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镇此话一出连一旁的阿吉都惊不住下意识去看君上的脸色。
逼得三朝卿大夫请辞谢罪,这要是传出去君上真的会被唾沫星子给淹死,而且这等大事还拜托他人转告,阿吉觉得君上表面上冷静淡然,其心里怕是又气又怒...
“这就是栗群给出的解释?”陆商的尾音上扬,让人摸不清心情。
不光阿吉那么以为,储镇有觉得君上现在是忍着才没发火。
念及他们几老人私下的讨论,他也只能面露无奈:“君上也知道,臣等辅佐过两位君主,如今已经是历经第三朝了,从年青到垂暮...栗大夫他又是四卿当中最为年长的。”
虽然有些倚老卖老的嫌疑但储镇确实是发自肺腑的感叹岁月不饶人。
“栗氏一族发展起来极为艰难,能在银江城有一席之地也是栗大夫费劲心血得来的,只是这些年他常驻主城慢慢松了手把家族交给年轻一辈,却闹出这等丑事。”
多年来的傲人风骨被那些贪得无厌的偏远旁支给毁了,储镇都替栗群感到生气不值,不过也正是那件事爆出来后,他们这些许久不过问族内事务的老人连忙回去彻查自家大大小小的亲戚。
还真查出来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好在趁早掐断了苗头,不然栗氏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将来...
陆商道:“栗大夫的为人本君清楚,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性子,才放纵了下面的人,养大了胃口。”
什么都不重视的文人风骨,若这次不把那窝老鼠端了,往后腐蚀坏的就是百年氏族的中心骨,自己做的这些想必这些天经过彻查栗大夫都品出来了。
“君上说的对,正是发现了君上的苦心栗大夫才没脸来见君上,这请辞书里有银江城那边亲笔写下的认罪信。”
储镇从袖子中掏出折子交给一旁的侍人。
陆商接过打开大概看了几眼,字字真情流露,全对自己这个君主的感激愧疚。
“不得不说,栗大夫这字最近练的不错。”都快赶上本君了。
他这一玩笑倒是让殿内的气氛不那么沉重了,储镇笑道:“那是,栗大夫可是每日每夜苦练,他那个人臣从没见过他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乐趣,没想到老了准备颐养天年了,反倒寻到了。”
他说那四个字的时候偷偷观察了下君上的表情,见他只是嘴角勾着淡淡的笑,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忽然就感觉心里闷的说不出话了......所以栗群那老东西没猜错,君上早有让他们这些老家伙让位之意。
“颐养天年,确实也该享享清福了。”
陆商对银江城那边栗氏给出的认罪信倒是意外的满意,下面的人打探过,现在的栗氏族长是栗群的侄子,也是个不沾世俗的文人雅士。
“认罪认的倒是很有诚意,要将那一脉旁支给逐出族谱,但只是这个还不够。”
“呃?”储镇讶异,这还不够?赶出家族对氏族人来说就跟抄家流放没什么区别。
没了族中庇佑,便什么都不是了。
“那是他族中给的惩罚,本君的罚还没下呢。”陆商细细盘算了下那些人犯得罪证,道:“就将他们抄家罚款,不仅要归还所有贪污的钱款,当地家主带头为非作歹,游街之后送去被他祸害的几个村子劳改十年。”
没了氏族撑腰,那些人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那一家凡是十五岁以上的贬为奴籍三年,为淳县那些被他们坑害的百姓做事,但凡是有不情愿死性不改的,为奴期限翻倍。下河村堤坝建成,全家送去那里看守堤坝,没有特赦不得离开。”
“这。”即便君上轻描淡写,但储镇还是被这惩罚骇的汗如雨下。
“将眼高于顶的氏族贬为供百姓驱使的奴仆,这比抄了家还让他们痛不欲生。”
储镇真的觉得有些太过重了,就算已经将他们赶出族谱,银江城栗氏的人得知这些惩罚怕也会心里不舒服。
陆商将认罪书放在桌子上,不算薄的重量发出闷响:“既然他们敢做就要承担本君的怒火,这些后果都是他们应得的,往后谁再轻飘飘的拿逐出族谱来敷衍本君,那就别怪本君迁怒他整个家族!”
双目对视,储镇能清楚的看到君上眼中的坚定认真,他是真的想整治氏族。
“君上的意思臣明白了,臣等一定是支持君上的,只是其中牵扯较多...恐怕国人又借此攻击君上。”
储镇也是出生氏族,但他在族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忠心耿耿一心为辅佐滇国君主。
陆商这想法若是以前他可能不会太重视,但自从看到了这几月的改变,他是绝对的唯命是从。
“国人爱说就去说,只要几位正卿支持本君就行。”
这句话把储镇感动的心头一软:“君上放心,臣等的忠心日月可鉴,栗大夫就算辞去正卿一职也一心牵挂君上,不打算离开主城,以便随时为君上分忧。”
现在他已经将刚才君上不挽留栗大夫的失望抛掷脑后,早晚都是有这么一天,能为君上多做点正事才是重要的。
陆商提起笔在栗群的请辞书上留下同意二字,并盖上君章,储镇心情复杂的拿着折子回去栗府。
“这样一来,正卿之位就空出一个。”陆商在脑子里过了一堆人选,还真没有可以补上的。
【你将跟着先祖的开过大夫给辞了,其他人定会不满。】
“不满?”陆商回想储镇的神情:“我没感觉到阿,而且是他自己绝对羞愧不干了,这个年纪退休太正常了。”
虽然很早自己就有想法培养起自己人,但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吗?
