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延舟科技总部顶层,CEO办公室。

这里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企业掌舵者运筹帷幄的空间,更像一个高度集成化、高度智能化的未来指挥中心与尖端数据分析实验室的完美结合体。

占据整整一面弧形墙壁的巨型LED屏幕,此刻正无声地流淌着无数幽蓝色的数据流,如同星河流转,又似数字瀑布奔泻不息,

实时反映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脉搏、前沿科技领域的突破性动态,

以及延舟科技自身遍布全球的各项核心业务的精密运营指标。

恒定的、经过多重过滤和优化的空气,维持着最适宜的湿度和含氧量,光线被智能系统精确调节到既能保证清晰视野又绝不刺眼的柔和亮度,

一切都遵循着最高效、最理性、最符合人体工学的冰冷原则,仿佛连时间在这里的流速都被精确计算过。

陆延舟坐在那张线条极简、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宽大办公桌后,身后是占据另一面墙的巨型落地窗,窗外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构成的璀璨城市天际线,在夜色中闪烁着如同电路板般规整而繁密的光点。

他刚刚结束一个跨时区的跨国视频会议,高效处理完几份关乎数亿美金资本流向的重大并购提案。

对于常人而言足以耗尽心神、需要团队协作数日的工作量,于他而言,不过是日常庞杂运算中几个并行不悖的线程,有序、清晰且高效得如同机器执行预设程序。

然而,此刻,他那如同精密超级计算机般几乎永不宕机、时刻保持巅峰运算状态的大脑,却罕见地、持续地滞留并运行着一个与公司核心业务、资本版图扩张并无直接关联的“后台进程”。

这个进程占用的计算资源虽然微不足道,但其存在的本身,以及其内容的“非理性”倾向,已经构成了一个需要被审视的“异常”。

他修长的手指在空气中做了一个极其轻微且优雅的切割手势,主屏幕上那些代表着财富与权力的纷繁商业数据、曲线图和K线图瞬间如同潮水般隐去,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取而代之的,是《爱心私厨》节目的官方UI界面,以及数个被最小化、但都用醒目标签清晰标注着“姜柠 - 目标分析”的视频分析窗口。

“调取目标个体‘姜柠’所有已公开影像资料,及相关网络舆情数据摘要,进行多维度交叉比对分析。”

他对着集成在桌面下的高性能麦克风平静地吩咐,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如同在给AI下达一道寻常指令。

办公室的顶级智能系统无声且迅捷地响应,屏幕上的内容开始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快速切换、排列、归类,最终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信息矩阵。

画面开始流动。

从第一期节目里,她被刻意剪辑出的、显得格格不入甚至略带“傲慢”的初印象;

到那场石破天惊的个人直播中,豆腐在油锅里如同被施了魔法般绽放成“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震撼瞬间;

再到刚刚结束的七夕特辑里,她那件美轮美奂、凝结了古老技艺与东方诗意的“鹊桥仙”糖艺作品诞生的全过程。

影像资料一帧帧快速闪过,旁边同步生成并实时更新的,是关于网络热度指数、正面/负面评价比例曲线、话题关联度、情感倾向分析、粉丝画像构成等冰冷而客观的数据图表,如同给感性的画面披上了一层理性的数字外衣。

陆延舟的身体微微后仰,靠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背上,金丝眼镜后那双锐利如鹰隼、习惯于洞悉一切本质的目光,如同两台高速扫描仪,快速而精准地捕捉、解析着屏幕上流淌的每一帧信息。

他的大脑,这台被外界誉为“人形超算”的精密仪器,正同步进行着多线程、多维度的深度分析:

行为模式分析:

目标在镜头前行为模式呈现出高度一致性,核心特征表现为“极致的专注”(平均专注时长远超节目其他选手,且中断频率极低)、“情绪波动极小”(通过微表情捕捉与分析,其情绪标准差低于正常人群基准线约87%)、“社交互动意愿极低”(主动发起社交互动的次数趋近于零,对他人互动多采取被动或回避姿态)。

此行为模式与节目本身追求娱乐化、戏剧化、强互动的氛围存在显著“认知不协调”,构成其初期被舆论攻击的潜在风险点,但也塑造了其独特的“反套路”辨识度。

技能评估:

目标已展现的烹饪技艺(包括但不限于豆腐内部精微雕刻、传统酥点制作、古法吹糖塑形)复杂度评级为“极高”。所需的手部肌肉群稳定性、三维空间想象力、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理解及毫秒级温度控制能力,均远超行业公认基准线数个量级。

尤其“豆腐内部镂空油泼定型”技术,在现有全球美食技艺数据库内无直接匹配项,初步归类为“疑似失传技法重现”或“基于传统的颠覆性创新技法”,需进一步观察验证。

网络影响力分析:

