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团队挑战赛的录制,在陆延舟那番石破天惊、完全基于数据与逻辑的“理性护短”中,终于落下了帷幕。

最终的评分结果,经过紧张的计算与核对,姜柠所在的、一度被视为“垫底预备队”的第三组,凭借其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惊人韧性、扎实到可怕的功底、以及那份充满智慧的“融合”构思,

尤其是陆延舟那份以其无可辩驳的理性分析为基础给出的超高分数,竟以极其微弱的优势,险胜了周晨精心打造、阵容华丽的“晨曦队”,爆出了本期节目最大的一个冷门。

当主持人用带着激动和难以置信的语调宣布这一结果时,三号操作区的张扬和李莉几乎瞬间石化,呆立当场,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几秒钟后,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了他们,两人差点当场失控地抱在一起,脸上交织着劫后余生的恍惚与极度兴奋的红晕。

他们看向姜柠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近乎崇拜的感激与彻底的折服。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若非姜柠在设备故障和他们的“拖累”下,如同定海神针般力挽狂澜,他们俩注定是第一批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周晨站在不远处属于胜利者(原本应是)的光环边缘,脸上那经过千锤百炼、几乎已成为本能的温和笑容,此刻如同风干的石膏面具,出现了清晰而深刻的裂痕,几乎难以维持。

他勉强对着转过来的镜头,挤出了几句诸如“恭喜第三组”、“这次比赛让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之类的标准场面话,但那双总是带着和煦笑意的眼眸深处,冰冷的寒意几乎要凝结成实质,锐利得能刺穿人心。

他精心策划、甚至不惜动用暗手布下的局,非但没能如愿扳倒姜柠这个最大的障碍,

反而让她借此绝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全能的身手和强大的领导凝聚力,进一步奠定了她在节目中和观众心目中实力与人心的双重基础,

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火辣辣的挫败与一种被当众打脸的愤怒。

持续了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高压力录制终于结束,时间早已滑向深夜。

演播厅内依旧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重疲惫。

兴奋过后,巨大的精力消耗如同潮水般涌上,选手和工作人员们都面带倦容,眼神空洞,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开始陆续收拾物品,低声交谈着,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出口散去。

原本喧嚣沸腾的空间,迅速被一种精力耗尽后的沉寂所笼罩,只剩下一些负责收尾的幕后工作人员,还在强打精神,忙碌地整理着沉重的设备、缠绕如同乱麻的线缆、以及清扫着地面上的各种杂物和食物残渣。

姜柠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刻离开。

她平静地、一丝不苟地清洗、擦拭并收好了自己那套视若生命的刀具,将它们稳妥地放入特制的工具箱中。

做完这一切,她的目光才缓缓扫过周围那些满脸油光、眼带血丝、甚至因为长时间饥饿而显得有些萎靡的工作人员。

她的视线,最终落在了各个操作区角落里,那些因为团队挑战赛而剩余下来、未被使用、在节目组看来已无价值的各类食材边角料上

——几颗因为碰撞而蛋壳略有裂纹、品相不算完美的鸡蛋;一小把因为放置时间稍长而边缘有些发黄、微微蔫软的上海青;

半盒中午统一订购工作餐时剩下的、颗粒分明但已经冷透的隔夜米饭;

一些零碎的、干缩的香菇丁和火腿末;以及那几个在熬制前期高汤后便被滤出、丢弃在一边、无人问津的,带着些许残肉的鸡架和鸭骨。

这些在旁人眼中与垃圾无异、注定要被清扫丢掉的“厨房废料”,在姜柠那双洞悉食材灵魂的眼中,却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她看到的,不是它们的残缺与不堪,而是它们内部依旧蕴藏着的、能够转化为慰藉与能量的潜力。

她没有征询任何人的意见,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只是默默地,再次系上了那条素净的、沾染了些许油渍的白色围裙,动作轻柔而自然,仿佛这只是她日常工作流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她先是找来一个容量足够大的、干净的不锈钢汤锅,将那些被遗弃的鸡架和鸭骨仔细地放入锅中,注入足量的冷水,使其完全淹没。

