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生辰

秋收端着水进了门,见韩荀坐在铜镜旁正一缕一缕地梳着头发。

放下水,秋收接过韩荀手上的梳子,说道:“今早不知怎的让什么东西翻进了院子里,都给姑娘的那一盆花糟蹋地不成样子了。”

韩荀不在意地说道:“不过一盆花,你今儿帮我梳一个简单些的发髻,我稍后还要进厨房,弄乱了可就不好看了。”

“那我给姑娘梳一个双螺髻,简单大方还好看。”

韩荀笑着打趣她:“你这是跟着哪个婆子新学的吧?”

“姑娘,您笑话我。”

“哪有。”

“好好好,不笑话你,你在我妆匣最下面找到一个流苏掩鬓,我今儿想戴那个。”

依言,秋收打开了妆匣,里头只摆着三件首饰,最上头的就是韩荀口中的流苏掩鬓。

“姑娘,这掩鬓中间的珠子可就是相思子?”

闻言,韩荀看过去,只见一串珠子中间几颗略小一些,相映得当,只是珠子什么的,早上慌忙,从枕头下摸出来的时候也只来的及放进妆匣里,还没来得及看。

“或许吧,先前倒不曾注意过。”

“今儿姑娘生辰,这掩鬓配着姑娘发髻刚刚好呢。”

韩荀听着,心里一动,问道:“你从前说你弟弟身子不好?”

“弟弟打娘胎里带来的病,钱如流水一般花出去了也总不见好。”

韩荀想了想说道:“我屉里有二十两,你拿上。”

“姑娘。”

韩荀道:“多好一姑娘,也不容易,这钱就算是我赏你的。”

秋收瘪了瘪嘴,说道:“姑娘真好。”

韩荀说道;“我要与祖母他们弹新学的曲子,待会你帮我抱琴可好?”

“是,姑娘。”

“今日这天倒是阴沉沉的。”出了门,韩荀看着天上厚厚的云层,与身旁的秋收说着话。

“这天儿多变,说不定一会儿就能放晴了。”

进了慈安院,向祖母请了安,韩荀坐在下面听着韩老夫人与永平侯夫人吩咐着府上的事情。

“祖母,父亲还没有回来吗?”

韩老夫人看了韩荀一眼,说道:“我已经派人去请了,放心吧,午时一定会回来的。”

韩荀点点头道:“祖母,那我和秋收就先去厨房看看他们准备的如何了。”

韩老夫人颔首道:“去吧。”

一旁的永平侯夫人叫住她:“今儿你是寿星,都让下人做,莫要太操劳了。”

“多谢大伯母关心,我就搭把手。”

走到大厨房处,这会厨房里头大家都忙着,韩荀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对身旁的秋收道:“我忘了,你去我房间里将柜子上那个陶罐取来,算了,不用到这里来,直接拿到宴厅去。”

“是,姑娘。”

等厨房中的事情忙好,韩荀就着宴厅中丫鬟烧的水,煮了陶罐中的山葡萄。

韩荀看着小壶上冒出的热气,心里盘算着事情。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韩荀回头道:“不是让你去搬琴来吗?”

“妹妹连我的脚步声也没听出来。”韩榆走到他身后,玩笑说道,“妹妹又在煮你那野果吧,哥哥能先尝一尝吗?”

“我以为是秋收呢,方才让他回去取了琴。”韩荀说着,将壶中的茶倒了一些放在他面前,“大哥呢?还没有回来?”

“大哥来信说是那边事情有些棘手,可能要晚些到,这是他给你的生辰礼。”

说着,韩榆从衣襟中拿出一个黄色的纸包:“这是广福寺的平安福,大哥特意为你求的。”

韩榆说着,又从衣襟中掏出来一个绢人:“我想着送些金银首饰你未必喜欢,这是南边流行的绢人,我特地找了匠人做的,喜欢吗?”

