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团队挑战赛的余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在节目组内部持续扩散。

姜柠凭借其力挽狂澜的表现和陆延舟那番惊世骇俗的“数据护短”,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原本那些因恶意剪辑和初期舆论对她抱有偏见的工作人员,在经历了“深夜食堂”的温暖后,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尊重与敬佩,取代了之前的审视与疏离。

然而,对于姜柠而言,外界的喧嚣与内部人际的微妙变化,似乎都只是背景杂音。

她依旧保持着固有的节奏,录制间隙便沉浸在古籍菜谱的研究中,或是反复练习着某些近乎失传的技法,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这天下午,刚刚结束一场个人技艺展示的录制,姜柠正在后台休息室整理自己的刀具箱,一名穿着干练、表情一丝不苟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姜柠认得他,是陆延舟的首席助理,赵秘书。

“姜老师,打扰了。”

赵秘书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精准而克制,

“陆总希望能与您约个时间,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谈,探讨一些关于您个人品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您看是否方便?”

姜柠擦拭刀具的动作微微一顿,抬起头,清澈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陆延舟?

那个如同行走的AI、用数据点评一切的男人,要找她谈个人品牌发展?

她脑海中瞬间闪过团队挑战赛时,他面无表情地用数据将那位陈评委驳斥得哑口无言的情景,以及深夜演播厅外,他站在阴影里投来的那道难以解读的视线。

“是关于?”她言简意赅地问。

“陆总认为,您目前所展现出的专业价值与市场影响力,存在被严重低估的情况。

延舟科技在品牌战略与数据分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参考建议。”

赵秘书的回答滴水不漏,完全符合陆延舟的行事风格。

商业咨询?姜柠微微蹙眉。

她对所谓的品牌运营、商业变现并无兴趣,甚至有些排斥。

她追求的始终是技艺本身和“食之道”的传承。

但……“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参考建议”?这句话,莫名地触动了她。

与那些充满主观臆断和利益算计的夸夸其谈相比,陆延舟那种冰冷直接的理性,反而显得有几分……可靠?

况且,林妙妙之前的话也在她耳边回响

——“柠宝,你现在热度这么高,是个好机会。

可以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利用这个影响力,把你真正想推广的饮食文化做出去。”

或许,了解一下这个站在流量和资本顶端的男人如何看待她的“价值”,并非坏事。

至少,可以知道在纯粹的商业逻辑下,她所坚持的东西,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她沉默了片刻,将最后一把刻刀放入箱中,合上盖子,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时间?地点?”她问,语气平静。

赵秘书似乎对她的干脆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专业态度:

“如果您今晚没有安排,陆总建议七点,在录制基地附近的‘静谧时光’咖啡馆。那里环境相对私密。”

“可以。”姜柠点头。

...

晚上七点整,姜柠准时推开了“静谧时光”咖啡馆厚重的木门。

与节目组安排的喧嚣浮华的场所不同,这里确实如其名,安静而富有格调。

暖色调的灯光,深色的原木家具,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豆的醇香和淡淡的书香。

客人不多,三三两两分散在角落,低声交谈。

陆延舟已经在了。

他坐在一个靠窗的僻静卡座里,依旧是那身一丝不苟的深色西装,只是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少了几分在演播厅里的凌厉,多了一丝……属于夜晚的松弛?

当然,这种“松弛”在他身上也极其有限,更像是一种计算好的社交姿态。

他面前放着一台超薄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据。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精准地落在姜柠身上。

“姜老师,很准时。”

他起身,微微颔首,动作优雅标准,如同设定好的程序。

“陆总。”

姜柠在他对面坐下,将随身带着的、装着笔记和一本薄薄古籍的帆布包放在身旁。

服务员上前,陆延舟示意姜柠点单。

她只要了一杯最简单的柠檬水。陆延舟则点了一杯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咖啡馆里流淌着舒缓的爵士乐,但与这桌的气氛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陆延舟合上电脑,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目光平静地看着姜柠,直接切入主题,没有任何寒暄:

“姜老师,我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了您在《爱心私厨》节目中的表现,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变化和商业价值评估。”

他打开一个文件夹,推到她面前,里面是几张打印清晰的图表。

“这是您的网络搜索指数、话题关联度、正面评价比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这是您的粉丝画像分析,年龄、地域、消费能力分布。

这是近期向节目组咨询与您合作意向的品牌类型与初步报价区间。”

图表和数据清晰明了,客观地呈现了姜柠从一个“争议选手”到“现象级大神”的蜕变过程,以及她目前所具备的、令人咋舌的商业潜力。

姜柠扫了一眼那些图表,眼神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在看与自己无关的东西。

“所以?”

