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谷自小娇养,初经风雨,第二日便染上风寒,在江霖的勉力调治下,竟至高烧惊厥,险些丧命。同行的一干兄长惊骇万状,纵知名登海捕文书,也不得不踅进沦陷城镇,暗地问药?寻医。所幸陆谷不久痊愈,他们再次启程,这回刻意放慢行速,紧赶慢赶,总算在初春抵达衡州。
萨军一路攻城略地,几乎同时赶到衡州城下——周琛自岭南再下梧州、桂林、逼入湖广,所到之处无人敢直撄其锋,甚至差之毫厘,就能将逃亡中的桂王小朝廷一网打尽。
周军兵强马壮则一,官民离心背德则二。隆武、延兴以来,君相莫不以桂藩割据两广为忧,及至唐王世炯当国,对前政多有拨乱反正之举,然而削藩尊君则一以贯之。永康四年,安南宁朝军队攻陷高平,崔主承光逃入广西思陵州。世炯以宁朝擅击贡臣,乃对天(河蟹)朝大不敬,即命桂王林书楫亲征宁王。趁此时机,世炯大换两广官员,扶植远近宗藩,将桂藩势力一削再削,惜乎天不假时,虽有书楫因瘴气暴毙军中,幼子天炀承袭王爵,景军亦始大举南伐,宣廷自且救顾不得,竟要与桂藩分庭抗礼。
林天炀本为书楫外室所生,十三年来随母栖居新会,若非嫡兄毒杀胞弟又被世炯下令处死,此生难能认祖归宗——阴差阳错,妓家子终得王爵。他与桂系官员相互庇护、托举、利用,乃至于在世炯意外身故后抢先进位监国。两方人马在粤东大打出手,竟是朝廷不敌藩镇,新帝启塞远遁西南,在缅甸惨遭杀害。入缅之前,缅王思龙要求“天皇帝”解散十九兵马,这支军队滞留腾冲,听闻主上遇害的噩耗,又在董齐的指使下返回广西,投入对景抗战。他们对桂藩恨入骨髓,自不许他驻跸桂林。在宣、景兵马的共同追击下,天炀不得不转道平乐、进入湖广,乞求当地官府的收留。
此时湖广正处于沦陷边缘,若非广东起义拖慢了周琛进军的速度,湖广巡抚薛湛不会有致信四川总督赵煜阳、请求调兵支援的时机。煜阳亲自出川,与薛湛分守衡州、长沙,不久长沙失守,周琛及多罗郡王广福率军自西、北两方向直迫衡州。煜阳力劝天炀往成都避难,一班君臣口中说着“固守城池,安定众志”,三日后便“勉强”从其所请,登舟向西奔窜——虽称“奔窜”,这位神宗血胤的法驾卤簿却不能省简。煜阳遍赂藩府上下,恳请诸臣顾及时艰——煜阳心知他们要的不仅是钱财宝货,更是自己卑伏姿态。他吞声忍气,在湘江边拜别御舟,回身正见城门外一袭丧袍的少年。
两人从未见过面,但显然都认出了对方。江霖走到煜阳面前,似是与他对话,似是窃窃私语,“此人出身寒微,举止间却无市井气。”
“羊服虎豹文,星假日月光。你且看他脱去龙袍!”
江霖摇头,“守柔曰强,不可不惧啊。”
御驾渐向天边驶去,夕阳压舷,将舰船焚化成几十粒黑点。江霖收回目光,郑重跪在煜阳面前,“不孝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祖考。江公讳永太府君痛于辛未岁腊月初八丑时寿终正寝。距生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岁八月初八日亥时享寿七十有九。不孝等随侍在侧,亲视含敛,遵礼成服。因山甲不利,暂寄厝于四明山中。俟后山甲大利,再卜吉安葬。叨在世伯哀此讣闻!”
