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结束后的那半天假期,像投石入湖,在郁乔心里漾开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那张印着云朵的纸巾,被她小心翼翼地抚平,夹在了最厚的那本英汉词典里,成为一个隐秘的图腾。
少年清冽的嗓音,偶尔会在她耳边毫无预兆地回响,让她正抄着笔记的手微微一滞,脸颊泛起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热。
校园生活依旧沿着固有的轨道运行,沉闷而规律。
但郁乔发现,自己的感官似乎被悄然打开了某个开关。
她开始留意走廊里的脚步声,食堂窗口前的队伍,下楼时迎面而来的面孔。她不再总是低着头,匆匆赶路,而是会有意无意地,用目光在人群中搜寻那抹白色的身影。
她很快便确认,他在楼上。
高二(三)班。
一次课间操解散,人潮涌动,郁乔抬头,恰好看见他倚在四楼走廊的栏杆边,和旁边的同学说着什么,侧脸线条流畅,下颌微扬,带着不自觉的疏朗。
郁乔的心轻轻一跳,迅速低下头,汇入下楼的人流,仿佛刚才那一眼是偷来的,生怕被人察觉。
名字是早就知道的,梁聿。
如今这名字不再仅仅是光荣榜上一个冰冷的符号,而是与池塘边那个带着皂角清香的少年重合了。
她开始频繁地“路过”教学楼入口处的光荣榜,目光总会在那张照片上多停留几秒。年级第七,物理竞赛一等奖,优秀作文展示……他的名字和成绩,像一颗颗闪烁的星辰,悬挂在她无法触及的高空。
而她,依旧是班级里那个不起眼的郁乔。
期中考试的进步,像一剂微弱的强心针,药效过后,是更深的疲惫和茫然。
身边的孙雨依旧热心,但郁乔能感觉到,两人之间隔着无形的壁障。孙雨的世界是明亮而开阔的,有聊不完的明星八卦,有周末逛街的计划,有父母细致的关怀。
而她的世界,是乡镇老屋的昏暗,是父母电话里疲惫的叮咛,是心底那片无法言说的、名为自卑的沼泽。
陈柏变得更忙了,课间很少再来找郁乔。偶尔在食堂遇见,陈柏身边也总围着三两个同学,热烈地讨论着题目。
郁乔看着陈柏眉飞色舞地讲解,看着她因为被需要而焕发出的光彩,心里涩涩的。郁乔缩在自己的角落里,听着那些与她无关的热闹,感觉自己像一颗被遗忘在角落的尘埃。
唯一的慰藉,或者说,唯一的色彩,来自于那些与梁聿不期而遇的瞬间。
她发现他总是在清晨七点二十左右,出现在食堂靠窗的那个队伍,右手拿着小小的单词卡,左手刷卡,动作熟练。
有一次,她排在他后面隔几个人的位置,心跳如鼓。他偶然回头,目光扫过人群,似乎与她对视了一瞬。
郁乔慌得立刻低下头,手一抖,饭卡“啪”地掉进了滚烫的豆浆碗里。溅起的豆浆烫红了她的手背,她却浑然不觉,只感到一阵无地自容的窘迫。
就在这时,一只修长的手伸了过来,指尖夹起那张湿漉漉的饭卡,轻轻放在她面前的餐盘上。
“同学,你的卡。”
是梁聿的声音。
郁乔猛地抬头,只看到他转身离开的背影。她握着有些发烫的饭卡,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咒,直到后面的人催促,才端着几乎没动的早餐,逃也似的离开了食堂。
那一整天,“同学,你的卡”这几个字,像魔咒一样在她脑海里循环播放。
一种陌生又滚烫的情绪在她胸腔里涌动,是羞窘,是慌乱,还有一丝……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她开始更加刻意地制造“偶遇”。
计算着他去食堂的时间,估算着他从教室到操场经过的路线。她知道了他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那时她正好是自习。她会借口去办公室问问题,或者站在走廊尽头那个不起眼的窗户边,目光穿过中庭,锁定在楼下操场那个奔跑的身影上。
他打球的样子很专注,起跳,投篮,头发被汗水濡湿,在阳光下闪着碎金。
有次他似乎是跑热了,随手捋了一把额前的碎发,头发有些蓬乱地炸开,随着他的跑动一颤一颤。
像一朵蒲公英。郁乔心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青春,热烈,又肆意。
无论怎么看,都带着一种扑面而来的、属于少年的鲜活生命力,又像午后阳光下慵懒舔着爪子的小猫,带着点漫不经心的可爱。
这些零碎的瞬间,像一颗颗被偷偷收藏起来的糖果,在她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里,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每一次小小的“遇见”,都能让她沉寂的心湖泛起波纹,支撑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埋头苦读的夜晚。
郁乔依然害怕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害怕被人群排斥在外的孤独,但此刻,她竟然生出了一丝想要开学的期盼。
因为开学,意味着能够见到他。
这个认知让她自己都感到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
陈柏发现了她的变化:“你最近好像爱笑了。”
郁乔心虚地低头:“有吗?”
“有。”陈柏盯着她。
郁乔的脸瞬间烧起来。原来心事藏得再深,也会从眼睛里溜出来。
高二那年的寒假,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到来。期末考试成绩出来,郁乔勉强维持在了班级中游,比起开学时,已是巨大的进步。
父母在电话里声音带着欣慰,说她在城里读书辛苦了,希望她再接再厉。
郁乔握着手机,听着电话那头熟悉的乡音,心里是开心的,父母终于为她感到骄傲了。
过年父母回来了,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和外面世界的气息。家里短暂地热闹起来,饭菜的香气驱散了平日的冷清。
郁乔帮着爸爸贴春联,听着妈妈讲打工的趣事,脸上笑着,心里却有一块地方空落落的。
“乔乔要争气,考上公办二本,为家里减轻负担。”父亲喝着酒说。
她点头,心里却想起梁聿。那样的人,目标一定是顶尖大学吧。
除夕夜,她在日记本上写:我想更努力一点,想和他站在同一个考场。
梁聿。梁聿。
这个名字,像藤蔓,不知不觉间已爬满了她心房的每一个角落。
她居然,喜欢上了一个根本不认识自己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的那一刻,郁乔没有羞涩的甜蜜,反而是一种巨大的恐慌。
梁聿是老师口中的榜样,是周围同学仰望的对象。他优秀,家世良好,外貌出众,成绩斐然。
而她呢?一个来自乡镇、成绩平平,连朋友都没有几个的女生。
这份喜欢,像生长在肥沃稻田里的稗草,提心吊胆,见不得光,生怕被人发现,连根拔起。
可是,恐慌之余,心底又悄然滋生出一丝微弱的窃喜。
在这座让她感到格格不入的城市,在这所让她备感压力的学校,这份无人知晓的暗恋,成了她唯一可以紧紧攥在手心里的秘密。
它像黑夜里遥远的一点星光,虽然微弱,却指引着她,让她在浑浑噩噩的日常里,忽然找到了一个想要靠近的方向。
她想要再努力一点,把成绩提上去。不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怀着一个连自己都觉得奢侈的愿望。
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的背影。
这个愿望,像一颗被埋进冻土的种子,在寒冷的寒假里,悄然孕育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郁乔开始比在学校时更用力地啃着那些难懂的习题,一遍遍听着英语听力。妈妈看着她熬夜的身影,心疼地劝她休息,她却摇摇头,眼神里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执拗。
她开始期盼开学。这个认知,让她在年节的喧闹里,感到孤独却又充满力量的平静。
她的春天,正在她心底,无比顽强地迎接着未知的风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