她抬起眼,看向陆延舟。

陆延舟对她的反应似乎并不意外,继续用他那平稳无波的语调说道:

“数据显示,您的核心价值在于‘极致技艺’、‘文化底蕴’与‘稀缺性’。

但目前,这种价值并未被有效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或个人品牌护城河。

您缺乏系统的内容规划、专业的商业团队,以及……对潜在风险的抵御能力。”

他目光锐利了几分:

“例如,团队挑战赛中,若非设备故障被及时应对,您的团队很可能因非技术因素失利,进而影响您的个人评分和舆论走向。

这种不确定性,是商业价值评估中的重大减分项。”

姜柠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她不得不承认,陆延舟的分析,虽然冰冷,却一针见血。

“延舟科技旗下的战略投资部门,关注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和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个人品牌。”

陆延舟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一个表示重视的微动作,但在他做来,依旧带着一种计算好的精确,

“我们认为,您的品牌具备这样的潜力。

今天的会谈,旨在评估进行战略性合作的可行性。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品牌定位、商业谈判支持,甚至……

在必要时,提供资本层面的背书。”

他说的是“战略性合作”,是“品牌潜力”,是“数据支持”和“资本背书”。

每一个词都理性、客观,符合他“AI总裁”的人设。

然而,姜柠却从他这番纯粹商业逻辑的陈述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妙的、不易察觉的异常。

他约她在这个充满……嗯,姑且称之为“氛围”的咖啡馆,而非他那个更像指挥中心的办公室。

准备了详尽的数据报告,却在她到来时合上了电脑。

他的目光,在阐述那些冰冷数据时,似乎总会在她脸上多停留那么零点几秒,像是在观察她的反应,又像是在……确认什么。

这真的,只是一场纯粹的“商业咨询”吗?

姜柠端起柠檬水,轻轻喝了一口,酸涩清爽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她放下杯子,目光平静地迎上陆延舟的视线。

“陆总,感谢您的分析和看重。”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

“但我对您所说的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兴趣不大。”

陆延舟镜片后的目光微动,没有打断,等待她的下文。

“我做菜,是因为我喜欢,是因为我觉得那是‘道’,是值得用一生去探索和守护的东西。”

姜柠缓缓说道,语气平和却坚定,

“您说的商业价值、品牌护城河,或许存在,但那不是我追求的目标。

如果合作意味着要将我的‘道’包装成迎合市场的商品,或者引入我不熟悉、也无法掌控的资本力量,那么,我选择拒绝。”

她看着陆延舟那双深邃却难以窥探情绪的眼睛,补充道:

“不过,您提到的‘数据支持’,尤其是关于潜在风险的分析,我认为有一定价值。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未来,能就一些技术实现或市场认知方面的具体问题,向您请教。

仅限于……技术咨询层面。”

她清晰地将界限划了出来。

合作免谈,但可以接受基于理性的、技术层面的交流。

陆延舟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被拒绝的愠怒,甚至……

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那弧度太小,消失得太快,让人怀疑是否是灯光造成的错觉。

“我尊重您的选择,姜老师。”

他开口,声音依旧平稳,

“保持核心价值的纯粹性,在某些情况下,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商业策略。

至于技术咨询……”

他拿起桌上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动作优雅,

“我的联系方式,赵秘书会留给您。随时欢迎。”

他没有坚持合作,也没有流露出失望,仿佛刚才那番详尽的分析和提议,真的只是一次客观的评估。

会谈似乎就此结束。

两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却少了几分最初的生硬,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

窗外的夜色渐浓,咖啡馆的灯光温暖而暧昧。

陆延舟看着对面垂眸喝着柠檬水的姜柠,看着她那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的侧脸线条,看着她放在身旁那个与这精致环境格格不入的、装着古籍的帆布包。

理性告诉他,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评估合作可行性)并未达成。

但某种超出理性计算范畴的、陌生的感觉,却让他觉得,这个夜晚,似乎并不算失败。

而姜柠,则在心中默默复盘着刚才的对话。

商业咨询?或许吧。

但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不同于数据与咖啡因的微妙因子,又该如何用理性去解析?

这场始于“商业咨询”的会谈,最终定格在咖啡馆温暖灯光下,两人隔桌对坐的画面里。

像是一场未完成的谈判,也像是一次……笨拙的、披着理性外衣的,初次靠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