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私厨》节目组在经历了保罗·拉斐尔引发的全球关注和官媒点赞的狂潮后,
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工作节奏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录制现场的氛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姜柠的存在,不再仅仅是一个“有争议的选手”,而是隐隐成为了节目的灵魂与金字招牌。
新一期的录制日,现场观众的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一些带着专业审视目光、气质明显不同于普通观众的人。
空气中除了往日的兴奋,更添了几分郑重。
姜柠依旧是最早到达后台准备的人之一。
她穿着简单的素色厨师服,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
正低头仔细检查着自己带来的刀具和几样特殊调料。
周遭的喧嚣与荣耀,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那份专注与沉静,与往日并无不同。
林妙妙则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围着她叽叽喳喳,分享着网络上持续发酵的热度以及雪花般飞来的合作邀约。
“柠柠!你看到了吗?
连《国家地理》的美食专栏都发文评论你了!
还有几家顶尖的食品实验室想跟你合作研究……”
姜柠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掠过那些五花八门的邀约名单,并未停留。
她的心思,显然不在此处。
就在这时,现场执行导演匆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恭敬,低声对姜柠说:
“姜老师,外面……
有位老先生,说是您的忠实观众,非常想见您一面,亲自……
品尝一道您做的菜。”
这类要求,在姜柠爆火之后并不少见,节目组通常都会婉拒。
但这次,执行导演的语气和神态,却透着一股不寻常。
姜柠抬眼,看向执行导演。
执行导演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
“那位老先生……
气度很不一般,带着一个看起来像徒弟的年轻人。
虽然穿着普通,但……
赵导刚才远远看了一眼,脸色都变了,
让我务必妥善安排,绝对不能怠慢。”
姜柠心中微微一动。
能让势利精明的赵思源如此忌惮甚至敬畏的人,绝非凡俗。
她点了点头:“请他们到休息区稍等,我准备一下。”
片刻后,
姜柠在后台一处相对安静的休息区,见到了那位“老先生”。
李品源李老依旧穿着那身藏青色中式褂子,白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坐在简单的塑料椅子上,腰杆却挺得笔直,如同山岳般沉稳。
他没有四处张望,只是平静地喝着节目组提供的矿泉水,
但那股历经岁月沉淀、久居上位的威严,以及属于顶尖美食家独有的、对气息极度敏感的精炼气质,
却无法被这简陋的环境所掩盖。
阿诚则沉默地站在他身后,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带着护卫般的警觉。
姜柠走近的瞬间,李老抬起眼眸,那目光如同实质,
瞬间落在她身上,不锐利,却带着一种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本质的深沉力量。
四目相对。
姜柠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同于保罗·拉斐尔那种基于学术权威和西方体系的傲慢,
而是一种源自更深厚、更古老文化底蕴的审视,
带着一种“家长”审视“晚辈”的严厉与期许混杂的复杂意味。
她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
能拥有这种气场的老人,在国内美食界屈指可数。
“老先生,您好。我是姜柠。”
她不卑不亢地微微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并不卑微。
李老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上下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
从她洗得发白的帆布工具袋,到她那双指节分明、带着细微旧伤痕却稳定异常的手,
最后,目光定格在她清澈而平静的眼睛上。
几秒钟的沉默,仿佛一场无声的交锋。
终于,李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喜怒:
“姜柠。
你前几天,在节目上讲的那番关于‘镬气’的道理,我看了。”
姜柠心中了然,果然是为了此事而来。
她静静听着,没有接话。
“讲得,很有意思。”
李老的话带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每个字都仿佛有千斤重,
“用洋人的学问,来讲我们老祖宗锅里的东西,角度很新。”
这话听起来像是夸奖,但姜柠却听出了其中隐含的考校意味
——新角度,未必就是好角度,更未必是“对”的角度。
“不过,”
李老话锋一转,如同预料之中,
“道理讲得天花乱坠,终究是纸上谈兵。
厨子的根,还是在灶台上,在那一口吃进嘴里的味道上。”
他放下水瓶,目光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看着姜柠:
“我今天来,不为别的。
就想亲口尝一尝,你这个既懂科学,又得了姜远山真传的娃娃,手下到底有几分真功夫。”
他说出了最终的目的,一个简单到极致,却也难到极致的要求:
“不拘你做什么复杂的、创新的。
就做一道最家常的,最能见功底的——”
“红烧肉。”
“让我尝尝,你的‘科学’,你的‘理念’,到底有没有落到这实实在在的滋味里。”
红烧肉!