衡州处西南之门户,南北之锁钥,却是片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东面临湘江,然而时值初春,即无水深,也无浪急。林天炀走后,煜阳重新用木栅封锁江面,并遣百余士兵沿岸警戒。城西向北直到蒸水一带,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曾经遍布的稻田、莲池与鱼塘,如今全部挖开、加深、灌水,连成一大片阻遏胡马行进的沼泽。城西向南直到湘江,连绵起伏的丘陵让川军因势设伏,将大量人马隐藏在树林与山石之间。有平台的火炮与谷底的深壕遥相呼应,敌人每前进一步,都将付出惨烈的代价。赵煜阳带江霖视察过回雁峰上的布防,回城时已是月上中天(注13)。“江公在天保佑,你总算平安到了衡州,”煜阳想象得出这一路的惊心动魄,他百感交集地揽过江霖的肩头,回忆道,“当年江公镇守长沙,我与五百名湖湘学子入城助战。江公领我巡城,如同今日我领你一般。”
好在比之四十年前,煜阳有充足的时间疏散城中百姓、修筑防御工事。江霖左右巡睃,看官军与义民热火朝天地在街口筑起战垒,在房屋间挖出通道。他在府衙外的八字墙上读到过官府强劝百姓出城避难,并承诺绝不擅取民财的榜文,可为了在城破后还能以巷战阻击敌军,那些保证都顾不得了。“广福连克岳州、汨罗、长沙、浏阳,兵马、粮草、士气次第消耗,至衡阳已是强弩之末。周琛屡受上峰猜忌,未尝无养敌自重之心,何况彼与世伯恩怨甚深,不敢肆意妄为,”江霖分析道,“此战景军必败,我军必胜。新朝立国,在此一举!”
赵煜阳震惊地看向他,“霖哥儿,你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林天炀不是汉献、唐昭,令诸侯也不必奉此天子。但无多添杀戮,为新朝积福而已。”
煜阳面色庄重,“霖哥儿,我亦熟读《明夷待访录》。江公之志,某当躬亲践之,亦当躬亲守之。”
“愿为世伯效犬马之劳!”
煜阳拍了拍他的肩头,“你是要离开,衡州阽危,久待无益。留下周芝支援外,你将——你们在干什么?”
陆谷很想为守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他帮忙将宵夜送上城楼,被副将杜冲逮住,抱到竹篮里去试缒绳牢不牢靠。士兵纷纷站在城下接应,听陆谷用一口粤地官话大喊大叫,都笑得前仰后合。他们向他一遍遍学说那几句广东方言,不是“扑街”“衰仔”“冚家富贵”就是“揽揽”“锡锡”“我钟意你”,直到长官厉声质问,才戛然止住兴头,缩颈四散而去。
“真是‘光阴过眼如奔轮(注14)’,多年不见,旻哥儿都这么大了,”岳方詟从头到脚来回打量着侄儿,“自去浙东,衣食可曾亏缺?一向安全无虞否?”
“叔父放心,江先生和夫人都待我很好,虽时处景兵监视之下,有元烨口谕在前,彼也不敢妄动,”岳旻拱手道,“邻居久也成友朋,二老殓葬之时,他们还帮了不少忙。”
江颢殉国的消息传到四川,岳维申关念老友,立即前往浙东,在四明山中做客逾月,探讨经史时势,与江永不能相下。他悻悻然回乡,一面在著述中继续与好友隔空论战,一面则日日忍受家里小活神仙的摧残——岳旻是长子方誉四十岁上得的幺儿,聪颖非常,上头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都不及他半分受宠。小儿天性便是趋利避害,他仗着父母、祖母和婶娘们的娇惯,在家中横行霸道,就连举世推崇的祖父也不放在眼里。岳维申对他长久以来的恶劣行径忍无可忍,遂不顾全家反对,带着孙儿与刚写完的《黄书》再访四明山。他撇下岳旻,辩论几日后独自回川,美名曰半大孩童,既能与江霖为伴,过几年便是劳作好手,实则教孙儿拜师江永,修习醇儒之学,同时借山中泉雨,洗去他满身纨绔之气。
岳氏祖籍衡州,岳维申作为族长,派三子方詟久居祖宅,打理宗族事务。此番川军进驻,一切联络、募捐、动员,都有他鼎力支持。叔侄俩正说着话,岳夫人抱了件崭新的褶袍进屋,招呼岳旻把脏污的衣衫换下。她用指腹摩挲着旧衣上被刀剑、草叶、瓦砾刮开的破口,心疼道,“那周琛心狠手辣,你们既没属兵也没甲胄,就敢把他招惹?要让你娘知道,估计要做好几宿噩梦!”
