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熊与寺庙(2)

第二天清晨,静德小和尚是被晨钟唤醒的,他出门时,天还蒙蒙亮,值班的师兄打着哈欠往回走。

方丈不知道去了哪里,不过他向来醒得早。

想起昨晚的事,小和尚只觉得像是一场梦。但当他见到院内的李如意时,还是不由一个激灵,低下头去,低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李如意笑意盈盈地看着他:“静德师父,你家方丈呢?”

小和尚如实摇头:“我不知道,师父他向来起得早,现在许是在禅堂诵经。”

眼见着天色逐渐分明,静德想起昨夜的嘱咐,便主动说道:“施主一夜未归,想必着急回家,我且送你离去。”

李如意笑着点头,“好呀,有劳。”

她笑起来眉毛弯弯的,像月初夜里、山冈上清冷的弯月。

静德走在前头,垂眸扣动佛珠。他腕骨尚带着少年人的清瘦,深褐佛珠从虎口滑向掌心时,僧袍袖口跟着往下坠了半寸。

“啊——”

还没领着人出门,就听见一声尖叫。

在飞鸟扑哧声中,有人慌忙撞响了钟,“咚咚咚——”五声沉闷的钟声,紧跟着响起了鼓声。

他在寺庙里生活了八年,第一次听见这样的钟鼓声。寺里发生了大事,紧急召集所有僧众。

静德停下了脚步,面上有些为难。

李如意适时说:“我与你一同过去吧。”

小和尚摇了摇头,“与你无关,你还是速速离去罢。”

李如意却主动拉起他的衣袖,静德一惊,触电一般急忙甩开,“阿弥陀佛”。

似乎是觉得自己有些失礼了,小和尚绷着脸,语气生硬地重复了一遍:“李施主还是速速离去吧。”

“我与你家方丈有旧,他不会因此责罚你。”

李如意笑嘻嘻地看着静德,见他面露怀疑,又说,“在你年幼时,我还抱过你呢,如果我没记错,你腰间有一块拇指大小的紫色月牙胎记。”

静德本不愿相信她的话,要知道方丈少说也有六七十岁了,而面前这位李施主,才及笄,怎么会“有旧”?

可她说得信誓旦旦……而自己腰间,确实是有那么一块胎记,这件事也就只有师父和自己知道。

他抿了抿嘴,不知从何开口。

李如意却不再管他,径自折返过去,静德面无表情跟在后头,只是他的内心并不像自己面上表现出来的这么波澜不惊。

她真的抱过自己吗?为什么自己一点印象也没有呢?

两人顺着人流来到一处禅堂,几乎所有僧众聚集于此,场面极为肃穆。一个“明”字辈的师叔带着几个“静”字辈的师兄弟在诵《往生咒》。

而被他们层层围住的,是一个死者,此时已经用白纱布盖住了,隐约有血迹透过纱布渗透出来。

静德也不害怕,带着李如意寻了一处空地坐下,随后进来的是方丈和一名素袍的男子,至此,寺内所有人都在这里。

他没见过方丈身边的男子,见那人身材伟岸,气质非凡,便忍不住在人群中踮着脚多看了两眼。

那男子也是一名僧人,看起来十分年轻。他手持九环锡杖,头戴六角形油纸笠,看不清神情。脚着罗汉鞋,白布自足部缠绕至膝,间缀铜铃,一步一响。

方丈称呼他为“郑师”。

好生奇怪的名字。

只见那名郑师屈膝蹲下,将死者身上的白布掀开一角,仅一眼,面上却是一阵刷白,手中的纱布顺势滑落,再一次遮住了死者面容。

他却没有再次掀开来,而是合掌低吟一声:“罪过”。

静德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但那人抬起纱布的角度不高,他什么也没看见。

直到方才因为他的失手,轻薄的纱布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地露出死者的左手。

小和尚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位郑师,匆匆看了一眼,便怔住了。

这人的手掌竟可见骨头,几块肉沫黏在上面,其上的皮肉竟不翼而飞。

静德下意识环绕四周,想弄清楚死者是谁,却在张望之际,对上了笑意盈盈的李如意。

“你不害怕?”

小和尚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低声问道。

李如意眨巴着眼睛,半屈膝蹲下身,平视他,同样有些不解问:“为什么要害怕?”

静德被她突然的动作吓得后退了半步,许是此时他的心神全然被恐惧占据,也没想其它的,倒也没有昨晚那般旖旎。

“那是尸体,死人!你不怕吗?”

李如意直起身,看着方丈他们的位置,此时他正和那位新来的神秘僧人低声交谈,没注意她这边。

“是啊,都死了,你还怕他做什么?”

