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05.那年夏天

宽阔的双向六车道从东到西贯穿整个新区,新规划落成的建筑沿中轴线鳞次栉比对称布置。

季如芊每次开车前往伍氏总部的早上,转过最后一道路口,便望见自远端地平线照射而来的晨晖,铺天盖地将万物染上金边。

冬日的灰暗、阴冷瞬时仿佛皆被一扫而空。

她甚至有种错觉: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有奔头,有着灿烂的未来。

回访老厂区则陷入完全不同的氛围:旧市区道路拥挤,因着年月的积累,密密仄仄的高矮房子无序地散落。

即便在晌午,光线似乎也难以穿透进来,总有些阴影亘古至今地长存着。

可季如芊站在略显破败的厂牌前,竟有种莫名的安心与熟悉。

往前走可能很轻松,回头却是最牵挂处。

她刚回国入职没多久,便第一次来到老厂区参观。经过多年的生产工艺更新、产线替换,如今内部已是新型标准工厂 。

恰逢两班制的换班时间,下班的工人熙熙攘攘。沿街铺面陆续开门迎客,板面、火烧……果腹的吃食冒着蒸腾的热气。

结伴而行的新同事看了眼季如芊,好奇怪,她怎么眼角红红的。

季如芊尴尬地解释:“可能在外面待太久,一下子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倍感亲切吧。”

……同行众人纷纷表示理解,毕竟在哪都不如家里好,美帝地广人稀的大郊区是不如咱窄街密巷的老城区烟火味浓。

带她们参观的领导是厂长兼集团生产副总张申,属于公司的元老级人物。自九十年代伍氏成立,他便从工艺主管做起。对于生产进度、物料、成本、乃至设备运行皆经验丰富。

张申介绍了车间SOP作业管理制度,虽然新员工主要是管理储备人才,但对基础生产环节也需涉猎。

“SOP保障了工厂的流程标准化、安全化……”

随着张申的话音,大家的视线聚焦在墙上的一些宣传展板,角落里贴着一枚小小的照片。

有下意识的惊呼声响起:“这是什么?”

浓烈的黑烟、冲天的火光,一侧倒塌的厂房……兴许年代久远,像素不高的图片带着股陈旧的气息,又因为过于惊骇的场面吸引着人们的注视。

“98年夏天君兰发生的7.26爆炸事故……。”

张申收敛了面上的温和,仿佛一瞬间从酷暑至霜降。

揭开一个极烈性又极萧索的故事。

众人注意到页脚的两行小字,“该爆炸为305厂史上最悲痛的一次事故,直接导致4名一线工人死亡,外围员工受伤6人;后续停产整改数月,给305厂造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嘻嘻哈哈的年轻人悄然停下言语,张申低嗑了声,才继续下去:“生产安全重于泰山,任何时候……”

简断的结语之后,大家默契地不多停留。避开这晦气的篇章,就像绕过一只散发着气味的垃圾篓,人之常情。

人群往下一个流程赶去。

季如芊仰起头,隔着玻璃望向室外,天空被厂房的横条形高窗框成窄窄的一条,盯得久了像身处牢笼。

后来她老厂跑得趟数勤了,又与张申打过几次照面,互相都暗自观察了对方。

张申觉得在哪里见过季如芊,莫名的熟悉感萦绕。难道因为好看的人总是相似,可能撞脸电视上某个杏眼粉面的小明星?

他说不清自己为何如此用心打量,也许出于八卦?毕竟是少东家的女朋友,这个身份惹人窥探。

季如芊同样凝视过张申,她的瞳仁饱满,笑着时眼睑弯成甜甜的弧度。然而沉静下来,眼睫低垂,又如一汪秋日的寒潭。

其实张申算得上她父辈,若不在公司里,季如芊按常理该喊声叔叔的。

兴许管理层生活富足,他脸上皱纹不多、保养得当,隐约能辩出年轻时的模样。

爆炸死亡的4名工人,正巧是张申的直接下属。想来现场应该惨烈异常,不知道他这么多年可曾回想……

待到季如芊在总部主管产业链的投资与收购,整日繁忙。今日开月度会议才又碰到张申。

当时季如芊与助理邱秋正一同上楼,两人边走边聊。

邱秋在大学城那边一家中医药馆办了张卡做艾灸,据说治颈椎痛有奇效。季如芊想起周末快要断掉的脖子,俩人讨论起药效停不下来。

拐过走廊传来中年男人们的说笑声,季如芊突然轻轻地“嘘”了声。

两人站住,渐渐有香烟味道飘来。邱秋吸了吸鼻子,看到季如芊的额头拧住、愈加认真。她便屏住气保持定力继续听墙角。

但没啥有用信息啊:张申与人在攀谈,提到可能要提前病休,从厂长位置上卸任。

邱秋抬头瞟了眼季如芊,不明白领导为什么对隔着这么远的部门感兴趣。但她总结出在大公司生存得多长点心,连季经理这样的“关系户”都得眼观六路,自己还是太年轻。

似乎仅仅是闲聊,季如芊却从中嗅到危机——她知道自己时间不多,该更加紧迫。

张申是季如芊寻到的一根楔子,钉在305厂里,钉在爆炸发生的那年夏天。

中间的一环,链接了过去与现在,至关重要。

季如芊不能再等待了,她不可以等到张申全身而退,再无线索。

必须尽快寻得机会,拿到兼管生产的高层职位。靠近源头,才能拨云见月、找到真相。而管理层应对张申的交接,恰逢伍氏整合上市的节点,预期提拔一名生产副总——季如芊听伍青泽提起过。