“还请三婶多多隐瞒则个!”岳旻起身,装模作样地向岳夫人作揖请求,逗得她一个劲捂嘴偷笑。方詟叹了口气,“周琛骁勇,广福也不易对付。长沙号称铜墙铁壁,五日即成废墟。巡抚薛湛举家殉国,唯幼子薛简侥幸生还,逃来衡州城中。文弱小子,终日惶惶,明日你们出城,把他也顺道带上。此战料甚艰难,不知要苦熬到何时呢。”
“同云倒言此战易胜,想败却难,”岳旻学话道,“周琛由东至西,脖颈系于佟致卿之手,能吠却不能扑咬;广福从北到南,如举弹弓而牵牛筋,施力不得,先要绷断——二人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何足惧哉?待来日击退外敌,侄儿还要再来衡州,向三叔讨一杯庆功酒呢!”
“那就借旻哥儿吉言了——对了,今天下逐鹿,北有元、李,南有董、赵,尔视江霖奚若?”
多少心思藏在岳方詟的“顺带一问”中。江霖作为隆武朝君相联姻仅存的硕果,身承大宣衰微而虚无缥缈的天命与祖父十五年躬亲教授的学养,虽然久居深山,无人知其底细,却不妨饱经灾乱的江南百姓耿耿而念之,悬悬而盼之。盛名之下,最怕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他们在江霖身上编织了太多神话,一如当年蜀人追思武侯而爱其幼子。赵煜阳无疑是其中最大的推波助澜者:他没有嗣子,膝下三个女儿,长女望舒远嫁南海,幼女斯年尚为孩童,二女儿赵蓁素受钟爱,却非治理之才。父辈轻诺,将她许给江霖,想来不只为支撑门户,更要将西南也一并交托!
赵岳世交,休戚相关。江霖初来乍到,民心攸归是虚,政局革变却恐是实。面对方詟的关怀,岳旻思考一阵,认真回答道,“相处日久,未觉殊异,下山以来,不见其比。”
曾经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毕生功绩的宣太(河蟹)祖林元乾的孝陵,今日站满了剃发编辫、马褂长袍的萨人。行列六尺之外,上万名江南父老摩肩接踵,瞻仰着大景雍熙帝元烨的御驾逶迤驶来。元烨由甬道旁行入陵,又谕扈从诸臣门前一皆下马。导引官将他引向中门,被断然拒绝,“朕自东角门入,特示朕之敬心耳。”随从祭拜的皇子及大臣侍卫自西角门入,全依宣朝新帝谒陵故事——天命者,宣家失之,景家受之,岂处心图谋所能得哉?元烨将自己视作天命与宣祖功业的继承者,而非反叛天(河蟹)朝恩主、乘隙窃据中原的侵略者的后代,他在享殿前三跪九叩,又诣宝城奠酒三爵为祭,随后离开陵园,依旧自甬道旁行。“传朕口谕,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护陵有功,宜皆重赏。先时金陵逢乱,遍地萧条,百姓衣食无着,难免有亵渎孝陵之举。民生多艰,朕不忍降罚。自今日起,孝陵严禁一切樵采狩猎,督抚地方官应严加巡察,”当年江颢、林萱固守留都,面对粮草告竭的窘境,也是先祭皇陵、告罪乞恩,再令官兵有序伐树、狩猎,以减军民饥寒之苦。反倒是后来景军攻陷金陵,在钟山四处践踏、冲撞,才让陵寝沦为丘墟——但这并不妨碍元烨歪曲事实,轻轻揭过,“此外,朕意欲访察宣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后,周封之于杞宋。即令本朝四十八旗鞑靼,亦皆元之子孙,朕仍沛恩施,依然抚育。明之后世,应酌授一官,俾司陵寝。俟回都日,尔等与九卿会议具奏。”随行公卿领旨谢恩。江南父老闻之,无不高呼万岁,感激涕零。
皇太子承鸿站在父亲身后,眉间轻蹙,垂眸不语。他跟随元烨回到行宫,听父皇随口说道,“林太(河蟹)祖筚路蓝缕,以布衣之身奄有区夏。后世子孙乐安忘危,移权柄于宦寺,急赋敛而害民,以致宗社不守,洪业丘墟,后之来者,戒之哉,戒之哉!”
承鸿俯首称是,“儿臣久奉父皇膝下,未立寸功而忝居储位。今见故宫道上,满目荆榛,昔者巍峨凤阙,全作断壁颓垣,思祖先创业之艰,敢不以前代兴废为鉴,朝乾夕惕,居安思危,”他看父皇脱靴盘坐,并没有称许的意思,又绞尽脑汁道,“儿臣还见道旁百姓面黄肌瘦、鹑衣百结,知民生必也苦甚。江南兵燹未绝,屠掠之事屡有耳闻,贪吏借南巡之机大肆搜括,毫不顾忌父皇英名……儿臣幼时,阿玛教孩儿背白乐天的《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伏愿父皇以蒸民为念,慈悲为怀,毋令‘黄衣使者白衫儿’乱了我大景江山!”