然后,她取来一小块老姜,用刀背干脆利落地拍裂,扔进锅中,又拣了几段葱白,一同投入。

做完这些,她才不疾不徐地点燃了灶具,但她没有选择猛火急攻,而是将火力调节到最小的那一档,让幽蓝色的火苗只是温柔地舔舐着锅底。

锅内的汤水,在她精准的控制下,始终保持着一种将沸未沸、只有极其细微涟漪的状态。

她知道,唯有这种近乎“浸提”的温柔火候,加上足够漫长的时间,才能在不破坏汤汁清醇的前提下,

将那些深藏在骨骼缝隙、软骨与残肉之中的全部鲜味物质与宝贵的胶原蛋白,

一点点地、耐心地逼迫、释放出来,融于这锅看似平凡的水中。

在等待高汤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她并没有闲着。

她将那些蔫软的青菜快速在沸水中焯烫了一下,捞出后立即浸入冰水,以锁定其翠色和脆嫩的口感,然后用力挤干多余的水分,放在砧板上,刀起刀落,将其切成极其细碎均匀的菜末。

那些零碎的香菇和火腿,也在她精准的刀工下,化为了同样细小的、如同米粒般的丁状。

接着,她拿起那几颗品相不佳的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手腕一抖,蛋液便滑入碗中,加入少许的盐和几滴料酒,用筷子快速地、顺着一个方向搅打,直到蛋液变得均匀而略带泡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浓郁的、带着家庭厨房般温暖踏实气息的高汤香味,开始从她那口小小的汤锅中弥漫开来,

如同无形却拥有魔力的触手,悄无声息地穿透了演播厅里冰冷而疲惫的空气,驱散着深夜的寒意与人们精神上的倦怠。

几个正在费力地收拾着沉重摄像机线缆的年轻助理,不自觉地停下了手中重复枯燥的动作,用力地抽动着鼻子,循着那诱人的香气来源,好奇地望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是那位在比赛中如同冰山雪莲般清冷、技艺却堪称神乎其神的姜柠老师,正安静地独自站在灶台前,微微低着头,神情专注得如同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般,

用一把长勺缓慢而富有韵律地搅动着锅里的汤底时,脸上都露出了混合着惊讶、好奇与一丝受宠若惊的神色。

高汤终于熬煮到位。

姜柠关闭灶火,取来一个极其细密的网筛,小心翼翼地将锅中的汤汁进行过滤,滤掉了所有的骨骼、姜葱杂质,只留下一锅清澈见底、色泽却如同琥珀般温润、香气扑鼻的淡金色清汤。

她将这精华般的汤汁重新倒回洗净的锅中,再次点火烧开。

随即,她将那半盒隔夜的冷饭尽数倒入滚烫的汤汁中,用一把木勺的背面,极其轻柔地将粘连的米粒推散,让每一粒米饭都能充分地、贪婪地吸收这鲜美的滋味。

米粒在热汤中逐渐变得柔软、饱满,却依旧保持着分明的形态。

她依次将准备好的香菇火腿丁、翠绿的青菜末撒入锅中,用勺子轻轻搅匀。

最后,她端起那碗打好的蛋液,沿着锅边,以画圈的方式均匀地淋入沸腾的粥中。

金黄色的蛋液遇到滚烫的汤粥,瞬间凝结成无数朵漂亮、轻盈、如同云絮般的蛋花,漂浮在粥面之上,

与绿色的菜末、褐色的香菇火腿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温暖画面。

她没有加入任何复杂的调味料,没有鸡精,没有复杂的香料,仅仅用了最简单、最纯粹的海盐和一点点研磨的白胡椒粉来提味点睛,

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汤底本身经过时间沉淀后的醇厚鲜美,以及各种食材融合后所产生的、浑然天成的自然甘甜。

一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用料实在的“改良版”鸡汤菜泡饭,就在这深夜的演播厅角落里,静静地、却又无比强势地宣告了它的诞生。

姜柠拿出节目组常备的一次性环保餐碗和勺子,默不作声地,一碗接一碗,仔细而均匀地盛好这暖意融融的粥饭,然后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干净的操作台边缘。

做完这一切,她才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些早已被香气吸引、驻足观望、眼中闪烁着渴望与犹豫光芒的工作人员们,

她的声音不高,却像带着某种奇异的、能穿透疲惫的温暖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辛苦了。不嫌弃的话,吃点东西,暖暖胃再收工吧。”

她的举动,没有一丝一毫刻意讨好的意味,没有施舍的姿态,甚至没有太多额外的表情,

自然得就像一位沉默的家人,在深夜为晚归的、疲惫不堪的子弟,默默准备好的一碗最寻常、却也最熨帖的热饭。

短暂的、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击中的寂静之后,一个看起来年纪很轻、脸上还带着学生气的女场记第一个忍不住了,

她怯生生地、带着点不好意思地走上前,小声问道:

“姜……姜老师,真的……真的可以吗?”

