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宣传部的教育宣传局召开了“反网络暴力宣传大使”政审环节的工作安排会议。
宣传教育局的李明局长主持会议:“同志们,‘反网暴宣传大使’的评选已经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轮——政治审查。这个头衔代表的不只是个人荣誉,更是官方的形象和公信力,其代言人必须根正苗红,身家清白,经得起最严格的审视。今天召集大家,就是要把政审的程序敲定,确保万无一失。大家都谈谈,这项工作该如何具体开展?”
刘建国副局长率先发言,且思路清晰:“李局说得对,标准必须严格。我认为,首先要进行线下实地考察。三位候选人都是公众人物,但我们要看的是他们剥离光环后的真实一面。建议立刻安排可靠同志,成立三个考察组,分赴三位候选人的籍贯地、长期居住地、以及曾经就读的学校。”
“在籍贯地和居住地,重点走访社区、邻居,了解其家庭氛围、邻里关系,候选人本人及直系亲属平日为人如何,是否有不良嗜好或邻里纠纷。在学校,则要访谈当年的辅导员、任课老师、关系密切的同学,考察其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表现、对师长的尊重程度、与同学的相处情况,是否有过任何违反校纪校规或不当言行。这部分是看其‘人’的本质。”
“刘副局长的方案很全面。我认为,在学校考察时,除了访谈,还应设法查阅其学籍档案和思想品德鉴定,这是最客观的凭证之一。同时,也要与其目前或近期的工作单位尤其是经纪公司负责人、同事进行背对背谈话,了解其职业操守、合作精神以及日常言行是否符合公众人物标准。”负责执行评选“反网暴宣传大使”的小明补充道。
网信办老张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线下考察很重要,但网络时代的政审,线上审查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针对‘反网暴’这个主题。我们网信办这边,需要牵头做两件事:
第一,协调公安系统的同事,依法查询候选人及其直系三代亲属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记录。这是硬性红线,一票否决。
第二,也是更具挑战性的,对候选人及其直系亲属的网络活动进行深度摸排。”
老张开始详细说明,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
历史发言审查:利用技术手段,筛查候选人及其家人过去多年在各大社交平台、论坛、新闻客户端的公开发言、评论、转发。核心是排查是否有过不正当政治立场、散布谣言、煽动对立、侮辱英烈等严重问题。
网络行为分析:重点查看其是否有过参与网络暴力(无论是作为发起者、煽动者还是重要的推波助澜者)、发表过极端或歧视性言论、频繁卷入负面网络骂战等行为。自己都不能洁身自好,如何倡导反网暴?
关联风险排查:检查其亲属,特别是关系密切者,是否有敏感背景或不当网络言行,避免日后被挖出产生连带风险。
李局长最后总结:“好,几位的意见都很到位,考虑得很周全。那么,政审程序就按此定下来,小明你形成书面方案,然后传给几个协助部门。然后立刻执行:
第一阶段:线下实地考察。由刘副局长牵头,组建考察组,赴籍贯地、居住地、学校、工作单位进行全方位、背对背的走访调查。
第二阶段:违法犯罪记录核查。由明越协调公安部门,对候选人及其直系三代亲属进行排查。
第三阶段:网络空间审查。由网信办张主任主导,运用合规技术手段,对候选人及其直系亲属进行深度的网络历史言行审查。
最后,所有调查结果形成专项报告,由局领导班子进行最终审议。我们要确保选出的这位大使,不仅业务能力优秀、公众形象良好,更要在政治上绝对可靠,历史清白,网络干净,是真正能代表我们倡导的正面价值观的标杆人物。”
李局长扫视了在场的人一圈,最后叮嘱道:“最后提醒各位一句,此次的政审需要绝对保密,希望大家都能尽到保密的义务!”
刘建国心里一个咯噔,看来是不能提醒洛家人了!
于是,在洛子卿不知道的情况下,政审工作已经开始了。
两名身着便装但气质严谨的政审人员,直接来到了微光娱乐,出现在了代明礼的办公室。
代明礼虽然有些意外,但立刻意识到这是“反网暴宣传大使”评选的关键步骤,而且还是官方人员,态度非常配合,热情接待。
他自然是极力为洛子卿说好话,从她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到平时的为人处世,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塑造为公司艺人的标杆。
然而,当其中一位政审人员翻看资料,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时,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微凝:
“代总,我们初步了解过洛子卿女士的情况。资料显示,大约四年前,她也曾遭遇过一次规模不小的网络暴力事件,当时舆论对她非常不利。但我们注意到,贵公司作为其经纪公司,在当时似乎并没有采取任何公开、有力的应对措施,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直到事件慢慢平息。能请您具体说明一下当时是出于何种考虑吗?这是否意味着贵公司在保护艺人、应对网络暴力方面存在不足?”
