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回忆(一)

纯奕坐在五色彩石垒成的瑶池边,拨弄着池里的莲花。远处是山峦叠嶂,仙气缭绕。一天前,她身上的封印已解,十四万年的记忆如潮水般倒灌。

纯奕本名尘悟,是混沌中的一粒尘埃。

开天辟地时,有幸落入盘古大神的眼中,惹得盘古大神落下一滴泪。盘古大神大约觉得这是一种天定的缘分,于是为她取名尘悟。

大神将尘悟包裹于泪中,置于右眼养护。一万八千多年后,置于左眼淬炼。一万八千多年后,又置于右眼养护。如此反复多次。

盘古大神应劫倒下,左眼化作东皇帝君,右眼化作西海王母,**化作女娲大神。临寂灭前,盘古大神用他的心头血浇灌了尘悟。

尘悟被女娲误吞,经过七七四千九百年孕育,终得神躯。那时候,天上还没有十个太阳,不周山还没被共工撞倒。

尘悟出生那一日,四海八荒震颤了七七四十九下。东皇帝君捏指一算,竟然是盘古大神所幻化的万物感应所致。群神来贺,很是风光。

女娲身为地皇,有很多事情忙碌,例如造造人、造造树,造造花花草草。据西王母说,女娲一天要造出七十多件事物。所以她生下尘悟后,没有时间照顾,将尘悟托付给西王母和东皇帝君照看。

彼时西王母和东皇帝君确实很清闲,天地初开,世间并没有仙,神祗不过百座。后来这些神祗互为婚姻,才渐渐有了仙,然而这些神仙数量加起来也不过寥寥。男神仙归东皇帝君管辖,女神仙由西王母统领。他们将大把心思和时间放在尘悟身上,一放就是七万年。

七万年间没日没夜的修炼,令尘悟修行猛增。三万岁上独挡一场天劫,快七万岁上于蛮荒力战魔道。战后接着又是一场天劫,尘悟因消耗过甚,由东皇帝君帮她挡下一记天雷,西王母为她历了一道荒火。或许这就是尘悟还要去凡间苦哈哈历劫的缘故。

三万岁历过天劫之后,东皇帝君从东海之东挖来了一颗大树送给尘悟作贺礼,他告诉尘悟,这棵树在盘古大神寂灭倒下的时候从东海之东破水而出,甚有来历。尘悟瞧瞧这树的形状,突发奇想:盘古大神倒下有了这棵树,难道这棵树是大神阳根幻化?不对,大神阳根明明化作伏羲大神。难道大神有两个阳根?不成想,这番胡思乱想为西王母探得,于是以妄议父神的罪名罚她为这棵树浇水一万年。

一万年间,尘悟日日为这棵树浇水,靠着他睡觉,在他的树荫遮盖下修行、读书,用他的树身当靶子练武。

有一日,尘悟练武时,血气逆行,扶着树身吐了口血,这口血吐在树根上。这棵树竟然变成了一个浑身是伤弱质翩翩的少年!尘悟的手竟然扶在他的胸口……

当时把尘悟吓得,哪还管什么血气顺行逆行,撒腿跑去东皇帝君宫中,结结巴巴将一棵树成精的前后说与他听。东皇帝君听了脸色由白转青,又由青转白,最后她被罚抄了十万遍《盘古本纪》。原因是:身为盘古大神的孩子,竟然不了解父神。

西王母心疼尘悟被树精吓得惨,让树精做了尘悟的伴读。说是,近万年来尘悟在他的树荫下修行,又常拿他做靶子,他已然是伴读了。

尘悟不情不愿的答应,马马虎虎的为他起个名字“青木”:“树者青也,东海之东者五行之木也”。

抄《盘古本纪》的时候尘悟才知道,以她与盘古大神的渊源,一口血让一棵树修成仙身浪费得很:人界的生灵喝了她的血能延年益寿,种下仙根;仙人喝了她的血不日便可飞升上神。

尘悟跑去找东皇帝君抱怨,大抵是她活着太危险,不如将她藏起来,或者直接杀了。

东皇帝君当即将她用仙藤吊起,请来元始天尊的打神鞭,结结实实将她打得皮开肉绽。“不思进取,轻言生死。如你所言,我们这些盘古大神幻化的神躯个个都要去自杀吗?那么当初女娲辛苦孕育你四千九百年有何用!本君与西王母殷殷教导你数万年有何用!”

