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细胞生物学前沿》讲座的通知,像一块被投入心湖的巨石,在林晚的世界里激起了滔天巨浪。连续几天,她都处于一种微醺般的兴奋和忐忑之中。

顾云微主动邀请了她。

不是她费尽心机制造的“偶遇”,不是她绞尽脑汁提出的“请教”,而是那个清冷如月光、疏离似冰雪的顾教授,亲口,对她一个人发出的邀请。

林晚抱着膝盖坐在宿舍床上,将脸埋进柔软的织物里,无声地尖叫了一下,只有微微颤抖的肩膀泄露了她内心的狂喜。那瓶被顾云微提醒过的、没敢再喝的冰水,仿佛还带着她指尖无形的温度,熨帖在她记忆的某个角落,滚烫灼人。

她怎么会知道?关于生理期……那样私密的事情。

这个认知让林晚的脸颊持续发烫,一种混合着羞窘、惊讶和被隐秘关注着的巨大满足感,像藤蔓一样缠绕住她的心脏。顾云微并非对她全然无视,她甚至……了解她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这个发现,比任何公开的维护都更让林晚心跳失序。

“她注意到我了……她真的注意到我了……”林晚在心里反复咀嚼着这个念头,甜得像要渗出蜜来。

但狂喜之后,是更深的筹谋。

讲座在下周二。这意味着她有整整五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不仅仅是一次听课,更是一次重要的“亮相”,一次在顾云微主导的、严肃学术场合下的“表演”。她必须完美,必须无可挑剔,必须让顾云微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开。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几乎泡在了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她不仅找来了主讲人——那位德高望重的史密斯教授——近五年所有的代表性论文,还顺着顾云微之前提到的《Molecular Cell》和《Genes & Development》的线索,深入研读了相关领域的多篇前沿综述。

她的大脑像一块高效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那些复杂深奥的知识。她知道,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在那个人面前,获得一丝平等的对话资格,才能让她的靠近,不那么像一场纯粹源于皮囊吸引的玩笑。

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外围”的运营。

论坛上关于她和顾云微的帖子,热度稍有下降,但偶尔还会被顶起来。她没有再亲自下场,而是通过那个“工具人A”,不着痕迹地释放了一些“顾教授只是惜才,对优秀学生一视同仁”的言论,稍稍扭转了一下过于香艳的猜测风向。

过犹不及。她深谙此道。在获得实质性进展前,将顾云微置于过于尴尬的舆论境地,只会适得其反。她要的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

她也注意到了沈哲师兄愈发复杂和审视的目光。在实验室,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会偶尔与她交流实验技巧,而是刻意保持着距离。林晚对此并不在意,甚至乐见其成。沈哲的疏远,正好帮她澄清了“目标是他”的误会,虽然这误会本就是他该有的。

她的全部心神,都系在了那个远在五楼办公室,或者穿梭于各种高端学术会议的身影上。

终于,周二到了。

林晚起得很早,在镜子前花费了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她没有选择那些带有明显诱惑意味的衣物,而是挑了一件质感很好的米白色针织衫,搭配一条深灰色的百褶羊毛裙,长度及膝,既保留了女学生的清纯感,又透露出恰到好处的优雅与精致。脸上只化了极淡的妆,重点是让皮肤看起来通透,眼睛显得更加清澈明亮。她将长发松松地编成一条侧辫,垂在肩头,减龄又温柔。

看着镜子里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又带着几分书卷气的自己,林晚满意地勾了勾唇角。今天的“武器”,是智慧与乖巧。

讲座安排在生命科学大楼最大的报告厅。林晚提前了十五分钟到达,场内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气氛严肃。她目光扫视,很快在前排靠边的位置,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顾云微已经到了。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藏蓝色西装套裙,侧影清瘦挺拔,正微微侧头和旁边一位老教授低声交谈着什么。晨光透过报告厅高大的窗户,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浅金色的光边,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尊冷静而完美的雕塑。

林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深吸一口气,没有选择更近的位置,而是悄无声息地在中排一个既不显眼、又能清晰看到顾云微侧后方轮廓的位置坐了下来。她不想显得太过急切和刻意。

讲座开始。史密斯教授的报告确实精彩,深入浅出,信息量巨大。林晚集中精神听着,手中的笔不时在精致的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点和自己的思考。她能感觉到,偶尔,有一道清冷的目光,似乎从前排掠过,扫过听众席。她不确定那是否来自顾云微,但每一次,她都挺直了背脊,表现出最专注的神情。