这道菜,堪称中餐的试金石。
食材普通,工序看似简单,但想做到极致,却需要对面性、火候、调味、收汁每一个环节拥有登峰造极的掌控力。
一块肉,一口锅,便能窥见一个厨师的全部底蕴。
它不需要炫技,它考验的是最纯粹、最扎实的基本功,
以及厨师对“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色泽红亮”这十六个字的终极理解。
这无疑是一次突如其来的,也是最严厉的考校!
阿诚在一旁,眼神凝重。
他知道师父此举的份量。
这道红烧肉,将决定姜柠在师父心中,究竟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理论家”,
还是一个真正继承了传统匠人精神、并有能力为其开辟新路的“传承者”。
周围一些隐约注意到这边情况的工作人员和选手,也都屏住了呼吸。
甜甜等人脸上甚至露出一丝幸灾乐祸,她们不信姜柠在这样一位明显是“大人物”的老者面前,
用一道如此普通的菜,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姜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题,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或为难。
她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再次微微躬身。
“好的,老先生。请您稍候。”
她没有问对方口味偏好,没有解释自己的做法,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转身,走向操作区的步伐,依旧稳定。
...
选料,她挑了一块肥瘦层次极其分明、近乎完美的带皮五花腩。
处理猪肉,她不用喷枪,而是用传统的法子,将铁锅烧得滚烫,肉皮朝下,徒手按住,在锅中炙烤。
刺啦声中,猪皮的毛孔在高温下收缩,残留的毛根被烙掉,同时激发出一种原始而浓郁的焦香。
这是最古朴的去毛增香之法,考验的是对火候和手速的精准控制,稍有不慎便会烫伤或烙糊。
焯水,她用冷水下锅,加入葱姜料酒,精准计时,撇去浮沫,
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干净,确保肉块紧实不散,腥味尽去。
关键的炒糖色。她没有用现成的老抽,而是选择了最考验功力的冰糖炒色。
一小碗冰糖,少量油,小火慢熬。她的眼睛紧紧盯着锅中糖液的颜色变化,
从翻涌的大泡到细密的小泡,从琉璃色到枣红色……
时机转瞬即逝,早了色浅味甜,晚了色苦味焦。
就在糖液即将到达枣红色的临界点时,她眼疾手快,将控干水分的肉块迅速倒入锅中。
“刺啦——!”
一声剧烈的爆响,白色的蒸汽混合着糖与油脂反应产生的焦香猛烈升腾!
她手持锅铲,手腕稳健而灵活地快速翻动,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那层红亮剔透的糖色。
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对火候的掌控已然融入本能。
随后,烹入黄酒,加入足量的热水(绝非冷水,以免肉质收缩),放入葱结、姜片、以及她独家配比的几味简单香料(仅有八角、桂皮,绝不多余)。
烧开后,转入专门的炖锅,盖上锅盖,转为极小的文火,开始漫长的煨炖。
整个过程,她没有使用任何温度计、计时器,全凭眼、耳、鼻、手的感知与经验。
那专注的神情,那沉稳的动作,仿佛不是在参加一场考校,而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时间在咕嘟咕嘟的微响中缓缓流逝。
浓郁的肉香开始从锅盖的缝隙中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那香气醇厚、复合,
带着糖色的焦香、油脂的丰腴、香料的底蕴,勾得人食指大动。
整整一个半小时,姜柠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炖锅旁,偶尔轻轻晃动一下锅体,让热量分布更均匀。
终于,到了最后收汁的阶段。
她揭开锅盖,一股更加磅礴诱人的香气喷薄而出!