她一边说,一边将右手放在静德的头顶揉了一把。

小和尚年幼,尚未烧戒疤,摸起来手感如细绒荔枝皮,温热柔软。

被突然这么一碰,静德有些不适应地又跳开了几步,眼神里充满了戒备。

脑海中却突然回想起昨夜发生的事情,热意又开始从脖子往上蔓延。

不过他却对这种情愫心知肚明:听庙里的师兄们说,正常的小孩都是有母亲的,而他一直接触的都是男子……乍然接触到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子,总会将对母亲的幻想倾泻出来。

可她不是自己的母亲。

“我还是送你离去吧。”

小和尚嘴唇蠕动了好一会,才从喉咙里说出这么一句话。

此时跟他同龄的师侄们都散开了,他看了看方丈,他还跟庙里几位元老们还在商议事情,一时半会也不会顾及到他。

“人类害怕死者,无非是害怕造成死亡的根源,害怕灾祸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说人类害怕的其实并不是死者本身,而是害怕自己会死亡。”

李如意依旧笑意盈盈的,眉眼还是之前那副眉眼,落在静德眼里却多了一份惊悚。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能够对这种事情无动于衷,甚至还能兴致勃勃地跟自己谈论心情。

他是害怕自己会死亡吗?

静德在心里思索着这个问题,很快他有了答案:“不,我不是害怕死亡。”

闻言,李如意脚步顿了顿,脸上的笑容若有若无地收拢了半分。

还不待她问,静德便主动说起:

“师父与我说,世间万物,皆循轮回之道——春荣秋枯是草木的定数,朝露夕晞是水珠的宿命,人之生老病死,亦如四季更替般自然。

即使哪天我死了,也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而心性如明月映江。”

见他这副模样,李如意又“扑哧”笑了起来,像融化了的冰雪。

她伸出食指在他后脑勺点了一下,夸赞道:“他倒是个妙人。”

“可是啊……”静德抬头,此时太阳才堪堪升起,朝阳的余晖将山林染成橘红色,“一想到日日可以见面的人,哪一天再也见不着了,好多想说的话都还没说,想做的事情也没做,还是会感到悲哀。”

李如意注意到他用的是“悲哀”,而不是“悲伤”,打趣道:“你这么小年纪,怎么如此多愁思?”

静德收回目光,口中诵了一句佛号。

但他还是没有把李如意送出寺庙,那个被唤作“郑师”的僧人提议封锁寺庙,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离开。

所有人再一次被聚集了起来,不过这次的场地是大雄宝殿,僧众们平日诵经、礼佛的地方。

这里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佛、以及阿难、迦叶二位尊者。

供桌前设青铜香炉、净瓶、木鱼、磬等,经幡垂挂两侧,长明灯摇曳不息。

地面铺设蒲团,方丈与监院等人便结跏趺坐其上,普通僧众们站立左右。

“诸弟子,谛听——”

见人到齐,方丈站起身,面朝门口,双手合十,目垂悲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静德感觉他有些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们一眼。

“约莫寅时二刻,寮房僧值于西廊柴房发现了静空师侄的身相。他卧于柴薪,袈裟覆体,面容平静如入禅定。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静空师侄此身虽现损灭相,然神识已随晨钟入大光明藏,往生与否,非我等凡夫能测。

但寺中比丘遭此厄难,实乃我等共业所感,咳咳咳!”

他说话时,场面十分寂静,落针可闻。

说到后头,悲恸之情由心而生,不由捂着嘴唇剧烈咳嗽,待得方巾移开时,上面已有斑斑血迹。

“方丈!”“师父!”

旁边几人欲搀扶,静德也靠上前,却都被他拂开了。

“我无大碍。”

方丈早有预料,神情自若地收起方巾,叠好放入衣襟,继续开口道:“想必静空的尸身也有人见过,非人力所为。幸得郑离**师云游至此,他修为高深,我将事务交由他负责,见他如见我,咳咳……”

他身体不适,草草交代了几句,便被一个长老扶着离开了。

方丈离开后,场面开始哗然。

一方面,是因为郑离**师对于寺庙来说,是个外人,虽然其中有些人听过他的传说,比如说他已经百岁高龄了……

另一方面,据说郑离**师当年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被赶出寺庙,已经不算是僧人了,再让他来插手这些的事情,不大合适。

可是方丈就这么草率决定了,而长老们也没有异议。

只见他取下头上的油纸笠,露出一张清秀的脸,棱角分明、干净利落。

“我名郑离,承蒙方丈称我‘郑师’,我这个人,在俗世行走惯了,没有那么多弯弯,就直说了。

静空是被妖怪所害,死亡时间约莫子时,我也正是追寻那个妖物来到这里,如果不想有更多的伤亡,接下来的事情,请严格按照我说的做。”

[加油][加油]作者君没有相关背景,寺庙啥的都是臆想,不要细究啦~比如说辈分啥的,我设定的是明->静->觉。

[害羞][害羞]然后,静德设定的是**岁的样子,李如意十五六岁。因为静德小和尚的师父是方丈,所以辈分比同龄人要高一点点~同龄人一般是“觉”字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熊与寺庙(2)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