“这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吧?”韩荀看着他手上惟妙惟肖的绢人说道。

“哪有,我就觉得适合你,阿荀在我心里永远是小孩子。”

韩榆说着,就要端起桌上的茶汤。

韩荀赶在他前面端起来茶汤,说道:“哥哥既说我是小孩子,那我要吃聚客来的羊肉。”

韩榆瞪圆了眼:“聚客来的东西不可外带,明儿我带你去吃可好?”

韩荀摇头:“不好,我就想今日吃。”

“可是没有预定,我也买不着啊。”

韩荀耍赖道:“我不依,哥哥去给我想办法,不然这茶就别喝了。”

说着,韩荀将茶汤泼在了一旁的花坛中。

“别。”韩榆有些可惜地说道。

“哥哥要想喝我的茶,那就拿羊肉来换。”

韩榆一脸心痛:“你今儿是寿星,不与你计较,我现在就去给你买。”

想了想,韩榆又说道:“我记得你还喜欢吃城北那家的蟹肉饺还有热糕……”

韩荀点头道:“难为哥哥还记得,我都想吃。”

“是了,我顺路给你带回来。”

看着韩榆走远的背影,韩荀看向自己手上的茶杯,手指捏得发白,还有些颤抖,重重将茶杯搁在桌上,韩荀对一旁的丫鬟道:“你们去请祖母过来吧,我去厨房看一看桂花羹好了没。”

“是,姑娘。”

等丫鬟出去,她揭开小壶盖子,将袖中的东西到了进去,用如意勺搅了搅,凑到鼻尖闻了闻,没有什么刺鼻的味道。

身后再次传来脚步声,她将手上的如意勺放在托盘中,盖上小壶盖子,转过头。

这一回,来的是秋收,手上抱着琴,见她回头,唤了一声姑娘。

韩荀指着一旁的小几,说道:“放那儿吧,你回来了就去厨房替我催一催,让他们先把桂花羹端上来。”

闻言,秋收转身往厨房去,韩荀对着守门的丫鬟招了招手,丫鬟上前来,韩荀说道:“你来帮我看着这茶汤,我去迎一迎祖母他们。”

韩荀出了门,迎面来的是永平侯,算着时辰,他这会应当还在路上,她有些意外地问永平侯道:“大伯父您怎么来了?”

“今日朝中无事,下朝早了些,想着你生辰,就回来了。”说着示意身后的小厮。

“这是几颗东珠,你拿着玩儿罢。”

韩荀弯了弯眼,笑着道:“多谢大伯父。”

韩荀伸手接过那一匣子东珠,盒子不大,却很沉。

韩荀看了看宴厅外头,对永平侯道:“大伯父,您先坐下尝一尝这茶,这是从前在永宁庄子上的时候采的,我觉得可好喝了,大哥二哥他们也觉得好喝呢。”

永平侯点了点头,进了门坐下,一旁的丫鬟忙上了茶,茶汤搁在面前,永平侯却没有伸手去端,韩荀只觉得可惜,韩荀又看了外头,终于看到韩老夫人和永平侯夫人的身影,立马迎了上去:“祖母,你们来了,大伯父也刚到呢。”

进了门,韩荀接过丫鬟手上的活计,给几人倒了茶,陪着韩老夫人说话。

“祖母,我让秋收去端了我做的桂花羹,到时候您可要多喝些。”

韩老夫人笑着点点头。

“可惜了,再过不久我就要去岭南了,就不能侍奉祖母左右了。”韩荀有些遗憾道。

韩老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道:“咱们家阿荀都是大姑娘了,日后若是想祖母了,只管回来就是,若是想祖母了,也只管写信来。”

韩老夫人说着,问一旁的永平侯:“老二可回来了?”