每逢王朝盛典,必也取民财以锱铢,而挥霍之如泥沙。经手的官吏中饱私囊,自古由来如此,太子可以暗地埋怨,却不该将矛头直指父皇心腹,邀卖朝野人心。元烨眯眼看向太子,“是谁教你说的这番话?”
承鸿慌忙跪下,“此系儿臣一孔所见,不敢摭拾旁言,扰渎圣听!”
“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叫你出阁读书,学了这些繁文缛节,咱们父子反倒疏远了——快起来吧,”元烨拍拍宝座的边沿,示意承鸿坐到他的身边,“观尔今日所议,见识仍略浅薄。为君王者,所务无非二事:内则亲握乾纲,励精图治,置家国于磐石之安,外则扫清蛮寇,开疆拓土,建万世不易之基业。是故朕非不愿丝毫不取于民,然其势有所不能。使令天下太平,万国来朝,今日损一师,隳一城,何足道哉?”
“尔有厚民生、拯民困之心,亦属难得。然需知萨洲家法,以国语骑射为根本,莫要耽于汉习,重蹈辽金覆灭之旧辙也!”元烨看出太子心中不服,于是加重了语气,“朝堂之上,文臣中愿朕习汉俗者颇多,汉俗有何难学?一入汉习,即大背祖父明训,朕誓不为此!且内廷亦有汉官供奉,朕曾入于汉习否?若尔执迷不悟,入于汉习,则尔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矣(注15)!勿谓言之不预!”
承鸿不敢反驳,只叩头连连请罪。元烨摆手叫他退下,他便似骤脱牢笼的羁鸟,压稳了步伐却迫不及待地向外走去。迈出门槛前,承鸿与满脸喜色的翰林院侍讲学士于耀擦肩而过。他在殿外驻足倾听,守门的太监也不阻拦,“启禀陛下,方柏自新城发来密折,前宣永王已被阖族正法!”
一阵锦帛翻卷的“沙沙”声,夹杂着密折的急速开阖,承鸿能听出父皇内心的激动。前宣永王,系宣思宗林又清之三子,坊间所称“林三太子”者,自咸嘉十七年京师沦陷后即下落不明。四十年来,借他之名聚众谋反者数不胜数,虽然事后查明,倡乱者皆与永王林书栩无关,但此人一日不除,景廷便疑危惊悚一日,“为宣裔拜爵奉祀”当如何?必也于真宣帝嫡胤断绝后乃可!今年年初,江南又发生多起以拥戴“林三太子”为号召的反景暴(河蟹)动,有司严加查办,因按牵供,竟意外破获林三太子的行踪。元烨闻知,大为震动,即命侍卫方柏自京师秘密出发,不论以何种代价,务必先将此人及亲属一网打尽,幸而不死,再彻底核实他们的身份。方柏一向是办案好手,当差不满一月,便查明了林书栩的来历。据密折称,当年京师沦陷,咸嘉帝亲视后妃毙命,又命公主投缳,却在殉国前将太子及定王、永王送出皇宫,让他们藏匿民间,思来日为父母报仇。谁知晋军破城,陪侍永王的内官主动向晋王献上了书栩。晋王林鸿涛意欲斩之,被王妃拦下,等到萨军临城,宫中大乱,王妃又趁机救出囚于冷宫的书栩,让胞弟王轩带他离开。王将军与书栩逃往河南,弃马买牛,耕种年余,遇景朝大索逃人,王轩受到牵连,被流放关外。十三岁的书栩只能再次南下,寄身浙江一古刹中,后被一名胡姓客商相中,遂入赘胡家,在湖州隐居了整整四十年。
直到今年年初,宁波、太仓的乱民先后打出“林三太子”的旗号,公然与官府作对。林书栩生怕引火烧身,举家仓皇迁往山东新城,三月之后,在某富商府上教书时被方柏密行缉拿。