初始舆情风险评级为“高”,负面声量占据主导。但在关键“技术展示”节点(即个人直播事件)后,实现极端舆情逆转,

当前正面评价占比稳定在94.7%高位,粉丝增长曲线呈典型指数级爆发形态,具备强大的话题自主引爆能力与高端品牌赋能潜力,其影响力已溢出美食垂直领域。

商业价值初步评估:

基于以上数据,综合评定为S级(极高)。

具备成为特定领域文化符号及高端品牌代言人的巨大潜力,投资回报率预期可观。

理性层面的分析清晰、明了、逻辑链完整。

这个名为姜柠的女性个体,从其展现的表象来看,是一个技艺能力站在金字塔顶端、心理素质稳定超常、且因缘际会下意外具备了巨大流量价值和独特文化符号意义的特殊存在。

从一个纯粹的投资者或观察者角度审视,其个人品牌无疑具备极高的潜在回报率和研究价值。

但是……

陆延舟的指尖开始在光滑冰冷的黑檀木桌面上,无意识地、带着某种独特韵律轻轻敲击。

这是他陷入超越表层数据分析、进行更深层次逻辑推演和矛盾解析时,才会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带有“人性化”特征的小动作。

这表示,有数据无法完全解释的“异常”存在。

他精准地调出了内部存档的、评委品鉴“二十四桥明月夜”时的高清多角度录像,将画面锁定在自己用白玉筷箸夹起那一小块晶莹豆腐,送入口中的瞬间。

超清镜头被极限放大,甚至可以看清豆腐细微的颤动。

画面定格,他冷静地审视着放大后的影像——自己持筷的右手,在那食物接触味蕾的刹那,确实出现了微不可察、但被高清镜头捕捉到的、违背他常年训练出的绝对稳定性的、极其细微的颤抖。

同时,瞳孔监测数据显示,在那一瞬间,他的瞳孔有极其短暂的收缩变化。

“调取并回放实验室同步生理监测数据。”

他低声命令,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旁边一个分屏立刻亮起,显示出当时连接在他身上(源于他个人设定的一个长期、全面的健康与生理指标监测项目)的微型高精度传感器的记录数据流。

心率:

在食物入口并咀嚼的瞬间,出现一个短暂且异常陡峭的峰值波动,偏离静息基线高达15.3%,随后迅速回落。

皮电反应(GSR):

同样在对应时间点,检测到皮肤导电性的微小但明确的活跃信号,表明自主神经系统被激活。

脑波图(EEG):

α波(与放松、平静相关)与θ波(与深度专注、冥想、潜意识活动相关)的功率谱密度有短暂的同步增强。

这些生理信号的组合模式,通常与个体体验到放松、高度专注或……愉悦感相关。

这些客观的、冰冷的生理数据,与他那份由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出具的、明确诊断他为“先天性味觉感知迟钝伴特定味蕾功能缺失”(通俗而言即近乎味觉失灵)的医学报告,

以及他自身长达二十多年对食物滋味近乎“无感”的主观体验,形成了无法用现有认知模型调和的、尖锐的矛盾。

一个被医学判定为味觉失灵的人,为何会在品尝特定个体制作的特定食物时,出现如此明确、且指向“正向感官体验”的生理唤醒信号?

严密的逻辑链条在这里,出现了清晰的、无法忽视的断裂。

一个关键的变量缺失了。

他闭上眼,屏蔽掉视觉信息输入,试图在浩瀚如烟、条理分明的记忆数据库中,精准回溯并解析那一刻的感官记录。

那不是一种可以被清晰定义、归类为“甜、咸、酸、苦、鲜”等基础味觉范畴的单一味道,更像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复杂层次和时空序列的“多模态感官体验”,一种他庞大的个人数据库和知识图谱里没有预先存档的、全新的“信息流”或“感知模式”。

它极其短暂,却异常清晰地、如同利箭般穿透了常年笼罩在他味蕾乃至更广泛感官区域上的那层厚重“迷雾”或“噪声”,带来了一个转瞬即逝、却强度足以被仪器捕捉到的、清晰的“有效信号”。

而这个独一无二的“信号”发射源,经过反复追溯与锁定,指向性明确无误——姜柠,以及经由她手制作出的食物。

“目标‘姜柠’,其存在及其产出物,已构成一个无法被现有生理认知模型和商业价值模型完全解析的‘高价值异常变量’。”

陆延舟在内心得出了初步的、基于所有可用数据的结论。

他重新睁开眼,深邃的目光落在屏幕上姜柠那张在制作“鹊桥仙”时,因精神高度集中和炉火温度而微微泛着健康光泽的侧脸特写上。

她的眼神纯粹、澄澈,仿佛整个宇宙的纷扰都被隔绝在外,整个世界都凝聚、坍缩在指尖那一点即将被赋予形态的、滚烫的糖浆之上。

这种近乎“物我两忘”的极致专注状态,与他自己在进行高强度逻辑推演、攻克复杂算法难题时,所进入的“心流”(Flow State)状态,在脑波活动和神经兴奋模式上,有着某种奇特的、数据上的相似之处。