代明礼脸上的笑容一僵,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与懊恼。这件事确实是公司当年决策的一个失误,或者说,是权衡利弊后的一次“牺牲”。
他迅速调整表情,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用一种沉稳而略带无奈的语气解释道:
“两位同志,提到这件事,我们公司内部其实也进行过深刻反思。当时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他斟酌着用词,“一方面,当时的网络舆论环境与现在有所不同,网民们的态度过于激进。我们当时认为冷处理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一方面,我们采取了‘外松内紧’的策略。我们动用了所有法律手段,持续在后台收集证据,联系平台删除恶意造谣帖,并对情节特别严重的几个账号进行了取证和公证,为后续可能的法律诉讼做准备…”
他最后总结道:“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当时的应对策略在‘展现公司态度’方面有所欠缺,这也是我们后续不断完善危机公关流程的契机。但请相信,公司始终是洛子卿最坚实的后盾,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她好。”
政审人员听完,对视一眼,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的回答,表情稍缓,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好的,代总,我们了解了。谢谢您的坦诚。”一位政审人员点点头,随即提出,“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和洛子卿女士的直属业务领导以及她的经纪人团队负责人聊一聊,更具体地了解她的日常工作表现。”
“没问题。”代明礼立刻让秘书去叫周伟和汪秋,但汪秋不在公司,正陪着洛子卿在剧组拍戏呢,于是来的只有周伟。
周伟接到通知时,还以为是什么普通的业务汇报,直到走进总裁办公室,看到那两位气质不凡、神情严肃的生面孔,以及代总眼神中隐含的提醒,立刻明白这是政审人员来了。
一瞬间,他内心五味杂陈。他确实对洛子卿感到不满,很想趁机贬低她几句。
但代总就坐在旁边,眼神如炬,他深知在这种关乎公司核心利益和官方形象的严肃场合,任何带有个人情绪的诋毁都是愚蠢且危险的。
他只能按下那份小心思,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在政审人员的询问下,开始评价洛子卿。
他的评价听起来相当客观公正:“子卿的业务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非常专业、敬业,对剧本和角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当被问及“个人性格或与人相处方面是否存在需要注意的地方”时,周伟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谨慎思考,然后才用一种相对中性的口吻说道:
“如果非要说一点的话…子卿这个人,可能有时候在为人处世上,略显清高了一些。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太愿意参与一些…嗯,应酬性质的场合,对于她认为不合适的剧本或者商业合作,也会比较坚持己见。但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她对自身艺术追求的一种坚持吧。”
……
对微光公司相关人员的询问暂告一段落,两名政审人员合上笔记本,与代明礼礼貌地握手告辞。
走出微光公司的大门,来到相对僻静的电梯厅,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政审人员才低声对同伴说:“整体评价不错,公司高层力挺,直属领导的评价也算客观。同事评价这一块,本来可以给个‘极优’的。”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就是最后那个姓林的女艺人,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洛子卿‘为人傲慢’、‘善于伪装’、‘排挤同事’,情绪化的东西太多,缺乏实据,反而拉低了整体评价的信服度。要不是她,洛子卿在‘团队关系’这一项上能拿最高分。”
年轻的政审人员点头附和:“是啊,那个人明显就和洛子卿不和,言语间的嫉妒都快溢出来了。我就不明白了,这么重要的政审,微光公司为什么偏偏要安排一个明显有私人恩怨的人来接受问询?这不是给自己添乱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周伟“精心”安排的。
他不敢明目张胆地破坏,但让嫉妒心极强的林晚晴去“客观”评价,必然说不出什么好话。
而林晚晴,早就等着这个机会。她在政审人员面前,极力维持着表面上的客观,但句句都在含沙射影,试图将洛子卿塑造成一个工于心计、表里不一的形象。
可惜,她的情绪太过外露,反而让经验丰富的政审人员一眼看穿其用心,不仅没能重伤洛子卿,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狭隘。
年轻的那位又开口问:“洛子卿的经纪人今天不在,我们是不是要去剧组那边?”
年长这位略微思索了一下,今天询问的几人和洛子卿的关系都不近,还是得再找几个人问问,才开口:“还是得去一趟,正好还可以完成同行评价。我们先回酒店汇报一下再过去!”
政审人员一离开,汪秋就收到了消息,她早在知道洛子卿进入最后一轮时就和公司里几位关系比较近的同事打过招呼了,知道林晚晴也被安排了去询问时,汪秋的火气“噌”地一下就冒了上来,胸口剧烈起伏。
她太清楚林晚晴和洛子卿之间的过节了,让林晚晴去评价洛子卿,那无异于黄鼠狼给鸡拜年!这绝对是有人故意给子卿使绊子!
她一刻也等不了,立刻拿起手机,直接拨通了代明礼秘书的电话,然后说有急事。代明礼一接到电话就听到了汪秋的告状:
“代总!我是汪秋。我刚听说,政审人员今天来公司,周伟竟然安排了林晚晴去接受问询?代总,您明明知道林晚晴和我们子卿之前有矛盾,她怎么可能客观评价子卿?这分明是有人想趁机给子卿抹黑,影响政审结果!这事关子卿的前途,也关系到公司的利益,怎么能这么儿戏?!”
代明礼显然也是刚知道这个细节,语气带着惊讶和一丝不悦:“什么?林晚晴?这事我事先不知情,是周伟具体安排的名单。”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周伟在耍小聪明,沉声道:“汪秋,你先别急。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查清楚,给子卿一个交代。”
代明礼如何和周伟说的汪秋不知道,只是明显能感觉到周伟对洛子卿的工作配合了很多,看起来对她们团队也友善了许多。还听说林晚晴被收回了几个资源,以后再见到她们时老实了许多。
两位政审人员是第三天到的剧组,当时洛子卿还在拍戏呢,他们先是找了汪秋,然后又找了小阳,还找了一个现场的场务人员询问,汪秋和小阳自是不用说,对洛子卿都是好评,哪怕是那个普通的场务,都洛子卿的评价都是好评居多。
他们最后选定的是蒋舒淼,当时蒋舒淼正在和洛子卿拍戏,于是两人还观摩了他们拍戏的全过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