“生而为神,总要为保护万物生灵而战,若东皇帝君杀死一片敌人,我的血却救回一片敌人,不是扯大家后腿?”尘悟嘴角留着血,忍痛辩解。

“修行不是我们教你的修行,是自己的修行。一味依靠他人,甚至妄言生死,便不配保护万物生灵,不配做大神的孩子。”东皇帝君这话说得并没有方才那么激烈,声调很是平静,却句句击中尘悟的内心。这比刚才的暴打还令尘悟痛苦,痛苦源自万分的羞愧。

从那之后,尘悟的修行不再是尽力做到西王母与东皇帝君的要求。

闲暇时,尘悟时常独自静坐沉思,四万两千岁上悟得《奇门遁甲小成》。大战之时,不亲自动手,发动阵法破敌,自己不用流血。东皇帝君看过,嘴上没说什么,脸上却显出万年来难得一见的笑容。西王母看过大为赞赏,当时她种的蟠桃林结了第一树果实,她送了一树奖励尘悟。女娲大神得知,特意从北方极寒之渊取来一块奇石送给尘悟。

据说此石乃盘古大神大腿骨最坚硬的部分幻化,吸收日月之精华,历经数万年天雷荒火,最后随沧海桑田沉入极寒之渊。

东皇帝君许诺尘悟,若她在七万岁上有大成,便用此石为她打造一件兵器。

尘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六万四千岁上悟得结印之法。将周身盘古之血封印在心头,只有她自己可以任取。即便是东皇帝君、西海王母、女娲都无法解开这个封印,除非尘悟寂灭前自己解开,否则盘古之血会随她身归混沌。

“结印之法自来有之,做到你这个份上,也算第一人了。”这是东皇帝君的评语。他请出盘古剑赠予尘悟,“父神的大腿骨果然不好炼化。本君取纯阳真火煅烧了三千年,不能改其形;西王母取纯阴之火淬炼了三千年,不能伤其表。我们只好去请大罗天上的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催动三昧真火,又用了三千年方将其融化。之后合了本君、西王母、女娲、元始天尊四人之力,才将其锻造成这把盘古剑。你且收好了吧。”

盘古剑通体黝黑,无锋无刃,真的像一根大腿骨,很是丑陋。

尘悟拿在手中,内心十分尴尬,别家神祗的兵器但凡祭出,便是流光溢彩,她这个……这如何能做武器。

西王母看穿了尘悟的腹谤,这次罚得轻些,她命尘悟用这柄盘古剑斩断天河一万次……

初用盘古剑,很是蹩手,莫说斩断天河,尘悟几次被这剑的神力摔入天河中,身上的霓裳一直是湿答答的。

因此,尘悟明白了西王母的苦心。西王母是觉得告诉尘悟盘古剑有多厉害,不如她亲自用来试试,至于斩断天河一万次,大抵是磨练,毕竟从未听过哪位神仙被自己的兵器驾驭了。

三百年后,当尘悟第一次成功驱动神力斩断天河,盘古剑退去黝黑,通体莹白,金光大放,更像一根金灿灿的大腿骨了。又过去三百年,尘悟终于斩断天河一万次,熟练使用盘古剑,盘古剑成了她的好朋友。

在尘悟修行的数万年间,四海八荒发生了一场巨变。

很多神祗在修行悟道的时候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所困,执着其间,一念成魔。世间有了魔道。由于魔道没有那么多约束,很多努力把持自己的神祗终于没能把持住自己,一时纷纷倒戈。几万年中,大大小小不知打了多少战。

尘悟很感激东皇帝君那一顿鞭子。昔年若她想得再歪一些,恐怕也堕入魔道了。一念之差,想想后脊梁冷汗直冒。

尘悟既然修行有成,也算盘古后人,理应上战场杀敌。西王母和女娲不同意,东皇帝君一番犹豫后,允许她出战。理由是“身为父神的后裔,修炼了这许多年,是时候该扬名天下。”

后世史卷记载:神族与魔族战于蛮荒。尘悟殿下散沙成兵,驱魔阵法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千化万,终成无量。风云变色,日月黯淡,诛杀魔将不计其数。殿下又取心头之血封印蛮荒,魔族精锐大多被困,逃出者寥寥。此一战,魔族元气大伤,蛰伏至今。

史卷仅用百字记录大战,乃是奉了东皇帝君之命。

东皇帝君说:“身为父神后裔,护卫天下乃是应尽的本分,区区一战便要大书特书,如何对得住当年那些英勇赴难的神祗?”

青木与尘悟闲聊的时候,谈及此事,他揣测,“帝君明面上是在鞭策殿下,实则是为殿下着想。一则大凡厉害的神祗正史多半记载很少,野史传颂居多;再则殿下名气太盛,恐会招来嫉妒,也会加深魔族对您的仇恨。”

尘悟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但是觉得青木揣测的甚有道理,好一番夸奖他。

青木见尘悟心情不错,便透露他对奇门遁甲之术很崇拜,想学一学。

尘悟深感一人发动战法很是劳心劳力,将来有个帮手当然好,爽快答应。将《奇门遁甲小乘》借给青木的时候,再三嘱咐,“蛮荒一战,我才悟得这卷小成果然只能算小乘。你用此书初窥门径尚足够用,若想得大乘,还得自己参悟。我也还没悟透,到时可一同参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