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黄精

宋茜茸没想到,平素素一片慈母之心,想替张瑶求一份前程。

她说:“我们山里人想学门手艺难如登天,女子更甚。我和她爹都不识字,全靠一身力气吃饭,多少辛苦都说不得。”

平素素悄悄拭去眼角泪珠,说:“阿茸,我知你是个有本事的,想请你教教阿瑶,让她好歹有个傍身之技。拜师束脩,我们一概按镇上的规矩来,决计不亏待你。”

历来女子生存多艰,想凭本事立身更是难如登天。世人常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将她们牢牢束缚在后院,从父、从夫、从子,一辈子难以自主。

平素素虽没读过书,却深知,女儿家有一技傍身,无论日后境遇如何,腰杆子都能硬些。

宋茜茸含笑颔首:“阿婶言重了,这有何不可?只是我并非日日得闲,只怕教得不够精心。至于束脩就不必了,自我搬到这边,阿婶已帮我良多,阿茸始终感念在心。”

平素素忙说:“你得空指点她一二便是大恩。不过束脩是一定要给的,不然我们家成什么人了?”

她语气坚决:“镇上医馆里的大夫收学徒,一年要三两银子,外加年节礼。咱们也照这样办,如何?”

宋茜茸摸了摸张瑶的头,说:“阿婶,我家阿弟和阿瑶一样,刚满八岁。在我心里,早拿阿瑶当妹妹看了。作为阿姐,断没有教阿妹还收钱的道理。”

“可是……”

“阿婶,就这么定了罢,日后阿婶磨了豆腐,多送两块与我吃便是。”

平素素心头滚烫,立时从屋里捧出一匹细麻布塞给宋茜茸,哽咽着说:“好孩子,阿婶说不过你。这布是自家织的,不值什么钱。你若再推脱,可就真真是往阿婶脸上扇巴掌了。”

宋茜茸这才收下。开春后她得进山采药,现有的衣裙累赘,并不方便干活。是得做一身麻布衣裤了。

之后平素素果真常带张瑶来找宋茜茸,天气好,宋茜茸便会带她们进山寻找药材。她们还真在湿润阴凉的坡下发现了一片鸡头参。

宋茜茸用锄头小心铲开枯萎植株周边的土,一点点把根挖出来,她教张瑶:“这个也叫鸡头黄精,你看它的根,像不像一个个鸡头连在一起?”

张瑶仔细观察,用力点头:“像!阿姐,能吃吗”

宋茜茸笑道:“能吃,有一点点甜味。我们可以用它来炖汤,凉拌也好吃。它的花叶根茎都能入药,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的效用。”

“哇!阿姐,我跟你一起挖,我们多挖点回去。”

医馆炮制鸡头参须得“九蒸九曝”,这样处理过后,黄精片会变得乌黑油亮,质地柔软,味道非常甘甜,滋补阴血的效果极好。

宋茜茸目前没有这个能力,只打算简易蒸晒。她带着张瑶,将鸡头参洗干净后,在水里浸泡了两个时辰,也就是四小时。

浸润是为了让参软化,方便将其蒸透。张瑶好奇地捏着一块浸泡好的鸡头参,指甲很容易就将它掐透了。

宋茜茸说:“软化到这个程度就可以切片了。”她示范给张瑶看,每片参约莫只四五毫米厚,非常均匀。

家里的蒸笼是林青禾送过来的,同样说是他弟弟的练手之作,打制得很结实。参片平铺在蒸笼里,用中火隔水蒸了一个小时,已变成了油润透亮的棕黑色。

宋茜茸捏起一片尝了尝,没有麻舌感,看来这一笼蒸得很不错。张瑶也尝了尝,眼睛亮亮的,惊喜地说:“甜的!”

“咱们去晒参片吧。”

现在虽然是晴天,但气温低,不是晒东西的好时机。宋茜茸原也没打算靠日头晒干这些参片,她打算晚上放炕上慢慢烘一烘。

要是有个烘箱就好了。她默默地想,不由怀念起高科技现代生活了。

腊八过后,寒气日甚,接连下了两场雪,茅草屋上覆了厚厚一层白。宋茜茸怕雪压垮屋顶,待雪停后,从张家借来梯子,打算清扫屋顶积雪。

张猎户常年打猎,雪天不敢进山,这段时日难得清闲。听说宋茜茸要去清雪,立刻笑着说:“怎好让你一个姑娘家做这种事?我来。”

宋茜茸便邀请张家三人一起去她那吃午食。

张猎户拿着板锹登上屋顶。板锹是扫雪的好工具,长木柄顶端钉一块宽木板,形似铁锹,但比铁锹更轻便。

张瑶和十七站在院中,看着大团雪块由空而下,“哗啦”一声,聚成了个雪堆。院里已有十多个雪堆了,张瑶仰着头,拍手直笑:“阿爹好厉害,我们塑个雪狮吧!”

