜测着这个家,还能不能继续。那告密的人,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

两个孩子明显被吓坏了,哭着迈着小步子跟着裴琼,不敢追上不敢落下。

能读到这里的小可爱们,你们是不是想起了谁?是不是深爱着?

我也深爱着,一直。

写这篇文时,循环播放着赵雷的歌,他沧桑朴实的嗓音,总能载着我的思绪走很远。

我喜爱的歌手,安利给你们。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希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