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相濡以沫的前提

想必大家都知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吧,在很多文艺作品中,这句话好像总是代表着遗憾,爱情的不能圆满。

从前呢,在看到爱情与现实不能两全的作品时,我也常常感到遗憾。

到底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怎么做出选择,成了大家津津乐谈的一个话题。

有人会觉得如果能相濡以沫,我才不要相忘于江湖;有人会觉得现实的阻碍太大难以跨越,所以无奈之下只能相忘于江湖。

于是我也会随着大家的讨论,思考自己的选择,而左右为难。

后来的某天,我好像是在看《中国哲学简史》时,我才知道,哦~“原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原本承载着一个非常有哲学高度的内涵。

它在讲到庄子的思想时,引出了一段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泉水干涸后,有两条鱼受困于一个小洼地,彼此向对方身上吐吐沫,来赖以维持生存,这叫“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如果说在这样的困境中,两条鱼艰难的相依为命,维持生存,不如将他们各自放归山川河海,可以让他们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的穿梭,虽然两鱼不在一起,看起来好像很孤独,没有像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那样紧密,没有那样抱团取暖的温情,可他们享受了生命中最大的自由。

看似是在说鱼,实际不止是在说鱼。

原来相濡以沫是有前提的,那是两条快要干死的小鱼,对应我们的应该是,两个都很穷的人,在底层艰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

穷,物质穷,精神也穷。

因为穷,所以需要对外索取,需要外界来填补自己的匮乏,也是很多人着急忙慌需要婚姻、需要生孩子的最主要的原因。

两个“穷”人,在一起相依为命,相互索取,又相互伤害。

为什么要给穷打一个引号,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即使物质很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很贫瘠的人。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明星富豪,那些我们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感情生活不顺利,动辄抑郁症,明明自己很能挣钱,但感觉好像就跟离不开男人一样。

还有经典的美女配野兽,一个又美又牛逼的女人,找了个各方面都不如她的人,最后她找的这个人对她还各种不好,但她还是离不开,要在这段关系里被抽筋扒皮。

最后大家总是会惋惜她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从校园走到婚纱的感情,就这么断了,太可惜,原来明明那么的相爱,最终却是这样的结局。

但我觉得不可惜,一点也不可惜。

因为她们都是庄子故事里的那两条被困于洼地之中,快要干死的小鱼,因为原来在一起的时候就不是因为相爱,而是因为匮乏,是因为快要“干死了”。

我不信,当她们回归生命最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着生命中最大限度的自由后,还会怀念从前那样的生活。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说的是与其称赞歌颂尧舜的功德与贤明,痛骂夏桀的残暴与昏庸,不如将这些统统忘掉,化归自然。

我想类似于“再见爱人”里的那些怨偶们,与其去指责那个剥削者,同情那个被剥削者,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时候没有什么对错好分的,也没有什么队好站的,这说明他们应该察觉到再这么相濡以沫下去好像有点不对劲,该散了。

从“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前提来看,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地的鸡毛,不是什么浪漫的代表,本身也并不是什么爱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