提问环节开始。几位研究生和老师先后提出了问题,交流深入。林晚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史密斯教授,又看了一眼前排顾云微沉静的侧影,内心挣扎起来。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在顾云微面前展示她并非草包,而是真正做了功课、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

但是,风险同样存在。问题太浅,显得愚蠢;问题太深,有卖弄之嫌,可能惹人反感,尤其是在这么多专业人士面前。

她的指尖微微蜷缩,掌心有些湿润。

就在主持人准备宣布提问结束时,林晚吸了一口气,举起了手。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台上史密斯教授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林晚能清晰地感觉到,前排那道清冷的目光,也终于实质性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落在了她身上。

她的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但声音出口时,却奇迹般地保持了稳定和清晰。

“史密斯教授,非常感谢您精彩的报告。关于您提到的通过CRISPRa技术激活内源性基因表达以构建疾病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在您展示的帕金森氏症模型中,如何有效区分并评估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恢复,是特异性来自于目标基因的激活,而非非特异性的细胞应激反应或旁观者效应?您课题组是否有考虑引入某种可诱导的、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报告系统来进行更精确的谱系追踪和功能验证?”

问题一气呵成,专业、具体,直指模型构建的关键难点和验证的严谨性。不仅显示了她对报告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她超越本科水平的批判性思维和对前沿技术应用的熟悉程度。

报告厅内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不少人都略带惊讶地看向这个看起来过分漂亮和年轻的女孩。

史密斯教授明显也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扶了扶眼镜,认真地开始解答,甚至额外补充了一些他们课题组正在尝试但尚未发表的新思路。

林晚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目光专注。但她的全部感官,却像最灵敏的雷达,牢牢锁定着前排那个身影。

她看到顾云微微微侧过头,视线似乎在她身上停留了比之前更久的时间。隔着一段距离,她无法看清对方眼底的情绪,但她能感觉到,那目光不再是完全的审视和淡漠,似乎……多了一丝什么。是惊讶?还是……认可?

仅仅是这一丝可能存在的、微小的变化,就让林晚的胸腔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填满。比考试得了第一名,比论文被接收,都更加让她雀跃。

讲座结束,人群开始散去。林晚没有急着离开,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笔记,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前排。

顾云微和几位教授寒暄了几句,便独自一人拿起公文包,向出口走来。

林晚计算着时间和距离,在她即将经过自己身边时,恰到好处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混合着些许腼腆和巨大感激的笑容,声音软糯地开口:“顾教授。”

顾云微脚步微顿,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是平静无波的样子,只是眼底深处,似乎比平时多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深邃。

“嗯。”她应了一声,算是回应。

“今天的讲座太精彩了,”林晚的声音带着真诚的赞叹,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谢谢您推荐我来听。”

“能提出问题,说明你听进去了。”顾云微的语气很淡,听不出褒贬,但这句话本身,已经是一种肯定。

林晚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她拿起自己的笔记本,翻到刚才记录问题的那一页,略带一丝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关于史密斯教授最后补充的那个可诱导系统,我还有点不太明白的地方,不知道……能不能再占用您一点点时间?”

她仰着脸,眼神里充满了纯粹的求知欲,以及一丝小心翼翼的期待,像一只试探着伸出爪子的小猫。

顾云微看着她,没有说话。报告厅的灯光已经暗下一半,明明灭灭地照在两人身上,周围是散去人群的嘈杂声,却仿佛在他们之间隔出了一小片寂静的空间。

几秒钟的沉默,对林晚而言却漫长如一个世纪。

就在她几乎要以为对方会拒绝时,顾云微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种应允:

“跟我来办公室。”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率先向外走去。

林晚站在原地,看着那道清瘦挺拔的背影汇入人流,心脏后知后觉地、猛烈地跳动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擂鼓般的声响。

成功了。

她又一次,踏入了她的领地。

这一次,是以一个“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的身份,带着一个“学术问题”作为完美的借口。

她快步跟了上去,踩着轻快的步伐,走在顾云微身后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前方那人随着步伐微微晃动的发梢,修剪利落的西装下摆,林晚的嘴角,无法抑制地扬起一个甜蜜而又势在必得的弧度。

狩猎仍在继续。

而猎物,似乎正一步步,走向她精心编织的网。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偶尔,会短暂地交叠在一起。

林晚看着地上那瞬间重合的影子,感觉自己的心跳,再一次,为前方那个人,失控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