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寺寻方,险渡迷雾岭秘信惊澜,旧怨缠新途

荷碾

第二十五章秘信惊澜,旧怨缠新途

蝉鸣最盛的七月,江南的暑气裹着湿气,压得人喘不过气。宋茜刚将熬好的消暑汤药倒进瓷碗,院门外忽然滚进来一个浑身是伤的少年,他怀里紧紧抱着个染血的布包,挣扎着喊道:“宋姑娘……苏大夫……快……枫桥镇西头的粮仓……”话没说完,便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众人闻声赶来,陆昭立刻将少年抱到廊下的竹榻上,苏砚解开他染血的衣襟,指尖触到伤口时不由得皱眉:“是刀伤,伤口很深,还在渗血。”宋茜迅速取来干净的布条和止血药,李静怡则端来温水,小心地擦拭少年脸上的血污。阿芷蹲在一旁,盯着少年怀里的布包,眼神警惕:“这布包看起来像是官府的东西,他说的粮仓,怕是出了事。”

等少年悠悠转醒,喝了碗热汤,才断断续续说出缘由。他是枫桥镇粮仓的看守,今日清晨,一群蒙面人突然闯入粮仓,不仅抢走了大半粮食,还将看守们打伤,临走前,为首的蒙面人塞给了他这个布包,说要亲手交给宋茜和苏砚。“他们说……说苏大夫欠他们一条命,要是不把东西交出来,就烧了整个枫桥镇。”少年声音发颤,眼里满是恐惧。

苏砚接过布包,打开的瞬间,脸色骤然变了——里面是半块刻着“苏”字的玉佩,还有一封泛黄的信。信上的字迹潦草而凶狠,写着“当年你父亲害我全家,如今我要你用枫桥镇百姓的粮食来换,三日后,带粮食去黑风崖,若敢报官,后果自负”。

“我父亲?”苏砚握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他自幼丧父,只知道父亲曾是镇上的粮商,却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旧事。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别慌,不管是真是假,我们先查清楚再说。三日后我陪你去黑风崖,他们要的是粮食,只要能保百姓平安,咱们先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宋茜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不能就这么答应他们,万一他们拿到粮食后还想伤人怎么办?我们得先弄清楚这群人的底细。阿芷,你早年在军营里认识不少人,能不能帮着打听一下黑风崖附近的匪患?我和静怡去镇上的老粮商家里问问,或许能查到苏伯父当年的事。”

接下来的两日,众人分头行动。阿芷骑着快马去了邻县的军营,找到了当年一起服役的旧部,得知黑风崖上盘踞着一群土匪,为首的人称“黑虎”,据说十年前曾是粮商,后来因为生意失败,才落草为寇。宋茜和李静怡则走访了镇上的老粮商,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里得知,苏砚的父亲当年确实和一个叫周虎的粮商有过节,周虎因为囤积居奇,被苏父举报,后来生意破产,不知所踪。

“这么说,黑虎就是周虎?”苏砚握着那半块玉佩,心中五味杂陈,“当年的事是上一辈的恩怨,他却要报复在百姓身上,太过分了!”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自责,这不是你的错,咱们明日去黑风崖,见机行事,实在不行,我就带着镖师们和他们拼了!”

第三日清晨,陆昭带着十几个精干的镖师,推着装满粮食的 carts 往黑风崖赶,苏砚、宋茜和阿芷则混在镖师队伍里,暗中观察。黑风崖地势险要,崖下是湍急的河流,崖上的土匪们手持刀棍,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粮食都带来了?”黑虎从土匪群里走出来,脸上带着狰狞的疤痕,他盯着苏砚,眼神凶狠,“你父亲当年毁了我的一切,今日我就要让你尝尝失去一切的滋味!”苏砚往前走了一步,冷静地说:“当年的事我不清楚,但冤有头债有主,你冲百姓下手算什么本事?如果你肯放了粮仓的看守,我可以跟你走,任由你处置。”

“苏砚!”陆昭立刻拉住他,生怕他真的以身犯险。黑虎却大笑起来:“跟我走?你以为我会信你?我要的是枫桥镇百姓的恐惧,我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我周虎的下场!”说着,他大手一挥,土匪们立刻举起刀,就要朝镖师们砍来。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阿芷的旧部带着一队士兵赶来,将黑风崖团团围住。“周虎,你勾结土匪,抢劫官粮,今日我看你往哪儿跑!”士兵头领大喝一声,黑虎见状,知道大势已去,转身就要跳崖逃跑,陆昭眼疾手快,甩出腰间的绳索,缠住了他的脚踝,将他拉了下来。