“外边混账人要行不安分的事,我怎么敢说不知,也有些知道的。我从没有非分之想,遇见他们要妄为的人,我唯有躲避了。因劝不住他们,所以躲到山东,苟延岁月而已。若有别的心肠,难道不会走到别处去,反向这离京不远的地方来教书吗!我不早出首他们,这是我的不是,我今年快六十岁了,别的话记不清,也不敢妄对。”
供状之上,林书栩如是抗辩道。方柏抄录在密折中,又用细长的墨线将文字中间划去——意指仍让元烨知悉此案原委,却在官方的叙事中否认了书栩的无辜。“林三供伊系咸嘉第三子。查咸嘉第三子,已于咸嘉十四年身故。又遵旨传唤宣代年老太监,俱不认识——林三太子系假冒,已奉旨凌迟处死,其子天灿、天炬、天燎、天爝俱着立斩。一妻、一妾、三女、一儿媳已赴井自绝,承圣主如天之仁,不另重处。其余连坐人犯等从宽改为流徙。”(注16)
满纸荒唐言,却令元烨拍案叫绝,“干得不错!传朕旨意,升方柏为一等侍卫,在御前行走。等他当完差,叫他立刻到行宫来,朕还有事要问。”
听于耀伏地谢恩,仍不忘谄谀奉承,高唱明君圣德。莫名的兔死狐悲之感涌上承鸿的心头,他锁紧了眉头,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注17)。最是可恨钟山树,年年青绿不改。虽是刚入初伏,金陵的燠热已颇为可观。浓密的枝叶被午阳融化成一股又一股的碧玉,滴到元烨头上,变作满额晶莹。“莲儿,这里有座水榭,我们进去歇一气吧。”
宫人王氏福身称是,握过元烨递来的右手。那水榭凸向湖心,嵌在周遭的树木山石之中,苍翠交相辉映,仿若幽山缓坡,渐向莲池入浸。王氏凭栏远眺,柔静的面庞荡漾在碧水中,不似往日苍白,更添了些梦梦然、茫茫然的神态。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注18),元烨心下一动,“要朕说,莲儿定然是江南人。”
王氏回眸苦笑,“奴婢自小被爹娘丢弃,早记不得是哪里人了。”
“准错不了。先帝宠爱孝献皇后,正因她有江南风致。然而在朕眼中,伊不过依样画葫,徒有其表耳,”先帝文旭专宠一人时,元烨正身染天花,气息奄奄地躺在宫外的避痘所中。他以为自己就快死了,想见父皇、母妃,皆不能遂愿。他痛恨父皇的无情,连带对孝献皇后也多有不满,“蓬草就是蓬草,再怎么精心浇灌,它也长不成水仙!一点风雪侵身,倏忽便断了。哪里像我的莲儿,我的莲儿……”
他把莲儿一把拉进怀里,胸背相贴,耳鬓厮磨。王氏见他情动不已,也斗胆调笑道,“在皇上眼中,奴婢不是蓬草,是什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注19),”元烨半是认真地说道,“在涅不缁,中通外直。田田翠叶临风张盖,亭亭芙蕖濯雨玲珑,待来日娇蕊香透,再捧出堆白胖胖的莲子……”
王氏羞涩地低下头,听他继续道,“朕视江南,不过如此荷塘。池面潋滟,底里淤泥。岁闲风定,游鱼每翻花跃浪,自以为天下尽在于我,及至狂风暴雨,则托庇荷钱藕叶,仰其血肉苟活——汉家须眉浊物,岂若彼裙钗哉?”
无论莲胜于鱼,还是鱼胜于莲,到底池中玩物,任元烨鄙薄亵玩而已。王氏暗生嗔怨,“汉儿如鱼,汉女如莲,那萨洲的儿女又像什么?”
一星拈酸吃醋似的顶撞,挠得元烨心口发痒,“萨洲?萨洲的女儿是栀子花,胖大粗壮,香得总教人受不了。萨洲的男儿是海东青,尖牙利爪,驯好则为你打猎,驯不好也要啄你的眼!”
“皇上呢?”
元烨仰头大笑,把王氏箍得更紧了些,“朕啊,朕要做个梦蝶的庄周。睡时眠花宿蕊,醒则打鸟捉鱼!”
