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清流正名与泰斗观风

百合南下联络商路的第七日,便有快马传回第一封书信。信中说,江南纸墨供应商对这笔长期买卖颇感兴趣,价格亦算公道,首批货物已委托可靠的漕帮发运,不日即可抵京。这消息如同阴霾中的一缕阳光,暂时驱散了"薇风堂"上空的物资危机。

明薇心下稍安,但深知舆论之战才是根本。若不能洗刷《蒙学津梁》的污名,学堂即便开起来,也无人敢送女子前来。

这日午后,苏文瑾再度来访,神色是一贯的温润平和。

"明薇姑娘,"他开门见山,"关于拜谒秦文渊秦大人之事,我思忖再三,或许由姑娘亲自前往,更为妥当。"

明薇微怔:"我亲自去?只怕唐突了秦大人。"她自知身份敏感,一介女子,无职无衔,贸然求见翰林侍讲学士,恐惹非议。

苏文瑾解释道:"秦大人近日正在考证一批前朝蒙书版本,而姑娘对《蒙学津梁》的编纂历程、择取标准了解最为深切。若以探讨版本学问为名,由我引荐,姑娘从编书者角度陈述见解,合情合理。"

明薇沉吟片刻,觉得苏文瑾所言在理。"如此,便有劳苏公子安排。"

三日后,苏文瑾引明薇一同前往秦府。秦文渊虽见有女子同行略显诧异,但听闻是《蒙学津梁》的编撰者,神色便转为探究之意。

书房内,茶香袅袅。明薇不卑不亢,对答如流,不仅清晰说明编纂考量,更能比较不同刻本的细微差别。谈及兴办女学的初衷,她语气平和却坚定:"妇人明事理,则能相夫教子,和睦家宅;知进退,则能避祸趋福。蒙学所授,无非忠孝节义、日用常行之理。"

秦文渊抚须沉吟良久,最终缓缓道:"女子识字明理,古已有之。明薇姑娘有心于此,殊为不易。坊间流言,实乃无稽之谈。"临别时,他破例将二人送至门口,道:"开课之日,若得闲暇,老夫或可前往一观。"

这一句,分量极重!

返回途中,明薇向苏文瑾郑重道谢。苏文瑾谦和一笑:"是姑娘自身才学见识打动了秦大人。"他悄然退后一步,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愫,如同春日细雨,无声却绵长,唯有他自己知晓这份悸动的重量。

是夜,韩墨府中。

苏文瑾禀完日间之事,韩墨缓缓抚须,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明薇此女,确有过人之处。临危不乱,条理清晰,更难得的是知进退、懂分寸。"他话锋一转,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晏辞这孩子,看人的眼光倒是一等一的好,这点,像极了他母亲。"

这话勾起了韩墨更深的回忆。他喟叹一声,语气里带着对故人往事的唏嘘:

"你可知,晏辞的母亲,是真正的名门闺秀,才情品貌,当年在京城都是拔尖的。只因其父与顾老大人是莫逆之交,这才许配给了顾家的长子。"韩墨提及顾晏辞父亲时,语气平淡,却隐含一丝不以为然,"那位顾家大爷,性情庸懦,才干平平。娶了这样一位无论家世、才学都远胜于他的夫人,非但不思进取,反将那点自卑,都化作了对发妻的怨怼。"

苏文瑾静默地听着,仿佛能看到那位素未谋面的顾夫人,如何在无爱的婚姻中维持着尊严。

"晏辞的母亲,外表刚强,内里却最是柔善。为了孩子,为了两家颜面,诸多委屈都忍下了。可她的忍让,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韩墨的声音沉了下去,"那位大爷,竟在外头养了人,之后更是堂而皇之地接回府中。那继室魏氏最擅逢迎,连带着她生的儿子,也备受宠爱,甚至纵容他们在晏辞母子面前挑衅。"

"晏辞的母亲,困于内宅,受尽了屈辱。她去得早,晏辞失了庇护,日子便更难了。"韩墨叹息着摇头,"魏氏母子惯会搬弄是非。那位大爷本就不喜晏辞肖似其母的刚硬,一次冲突后,顾老大人震怒,这才将晏辞接出,养在他叔父家中。"

韩墨的目光变得锐利:"这些年,晏辞与他父亲那边几乎断了往来。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李相那边,近来似乎盯上了他那不成器、却又利欲熏心的异母弟弟。"

苏文瑾心中巨震。他窥见了顾晏辞冷峻外表下所背负的过往与当下的危机,那个站在明薇身后的男子,原来早已历经这般风雨。这份认知让他的心微微发紧,却也更清楚地知道,有些情愫,注定只能深埋心底,独自守护。

韩墨意味深长地看着这位得意门生,语气缓和下来:"文瑾,你前程远大,当知在此多事之秋,谨守本分、持身以正,方是立身之道。"

"学生明白。"苏文瑾深深一揖。烛光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影子,那双总是温和的眼眸里,有什么情绪轻轻涌动,又很快归于平静。有些心意,不必言说,也不必割舍,只需妥善安放,便能在心底开出一朵寂静的花。

明薇站在即将修缮完毕的学堂院中,心中充满希望。她不知道,京城夜色下,有人将一份悄然滋生的情愫默默敛入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也有人正为她布下更险恶的风雨。这方小小的天地,在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下,暂时守住了安宁,但更大的考验,正在暗处悄然逼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