锅中的肉块已然变得红润油亮,酥烂到微微颤抖。
她捡去葱姜香料,将炖锅重新置于大火上,开始最后的收汁。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的过程。
火太大,汁水很快收干,容易糊锅;
火太小,耗时过长,肉质可能变老。
姜柠手持锅铲,手腕以一种微小而恒定的幅度晃动着锅体,
让浓稠的汤汁均匀地包裹住每一块肉,直到汤汁变得油亮粘稠,紧紧“挂”在肉块之上,
如同为红玉披上了一层琉璃般的光泽。
她关火,将红烧肉盛入一个素白的温过的瓷碗中。
红亮的肉块颤巍巍地堆叠在一起,肥肉部分呈现出透明的质感,
瘦肉部分酥烂松软,浓稠的汁液缓缓流淌,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最本质的呈现。
她将这碗凝聚了心血与功力的红烧肉,端到了李老面前。
同时奉上的,还有一小碗刚刚蒸好、粒粒分明、散发着清新米香的东北稻花香米饭。
“老先生,请品鉴。”
她的声音依旧平静,额角却带着细微的汗珠。
李老的目光,从姜柠开始处理猪肉时,就没有离开过她的双手和那口锅。
他看着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那严谨到近乎苛刻的古法流程,
那沉稳老练的手法,那对火候精准到毫巅的掌控……
这一切,都与他记忆中那些顶尖传统厨师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甚至,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带着一种青出于蓝的、更极致的追求。
此刻,
看着眼前这碗堪称艺术品的红烧肉,闻着那醇正无比、勾魂摄魄的香气,
李老那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终于泛起了剧烈的波澜。
他没有立刻动筷,而是先深深吸了一口气,
闭上眼,仿佛在品味那香气中蕴含的无数信息。
然后,他拿起筷子,那双手稳定得不像一个老人。
他夹起一块大小适中、肥瘦均匀的肉块。
那肉块在筷尖微微颤动,肥肉部分如同果冻般晶莹,仿佛下一刻就要融化。
送入口中。
牙齿轻轻一合,甚至不需要用力,那肥肉部分便如同暖雪般在舌尖化开,
带来极致的丰腴与油润,却奇迹般地没有丝毫腻味之感。
而那瘦肉部分,纤维早已被漫长的火候瓦解,酥烂入味,
与肥肉的润交织在一起,形成无与伦比的口感体验。
浓郁的酱香、醇厚的肉香、焦糖的甜香、以及那几味香料恰到好处点缀的复合香气,
如同一场恢弘的交响乐,在口腔中轰然奏响!
每一种味道都清晰可辨,层次分明,却又完美地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咸中带甜,甜而不齁,香而不俗,润而不腻!
最绝的是那汤汁拌饭。
李老舀起一勺汤汁,浇在雪白的米饭上,
汤汁迅速渗透,将每一粒米都染上诱人的酱色。
送入口中,米的清香与肉的浓醇激烈碰撞,瞬间引爆了味蕾的终极享受!
李老没有说话,他一连吃了三口肉,两口饭。
然后,他放下了筷子。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整个人仿佛都沉浸在那无穷的回味之中。
休息区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李老,等待着他的“宣判”。
阿诚更是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知道,师父这个状态,意味着他正在经历极大的内心震动。
许久,许久。
李老才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看尽世间繁华、品鉴过无数至味的眼眸之中,此刻竟隐隐有些湿润。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眼前依旧平静站立的姜柠,
那眼神里,有欣慰,有震撼,有感慨,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狂喜!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悠长的、充满无尽意味的叹息。
他没有评价一个字。
他只是转过头,对身后侍立的阿诚,用一种极其平静,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的语气,吩咐道:
“告诉节目组。”
“决赛,我来做评委主席。”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也不再看那碗令他心潮澎湃的红烧肉,
径直站起身,负着手,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外走去。
阿诚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涌现出巨大的激动与崇敬,
他深深看了一眼姜柠,然后立刻躬身应道:
“是!师父!”
李老的身影消失在通道尽头。
但留下的那句话,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听到的人心中!
决赛……评委主席……李品源亲自坐镇?!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国内美食界最顶级的权威,已经用这种无声的方式,给予了姜柠最高规格的认可!
这比任何华丽的赞美词,都更具分量!
姜柠看着李老离去的方向,缓缓地、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
紧绷的肩线,微微放松。
她知道,这道突如其来的考校,她通过了。
而且,
是以一种最扎实、最无可辩驳的方式。
她低头,看着那碗还剩下一半的红烧肉,
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烟火人间,至味清欢。
道理千万,终究,还是要落在这“好吃”二字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