“嗯。”

姜柠只是点了点头,用一个简单的音节回应,然后亲手将一碗盛得满满的、冒着热气的泡饭,稳稳地递到她的手中。

有了这第一个勇敢者,仿佛堤坝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紧接着便是第二个、第三个……

那些早已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工作人员们,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纷纷围拢了过来,脸上带着真诚的感激和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情,

井然有序地,从姜柠手中接过那一碗碗看似简单朴素,却在此刻散发着无比诱人魅力的食物。

“谢谢姜老师!真的太感谢了!”

“天啊,这香味……我早就饿得不行了!”

“姜老师您也太好了!这看着就好吃!”

一时间,原本沉寂清冷的操作区这边,变得人气十足,热闹而温暖。

人们或靠着操作台站立,或随意地蹲在角落,也顾不上什么形象,每个人都捧着一只温热的碗,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大口品尝起这碗用料扎实、味道直抵心灵的深夜简餐。

滚烫的、饱含鲜美汤汁的粥饭滑入空虚的胃袋,瞬间驱散了积攒已久的寒意和饥饿感,那简单却恰到好处的滋味,仿佛带着神奇的魔力,抚慰了每一根疲惫到极点的神经。

满足的叹息声、因为美味而发出的低低惊呼、放松下来的低声交谈、甚至偶尔因为某个玩笑而响起的轻松笑声,迅速取代了之前弥漫在整个空间的沉寂与压抑。

“我的妈呀!这泡饭也太好吃了吧!感觉比我妈熬了几个小时的鸡汤泡饭还香!”

“真的……感觉灵魂都被这碗饭给治愈了,活过来了……”

“姜老师人真的太好了,一点架子都没有,手艺还这么神仙……”

赞誉之声,不仅仅是对着手中这碗温暖的食物,更是由衷地指向了制作这碗食物的人。

姜柠之前在部分人心中留下的那种“高冷”、“难以接近”、“不合群”的片面印象,在这一碗碗热气腾腾、充满人情味的泡饭面前,悄然冰消瓦解,如同被春风融化的积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切的好感与尊重。

这个拥有着如同被上帝亲吻过般的神仙手艺的女孩,她的内心,原来也藏着如此细腻、温暖和体贴的一面。

陆延舟因为需要紧急处理一个跨时区的国际视频会议,是关于一项关键专利技术的授权谈判,他是最后一批离开评委席的人。

当他带着如同影子般忠诚可靠的赵秘书,穿过灯光已经熄灭大半、显得格外空旷寂静的演播厅,准备从工作人员通道的侧门离开时,

他的脚步,却被操作区那边传来的、与这深夜录制现场格格不入的温暖喧嚣与人声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他停下脚步,沉稳的目光越过那些在昏暗中如同巨兽骨架般沉默的摄像机、散落的道具和忙碌着进行最后收尾工作的零星身影,精准地落在了那个被一群工作人员隐隐围在中心、仿佛自带光源的身影上。

姜柠依旧系着那条略显陈旧的围裙,站在已经清理干净的灶台边,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为最后一个匆匆赶来的、满头大汗的灯光师舀着锅里剩余的泡饭。

演播厅仅存的几盏暖黄色工作灯,从斜上方洒下柔和的光线,清晰地勾勒出她柔和而专注的侧脸线条,几缕不受拘束的乌黑碎发垂落在光洁的额前,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让她平日里那种令人不敢亵渎的清冷疏离感淡化了许多,莫名地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特有的温柔与亲近。

她的动作始终保持着一种不疾不徐的从容,神情平和宁静,仿佛此刻正在做的,不是临时起意的施舍,而是一件如同呼吸般自然、天经地义的小事。

而那些围在她身边,或站或坐的工作人员们,脸上早已不见了工作时的紧绷与焦虑,洋溢着的是彻底放松后的轻松和由内而外的满足,他们看向她的眼神,

不再是看待一位高高在上的“明星选手”或“技艺大师”,而是充满了毫无保留的、真诚的感激与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

空气中,浓郁的食物温暖香气尚未完全散去,与人们低低的、带着笑意的谈笑声混合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完全脱离了竞赛硝烟、剥离了名利算计、却格外真实而动人的画面,直击人心最柔软的深处。