雍熙帝牵她继续向山里走去,温热手掌浸出缕缕凉意,王氏有些冷了。
元烨习惯于心狠手辣和勾心斗角。他十二岁继位,十四岁联合赞布之子赞腾额扳倒权臣林达。亲政之后,改内三院为内阁,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理政之权。见内阁学士赞腾额权势日盛,又引兵部尚书和世亨入阁制衡。雍熙七年,和世亨因力主南伐深得元烨赏识,地位渐趋于主张维持南北分治的赞腾额之上。雍熙十二年,即萨军攻克南京当年的七月,京师地震,和世亨借机遣心腹弹劾赞腾额,得元烨默许。次年,赞氏罢相,和世亨代天子草诏,拟将他贬为庶民。元烨念及旧恩,仍让赞腾额回内大臣处上班,倘来日时局有变,或能东山再起。和世亨由此权倾朝野,而贪渎专擅、党同伐异之举更甚往前。雍熙二十年,元烨授予供职南书房的文学侍从草拟特颁诏旨之权,正式与内阁分庭抗礼。今年年初,南书房大臣温恭让、于耀指使江南道御史关原弹劾河道总督郭丰多年治河无功、靡费白银无数,乃至于屯田扰民、有意阻挠开浚下河。郭丰被捕入狱后,关原继续弹劾他的恩主和世亨及其心腹,称他们犯下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公然卖官鬻爵、钳制言官等八项大罪。奏折呈上,满朝悚动,元烨下令即刻罢免和世亨一切职务,党羽亲友皆遭牵连。关原因此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然而三月之后,又因涉入一桩无关紧要的案件而被强令致仕。
君臣上下一日百战,韩非所称“圣人”者必也好之而乐之。与这样的人待在一起,定然极安全而极危险。送她入宫前,侍卫方柏曾劝说王氏“但有一分不愿,我可助你远走高飞”,却被她婉言谢绝。
王氏不知来处,四岁时饥寒将毙,被农民陈二狗从破庙的佛像后抱回家中,夫妇二人用温暖的牛腹与小半碗玉米面糊救活了她。从此王氏便留在陈家,洗衣、做饭、捡柴、喂牛,七年间忍饥受冻、昼夜劳作,越长大越变得干瘦、枯黄。“我们把你养大,你得报答我们。”她的养母挥舞着恩情的长鞭,指使她在田间屋内不停做活。而养母年复一年地鼓胀起肚腹,每在漫长的如动物般的粗喘与嘶叫声后,交给王氏一个需要照料或者埋葬的婴儿……
十二岁那年,泾县大旱,陈二狗贱卖了所有土地和家当,仍是不够吃,只好举家离乡,到北边乞食。王氏的小妹妹在路上饿死了,皮包骨头的瘦小身体扔到山坡上,很快引来一群恶犬。剩下的三个弟弟被父母领到城里的大户家前供人相看,想拿其中一个换取回乡的口粮——王氏勤劳能干,他们本是不愿放手的,偏生王老夫人看中了女孩的清秀面容,愿用三袋玉米面买她一人进府。“求夫人行行好,再多给些粮食吧!我们从破庙捡了这女儿,养育七年很不容易。她脖上还有块银錾的锁儿,也一并卖给你们……”养母身上掉得不剩半两肉,灰黄的皮肤扒着嶙峋的骨头,只有肚子高高隆起——她又要生了。夫人看她可怜,让婢女多拿来半袋稻米。陈二狗一家千恩万谢地离开王府,从此王氏再不知晓他们的行踪。
王家以贩盐发迹,三代之间,累资巨万。为了巴结景朝高官,家主王延庆从新买的婢女中挑拣出容颜最姣好的四位,分别取名桃儿、莲儿、菊儿、梅儿,聘请先生教她们女工针指、诗书弹唱,一如农家养猪,等到肉质鲜美便可端上贵人们的餐桌,供他们啖食享乐。然而便是这种功利的、毫不顾忌女儿们意志与痛苦的饲喂王氏也没有领受多久——虽然她只有八岁孩童的身量,实际却已经十二岁了,趾骨完全长成,再如何矫揉造作,都缠不成“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注20)”。王氏拖着近乎残废的双足搬到柴房,自此从清晨被使唤到深夜,不停地受欺,不停地挨打。她十五岁上做了桃儿的侍女,被王延庆一齐送到内阁学士温恭让的府中。婢女的婢女,境遇比不得廊下的猫儿狗儿,全无为人的尊严可言。唯一庆幸于翰墨诗书之家,最低贱的仆奴也要学习识文断字。昔日在王府窥见的一线天光,恍然成纸上古今华夷、神人鬼怪的三千世界。王氏如疲行荒漠的逐客,一点甘霖润喉,反令极度的渴乏压灭身心的一切痛楚。浅显的蒙书不能浇其心火,她义无反顾地踏上刀山,投向远处的海市蜃楼……
彼时温恭让刚入南书房,正当圣眷日隆。寒冬腊月,当蘸了冰水的皮鞭抽碎王氏单薄的衣衫,在她背后留下触目惊心的伤痕时,雍熙帝元烨刚巧在温府微服私访。他循声走到藏书阁前,还未开口,身后的温恭让抢先喝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这婢女擅闯藏书阁,偷看大人藏书,依府上家法,该——”
“尽以胡言琐渎圣听,还不快退下!”温恭让忙打断仆人的话。虽说奴婢地位卑贱,只要不死,可由主人任意殴打。但恭让自诩饱读诗书,被服仁义,生怕让这等小事污损了自己在元烨心中的形象。他跪在皇帝面前,叩首请罪道,“微臣治家不严,伏祈陛下重处!”