土匪们见首领被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苏砚看着被押走的周虎,心中终于松了口气。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过去了,以后枫桥镇的百姓再也不用怕他们了。”宋茜笑着说:“这多亏了大家齐心协力,要是只有我们几个人,还真不一定能这么顺利。”

回到枫桥镇时,百姓们早已在镇口等候,看到他们平安归来,还擒住了黑虎,纷纷欢呼起来。粮仓的看守们也赶来道谢,给他们送来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柳如眉和沈清辞则在小院里准备好了饭菜,等着他们回来。

那晚,小院里灯火通明,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饭菜,说着今日的惊险经历。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轻声说:“幸好大家都没事,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土匪了。”宋茜握住她的手,笑着说:“是啊,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第二十六章琴音破局,巧手解危情

秋风渐起时,沈清辞的琴舍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邻县的县令夫人。她穿着华丽的绸缎衣裙,却愁容满面,见到沈清辞,便忍不住哭了起来:“沈姑娘,求你帮帮我,我家老爷被人陷害,关进了大牢,要是再过十日找不到证据,他就要被流放了!”

沈清辞连忙扶她坐下,递上一杯热茶:“夫人别急,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县令夫人擦干眼泪,断断续续地说:“前几日,邻县的官银被盗,有人在我家老爷的书房里找到了装官银的盒子,知府大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家老爷关了起来,还说十日之内找不到真凶,就要定他的罪。”

沈清辞将此事告诉了众人,宋茜皱着眉说:“官银被盗,还在县令书房里找到盒子,这明显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得尽快找到真凶,不然县令大人就危险了。”陆昭当即决定:“我去邻县的大牢看看,能不能见到县令大人,问问他案发前后有没有见过可疑的人。苏砚,你和我一起去,万一遇到危险,你还能帮着应付。”

苏砚和陆昭去了邻县,宋茜则和沈清辞、李静怡一起,走访了邻县的百姓。从一位卖早点的老人那里得知,案发前一晚,曾看到一个穿着黑衣的人从县令府的后墙翻了进去,手里还提着个沉甸甸的包袱。“那人走路一瘸一拐的,像是左腿受了伤。”老人回忆道。

沈清辞忽然眼前一亮:“我记得邻县有个戏班,班里的武生张青,前几日练功时摔伤了左腿,会不会是他?”众人立刻去了戏班,可张青却矢口否认,说自己案发当晚一直在戏班练功,没有离开过。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沈清辞忽然想起张青喜欢听琴,便提议去戏班的戏台前弹琴。她坐在戏台前,拨动琴弦,弹出的正是张青最爱的《广陵散》。琴声悠扬,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张青站在后台,听着琴声,眼神渐渐变得复杂。

一曲终了,沈清辞站起身,对着后台喊道:“张青,我知道你本性不坏,或许你是被人胁迫的,只要你说出真相,我们可以帮你求情,减轻你的罪责。”后台沉默了片刻,张青拄着拐杖走了出来,眼眶通红:“是知府大人的小舅子逼我的,他说要是我不把官银盒子放进县令大人的书房,就杀了我娘。”

众人顺着张青提供的线索,找到了知府大人的小舅子藏官银的地方,还拿到了他胁迫张青的证据。知府大人见证据确凿,只好释放了县令大人,将自己的小舅子关进了大牢。

县令夫人带着县令大人来枫桥镇道谢,给众人送来了丰厚的礼物,却被宋茜婉拒了:“我们帮你,不是为了礼物,只是不想看到好人被冤枉。”县令大人感动地说:“各位的恩情,我记在心里,以后枫桥镇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帮忙。”

那日,沈清辞在琴舍里弹起了新学的琴曲,琴声悠扬,传遍了整个枫桥镇。柳如眉的绸缎庄里,客人们听着琴声,脸上满是笑意;苏砚的药铺里,病患们喝着温热的汤药,感觉身心都舒畅了许多;陆昭的镖行里,镖师们听着琴声,干活也更有劲头了。

李静怡靠在宋茜肩上,看着远处的夕阳,轻声说:“你看,琴声也能救人,真好。”宋茜握住她的手,笑着说:“是啊,只要我们心怀善意,不管是医术、武功,还是琴声,都能帮到别人。”

夜色渐深,小院里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洒在众人身上,温柔而明亮。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困难,但只要彼此相守,心怀善意,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解不开的结。这份情谊,这份温暖,会像江南的流水,永远流淌在他们的生命里,陪着他们走过岁岁年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