永平侯摇头道:“祖母,我刚下朝,没有碰到二弟。”

韩老夫人对韩荀道:“阿荀有心,这是你爹爹不对,到时候祖母替你说他。”

韩荀却摇了摇头:“祖母,算了吧,阿荀知道,父亲不喜欢我。”

“哪有,阿荀莫要胡思乱想,只是你爹爹忙。”一旁的永平侯夫人连忙说道。

韩荀面上有些难过,却还是强颜欢笑道:“我都知道的。”

恰巧秋收进了门来,韩荀站起身,接过她手上的桂花羹,依次放在几人面前,对着韩老夫人说道:“祖母,您尝尝,我亲手做的。”

“好,好。”韩老夫人笑着接过她手上的碗,用少了舀了两勺,放在口中,韩荀紧紧盯着她手上的动作,见韩老夫人吃了下去,她问道:“祖母,您觉得如何?”

韩老夫人点点头道:“不错。”

韩荀脸上满是欣喜:“祖母,我给您弹我新学的曲子。”

说着,不等几人反应,自顾坐到了小几前。

手上弄着弦,韩荀看着几人的反应。

“这曲子,怎么听着有些沉?”韩老夫人问道。

韩荀手一顿,重新放在弦上:“祖母,这一曲,是陶娘思念家人所作,所以前面听着可能有些哀怨。”

说着,指尖挑起弦,就要继续弹奏,却不想,手指刮到弦丝,不知怎的断了一根。

“祖母,你们先用着,我去取了弦来。

“这些小事儿,让丫鬟去就好。”

“我屋子里放得弦多,若是她们去给我扰乱了反倒不好。我院子隔这儿不远,去去就来。”

韩荀说着话,转身往自己的院子去。

走到一处,她伸出手,手上薄薄的铁片沾了一点点红,看了看一旁长势极好的花,随手将贴片扔进花丛中。

到了萼蕊院,院子里没人,进了屋,她翻出来柜子里的全部蜡烛,摆在桌上,从袖中掏出来一个火折子,点亮蜡烛,放在床脚,又点燃一根,凑进柜子,火苗一点儿一点儿吞噬着木头柜子。

韩荀打开抽屉拿出里面一个黑色缎面的盒子,想了想,从另一个锁起来的盒子中取出银票,塞进袖子和衣襟中,然后快速出了门。

却不想,院中已有人抱着手,一直在看着她。

韩荀强颜欢笑道:“宋青,你怎么在这?”

“姑娘有是事儿,喜欢藏在心里,只是有时候藏不好了,会漏出来一点儿,我总琢磨着姑娘在准备什么,想要做什么,如今才算明了。”

韩荀面色发白,她软下声:“宋青哥哥。”

宋青不答,神色也丝毫未变。

见此,韩荀换了一副面孔,问道:“你要去告发我?”

韩荀睁大眼睛看着他,宋青却好似无奈一笑:“姑娘,我说过,我会一直站在你这边的,如今只不过想与姑娘说一句,放火,不是这么放的。”

说着,宋青上前推开了门,从腰间取下水囊,将里头的东西洒在床上,一瞬间,火苗席卷了整张床。

“为什么?”韩荀问道。

宋青不答,转身往院子外走去。

回到宴厅,韩荀看到了一旁角落里的宋青,她将琴弦放在桌上,对韩老夫人说道:“祖母,这些年在庄子上多亏了宋青,祖母,我去与他敬一杯茶。”

韩老夫人手指按着额头,听她说话,点了点头。

韩荀端着一杯茶,慢慢走到宋青面前,说道:“宋青哥哥,您喝茶。”

宋青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手上的茶,接过茶,递到唇边,又放下,看着紧张的韩荀,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姑娘若是用毒,这一杯夹竹桃,不如您头上的一颗相思子。”

“你懂毒?”

宋青没有否认。

又是一阵沉默,宋青道:“姑娘,您用绣枝试过毒,也当知道,夹竹桃的毒不一定死人,您该用砒霜的。”

“这是我取了一盆家夹竹桃几乎所有能用的。”

宋青无言以对,手指一翻,茶杯掉落在地,韩荀有些可惜道:“这是最后一杯了。”

宋青弯腰捡起来杯子,转过身,回到桌边,看着脸色有些难看的韩老夫人,说道:“祖母,琴弦拿来了,稍等一下,我换一下这断了的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