“温卿海内大儒,若不敬惜字纸,朕才觉奇怪呢,”元烨正要用他来对付和世亨,驱委笼络,自有一套算计。他虚扶一把恭让的左臂,示意对方起身,又径直走到王氏面前,看她匍匐在地,皮开肉绽的后背不住寒颤,“你在读什么书?”
“回陛下……奴婢……在读……《论语》……”
“温府果真书香门第,就连一介婢女也能读《论语》,”他用目光压下温恭让的腰,转回头来,俯看婢女被冻得青白的面颊,“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回陛下……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问出《论语》季氏篇,答则为朱熹之批注。婢女出身低贱,终日劳苦,能够有此才识,不唯需勤奋好学之心,还当有坚忍不拔之志,元烨的心口一撞,兀自脱下披风,盖在王氏的身上。他与前来催请的太监走出温府,一直到起驾回宫前,他都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温恭让已经什么都明白了。自此之后,王氏在温府的境遇大为好转,不仅免于饥寒劳碌之苦,还获允借阅阁中藏书。每当元烨造访,温恭让便有意令她随侍在侧。女子如一泓泉水,吞咽过无尽砂砾依旧清澈。她淡然围拥着一块满是棱角的顽石,由他用言语揉皱再用爱抚展平。元烨心悦她如母亲般的体贴与包容,遂不顾宫中“不蓄汉女”的祖制,命侍卫方柏想方设法,将她送到身边。
富贵纵得皆虚幻,浮世落花空过眼(注21)。王氏并不深恋人间,她见过太多不择手段地向上谄媚、不择手段地向下压迫、不择手段地与左右勾心斗角。她明知自己不过是元烨的笼中之鸟,入金笼中,无所谓情甘意愿——她未知来处,不属于乡野、城镇、官邸、宫廷,此生所求,不过寻书中一页栖身。而元烨刚好有天下藏书,刚好能予她安稳。倘若将来有了孩儿,他们能待在风雨不侵的房中,过着顺遂安闲的生活,不必担心缺衣少食、挨打受欺,那还有什么不好的?想想逃荒时煮成肉汤的……
王氏的手微微收紧,元烨停下脚步,“莲儿,是我走快了吗?你的脚又疼了?”
帝王一点真心,于她已是妄求,“没有。”
元烨并不在意她的心事。他用拇指揉搓王氏的手背,仅表示泛泛的安抚,“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
他们走进大宣平阳公主及驸马江颢的墓园。二人殉国时,南京城破,但江南宣廷犹存。元烨感其忠义,下令厚葬,却只修建地宫、宝城,立神道碑,不设享殿、华表、石像生,示与宣廷无君臣之义。岁月轮转,松柏成林,墓园清净,若如幽谷。他们走到宝城前,花香与酒香还弥散在空中——料想前一位凭吊者尚未走远。内侍赵宽捧来三盏清酒,元烨端起中间一盏,洒在自己脚下。
“南京之事,朕悔恨无极,”颠簸的海船上,元烨拱手弯腰,向江永深深致歉。佟允文为博荣恩,不惜蒙蔽圣聪,美化战况。当他得知惨烈的真相,暴行的后果已无可挽回——江南军民掀起抗争的巨浪,景廷不得不投入更大的兵力击破那些铁壁铜墙。越持久的作战,越深重的破坏,越强力的压迫,越激烈的反抗,萨军渐感力不能支,元烨被迫起用雪藏多年的汉官降将——见利而忘义,究存忠心几何?他决定御驾亲征,实则隐有些日暮道穷的意味,“恳请江公教我,如何致天下太平?”