宋茜茸和平素素正在灶房里和面剁馅儿,准备包饺子。平素素拿了豆腐和一条猪肉来,宋茜茸便调了野葱豆腐和猪肉菜干两种馅儿。

大瑜国人其实并不爱吃猪肉,食肆里常见的只有羊、鸡、鹅、鸭、鹑、兔、獐等。因为猪肉腥骚,且素有“豕食不洁”的说法,登不得大雅之堂。

更有不少文人口口声声表示“君子不食圂腴”,更是让猪肉沦为了下等食材。

宋茜茸将猪肉反复清洗焯水,剁碎后用葱蒜和茱萸花椒粉抓匀,腌制一刻钟,勉力去除肉中腥臊。

平素素已经将面团切成一个个剂子,正拿着擀面杖擀皮儿。她看宋茜茸一手捏皮,一手填馅儿,手一旋,一个肚囊鼓鼓的元宝就出现了。

她笑着问:“这角子竟还能做成这形状?”

本地人管饺子叫角子,捏成尖尖的三角形状,有点像宋茜茸前世吃过的糖三角。因此乍一见这胖乎乎的饺子,平素素很是惊奇。

宋茜茸也跟着笑,说:“要过年了嘛,咱们图个吉利,多吃元宝多挣钱。”

“哈哈,这个好。”

林青禾敲开院门的时候,听到的就是从灶房门口传来的爽朗笑声。他怔在那,给他开门的张猎户拍拍他胳膊,笑着问:“发什么愣,不进来吗?”

宋茜茸已经听到外头的声音,正要出来,就见林青禾提了一挂肉走进灶房,说:“给你送点野猪肉,前儿刚打的。”

平素素凑过来看:“这得有上十斤吧?”

“平阿婶,”林青禾朝她打招呼,“正好十斤。”

猪肉市价十五文一斤,宋茜茸洗过手便去取钱。林青禾忙拦住她:“不必,不要钱。”

宋茜茸坚持要给钱,数了一百五十文递过去。

林青禾无意识搓了搓手指,半晌才讷讷地说:“我没有要卖肉。”

宋茜茸听明白了,唇角弯了弯:“我知晓林二哥一片好意,但我也不能白占便宜,否则于心难安。”

平素素看他杵在门口,恨铁不成钢,嗔道:“二青,你平常卖给亲朋好友都给的什么价?”

林青禾点点头,说:“就五文吧。”其实是八文。

“行。”宋茜茸没有怀疑,爽快地收回了一百文钱,继续包饺子,“林二哥,你去和阿叔坐一坐,等会一起吃午食。”

“我吃过了。”

宋茜茸笑眯眯地说:“无事,这饺子和你平常吃的不一样,你试试我的手艺。”

堂屋里架了两个木墩,上头摆了一张木板子,这边是饭桌。本地角子多是煎或炸,但宋茜茸端上来的是带汤的水饺。

一个个小元宝浮在汤上,配着碧绿的葱花,格外赏心悦目。

张猎户夹了一个饺子吃下,惊奇地说:“猪肉竟没腥臊味儿!”

平素素笑得眼角泛起褶皱:“阿茸向来擅做吃食。”

张瑶含着一嘴的食物,含糊不清地接话:“阿姐最厉害了。”

林青禾没有说话,只默默吃着,最后连汤都喝完了。

过年是大事,从腊八就开始了,几乎隔两天就有一个仪式。比如腊月十九扫尘节,须得洒扫庭院。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得供奉灶王爷。

之后还有豆腐节、年肉节、窗花节、年酒节,然后才是除夕。宋茜茸前世过年哪有那么繁琐呢?公司还没放假呢。

她父母离异,各自有了家庭,宋茜茸基本都是和外婆一起过年的。外婆去世后,她干脆哪家也不去,在旅途中度过每一个新年。

今年,她仍然还是一个人。吃过年夜饭,她坐在堂屋守岁。屋内的火盆烧得正旺,仿佛烧尽了旧岁的晦气,祈盼来年的兴旺。

十七和蜜豆趴在她脚边,舒服地眯起眼睛。

一个人过年,也没那么糟糕。

注1:豕食不洁,故谓之豕。出自《林氏小说》。

注2:君子不食圂(hùn)腴(yú),出自《礼记》,意思是君子不吃猪犬的肠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黄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