陆延舟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同夜幕下的礁石,金丝眼镜后那双习惯于洞察一切、分析万物的目光,

此刻变得异常深邃,长久地、一瞬不瞬地停留在姜柠的身上,仿佛要将这一幕,连同所有的细节,都刻录进他那庞大的记忆存储区。

在他的大脑中,那套精密运行的数据分析模型,几乎是在瞬间,就为姜柠的此番行为自动生成了数种可能的解释标签:

“高效的团队关系建设与凝聚力提升行为”、

“极佳的个人品牌形象与亲和力优化策略”、

“低成本高回报的舆论口碑营造手段”

……

其理论上的投入产出比,无疑可以被标记为“极高”。

但是,理性模型的运算结果,与他此刻亲眼所见的画面之间,似乎产生了一种微妙的、难以调和的割裂感。

看着姜柠那没有任何表演痕迹的、纯粹出于本能的自然举动,看着那些工作人员眼中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的、真挚的情感反馈,他那向来坚如磐石、以绝对理性为基石的内心世界,

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名为“不确定”的、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波动。

冰冷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似乎……

无法完全量化、也无法彻底解释这种由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善意与深层共情能力所催生、所维系的人际连接强度与情感温度。

赵秘书安静地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同样注视着这温馨的一幕,脸上那惯常的、如同精密仪器般毫无表情的精英式面具,

也几不可察地微微松动,似乎有所触动,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感慨,轻声评价道:

“陆总,这位姜老师……倒是,真的很特别。”

陆延舟没有回应,甚至没有任何动作表示他听到了这句话。他只是沉默地看着。

看着那个能在滚沸的油锅中,让脆弱的豆腐绽放出玉簪花的清雅;能在炙热的糖浆里,凭空筑起跨越银河的鹊桥仙缘;

而在此刻,在这深更半夜、一片狼藉的混乱之后,也能信手拈来,用一碗最简单不过的剩余食材制成的泡饭,如此轻易、却又如此深刻地,收服了这众多人心的女人。

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那份耗费了大量计算资源、试图用无数数据维度去完全解析、定义“姜柠”这个特殊存在的内部评估报告,无论构建得多么详尽复杂,

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遗漏了某个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一种无法被任何现有参数量化,无法被冰冷逻辑完全解构,

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有力地存在着的东西,一种属于“人”的,最本真的温度与光芒。

就在这时,姜柠似乎敏锐地感受到了这道来自于阴影处、过于专注且存在感极强的凝视。

她盛饭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穿过稀疏的人群与昏暗的光线,精准地与站在通道入口阴影处的陆延舟,遥遥相遇。

她的眼神依旧清澈见底,如同山间未被污染的寒潭,此刻因为刚刚结束一场带着烟火气的忙碌,而少了几分平日的锐利,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慵懒与平和。

她就那样平静地回望着他,没有寻常人被窥视时的闪躲与慌乱,没有出于礼貌的客套笑容,也没有丝毫的探究与好奇,只是那样坦然而平静的对视,仿佛在确认一个已知的存在。

陆延舟隔着一段距离,沉默地看着她,看了足足有好几秒钟的时间。

演播厅角落的昏暗与嘈杂,仿佛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片独立的、凝滞的空间。

然后,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

没有点头致意,没有露出任何可以被解读的表情。

他只是极其轻微地偏过头,对着身旁的赵秘书做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示意动作,随即便转过身,迈开步伐,悄无声息地,

如同他从未在此驻足过一般,彻底融入了通道外那片浓重的夜色之中,消失不见。

仿佛刚才那长久的凝视,仅仅是一次无关紧要的数据采集过程。

但只有陆延舟自己知道,那个在冰冷演播厅的角落里,于烟火气中带着平和神情忙碌的侧影,

连同那碗看似普通至极的泡饭所散发出的、无法被任何传感器记录和分析的、独属于人间的温暖气息,

已经如同一个无法被常规指令清除的、带着特殊加密协议的缓存文件,

悄然地、却又无比牢固地,写入了他那以理性为核心的操作系统深处,停留在了某个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了的角落。

人心所向,有时并非源于宏大的叙事、精密的算计,或是耀眼的光环。

或许,仅仅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一碗来自深夜食堂的、恰到好处的温暖。

这温暖,足以穿透一切理性的屏障,抵达灵魂的最深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