“你不会也和那群国人一样觉得我是故意逼的他走这一步的吧?肤浅!”
我这分明就是给他老人家一个台阶下,自打穿过来陆商就能感觉到,四位大夫,唯有栗大夫最没存在感,与世无争,明显有隐退的想法。
【他可以走,但你只追责栗氏却无视淳县的另一个小氏族的所作所为,就别怪旁人误会。】
“谁说我无视他们了?不救余氏。”
陆商当着系统的在,喊来阿吉:“传本君令,淳县余氏贪赃枉法,全部抄家为奴,流放境边种树去。尽量快些,本君要让全城的人都看到他们的下场。”
阿吉:“是!”
这是真的无限期为奴,而且是把东陇府的余氏一并牵罚,不给他们任何机会自救。
【太武断,太大胆。】
陆商:“他们不大胆?这么久了栗氏都来认罪了,他们还一点反应都没有,无视本君的怒气这也太嚣张了!”
【分明是你故意没给东陇府消息。】
陆商死鸭子嘴硬:“没有,别瞎说,我才没那么小心眼。”
不就是查出他们垄断珍珠是为了卖给燕国讨好他们吗?本君才不生气。
阿吉办事的效率很快,当天栗群正式辞去正卿大夫一职和关于淳县氏族的惩罚就传遍全城。
这么快的原因就是,他将君令复刻出告示贴在了画丹青门口。
陆商得知这件事后不得不快阿吉是个人才:“本君是想让这个消息传出去警告某些心思不正的人,但你怎么就想到贴在了画丹青门口?”
不用才他都知道,现在画丹青门外的地面都让唾沫星子打湿了。
阿吉委屈:“君上说越快越好...全城人流最大的地方莫过于画丹青了,而且那边的人识字的多。”
帖子啊民间小巷,贩夫走卒再多他们也人不懂上面写得啥。
“...你有理。”陆商竖起大拇指,就是可怜了阿鲁,也不知道人能替本君承受的住那些谩骂不。
告示的威力确实强大,再加上那些学子的口口相传莫说全城的人,就是路过的狗都知道这件事。
这么不留情面的对待氏族,哪怕只是小氏族也足以让大部分士子不满愤怒,甚至还有人跑到王宫门口去闹,去吐口水。
被守兵赶走后又跑到画丹青门口抗议,陆商觉得,这激情要是放在打仗上,当初楚国也不一定能拿下滇国。
“栗大夫两袖清风,风骨傲人,跟着先祖成立如今国泰民安的滇国,岂能容君上随意辞离!”
偷跑出来的陆商藏在酒楼老位置,用扇子指着那个人的头顶啧啧称奇:“本君怀疑他不识字,那告示上都说了是栗群自请的,怎么成本君逼他的了?”
“不过一脉旁支做错了事情,哪里听说过直接惩罚族中士大夫的?!荒谬!”
“可悲栗大夫这把年纪好要受此侮辱,君上得不配位!”
这些日子因为纸墨笔砚累积起来的一点点好感,现在全都烟消云散了,甚至反噬成了抗拒。
阿鲁冷眼听着外面不堪入耳的话,心中的寒意弥漫,店里的小二更是吓的大气都不敢出,默默擦地。
因为君上的告示,今日一天都没进来一个客人,他们闲的都把真个店打扫几遍了,又不敢在掌柜面前晃...
就在阿鲁准备提前关门进宫找君上的时候,店门口进来一人。
卫修明用扇子遮着半张脸,在卜羽的保护下才突破人群挤进来,感受到铺子里压抑的氛围,扯出一抹尴尬的笑。
“今日这城内有些过于热闹...滇国主此举相当果敢。”
幸好他没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幸灾乐祸,不然现在的阿鲁能直接将他赶出去并拉入黑名单。
“一群跳梁小丑,”阿鲁合上正在记录的账本问道:“不知卫公子前来何事?”
“哈,在下是来与掌柜告别的,签订的契约要等工期,但家里着急要在下先把之前从掌柜这里买的东西送去京都。”
卫修明在滇国的这几天除了找阿鲁拉近关系,便是四处转悠寻摸其他货源,期间不仅看到了京都有过节的几家人的族徽,还看到了王氏的人。
而且偷偷观察,他们似乎跟这里非常熟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