江霖一夜高热,嘴唇烧得焦干。他被海船摇醒,沉暗的双目扫了眼元烨,又扭头看向祖父。江永爱怜地抱起孙儿,裹紧他身上的被褥。恰逢江平端药进舱,元烨接过,恭敬地捧到江永面前。
江永面露些许惊诧,领受了他的好意,略一欠身道,“多谢。”
元烨曾以为,华夏的土地已经荒芜,虽有满架风干的衣冠与典籍,却再长不出雍容气度、坚劲风骨——有宣一朝,士大夫急于恢复被蒙元中断的道德文章,皆忽庸行而尚奇激。国制所褒,志乘所录,与夫里巷所称道,流俗所震骇,胥以至奇至苦为难能(注22):一个要求女子为贞节殉死、儿女为孝道自残、大臣为忠义受刑的民族,却诞生出无可胜计的淫(河蟹)妇、逆子与汉奸。他们乱撒坚贞不屈、仁义道德的籽种,长出的却是逆来顺受、精明残忍的果实,口口声声“华夷大防”,自己是“华”耶?“夷”耶?但是站在江永面前,元烨真切地感受到那根植于儒家学问中,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的历久弥新的鲜活的东西。江永把药碗搁在床头几案上,郑重地望向敌国的君王,“阁下所问,某唯有四字以对,‘圣心不忍’。”
元烨眺望着郁郁青青的封土,思绪翻涌辗转,最终锚定在地宫中沉睡的帝女身上,“李武既生太平主,治国何用庐陵儿?”王氏安静地站在元烨身边,看他的眼底染了绿意,暮风吹拂,明暗变幻,忽而阖上双眸,睁开时已恢复往日坚毅的目光,“唯赖祖考得国之正,积福之深,乃得顺天应人,扩此疆土。待来日统一寰宇,与汉唐齐光,虽宣祖亦为朕之下也——莲儿,剩下两盏酒,你代朕祭奠吧。朕在城下等你。”
王氏走下宝城时,看见元烨正和他最宠信的翰林侍讲、日讲起居注官于耀站在一处。她懂事地退开几步,把头转向另外一侧。元烨用余光瞥到,轻轻扯起嘴角。
他仔细读完密折,两句吩咐打发走于耀。“莲儿,”他将王氏唤到身边,含笑问她,“四川来的密折,想知道说了什么?”
王氏面色煞白,不敢接腔。元烨哈哈一笑,继续说下去,“倒是一喜一忧,朕虽视今之天炀为昔之鸿涛,趁国之危,举藩镇之兵而谋篡。叵耐出身潢胄,在涣而言享帝(注23)。彼今下诏逊位,还神器于天,是待朕更相受命也!”
“恭喜陛下——”
“先别急着恭喜,”元烨回身,望了巍峨森然的陵寝一眼,“猜他何能甘心逊位?”
王氏心下了然,听他自顾答道,“萧弄(注24)乘龙凤而去,留世间一麒麟佳儿——江霖与太子同年而生,二人相比如何?”他昂首沉思片刻,唤来内侍赵宽,“将此折送去东宫,教太子用心阅览。今日晚些,朕要听他讲《尚书·无逸》篇,敢有一句错处,朕定不轻饶!”
说罢,牵起王氏的手,安抚受惊的娇荷一般,把声线放得极温极软,“太阳快落山了,我们回行宫吧。”
注13:衡州/衡阳布局及防守模式参考刘晓《四十七天:援军明天到达》。
注14:引自宋代邵雍《光阴吟》。
注15:引自《康熙起居注》二十六年六月初七日。
注16:案件细节参考孟森《明烈皇殉国后纪》。
注17:引自明代杨慎《西江月》。
注18:引自唐代罗隐《牡丹花》。
注19:引自唐代李商隐《赠荷花》。
注20:引自明代唐寅《咏纤足俳歌》。
注21:改编自元朝陈草庵《山坡羊》,原句为:功名纵得皆虚幻,浮世落花空过眼。
注22:引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注23:《周易》涣卦。《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注24:指萧史、弄玉。
另注:
1.江永的主要原型之一就是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有时会直接引用他的名作和名句。
2.字数超得最离谱的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天地玄黄(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