她能力足够,然而资质尚浅,但又有巨大优势:显而易见,借助伍青泽的关系。

可是,季如芊绕过了他。

她太聪明,又怎会不懂:答案其实越来越清晰,如今不过在反向推导,做最后的求证。

母亲的笔记、当年的报道,种种矛盾与蹊跷,最终获利的是谁?显然不是张申这位“小喽啰”。

一切确凿了呢?她跟伍青泽还有可能么?即便他依然痴恋她,季如芊自己也无法做到心无芥蒂。

命运给彼此开了个玩笑,青春年华里谈过爱,而脚底的鸿沟早横亘于那里。

最近一次的出差里,季如芊向郁揽风抛出了橄榄枝。

互相试探、心怀鬼胎,却又利益一致。公司层面上,兴乾与伍氏是死对头;私人考量中,郁揽风同她一样,都想内部夺权。

想要稳赢,先得码好自己的牌。切不可盲目自信,季如芊只能请“外援”。

这一步后,便再没有退路。

她抬起头,伍青泽正坐在会议桌尽头主位发言。内部会议上他没有打领带,潇洒自然而不刻意。

衬衫领口敞开的那寸,露出一截肌肤。别人总说伍氏的接班人文雅俊秀,携着企业二代里少有的温润气质。

而她,要亲手推开这人人艳羡的玉面郎君。

伍青泽拿起一瓶水,修长手指微微一动拧开。喉结滑动、青筋向下蜿蜒……她对他太熟悉了,互为初恋,两人经历过太多初次脸红心跳的瞬间。

别人眼中他的第一身份是伍家长子,那艘巨轮的未来掌舵人;而她眼中,他依然是起初的伍青泽。

太多细碎的感动:共同留学时,第一次碰到她生理期肚子疼,伍青泽手忙脚乱地搜索偏方。大半夜亚超已关门,他跑上跑下面红耳赤地敲开朋友的房门,尴尬地解释借来红糖,又为她敷上热水袋。

更别说日常季如芊贪嘴,伍青泽竟然从不辨葱蒜的厨房白痴,进化到能裹住烟雾报警器,给她来一顿正正经经的爆炒中餐。

伍青泽很爱她,即便过了前两年热恋期后,依然会抱着季如芊由衷夸赞:“芊芊怎么这样聪明、厉害。”

对等的,季如芊也喜欢他平和的脾气,似乎永远不会起波澜。

真是一对最完美的情人。

季如芊曾产生过妄念:告诉他,让伍青泽知道她的苦楚和纠结,那些灼烧的历史与不甘。

甚至,她冒出过幻想:如果伍青泽来主持正义,找寻真相呢?

后来,季如芊意识到自己太过天真。毕业季,当她与伍青泽讨论起未来,伍氏是默认的最终归属。这是他人生的巨大锚定,不可动摇。

还有他生活里偶尔的冰山一角:华贵的腕表,豪华的住所,像搜集玩具一样购置车辆……伍青泽并不奢靡,他甚至没有太多癖好。这仅仅是伍氏给他生活的寻常细节。

每个人只属于自己的来时路。

尤其伍青泽和父母联系并不少。就像她不会舍弃亲情,他必然也不会。

季如芊遥远地望过去,像隔着那漫长的学生时代,悼念曾经的悸动与不再有的傻气纯真。

从某种程度,她甚至期待郁揽风早点回复。俩人成交,尽快将她的“背叛”坐实,早死早托生。不再纠结,不必回头,一直往前走。

好巧不巧,却是当季如芊坐在伍青泽车上时,郁揽风的电话持之以恒地响了起来。

当时季如芊正低头换鞋,她日常上班讲究搭配,冬天喜欢穿高跟小羊皮短靴,显得人精神利落;私底下,又一刻不停地换上毛绒绒的浅口豆豆鞋,放松自在。

伍青泽体贴细心,他的车里也常备有替换。

季如芊的手机被随便放置于扶手箱上,震动起来,通话打了进来。

前几秒她正和许凡挑选着婚礼用花,季如芊没抬头,以为许凡来催促,扬声让伍青泽接通。

伍青泽划开屏幕,有一丝意外。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