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成帝还是拗不过周明月,最终同意了她要去江南的事情,但为了安全考虑,暗卫给她配了二十个。
周明月既然打定主意要去一趟江南,便将宋识也带上了,毕竟是宋识提出的主意。宋识倒也配合,周明月通知过后,他没有提出任何抗议。就这样,在一个秘密的晚上,周明月带着宋识出城了。
去江南的路程有点远,但好在周喜把一切都准备的很妥帖,路上吃穿一应俱全,就是马车坐太久了有些累。
宋识表现的好一点,没有喊过一句累。大部分时间,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周明月掀着帘子看外面的风景,宋识就在一旁看书,过了一会儿,宋识将手中的书放下,问:“到了江南之后,公主打算怎么做?”
周明月想了想,“就按你说的,先找几个人盯着知府和知县,看看他们有没有秘密转移财产的行为。”
“若什么都没有发现呢?”宋识继续问道。
周明月斩钉截铁,“不可能,就像你说的那样,雁过留痕,那个木娘说的既然是真话,他们就一定收取过贿赂,又怎么会找不到踪迹呢?”
宋识道,“万事皆有可能。我们如今到了别人的地盘,公主还是要小心一点,不要暴露身份,否则这些人狗急跳墙,说不准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这我自然清楚。”
马车外面,周喜道,“公主,可要用膳了?”
这几日,周明月和宋识坐在马车里面商讨事情,周喜便负责赶车,偶尔会问问周明月饿不饿,渴不渴,大多数时间是不说话的。
被他这么一提点,周明月似乎也觉得有些饿了,她吩咐道,“那就先用点膳吧。”
队伍立刻停下,暗卫中有一两个负责做饭的,当下将捡了几块砖头搭起烤架准备做饭,有几个暗卫负责在打猎,弄些新鲜的肉来吃。
周明月坐在马车中,不一会儿,便有一个香喷喷的鸡腿被竹签串着,递到了她面前。
这是暗卫们刚刚烤好的,上面还滋滋冒着油,闻着就香。
周明月咬了一口,觉得果真好吃,道,“给宋大人也来一个。”
周喜道,“好嘞。”
很快一只差不多大小的鸡腿便被送到了宋识面前,宋识本想推拒,“公主,属下伤口刚好,不宜吃这些鸡肉。”
周明月看了一眼他的胸膛,像是刚记起这件事情一般,“好吧,你的伤口好得可真慢。”
宋识笑道,“正是,这个鸡腿臣就不吃了,公主还是给其他人吧。”
周明月随口道,“周喜,你吃了吧。”
“谢公主赏赐。”周喜笑着咬了一口肉,“味道真是不错,奴才好多年没吃过这些野味了呢。”
“哦?你以前吃过?”周明月来了兴致,“什么时候?”
周喜三两口将鸡腿吃完,擦了擦嘴,“那还是奴婢进宫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老家发洪水,房子都被冲塌了,奴婢跟着爹娘逃亡,后面流落到京城,为了换点粮食吃,奴婢这才进宫来了。吃野味就是在逃亡路上的事,只是后来逃亡的人多,连草根都见不到了,更别提野味了。今日尝到这有些熟悉的味道,这才一时想起来。”
周明月对周喜进宫之前的事情不甚了解,当她有记忆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周喜了,是以她一直觉得周喜就跟其他奴才一样,是一直生活在宫里的,没想到他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那年洪水这么厉害,地方官府就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吗?”周明月道,“怎么会让这么多人一路逃亡到京城里。”
“怎么没有补偿呢,只是全都被地方官府贪了。”周喜叹了一口气。
“还有这种事?”
宋识道,‘这件事,臣也有所耳闻,想当初洪水爆发之初,朝廷就播了三百万两下去赈灾,但赈灾银子层层转手,落到受灾的百姓家里,竟然每人只有五十文。”
周明月浑身一震,“五十文?疯了不成?哪家能靠五十文过活的?”