都是将自身绝大部分认知资源高度聚焦于单一任务点,主动屏蔽内外部的无关干扰,达到一种超高的效率与创造力峰值。

但她的“心流”,输出的是感性的、充满温度与不确定性的、承载着美学追求与文化意涵的具象艺术品。

而他的“心流”,输出的则是极致的理性产物,是冰冷的、确定性的、追求最优解的数据结构、算法模型和商业决策。

两种看似位于人类认知光谱两极的极致状态,却在“专注”这一核心神经机制上,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数据层面的微妙共鸣与对称性。

陆延舟沉默了片刻,办公室里只剩下服务器散热系统发出的、几不可闻的低频嗡鸣,如同数字世界的呼吸。

理性思维的核心进程在持续报警,提醒他继续投入过量且珍贵的计算资源与注意力在一个与公司核心业务无直接关联的目标上,从纯粹的商业效率角度看,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资源错配”和潜在损失。

但一种更深层的、源于他对“未知”与“异常”近乎本能般的探究欲和解析冲动,以及那短暂却真实无比、颠覆了他多年自我认知的生理“异常”所带来的震撼与困惑,

如同一个无法被忽略的系统高级别中断请求,强势地推动着他做出了这个在旁人看来可能略显“不理性”的决策。

他按下内部加密通讯键,连接了他的首席助理赵秘书。

赵秘书一丝不苟的虚拟形象立刻出现在一个独立的分屏上,他同样穿着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表情严谨,眼神专注,如同陆延舟在物理世界最可靠的数据延伸与执行终端。

“陆总。”赵秘书的声音通过高保真音响传来,清晰而毫无冗余。

“赵秘书,”

陆延舟的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绝对冷静与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我需要关于《爱心私厨》选手姜柠更深入、更详尽的背景资料。

范围不局限于已公开信息,需包括:

其一,她的完整教育背景轨迹,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超出已知厨艺世家传承体系的、系统性学术或艺术训练记录;

其二,其核心人际关系网络图谱,特别是非美食圈的关联节点;

其三,在国宴团队服务期间参与的具体项目清单、内部绩效评价及关键人物评语;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选择离开国宴团队的、未被媒体披露的深层原因与决策过程。授权动用一级信息渠道权限。”

赵秘书的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或疑问的表情,只是瞳孔微缩,显示他正在高速记录并理解指令:

“明白,陆总。此项调查的优先级设定为?”

“最高。”

陆延舟没有任何犹豫,顿了顿,仿佛只是顺便提及般补充道,

“另外,联系李斯特博士,预约一次全面的、针对性的味觉与神经系统功能复检。

将我过往所有的相关医学检测数据备份,以及……

近期可能存在的、所有相关的环境与生理变量数据,一并提供给他进行比对分析。”

“变量?”

赵秘书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在医学检查中不常被提及的关键词。

陆延舟的目光再次若无其事地扫过主屏幕上姜柠那沉静制作糖艺的影像,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嗯。一个可能对特定个体生理感知系统产生影响的……外部干预变量。”

“明白。立刻安排。”

赵秘书没有表现出任何多余的好奇心,高效地记下指令,虚拟形象随之淡去。

通讯切断。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那种属于绝对理性和效率领域的、近乎绝对的安静,只有承载着海量数据的服务器机组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行,发出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恒定而低沉的嗡鸣。

陆延舟独自坐在巨大的、流淌着数据星河的屏幕前,背景是窗外那片由人类文明灯火构成的、冰冷而壮丽的星图。

他看着屏幕上姜柠那张清冷疏离、却能在创造时焕发出惊人神采的面孔,看着她手中如同被施予了生命魔法般、一件件超越寻常食物范畴的艺术品诞生。

理性的核心进程仍在持续发出效率警告。

但那个无法被解析的“异常变量”,那段闯入他井然有序、一切皆可量化的数据宇宙的、无法被现有模型定义的独特“代码”,

如同一个突然出现的引力奇点,吸引着他投入更多的计算资源,去解码,去理解,去探究其背后的运行逻辑与潜在价值。

姜柠。

这个变量,已经无法被简单地归类于“观察目标”或“潜在投资标的”。

她更像一个**谜题,一个挑战他现有认知边界的存在。

他需要更多的数据样本,更深的分析维度,更广泛的关联信息。

这并非全然为了可能的商业投资布局(虽然那或许是顺理成章的副产品),更深层的驱动力,是为了解开那个困扰他绝对理性世界的核心谜题——

为什么,唯独她,以及她所创造的食物,能在他那片被医学判定为近乎死寂的感官世界里,激起那一丝明确、短暂、却真实存在的、不同寻常的物理涟漪?

数据分析,仍在持续深入。

而一场始于绝对理性探究,却可能悄然滑向未知情感与感知维度的风暴,正在这间象征着人类理性巅峰的冰冷办公室里,无声而迅猛地酝酿。

变量的影响范围,正在悄然扩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