“可不是吗?”宋识道,“后来流民越积越多,很多都逃窜到了京城里,官府抓住几人一审讯,这才知道实情,当晚圣上就下旨把负责赈灾的官员的家给抄了,但奇怪的事,那些赈灾银子却不翼而飞,再也找不到了。流民等着安置,朝廷没办法,这才又播出两百万两的银子赈灾。至于之前的那些赈灾银,将所有经手的人都审讯一遍,却也查不到了。”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周明月喃喃道。
那时候她还太小,处在后宫之中,又有皇后的保护,关于朝政几乎不会传到她耳朵里,如今一听,简直毛骨悚然,“朝廷中的**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方了吗?怪不得现在一个小小的知县都敢明着捞钱,是欺负我大周朝无人了吗?”周明月气愤道。
周喜连忙道,“公主,那些都是些陈年旧事了,眼下公主查探江南贪腐案,还给木姑娘一个清白才是最重要的。”
周明月“嗯”了一声,眼中怒火熊熊燃烧,“我倒要看看,是哪些宵小在作乱。”
用过了饭,暗卫们将东西收起来,放在后面的马车中,然后轻踩两步,便已经消失不见了,周喜仍旧是坐在外面赶车,周明月想到了周喜刚刚的话,心中有些沉闷,连外面的风景也没心情欣赏了,一扭头,却见宋识正在捧着一本书看得正认真,忍不住好奇道,“宋大人,你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小时候每天都在干嘛呢?”
宋识将手中的书放低,抬头看了一眼周明月,“我小时候吗?就跟现在差不多,每天上学,然后看书。”
“听着就没趣。”周明月撇了撇嘴,“那你朋友呢?你不跟朋友出去玩吗?”
宋识笑了一下,笑容有些苦涩,“公主,我小时候是没有朋友的。”
“为什么?”周明月忍不住问。
她从小就前呼后拥,身边有一大堆人陪着,简直不敢想象,没有朋友是什么样的生活,“那你不会觉得无聊吗?每天看书多没意思。”
宋识摇了摇头,”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怎么会无趣呢?”
见他又是这副老套的作派,周明月哼了一声,扭过脸去,不跟他说话了。
宋识却像是被这个话题勾起了兴趣,他将书本放下,做出一副要长谈的架势,“公主小时候是不是有很多朋友?”
周明月道,“那当然,阿离,周喜都是陪在我身边长大的,我殿中的那些人,几乎都是从小陪着我长大的,我当然有很多好朋友。”
所以很多朋友的周明月无法理解宋识,一个人每天只捧着书,那该有多无聊啊,光是想一想,就觉得难以忍受。
周明月问,“那你小时候,就没想过和别人交朋友吗?”
和别人交朋友,宋识的陷入了沉思,自打记事起,他就知道家里很穷,父亲早早去世,只有母亲靠给人缝补衣服挣些银子,所以宋识从小的时候就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每一文钱都是母亲缝了不知道多少衣服才换来,所以小小的宋识便有一个愿望,便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让母亲从此可以安详晚年,不用在如此辛苦。
学堂中的夫子见他读书刻苦,心中不忍,也更加用心地教他,每天下堂后,都会多留宋识半个时辰,帮他解惑答疑。宋识虽然不是绝顶的天才,但好在读书刻苦,很多时候夫子交给他的东西,当时他学不下来,但回去之后总是会彻夜苦读,时间一久,学过的东西也全都记住了,再没有遗忘过。
夫子经常夸宋识用功,小时候的宋识坐在书桌前,背着新学的知识,窗外传来同龄伙伴的玩耍嬉笑声,宋识其实心中也有些艳羡,想和他们一起玩,但到最后,也始终没有跨过门槛,而是低下头,继续背书去了。
宋识垂下眼睛,“是有些想的,但那时候我总是读书,他们也不愿意跟我玩,觉得我每天看书,太无趣了,说起话来很没意思。”
宋识的声音中有些落寞,两人相识了这么久,周明月还是第一次见到宋识漏出这副样子,心中也不知道是升起一点怜爱还是别的什么,觉得这样的宋识有些可怜,当即道,“你不用难过,以后我就是你的朋友了。你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
宋识惊讶抬头,周明月豪气云天,满脸笃定地看着她,像一只神气十足的小猫咪,像是在挺着胸膛对他说,“放心好了,以后有我罩着。”
宋识想说,他们是臣子和公主,是不能做朋友的,他们之间有天然的屏障,就像宋识即便成为周明月的夫子,但见了周明月还是要行礼。
两人身份差距这么大的人,是怎么能够成为朋友呢。
但看着周明月笃定的眼神,他默默咽下了心中的话。
周明月挑眉,“怎么?你不乐意?”
宋识摇了摇头。
“那就是愿意的。”
宋识看起来傻愣愣的,半晌才点了点头。
周明月见状,轻轻哼了一声,骂道,“呆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